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唐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21:28:14
  • 《《盛唐狂人也寂寞》读后感》
  • 说起唐朝最著名的诗人,那非李白莫属了。从儿时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开始,到如今的“路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无时不刻不出现在古诗词中。而这位诗仙李白,真的像传闻般那般传闻中那般幸福吗?李白的身世之谜,我在这本书中一一揭晓。

    李白是商人之子,又有胡人血统,因此他无法参加科举。不过更加可信的是,李白是唐朝某一位皇子的九世孙,就连唐玄宗都要叫他一声皇叔,因此身份过于特殊的他无法参加科举。

    之后,李白开始了行卷。可行卷是贵族子弟才能走的一条路。行卷失败的李白在长安游山玩水,很快,李白的金银就所剩无几。他入赘许家,跟舒适安逸的贵族不同,许家的财产全给了许月的哥哥,他们被许月的哥哥打压,李白再次去求官,求官无途。回家时妻子去世,李白没了挂念,而唐玄宗又喜欢他的诗词,玉真公主便向玄宗推荐了李白。李白被封为翰林待诏,官位虽小,却受玄宗宠爱。那段日子并不长久,他因一句宫词而被人污蔑,被玄宗辞退。他求仙问道,日子又充实了起来。

    后来安史之乱,李白被贬到白帝城,又赦免。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千古名句。

    赦免后,李白归家生重病,又在一次醉酒中捞月而死。而当时安史之乱平复,当今圣上邀李白做官,李白就这样在遗憾中过世。

    我经常会想,如果李白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可惜,甚至失望透顶?但自从安史之乱开始,他也许早就不想当官了。也许他意识到了,平稳祥和的日子比什么都珍贵。李白如果回望这一生,他会发现他有很多遗憾。他为当官结交了不少酒友,可当他遇到困难,却没人愿意帮他。他为求官,名利入赘,丧失了一个男子的尊严。他这一生都在求官,为名利而生,为名利而死。可他从未想过,他当官是为了什么?是给家人一个幸福的生活吗?是为了复兴李家吗?可当他被卷进水深火热之中,他才想去挽回。

    李白有着绝世无双的才华,可他没有用诗词写进大好河山,写尽人生苦难,而是去写宫廷美人,去写奉承圣上。他被称为诗仙,谪仙人,可他又未免太过世俗,直到他求仙问道之时,才得到人生真谛。财富和名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颗追求自由的心。

    唐朝的盛世,有李白这样的诗人。他虽追求名利,有许多遗憾,但这世上谁不在追求财富和权利呢?李白没有错,错的永远只是人心。盛唐之下,人才辈出,而那才华绝顶的李白,却在寂寞中离世。

    好的,他自由过,真情过,他捞月而死,也不枉他那一世浪漫,盛唐,狂人也寂寞。

  • 《挺身而出的成语故事》
  • 挺身而出的成语故事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即唐高祖)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他们争权夺利,互相猜忌。李建成居长,被立为皇太子,可是他的威望不如李世民;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当时受封为“秦王”,因为他帮助父亲灭亡隋朝,开创唐朝,立了不少武功,李渊很喜欢他。李建成身为太子,生怕皇位的继承权要被李世民夺去,便同“齐王”李元吉联合起来,密谋杀死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同心腹部下房玄龄等商量对策,决定先下手为强,悄悄伏兵玄武门,等到李建成入朝,便出其不意,把他射死,同时把李元吉也一下子杀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冯立、谢叔方等,纠集精兵二千人,来攻李世民。这时,宿卫军将领敬君弘带兵驻守玄武门,双方战斗,十分激烈,箭矢直飞到里面的宫殿上。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敬君弘表现得非常英勇。据《旧唐书•敬君弘传》载,当时,“君弘挺身出战”,他的亲信曾劝阻他道:“亊情还不知究竟怎样发展,应当先看看情况再说,等待援兵到来摆好阵势再打,也还不晚呢!”可是敬君弘不听,奋勇和“郎中将”吕世衡一同大喊大叫,指挥反击。他这种临难不惧、挺身而出的精神,得到了后来继位为皇帝的李世民的极大赏识,因此,《旧唐书》把《敬君弘传》列入“忠义”一类。

    “挺身而出”,作为奋勇的形容词,是很形象化的。不过,“挺身”一语,在较早的文字中却只作“引身”解,并无奋勇的意思。例如《汉书•五行志》:“挺身独与小人晨夜相随。”注:“挺,引也。”《刘屈氂传》也有:“屈氂挺身逃。”注:“引身而逃难。”《五代史•王思同传》:“思同挺身走长安。”意思也相同。但是后来这个意思逐渐变了。北宋薛居正所修《旧五代史•周书•唐景思传》写道:“……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寇,复有其城。”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的《留侯论》中,也有两句道:“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这两个“挺身”,才是用来形容奋勇战斗了。

    后来形容在遇到危难时,自告奋勇,不顾一切,从众人中站出来,就叫做“挺身而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张生云:‘当此之时。是谁挺身而出?’ ”又,“小生挺身而出,作书与杜将军。”

  • 《王神医唐朝游记》
  • 繁华的街上开着一家很有名气的诊所,坐诊的医生是个年轻人,他经常给人看疑难杂症。“叮铃铃,叮铃铃……”电话响了,原来是当地最大公司的董事长陈先生打来的,年轻人问:“有什么事尽管说。”陈先生说:“最近我女儿得了一点怪病,明天上午去你诊所治疗一下。”年轻人说:“好的,没问题。”电话那头挂断了,年轻人开始忙碌地准备。这个年轻人名叫王圣羿,江湖人送外号“王神医”,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医术就很高,现在刚二十出头就自己开诊所治病了。

    黄昏时分,王圣羿核对一下明天治疗要用到的医疗用品。“X光机,准备好了;医疗器械,数量不少;药物,齐全……咦,少了一种药,快出去买吧。”说着他出了门,让护士看着诊所。

    咦,天上飞的是什么?好像是飞碟。哦,看错了,是一架直升机。还是赶紧买药吧,王圣羿走在繁华的街上,听着车水马龙的喧闹声,很快来到一家药店。“你好,请问有治咳嗽的药吗?”“有,需要多少?”王圣羿说:“我要四盒。”说着,他和药店的店员一起来到了取药处。他瞥了一眼货架,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那是什么啊?”店员答道:“这是店老板收藏了很久的书。”“我能看一下吗?”“可以看一眼,但这件宝物外面罩着玻璃,所以不能拿走。”原来这宝贝是一本发黄的医书,上面写的是繁体的古文。“小伙子,能借给我看几天吗?”店员说:“这是我们的镇店之宝,不能借给外人看。”结账的时候,店员刷卡看到了王圣羿的名字,“原来您就是赫赫有名的王神医啊,久仰您的大名,今天终于有幸见到本人。如果您想看这本书,那就拿去吧,但是记得一定要还回来哦。”王圣羿谢过之后回到诊所,他晚上就住在诊所。

    王圣羿回到诊所还来不及换衣服,就迫不及待地拿出这本古代医书,他喜欢各种医书,家里书架上放满了医学书籍。他就在门口的长椅上斜倚着背包读了起来,里面记载着很多经典的方剂,还有些疾病的另类见解和治法,就连饱读医书的王神医看了都啧啧称赞,“可能这些医术后来失传了吧”,王圣羿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快速向后翻看。咦,这一页有个金光闪闪的三角形,看起来像是激光防伪标志,仔细一看却和纸张浑然一体,不像是贴上去的,上面的文字好像是中药名,“肯定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这个药方应该非常重要”,王圣羿边说边用手指抚过金色三角形,那道光突然消失了,他的身体猛的一震,顿时失去知觉。

    王圣羿醒来时身体非常乏力,像是连续熬了几夜,眼皮都在打架,他睡眼朦胧地看着四周,咦,这是哪里呀,我怎么睡在马路边?我之前好像在读一本古书,而现在那本书消失了。他发现四周很奇怪,这里的人怎么穿着古代的衣服,难道遇到拍戏的了?他一边说一边沿着路往前走,四周的建筑都是古代的,路上行人全是古装的,马路上跑的全是马车,看来是一部大制作,这里应该是影视拍摄基地。奇怪,怎么一直没见到摄像人员。王圣羿拦下一个路人,恭敬地问:“请问这是哪里啊?”那人回答:“长安啊”,王圣羿心想,是唐朝的都城,看来是唐朝古装戏。走过几条街,问过很多人,都说是长安。王圣羿四处远眺,满眼看到的建筑都是古代的,完全看不到现代的建筑,走了半天也没走出影视基地。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奇怪,我不是傍晚回到诊所吗,这怎么又到中午了。王圣羿有些慌了,他再次拦下路人问现在是哪一年,路人答道:“天宝九年。”王圣羿愣着说不出话来,路人像看到神经病似的赶紧走开了。“我怎么穿越到唐朝了,一定是在做梦。”王圣羿漫无目的地走在马路上,看见一家龙光病坊,出于职业本能便走了进去。

    里面很多穿着古装的医师正在讨论着什么,王圣羿走近询问:“你们在讨论什么?”那些人说:“看你的衣着,应该是外来民族吧。”王圣羿点点头,他想唐朝是多民族大融合的朝代,所以他们看到奇装异服并不感到奇怪。他走上前问:“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一位年长的医师正在对一些年轻的医师说:“你们会吗?这个问题对咱们内行的人都很难探讨出来,他一个外行的是不会懂的,要不你来试试?”年长的医师转过头看着王圣羿,他走近一看,这在现代医学是再简单不过的治疗手法,而自己又是从国内顶级的医科大学毕业的,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平时自己还阅读了大量的医书,回答这些问题自然不在话下。他思考了一下,天宝年号是唐朝的,那就用古代的治疗手法,他说:“这个很简单,病人就是偶感风寒,腹肚不安,可以用针灸。”他让躺在长椅上的病人翻过身去,用干脆利落的手法,在不同穴位轻轻地下了十根针,说:“不消几日即可痊愈。”那些年轻的医师很佩服地看着他,说:“你挺厉害的,要不要留在我们龙光病坊?”王圣羿没有别的去处,便点了点头,心想暂时在这工作一段时间,毕竟对这里还不太熟悉,先有个落脚的地方。

    附近一家有名的悲田养病坊派医师到龙光病坊集议。今天有很多病人,那些医师有各自的事要做,年长的医师想,除了这位新来的,大家都在忙,要不今天就让他去集议吧,顺便还能试试他的能力,就说:“我们现在都有事要做,你去参加集议。”于是王圣羿和这些有名的医师讨论,他们说该怎样治疗恶疮。王圣羿觉得他们说的病症很简单,便随口说出来,但他口中说了很多新词,别人都听不懂,比如“发炎”,那些人只知道“恶疮”。大家都一脸疑惑地问他:“你到底说些什么?”他立刻想起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他们唐朝人当然听不懂现代医学术语。于是就用唐朝人能听懂的话解释了一遍,他们一拍脑门,齐声说:“这方法太高明了。”集议结束了,悲田养病坊每月来龙光病坊数次集议,一起探讨治病的问题。

    就这样,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王圣羿发现这里的生活真的是唐朝,不是在拍戏。除了在病坊工作,他还会把赚到的钱放到自己的背包里,等攒够的时候,他买下一间房子,雇一两个帮手,但他并没有辞职,每天在自己的房子里研究些药方。

    一年过去了,有次他在城墙上看到公告,原来是朝廷发布今年的科举考试。他想,如果能进朝廷当官,赚的钱就更多了,说不定自己能开一家病坊,于是就报名参加了。由于他是现代人,懂得很多古人不懂的知识,果不其然一举中第,别人甚至都怀疑他作了弊。在朝廷当官,并不像科举考试那般简单,宰相李林甫嫉妒贤能,对王圣羿极尽排挤,后来王圣羿被贬官为八品眉州医博士,实际是个闲职。

    既来之则安之,王圣羿在眉州经常登高望远,壮志未酬之恨、思念亲友之情……每次登上顶峰,俯视云海,他的心灵就会得到慰籍,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有一次登山,他发现一棵灵芝,顺手把灵芝连根拔起,又挖了些泥土,放在他随身的背包里。心想今天运气真是太好了,登山散心还能有重要发现。在沿途遇到很多采药郎,他们好像都不认识这种草药,更不知道它的功效,所以都没有采。于是他叫出一个采药郎,问:“这里有很多灵芝,你们为什么不采?”那人愣愣地看着他,说:“什么枝?那不是蘑菇吗,采来也没有什么用。”此刻王圣羿明白了,当时的人好像不知道灵芝有什么用,于是他把看到的灵芝都采回去。

    在眉州,王圣羿结识了不少采药郎,对一些草药的功效有了更深的了解,闲暇时光用来研究药的习性。直到有一天午后,一道诏令下来了,原来是宰相李林甫病逝,新上任的宰相重用王圣羿,官至国子监祭酒司业兼尚药局奉御,他赚了很多俸禄。他在年底的时候告病回家养病一段时间,其实他是想研究一下他的中药。为了他最爱的医药事业,他每次攒够银两都会买了一些器械,多雇了几个人到他的病坊工作。两个月后,他的病坊终于建好开张了,但他的假期也到期了,于是他继续回到朝廷当官。

    王圣羿还是保持经常登山的习惯,有一次他在山顶惊喜地发现一棵非常古老的人参,挖起之后转身装进背包里,但一不留神从悬崖上掉下来。还好命大,衣服被树枝挂住,树枝断了他又落到下面更大的树枝上,幸运的是附近就有人家,一个樵夫正在下面砍柴,看见他顺手把他救下来。樵夫把他带回家里养伤,还吩咐他的大儿子照料他。王圣羿静静躺着养伤,忽然发现樵夫家里种的花居然也是一种名贵药材,看来这座山产的名贵药材真不少呢。半个月后,王圣羿的伤势完全康复,他千恩万谢告别了樵夫,回到自己的病坊,把采集到的药材用来配药。

    黄昏时分,晚霞透过窗户照亮他忙碌的背影,他高兴地喊道:“成功啦,我成功啦!”原来他最近研究的药物成功了。最近皇上得了一种病,他赶紧把药物和药方献给皇上,能对症治这种病。皇上喝过药几天就好了,龙颜大悦,对王圣羿大加赞赏,还大力帮他扩建病坊,从此他的病坊在京城长安名声大噪。此时的王圣羿已经完全适应唐朝的生活,并且在当地结交了同为医师的好友。

    一次和好友相约登山时,好友忽然神神秘秘地问他:“我有一种药材,你要不要?”王圣羿说:“当然要了。”然后好友把药材拿给他看,“你医术了得,帮我看看这株草是什么,是不是药材?”结果王圣羿一眼就认出这竟然是名贵的鹿茸,真是个惊喜。王圣羿问好友这是从哪得来的,他说:“我在森林里寻找草药时,发现一只鹿跌跌撞撞地跑了,在树下掉了一个形状奇怪的东西,我觉得很特别,就留下来给你看看。”王圣羿说:“能送给我吗?”好友说:“当然,我留着也没什么用,我研究不出什么药物来。你满腹才华,这么名贵的药材还是交给你来研制药品。”他们一直聊到天色昏暗,然后各自回去休息了。

    王圣羿在唐朝学到很多东西,他发现很多东西现代有,而唐朝没有,这个很自然,毕竟科技在进步;还有一小部分现代没有,而唐朝有,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了这些早已失传的知识。每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很想念现代的生活,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穿越回来,但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上山采药,他一不小心坠崖,这次可没上次那么幸运,径直地落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王圣羿终于清醒,他感到头痛欲裂,积聚了很久的力气才勉强睁开眼睛,撑了半天终于起身,四处摸索了一下,自己好像并没有受伤。王圣羿一抬头,猛然发现已经坐在自己的诊所里,出乎意料地穿越回现代了,手里还捧着那本古代医书。那段唐朝的经历像一场梦,却比梦更真实,就像亲身经历一样,所有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王圣羿想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只是他不敢再去摸古书上那个发光的三角形,甚至那本古书也不敢再打开,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把他从唐朝学到的那些失传的医学知识加以验证,把我们中医传统发扬光大。

  • 《唐太宗弓的启发》
  • 人物介绍

    隋朝接下去是唐朝。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当了皇帝以后,他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重用一大批有本事的官员,重视发展生产,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把唐朝治理得富强昌盛,在当时的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事五

    弓的启发

    唐太宗是个善于治国的政治家,又是个能征惯战的统帅。一次,他拿出十张好弓,问一位造弓的老师傅:“这是我过去收集的十张良弓,你看怎么样?”

    他满以为弓匠会大大称赞一番的。可那位弓匠把十张弓都仔细地看了看,笑了笑说:“皇上,这些弓的木心不正,脉理歪斜,射出的箭走不直啊!虽说是强弓,可都不是好弓。”

    太宗听了十分扫兴。可他从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左右的人说:“我一生不知打了多少仗,用过多少弓,可还不能识别真正的好弓;天下的事情这么多,哪能什么都懂,都辨别得出对和不对呢?”

    从此,他规定京城里五品(官员的等级,共分九品)以上的官员,轮流在宫中值夜班,白天晚上他都要亲自召见他们,问老百姓的疾苦和地方上发生的事,有处理错误的就立即下令纠正。

    由于唐朝建立不久,事情特别多,大臣们上的奏折也就很多,唐太宗把这些奏折都贴在墙壁上。有个大臣不太理解,问他:“您把奏折贴起来做什么呢?”

    唐太宗说:“奏折太多,我怕忘了,就贴在墙上,进进出出都能看得见,这样才不会误事。”

    唐太宗还在自己卧室的屏风上,贴了许许多多纸条,上面写着全国地方官员的姓名。有位大臣对他说:“地方官员都写进了花名册,您干吗还要把他们的姓名贴起来?”

    唐太宗说:“地方官员是直接管理百姓的,关系重大。他们做了好事或坏事,我都随时记在他们的名下。这样,谁该提拔,谁该降职或罢免,我就有了根据,不会弄错了。”

    正因为唐太宗办事一点不马虎,所以当时绝大多数官员都比较廉洁,办事认真。据说,当时许多地方,有人在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走,夜间不关门也没人偷东西。古人叫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历史上最受赞扬的清平景象。

    每日小练

    1. 唐太宗时期的官员有怎样的特点?(多选)

    A. 比较廉洁

    B. 办事认真

    C. 贪污腐败

    D. 欺上瞒下

    2. “许多地方,有人在路上丢了东西没人捡走,夜间不关门也没人偷东西”的现象被称作什么?

    上期答案

    1. ABD

    2. 选用天下的人才,办理天下的政事,大家都负起责任,发挥各自的才干。

  • 《穿越唐朝作文650字》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轮送我情。唉,早上背,晚上背,天天背,课堂还要抽背。哎,为什么每个学期都是李白的诗?他到底写了多少首呢?如果李白不会写诗那该多好呀!我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李白所在朝代——唐朝。

    到了唐朝,我看见李白慵懒地坐在桌前,旁边放着一壶米酒,边喝边吟诗。

    李白见到突然冒出来的我吓了一跳:“你……你是何人?”

    “我……我……我是……”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你来找……找我有……有什么事?”李白瞪着被酒熬红的眼睛问道。

    “诗仙,我想告诉您,您喝酒后虽然能写出好诗,但对您的身体伤害很大,为了您的健康身体,您还是少喝酒为好啊!”我走过去把他的酒壶拿开。

    “那我喝什么?”李白问道。

    “多喝白开水啊,医生都说喝白开水可以降低高血糖的发生,可以减肥,可以缓解感冒,还可以改善身体代谢,帮助肾、肝解毒呢?”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唯恐李白发“酒疯”骂我一顿。可李白不仅没有发脾气,而且非常感谢我的提醒,按照我的建议开始喝水了。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听见李白大叫起来:“我的天啊,我一句诗也写不出来了,难道是没喝酒的原因吗?”“不写诗不要紧,身体健康更重要。所以,您还是戒了酒多喝水吧!”李白听话地点点头,拿起水杯继续喝起来。看到李白不再喝酒,也不再写诗了,我心满意足地乘坐时光机回到了课堂。

    我问老师:“早读需不需要背李白的诗?”老师一脸疑惑地问:“李白是谁?”我听到后,心里暗自窃喜:“太好了,李白终于不再写诗,我们也终于不要再背李白的诗了!”

    闹钟响起,我睁开眼睛,赶紧起床上学,因为今天的早读还要背诵《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呢!(指导老师:陈席荣)

  • 《诗和远方》
  •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都是中华文化千年的诉说。

    若说唐朝是熠熠繁盛的时代,

    那么,宋元明清也定是烂漫星辰。

    诗和远方虽是同行,

    但远方在天涯,

    诗却在咫尺,

    不如暂放眼前的苟且,

    以诗词换来心灵的慰藉。

    诗似乎总是如影随形,

    或许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那浪漫的清淡。

    抑或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那乾坤的壮阔。

    亦可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雨”的柔美,

    同可是“看万山红遍,跟着我念字正腔圆”的源远。

    听,诗在唱;听,诗在吟;

    张开双臂,静静感受远方的气息。

    那远方,

    就是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彼岸,

    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境。

    也许远方不那么

    艳丽、温柔,

    而是原野的平坦,

    高山的巍峨,

    森林的茂密,

    流水的细腻,

    但也一样美好。

    诗和远方又总是相伴相随。

    当你听了诗,

    便感受到了远方的翕张。

    当你遥望远方的小径,

    哼着歌、听着竹林摇曳,

    便可悠悠地行走......

  • 《智娶文成公主》
  • 唐朝贞观年间,松赞干布当上吐蕃赞普以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出了五道难题,对前来求婚的使者进行考试,谁能取胜,公主便嫁给该使者的主子。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玉珠。其他地方的使者都穿不过去,只见禄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将蚂蚁放在珠的孔口,向孔口处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使者们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鞣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者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鞣好便累倒了。只有禄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鞣皮子,最后完成了皇帝交给的“任务第三次,唐太宗又命令使者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相对应的母子关系。禄东赞将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他把小马驹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者又胜了。

    第四次比试,唐太宗下令拿出一百根头和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者认出头和尾。禄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由于木棒头重尾轻,重的一头儿沉下,轻的那头儿浮在上面,所以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一次比试,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混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者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禄东赞先找到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痣。吐蕃使者依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了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还送了许多礼品当嫁妆,让公主带到吐蕃去。

    阅读心得

    吐蕃使者禄东赞聪明机智,最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我们遇事也要多动脑筋,以智取胜。

    日积月累

    近义词:一模一样 —( )

    反义词:一模一样 —( )

    学习方法

    1.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

    2. 将“日积月累”的答案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

    近义词: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反义词:全神贯注 —(三心二意)

  • 《月下老人》
  • 唐朝时,有一个人名叫韦固。有一天,他独自出城办事,在路边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全神贯注地翻看一本簿子。韦固忍不住停下来看着他。

    那位老人长得慈眉善目,穿着宽大的衣服,留着长长的胡须,胡须随风飘舞,整个人显得仙风道骨、飘然出尘。老人头上的帽子正中间还绣着一个“媒”字,老人神情颇为悠闲自在。

    韦固看了非常好奇,忍不住上前问道:“老先生,请问您看的是什么书?能告诉我吗?”

    老人抬起头,呵呵笑了两声:“年轻人,我看的这本叫婚姻簿,是专门记载婚姻大事的。”

    原来他是负责管理婚姻的月下老人。韦固想到自己尚未娶妻,便问老人自己的婚姻如何。老人问了他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再翻翻簿子,起身说:“随我来吧。”

    老人领着韦固进城,径直走到集市边,指着一位被瞎了一只眼的女仆人抱在怀中的小女娃儿说:“这小女孩儿,将来长大就是你的结发妻子。”

    韦固大为惊讶,想要再问个详细,但是老人却像烟一般地消失了。韦固瞪着那小女孩儿,心想:“什么鬼话!这小鬼多丑啊,怎么能配得上我呢!我要杀了她。”他越想越气,就磨了一把刀子,让家奴去杀了那个小女孩儿。谁知家奴一时失手,未将女孩儿刺死,只将刀子刺在了女孩儿的两眉之间。

    岁月匆匆,很快地,十几年便过去了。这时,韦固已是相州参军,并被相州刺史选为女婿。不久,两人也就成亲了。

    刺史的女儿容貌动人,温柔体贴,韦固和她感情相当好。只是,韦固始终不明白,妻子的容貌秀丽,为何总在两眉间贴一块儿花朵形的金片首饰呢?

    韦固便向她询问原因。妻子听了,低垂着好一会才抬起头,面带委屈地说:“小时候,有一天,奶妈抱着我到集市边,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个坏人,拿刀往我身上刺来,正好刺在眉间,留下一道疤痕,我只好用首饰来遮丑。这事我时常引以为憾。”

    韦固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急促地问道:你奶妈是不是瞎了一只眼睛,长得胖胖的老妇人?”

    “你怎么知道?”他的妻子也非常惊讶,连忙向他询问。

    韦固叹了口气,面带愧色地将月下老人的事说了一遍,并请求妻子原谅他当年的一时冲动。

    他的妻子听了,一句话也不说,沉思了很长时间,叹了一口气说:“这么说来,这也是我命中注定的,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只要日子过得快乐幸福,我就很满足了。”

    因为这件事,使得许多人都相信有月下老人为人们安排婚姻大事,就像外国有爱神丘比特一样。有的人甚至向月下老人烧香奉拜,盼望他替自己牵出美好的姻缘。

    阅读心得

    因为韦固的故事,人们相信月下老人能帮助自己促成好的姻缘。这真是很神奇的事情。

    日积月累

    近义词:全神贯注—( )

    反义词:全神贯注—( )

    学习方法

    1.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并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学习感悟;

    2. 将“日积月累”的答案在“留言区”留言。

    上期答案

    近义词:和蔼—(亲切)

    反义词:和蔼—(凶狠)

  • 《我心目中的英雄》
  •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他们不仅自设官吏,领导权也内部世袭,简直如同一个个独立王国,藩镇问题已经对中央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于是从大唐的第九代皇帝开始,便决心打击藩镇,然而藩镇的实力却非常强悍,经历两代皇帝的努力割据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到了第十一为唐皇帝李纯,从继位开始就重用贤臣。对百姓也很好,相比起唐中央的发奋努力,藩镇各自内部反而矛盾重重,期间实力不断降低,这样的情况下,李纯的削藩行动开始了,这第一步就是控制邻近的一些藩镇,要是不听话的藩镇,李纯上去就是一顿削。还有花钱让当地人民归顺朝廷,这样的做法使中央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反正只要谁敢拽,中央就指挥一拥而上,这样的打法充分震慑了其他不听话的藩镇,只好纷纷表示归顺。史称“元和中兴”。而唐宪宗李纯也成为了唐中期后唯一一位统一全国的君主,是我心中的英雄!

  • 《改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公元七百六十三年,唐朝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持续了七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漂泊不定的生活终于可以结束了,这一个大好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天,杜甫还是一如既往地坐在他的书房里,一边看着书,一边喝着茶。整个房间特别安静,连一张宣纸掉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杜甫天天过着貌似无忧无虑、既舒适又惬意的生活,可是心里却时刻都在想着遥远的家乡,想着不可得见的亲人。尽管生活是自由的,但远远没有自己在家乡时那么自在。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欢天喜地的哗笑声。杜甫走出家门一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有的唱起了欢快的歌;有的高兴得当街起舞;还有的在搬运大件行李,好像要出远门似的……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脸。

    杜甫心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行,我得找人问问。”杜甫看见面前急匆匆走过一个熟人,他上前询问道:“老李,发生了什么事?人们为什么那么欢乐?过年尚早呢!”那人火急火燎地回答:“我们的军队收复了蓟北,战争结束了,百姓们都安宁了,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你也可以尽早回到你的故乡去了。不跟你多说了,我要赶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杜甫喜极而泣,老泪不停地掉落:持续了七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我终于可以回家乡了!当年我在院子里种下的小桃树,早就结果了吧,结出的桃子一定很甜吧!他返身走回家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脸上的忧愁一转眼就烟消云散了。再看杜甫自己,高兴得已经快要发狂了,他拿起书册,尽情地往高处扔,扔完又胡乱地往行囊里塞。

    收拾完行装,杜甫又急匆匆地跑出家门,再回来时,双手抱着一大坛子美酒,身后还跟着三五个左邻右舍。一进院门,杜甫就大叫:“孩子他娘,给整几个好菜,我要和大家开怀畅饮!”推杯换盏间隙,杜甫带头击节高唱,歌声直冲云霄。

    第二天一大早,杜甫带着妻儿,趁着明媚的阳光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途。站在船头,杜甫的心早已长上翅膀,从巴峡穿过巫峡,飞越襄阳后又直奔洛阳。情难自已中,他朗声吟诵起: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