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私塾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0:07:54
  • 《教学论文 |论古代私塾教育对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 摘要:私塾教育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经验。本文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私塾语文教育的特征,从“语感培养”、“因材施教”、“私塾识字教学”和“私塾作文教学”四个方面来探讨私塾语文教育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私塾 语文教学 启示

    在我国,私塾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私塾即私家学塾的简称,中国古代很少将“私”与“塾”二字联合起来一起用,私塾一词则是在近代以后为区分其与公立学校以及“新式学堂”才广泛使用的。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家塾”“乡塾”“书房”等。私塾是清朝末年以前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施教的程度来分,私塾可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重在识字,学生多为儿童;经馆忙于举业,即科举考试,以成年人为主。从私塾的设置情况来看,私塾又可分为带有免费性质的“义塾”、宗族内部所办的“族塾”、大户人家为子女读书而设的“家塾”和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自设馆”四大类。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为最多。

    就私塾的教学内容而言,多为儒家经典读物。四五岁的发蒙读物为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学生“每日读生书,朗读百遍”,待到能熟读、背诵之后开始读四书五经。除此之外,塾师也教《古文观止》、《声律启蒙》、《女儿经》等旁的书。古人不仅要读经、读史,还要读诸子、语录、杂记等,但是,重在读经,次则读史。由于科举制度,待到后来的八股举士,四书五经成为学子们专攻的对象。

    就私塾的教学方式而言,多为讲授法,注入式。学生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自己立于一旁,恭听先生讲授,讲毕,学生复述,然后回到座位上朗读背诵。教学方式因文化程度、年龄之异而有所不同,蒙学阶段,只念不讲,先生对年龄较大的学生进行面授。初次教读,速度极缓,让学生句句听的分明,教师可加读点,作为句读;教读分层次,先易后难、先读短文、后读长文,先读时文后读古文。

    就塾师文化水平而言,塾师当中有如同孔子、蒲松龄、郑板桥、康有为等文化名人,同时也有不少的腐儒。一般的塾师多为不及第的秀才,是读完四书五经,会做八股文的。在《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就是这类塾师的代表,有些塾师是中了进士,或者做过官后丢了官的人,这类塾师不仅谙熟四书五经,还能将自己的“科举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

    无论是在培养优秀人才,还是在优秀文化传承方面,私塾教育在古代语文教育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西周“塾”以乡学的一种形式出现,一直到古代私塾退出历史舞台,私塾教育存在不少弊病,但依然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新课改以来,虽然中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百花齐放、争奇斗妍,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努力研究并借鉴西方教育经验的同时,将眼光投向历史悠久的“私塾教育”,从传统私塾语文教学中披沙拣金,有选择的继承,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语文教育之路,语文教育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古代私塾教育对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语感训练,强调背诵

    首先,语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玄妙的东西。背诵能加强语感。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背诵是熟记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语文,提高读写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相关资料统计,清代考生要背诵几十万字的古诗文。现代学生的背诵篇目与之相较,是远不能及的。鲁迅的古文功底深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上私塾时大量背书的缘故,巴金更是直言不讳的说自己写下二十多本散文跟私塾老师强迫背诵《古文观止》有很大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背诵不仅有利于语感培养,有利于作文的创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中国近代历史上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就有口若悬河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对于古诗词的背诵。

    其次,古人还提出了“背书宜用心细听”。背书有法:学生认真背,教师仔细听,防止背诵的种种弊端。现今教师对于背诵的检查中多习惯于同学之间互相检查,或者以“默写代替背诵”。但是,背诵却是检查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的重要手段,是默写不可代替的,从背诵中可以检查学生的句读,检查学生对文章是否真正的理解了。然而由于现在的大班授课,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校园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多达四五十人,教师无暇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班级集体背诵往往又使许多问题沉入海底,难以及时的纠正。比如说,笔者在抽查家教学生背诵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学生就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读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想来类似的蒙混过关应该也有不少。所以对于加强学生背诵的监督与检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予以重视。

    最后,青少年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易于模仿,背诵的过程既是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许多记忆中的道理未必此刻能懂,但是却为以后的生活做铺垫。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生活的条件,语文教育更多的应是为学生提供生活的意义。

    二、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古代私塾教育在这方面具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私塾中学生不多,在现代大班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分给四、五十位学生,而古代塾师的精力仅仅分给为数不多的十几名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塾师常在学生中巡视,学生如何运笔,如何提笔,如何间架结构,教师都可以手把手的教授,当面指正。在作文评改方面,古代学生接受面批的机会远远多于现在的中小学生。清朝初年的教育家唐彪在其著作《家塾教学法》中提到:“学生宜少,少则训诲周详;教法要严,严则专心致志,讲解宜简省,辩字盖在毫发;乘少年多加鞭策,则事半功倍。”小班教学易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要求我们改善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切忌对教学效果评价一刀切。注意分层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而有效高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三、私塾识字教学的经验及启示

    首先,重视练字。随着科技的发展,写字的一部分机会被打字取代,社会的喧嚣浮躁,许多学生不重视练字,字写得“龙飞凤舞”。然而练就一手好字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在练字的过程中,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减少现代人身上的浮躁。古人认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是“静”。心非静不能明,性非静不能养。书法练字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静”。

    其次,习字训练系统化、规范化。古代学子为获得功名在学会做八股文、对对子的同时,很重视把字写好,写成馆阁体高级书法艺术水平的字。古代私塾教育的初级阶段,每天八小时读书五小时,写字两小时,对对子半小时到一小时。可见古人对于练字的重视。私塾识字是从教师扶手润字开始,其次描红,再次写映本,进而临帖,循序渐进。在当下的中小学识字教学中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四、私塾作文教学的经验及启示

    首先,锤炼语言,提高表达。作文的能力表现的是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代中小学语文写作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语言苍白,用词贫乏,内容干瘪,读之无味。如何锤炼语言,积累词汇,古代私塾教育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私塾识字教育是先集中识字,待到积累到千字左右,才开始读“三”“百”“千”“千”。为了适应汉语在特殊语境(诗、文)中的运用,学生要加大词汇量的学习。比如 “杜鹃”有杜宇、子规、蜀鸟等别称,“莲花”有荷花、芙蓉、芙蕖等别称,而“月亮”一词就有银钩、婵娟、玉盘、广寒等将近30个别名。对于这些词汇的学习,不仅可以极大的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又可以避免上下文词语使用的雷同。私塾教学中的“对对子”则重在培养学生对音韵美感的掌握。现代语文教学可以有意识的借鉴这种训练方式,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古代的作诗相似,我们可以将现代的歌词引入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积累作文创作的素材,并在歌词中体会音韵。

    其次,“多作”“精研”的作文练习方式。唐彪在《家塾教学法》中举例说:“读欧阳公文,疑其随意写出,不假斫削功夫,及见其草,修饰之后与始落笔有十不存五六者,乃知文章全藉改窜也,欧公尚然,人可以悟矣。”私塾教学中不主张塾师包办式的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恰如其分的引导。一篇文章反复修改,做精细的研究,一个题目不同学段都可以写。反观我们的作文练习,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四五十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每篇文章做到“面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面批”,估计每位同学也是一学期一两次而已。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教师批改完作文后,学生看看评语,改改错别字,文章如何修改涉及的较少,如此下来,就算学生一学期四篇大作文,可是作文水平依旧无法得到提高。古人有言:“锤炼而后精,不锤炼,未必能精也。淘洗而后洁,不淘洗,未必洁也”。

    最后,私塾语文教育更多的是服务于“科举考试”,作文要按照僵硬的模式:“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这是不可取的。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中学生作文固然要讲究用词,文章结构,但也要谨防“新八股”的出现,防止作文“模板”的猖獗。文章重“情”贵“真”,而不是假话、套话、空话,陈词滥调。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私塾教育中寻找优秀的语文教学经验,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但本文只是对古代私塾教育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了粗略的阐述和思考,笔者也将在未来的时间里进行更加全面且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佟丽娟. 八股文教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D]. 吉林大学,2009

    [2] 周媛. 论中国古代私塾的作文教学及其现代价值[D]. 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邓虹. 论私塾语文教育特征及其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D]. 华中师范大学,2007(3)

    [4]周庆元.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8)

  • 《三味书屋,到底是哪“三味”?》
  • 三味书屋,到底是哪“三味”?

    文 | 读写菌

    少年鲁迅所读的私塾,名曰“三味书屋”。那么,其中“三味”,具体指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理解。

    周作人认为,“三味”是指“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

    周芾堂认为,“三味”是指“经书如米谷,史书如蔬菜,子书如点心”;

    寿洙邻则把“三味”理解成“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上面几位大家口中的“经、史、子”,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的前三部。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

    史:史书,即正史(二十四史);

    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著作;

    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经”最重要,所以经如米饭、米谷、稻粱,是主食,不吃要饿肚子的。

    “史”是菜肴,用来下饭的,一边读经,一边读史,是最佳结合。

    “子”是零食,是调味品,是小瓜子,是糖石榴,不吃也可,吃了高兴。

    以上是“三味”,如果要说是“四味”,那么,我想“集”应该是烟酒,用来放松潇洒的。

    其实,“三味”还有一种理解,那就是: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三味”虽然有点俗,但也是正宗封建教育思想,又与匾下那幅图画的内容相协调,“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古树象征寿,肥鹿谐音“禄”,这味道很足。

    不过,无论哪种理解,都在说读书是一种“很有滋味”的生活,只是“个中滋味”有所不同罢了。

    如今,很多同学在学校里读“书”,读的多是教材和教辅,恐怕只剩下苦涩这一种味了。

  • 《趣说数字诗》
  •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自幼聪慧过人,他在念私塾时是学长(相当于现在的班长)。一次,教书先生布置学生们背邵雍的《乡村》(这是一首著名的数字诗),全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然后就去找棋友赌棋去了。没想到,先生这一去两三天都没回来,作为学长的小祝允明去先生的棋友处找先生,没有找到。他从先生的棋友口里得知,他们的先生这几天每日都要来赌四五盘棋,共赢了六七两银子,还有八九十斤盐,现在有事回家了。

    三天后先生才来学堂,他听说学生们这几天都没好好自习,便罚小祝允明照邵雍的《乡村》诗写一首数字诗。小祝允明略一思索,很快便吟道:“一去两三天,天天四五盘。赢银六七两,八九十斤盐。”

    郑板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某年该地遭受涝灾,全县受灾严重,百姓深受其苦。面对自然灾害,郑板桥无可奈何,他用诗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与同情:“一二三月连雨天,四五六月雨涟涟。七八九月村村水,十万农户缺吃穿。”

    据传,明朝时候,祝枝山与周文宾两大才子同去杭州,赶上元宵节。便一起上街看花灯。两人别出心裁,周文宾男扮女装,一同上了街。兵部王尚书的儿子王老虎,对周文宾这个“美人”一见钟情,将他抢到王府,强迫他与自己成亲。周文宾就是不答应,当晚被送到王老虎的妹妹王秀英的房间里歇息,没想到竟无意间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在闺房里,王秀英作了一首诗:“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过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诗中用了半、一、二、两、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周文宾对此诗大加称赞,也和诗一首:“百尺高楼四五溪,珠簟十六卷东西。二分明月三分恨,一夜相思半夜鸡。

    黄鹤高飞万丈远,红鸾新绣两双齐。春归八九愁千斛,七里山塘罢乱啼。”诗中也嵌入了半、两、双及一至万的各个数字,可谓珠联璧合。

    纪晓岚被充军到新疆迪化时,一次,收到了夫人马氏的一封“”:“一别夫君后,两眼欲望穿。三餐不知啥滋味,四时不知换衣衫。本想花园把心散,可花园五颜六色令人厌!本想与姐妹们把心谈,可大家七嘴八舌问长短,久(九)问无有完,实(十)在令人烦!(www.fwsir.Com)无奈下只有房中把你念,思念一百遍,思念一千遍,思念一万遍!”纪晓岚见信后,百感交集,当即也用俚语的形式给妻子回了一封信:“看了妻信好心酸,夫亦有万语千言藏心间。边塞生活多寂苦,百无聊赖一天天。大好光阴空度过,实(十)在不心甘!我只有借酒(九)浇愁泪洗面,吧(八)嗒吧嗒抽旱烟,看起来归期(七)甚遥远,也只能自娱自乐混时间。弹弹六弦琴,唱唱《忆江南》,可惜我五指虽长不会弹,五音亦不全!要不就与同伴喝四碗,睡它三两天,一醉方休倒舒坦!”

    相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成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就离家前去长安做官。离别之后,卓文君朝思暮想,痴情地盼着丈夫早日归来,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真是度日如年。直等了五年才等来了一封家书,上面仅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的卓文君一看,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一连串数字后唯独缺少“亿”,说明丈夫已经对自己无“意”了,只是没有明说罢了。卓文君悲从中来,不觉又气又恨,当即复信一封,让来人带给负心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接到信后,打开便念:“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流,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我为男。”司马相如越读越心酸,不觉泪如雨下,深深地为妻子的深情厚谊所打动,想想自己风流快活,半点未考虑到妻子的痛苦煎熬,悔恨不已。他立即备车马,亲自回到成都将卓文君接到了长安。从此,两人过起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傍门见月明》,写到“师徒们玩着山景,信步行时,早不觉红轮西坠”时,作者吴承恩为了更好地描写夜景,插入一首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华君武有感于《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些非常现象,绘制了一幅讽刺漫画,题为《红楼菜肴》。诗人亦安生为漫画配了一首数字诗:“拣石头一块,割原作二章。举版本三种,摘脂批四行,外加空空癞头五个,西山芹菜六两,文火烧至七成,法兰盘中翻它八趟。高脚杯里倾些几酒(九)浆,即可烹成十全十美红楼佳肴香。”

  • 《我进了私塾》
  •      我的故乡是一个交通不便,风气闭塞的农村。起伏若的山峦,环绕粉整个的乡村,由资江流城发抓出来的一条小河,终年不息地流着,溪水更是涂涂地奏着美妙的歌曲。一到春夭,打开窗子,就可望到蔚蓝的天,葱翠的山,美丽的,和那些在天空里翱翔着的小鸟。的确,这是个山青水秀的乡村,令人陶醉的仙境。

        在这儿住着二百多入家,男人的职业除了耕种外,最大多数是挖煤,新化是中国的产煤地,而锡矿山的锡,更是世界有名的。

        挖煤的人,不分昼夜地过着“四脚爬”的黑炭生活,他们不但皮肤被炭染黑了,连a孔内,耳朵里,嘴里,甚至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因此绅士阶级,老是瞧不起他们,骂他们为“黑肚子”。

        女子的脚,都是三寸金莲,穷苦的女孩,统统被嫁做童养媳,环境稍微好一点的,一到十五六岁便出嫁了。她们每天除了做家庭间一切烹饪,补洗,抚养孩子的工作外,还要帮助丈夫去野外挖土,拔草,种菜,……可是她们从没有去过煤山,据说里面的炭坑夫都是裸休的,因此不许女人进去。

        在这乡村里生长着的女孩,自然谁都不要梦想着进学校,离我家一里路的地方,虽有一个私塾,这是专为男孩子设立的,女孩子连门槛都不要想跨过去。

  • 《以初二补习为话题的作文》
  •     8月6日,是私塾夏季补习结束的日子。我们正在上社会课。窗外的天空已由粉红色变成紫色,然后慢慢地变成深蓝色了。新干线列车扭动着长长身子,正从远处的高架上驶过,金黄色的前灯直射远方。

        我真想去什么地方看看。

        “夏季补习课开始时要你们填写了目标卡,现在发给你们,请写好目标实现的程度,下课之前交上来。”

        目标卡上是这样填写的:“争取能轻松地解答数学应用题。”嗯,虽然还有些困难,但进步不少,也找到了一些窍门。目标算是达到了吧。

        我是初次上私塾。和来自不同学校、比自己聪明许多的人在一起学习,我感到收获不小,也同时认识到升学考试的难度。目标卡上的目标可以说是基本实现了,但自己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回家路上,我和今天——夏季补习课最后一天——刚成为朋友的同学边走边聊,一直走到校门口。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心灵深处的精神状态。虽然我装出已经发生变化的样子,但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却依然如故,并没有改变。

        升初一后我才知道,自己从小学时代起就一直讨人嫌,被人说成是“装模作样的女孩”。有一次,一位男同学将一女生的信偷来看,我非常好奇,便请男同学把信给我看。结果,信中写的是关于我的坏话:“在他人面前装模作样。”

        男同学安慰我说:“境田,你不用放在心上,她太不像话了。”

        “我不会放在心上。她爱怎么说就随她说吧。”偶尔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男同学比较体谅我。我表面上装出不在乎的样子,其实伤心极了。我知道可能是自己不好,并为此感到十分苦恼。那个女同学喜欢说别人坏话,我一直怀疑她在背后说自己。现在知道她真的说了,知道别人是如何看自己时,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这一刺激大到我不能相信的程度。自己竟如此招人嫌,如此被人厌恶!这简直像咒语一样,搅得我心神不宁。那就让人更讨厌我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自己也开始讨厌自己了。那以后,时常有人说我的坏话。我变得疑神疑鬼,一看见有人窃窃私语,就疑心那是在说我的坏话,从而感到惴惴不安。我经常想:有这种感觉的人不止我一个,只认为自己可怜,这也未免太任性了吧。虽然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必须往好的方向想才对。

        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认真而有个性。这也许是遭人讨厌的理由。有个同学曾对我说:“你这人挺有意思,开始我以为你是个很难相处的人。”说实在的,自己干什么事时,一旦开始,就总是不干到最后不罢休。这或许给人一种认真而有个性的感觉。其实我平常并不是这样,远远没有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坚强和认真。我希望大家不要只看自己的第一印象,而应看到真实的我,理解真实的我。

    班里有个同学人缘特别好.谁都喜欢她。她对谁都很亲切,搜长社交,说话风趣。我羡慕她简直达到了憎恨的程度。怎样做才能像她那样招人喜欢呢?我感到不可思议,不知如何做才好。有一次放学后,我正在帮助学习不太好的A同学做数学题目时,那个人突然对我说:“恭子真了不起,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Ao恭子真热心,真善良啊!”我听后坪然心动,竟有人如此了解我的性格!我又欢喜又感动

        第三学期家长、班主任学生三者面谈时,妈妈把我的事全部跟班主任M老师讲了。我心里并不希望妈妈向老师兜底。131老师听后说道:“境田会弹钢琴,还多次得奖。因此,也许有人会也因为羡慕而产生嫉妒心。像境田这样的人升人高中,踏上社会之后也许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听老师说后,我感到轻松了一些。尽管我明白老师的话有点儿夸张,但还是很受鼓舞。妈妈下决心把一切都说出来,现在想来应该感谢她。

        M老师调动工作时送了我一本书。她只送我一人,也没有说是什么理由。书的作者是山田框。书中有一首山田框在我这个年纪时写的诗:

        我的本性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那肯定是人,可又不是。我时常,不,是整天出乱子。是为了在他人面前装扮自己?还是为了让自己变好?我说不清楚。反正总是出乱子。人与人的交往到处都有,因此我身边也有。恰当地说,我正是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已在人们中间活了”年,但我全然不了解人到底是什么,我厌烦了。

        原来山田框当年的心情也是这样。

        为什么!老师只给我送山田框的书呢?有什么原因吗?山田框和我年龄相同,一样爱好绘画,一样爱好诗歌,一样面对烦恼。老师想必是察觉到我的心情,便从书架中找出和我有共通之处的山田框,把他介绍给我,给我一副最见效的良药。

        诗人表万智在这本书中对山田框作了如下的评论:

        “···山田框和他人不一样。他苦苦思索。尽管伤痕累累,尽管血迹斑斑,但他从未停止思索。他把思索的轨迹写成语言,记人笔记本中。那颗善感的心被擦破,火辣辣地痛。他毫不掩饰地正视自己,那严肃的气氛甚至让人感到窒息。”

        至于我,大概会这样剖析自己:

        “和山田框稍微不同。我苦苦思索。如果有伤口,我就拿东西塞上。有时候也会认真一下,把思索的结果写成语言,记人笔记本中。善感的心有时紧附在我身上,有时远远离开我。心的四周被厚厚的毛丛覆盖。自我厌恶的程度令人吃惊。”

        这样剖析的结果只能成为笑料。一旦摆脱固定的模式来思考问题,许多事情就无需那么拘泥了。

        升入初中二年级后,学校重新分班。一年级时的班级全部打乱了。伤心的往事、亲密的朋友也都离我而去。所有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可以重新从零开始。我盼望今后的日子能快乐,盼望今后不再讨人嫌。就这样,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刚开学时因为没有谈得来的朋友,我有些怀念初一的那个班。但现在已经有了信赖自己的朋友,有了喜欢自己的朋友。并且经常有同学就他们的恋爱问题征求我的意见。还有朋友对我说:“你比其他人可爱,又聪明,爱笑而且有趣,没问题的,加把劲儿吧。”这些话即便带有恭维的色彩,但说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我感到非常高兴。有了这些朋友以后,我自己的思想也在改变。初一的时候,我只知道根据社会上的一般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成绩必须好,不能让师长生气,不能招人嫌等。最近,我却能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来行进。只要不朝坏的方向发展,我就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

        现在我终于明白:丝毫不讨人嫌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认识。当然,我也知道自己多少还有些畏首畏尾、害怕别人不喜欢的心理。但我觉得,老师的力量、书本的力量、父母的力量、朋友的力量以及自身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正是依仗这些力量,我才能走到今天。虽然有些难为情,我还是在心里说了声:“谢谢了。_”

        我得到了大家的关怀和帮助,装出了有所改变的样子,但内心却一点儿也没有改变。今后自己必须努力,必须向前迈进。

        8月30日,我将迎来14岁的生日。

        14岁的生日,我希望自己笑得可爱,活得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