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烽火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16 14:52:54
  • 《长城,中国的掌上明珠作文650字》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孟姜女哭长城,中国悠悠文化中总有长城的身影,斑驳的石砖、修补的痕迹……

    今年5月1日让我兴奋极了,因为我从小就向往长城,就在这个五一假期,梦想实现啦!“呼,看看,这么多人也来爬爬长城啊!比一比谁是好汉!”在无边无际的上山石梯中,一个正在抄近路的小女孩儿对自己呐喊,没错,这正是我。一路上虽经历了重重困难,几度想要放弃,但无论如何,苦尽甘来终与知音英雄们相遇,没有辜负一开始对自己的期望!

    一口甘甜泉水下肚,昂头望去,群山已尽收眼底,连绵起伏,壮观极了。远方,一座座烽火台时隐时现,仿佛在打伏击战的士兵。目光回收至脚下,正在九号烽火台的我有一个重大发现,一条长长的蛇,有碗口粗,正盘踞在一个冬暖夏凉的石洞中,身上鳞光闪闪,正用警惕的眼神盯着路过的行人。看到这位兄台,我的后背一惊但并未声张,摸着下巴浮想联翩:这条蛇定是在长城上古代打侵犯者的将领,不幸牺牲了,后来转世为长城的蛇,驻守长城。

    和朋友们继续往前走,十号烽火台旁边有一门古代大炮,我又想象自己骑在上面,自己就是一颗火药,飞驰出去,重重的击中敌方军营,犹如一场绚丽的烟花秀。不,我还没结束,也许秦始皇也曾在此俯视万物生灵,我利索地爬上十号烽火台,眼前一景彻底让人震撼了,与那条蛇一样,长龙翻山越岭,将头伸向远方……

    虽然我们浑身酸麻,但是脚下中国的长龙却游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游着。我为同行的友人讲解着,周幽王曾在此为得美人一笑,丢了自己的性命;孟姜女或许在此洒下泪珠,她的哭喊声曾在此回荡……

    长城,你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的龙,是中国的掌上明珠!

  • 《此去,死生无关作文》
  • 刀光剑影,鼓角争鸣。边城烽火荒芜在悠悠史册里,金戈铁马尘封在漫漫岁月中。诉说着,那曾被遗忘的岁月中,有人曾挥墨论山河,金戈护长安……

    六月,前方战事吃紧,朝廷征召,安知道自己符合条件,一定会去,安自幼跟随师父山中习武,练就一身武艺,又从小饱读兵书,满腹文韬武略,十七年来韬光养晦,只为有朝一日能像冠军侯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青史留名。但如今……

    师父终了前告诉安“山下人间是非地,休要埋没一身本领”。安刚下山,就被现实打败了,被骗光了钱的安该怎样在长安城生活下去呢?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安走进了一间客栈,当即要了一些饭菜,吃饱结账时,身无分文的安陷入了困境中,跑堂的伙计们当即就围住了安,对着安就是一阵毒打,正当安想发难时,伙计们被一名女子拦住“住手”,“掌柜的”,“把这个小兄弟带到房间里去”“是掌柜的”就这样安被带到了一间客房中,一会还有人送来了伤药,安对帮助他的女子的身份感到好奇“她为什么要帮我?”正当安疑惑时,那名女子在一名侍女的陪伴下走了进来,安的注意一下子被侍女所吸引,这侍女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种强者的气息,安不由得更生疑惑看向了那名女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在哪里?”不等安开口,女子主动与安交流了起来“对了我叫雅。”“安,十五岁,我没有家一直和师父住在山上。”“那你师傅呢?”“师父走了。”“那你愿意在这里吗?我可以给你一份差事,吃住都在这里。”“当然愿意,可是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也许是因为安很面善吧。”就这样安留在了这里,凭借本分老实、聪明伶俐安很快从跑堂升到了大堂,在之后的相处中安得知了侍女叫蝶,得知了雅的理想“寻一良人,以流年为期,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于繁华尽头,寻一无人山谷,建一木屋,铺青石路,与他晨钟暮鼓,安之若素”。雅也得知了安的抱负,但对此她总是摇摇头,不置可否。但雅眼中的哀伤却无人发觉,二人在两年的相处中产生了情愫,在他人看来二人是门不当户不对,但二人却也相处在一种特殊的平静中,直到这份平静被边关的战火点燃。

    朝廷征召的消息在城内传开,安想到即将实现抱负,显得十分激动,可雅却显得忧心忡忡,雅劝安不要去,安却不愿,雅自此不愿理安,一个人在房间中出神,安虽然诧异但时间紧迫马上就要出征了,容不得安多想。

    第二天,征夫们即将出征,大多数人都有亲人送别,哭声响彻咸阳桥,可安却没等到雅,正当安胡思乱想时,蝶来了,带来了一袭红衣,蝶告诉安这是雅亲手缝制的,让安当即换上,好一个“翩若人间惊鸿客,鲜衣怒马少年郎”“告诉雅,此去,死生无关,他日若归定当娶她为妻” “嗯,我会的。”蝶的眼神中带着嘲弄带着无奈。安却没注意到。

    蝶回去后告诉了雅安的话,雅当即泪流满面,“不要因为私情影响了我们的计划,否则……” “不用你操心”雅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了信息,塞进了信鸽脚上的竹筒里……

    安跟着大军行进了好多天,终于到了嘉峪关,临近前线了,不少人脸上都带着恐惧,安却在想着雅。今晚,注定是不眠夜。

    突然火光大作,山顶上下起了一阵箭雨,匈奴军队围住了他们,安在中了一箭后迅速躲避,索性是皮外伤没有大碍。安看到自己这些人被包围了,匈奴训练有素,这边又只是没受过训练的新兵,所以败势很明显,安奋勇冲杀突破了包围圈,决定去干掉匈奴的指挥官,说不定可以扭转战局。不过安看着满身是伤的自己,自己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简单包扎后,安毅然决然的向匈奴营地走去。

    在一路干掉几个匈奴巡逻兵,躲过暗哨后,安来到了中心最大的营帐处,却听见里面传来两个熟悉的声音。安感到十分惊异,割开帐布,正要进入时被一把长剑透体而入,安冲了进去想要干掉剑的主人时却发现是蝶。安顿时不知所措,雅寻声看了过来,她看到了令她梦绕魂牵的少年。

    二人对视安的眼睛里有惊讶、有疑惑、有愤怒、有难以置信……而雅的眼里是爱意、是痛苦、是不舍。“为什么?”“我是匈奴人,这是任务,对不起!”“我说为什么当初要救我。”“因为你很像我的弟弟”“我爱你”“我也是”。安终是扛不住伤势,倒在了雅的面前。雅泪流满面不知所措。

    匈奴大胜。雅走在前方,蝶背着安的尸体来到了一处坟前,“就埋在这里吧,和我弟弟一起”“好”。安便长眠于此,和雅的弟弟一起。

    雅回到匈奴复命,单于大喜问雅想要什么封赏,“作为一名臣子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作为未过门的妻子,我要你的命!”雅握紧袖中匕首冲了上去,却被一剑钉在了地上,蝶走了过来“他是我的父亲,我不能让你杀了他”蝶过来抱起雅,在雅耳边说道“我会将你们两个葬在一起的。”雅弥留之际思绪万千,自己这一生如同走马灯般于脑中回放,最后停留在了安的脸上,想想自己的理想却也完成了一半,只可惜……。万般遗憾最终化作了一声 “谢谢”。雅说完便闭上眼睛去追随安和她的弟弟去了。

    生前带着种种遗憾的二人在死后终于可以在一起了,而其他人却并未受到影响,除了蝶,蝶在山中隐居了起来,逢年过节时,为二人洒扫祭拜……

  • 《父亲的一抹微笑》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在过去的一年中,抗疫战场是那么的紧张,我的父亲也为了“社会”上的经济能够正常运转,努力地外出工作,一两个月不回家。为的是我们的这个家庭,这个“小家”,也为了国家这个“大家”,因为繁忙的工作,他没有给我寄过一封“家书”,但是,我并不想要他的“家书”,我只想看到他的微笑。

    在父亲去年的一次出差中,他有两个月没回家!当时,我以为他已经把我们丢下了。他回来后,我很是生气,锁紧门,不与他见面,现在想想,我当时真是太任性了!门外不停地传来走动的声音,是一种稳重而又踏实的踏地声,父亲隔三差五就来“传唤”我,语气也从原来的命令式语气渐渐转到了“哀求”式语气,语气变得着急起来,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和我商讨。

    我还是对他恨不起来,便打开了房门,门外边没有了人,我便悄咪咪地摸索了出去,看父亲在阳台上打着电话,内容我已记不清了,大概是与工作有关的内容,那时,他的表情是那么的沉重,语气是那么的强硬。我在一旁傻傻地地望着他,他好像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看向了我,沉重的神情瞬间化为乌有,但语气还是依旧地强硬,他用几句话把电话那头的人糖塞了过去,他缓缓地走了过来,也许是累了,但他的脸却掩盖不住兴奋的内心,给了我一个温柔而又和蔼的微笑。

    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对我责骂,这句看似不解人情的责骂却呈得异常的温暖,我躲开了他的眼神,小声地说了句“哦!”但他好像还不满意地问我“你在说什么?大声点!”“哦!”我用力朝他大喊了一声,这一回,我清楚地看见了他的眼,眼神中的感情不是责备,而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无私的溺爱,顿时,一切负面的情绪都随着阳台吹来的冬风离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对父子的开怀大笑,父亲的那一抹微笑,是我忘记不了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今年的冬天来了,父亲很快会带着他的春天和一抹微笑回来的。

  • 《读《傅雷家书》有感》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古代书信是一种重要的通讯方式,而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曾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写了数百封家书,从而摘编成了今天的这本《傅雷家书》。

    在这本书里主要摘编了傅雷先生在1954年开始给自己的两个儿子所写的家书,这本书充满了父爱,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

    在书中有段文字让我深受体会,“你妈说你的信都是闪闪发光的,耀眼生辉的。当然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艳丽,青春的生命,才华,自然写出来的有那么大吸引力了。我和妈妈常说,这是你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希望你能好好享受,体验,给你一辈子做个最精彩的回忆。”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在一档节目中,一位女明星曾述说这她眼中青春的含义:如果不趁年轻去做一些想做的事,等到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就没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因为当你长大后,会被生活中的琐事限制,只有趁青春,才能品味不同的生活。这让我深有感触。

    在阅读这本书时,看到傅雷先生既是严父,又是慈父,在儿子的艺术追求中十分严格,但对远离故乡的儿子却又有几份关爱。在书中有许许多多傅雷先生对儿子关爱的语句,同时也有着傅雷从自己身上所明白的道理,将这些传授给了儿子。这好比我们是一张白纸,而人生是一支画笔,而父母就是已经完成的画,我们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从而丰富自己的画面。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领悟到了许多道理“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在做任何事时,做人是第一位,正所谓“学艺先学人”同样像我们述说这个道理。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个细心的人,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授予他不同的道理,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天下父母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我们要到长大后才会明白什么叫“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但感恩却可以随时开始。如果有什么想说的话给父母,却又不敢与父母交流,我想写几封家书也别有一番风味吧。

  • 《给老师们的一封回信》
  • 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很高兴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收到了你们的来信。读了你们的信,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你们的音容笑貌,仿佛看到了你们耕耘在三尺讲台前的忙碌身影,仿佛又听到了你们的谆谆教诲。纸短情长,我十分感动,备受鼓舞。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寒假,疫情来势汹汹,让我们所有人停止了脚步。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抗击病毒,救死扶伤,这些抗疫路上的逆行者,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但我看到了,在全国抗疫之时,你们也加入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停课不停教”——你们用另一种方式引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为了能让我们在短短的20分钟的空中课堂,最大限度地获得并掌握新知识,你们付出了艰辛的工作:反复修改教案、修改ppt、制作微课、试播、研讨……短短的一节课,是你们熬了好几个晚上,甚至是一个星期的反复磨课的成果。但这也是你们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你们还要在线上批改作业,指导订正,催缴作业……这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怎能不让我为之感动?

    我最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用最炽热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学生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的期望。我的眼角因你们而湿润,我的热血因你们而沸腾,我的心因你们而跳跃。你们虽然不在抗疫一线,但你们也用另一种方式战“疫”,你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你们也是我们所有莘莘学子的学习榜样!

    学习是一条奔跑在求知路上的马拉松赛。这次我们用了一条不一样的赛道,那就是在家坚守阵地,坚持“停课不停学”。我在这里庄严地向你们承诺:我会每天认真对待“空中课堂”中的每一节课,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我们绝不辜负老师们为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我们会在学习路上奔跑!奋勇当先,赛出成绩,赛出水平!

    待到春花烂漫时,朗朗的读书声一定会重新响彻校园,五星红旗下必定会重新响起我们歌唱祖国的声音。到那时,我们也会用最美的样子与你们相遇!

    此致

    敬礼!

    想念你们的文文

    2020年3月8日

  • 《《傅雷家书》读后感》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头。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我们看作者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在1955年1月26日的信中,作者劝戒孩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首先,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冷静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引以为签,从而越来越坚强。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封信写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儿子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之机给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

    读了之后,真为他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作者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作者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作者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他们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使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作者自己吧。作者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儿子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作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作者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木深。

    感时溅泪, 恨别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参考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参考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杜甫的《春望》,虽然是一首仅有八句的五言律诗,但作者是以无限的国激情和炽热的思乡情感写成的,因此,它在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成为千古传颂的杰作。

    全诗从“望”写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开始诗人就向读者展示一幅战乱造成的凄凉画面,原来繁华的长安帝都,如今成了破乱不堪的断壁残垣,虽说山河还在,但已面目全非。一个“深”字描绘出荒凉的景象,杂草已经长了很深却没有人来管理。这开头两句,为全诗的主题,作了自然而生动的辅引。紧扣“春望”的题目,接着写出看到这般惨景的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离别妻室儿女,千里迢迢去长安投奔肃宗皇帝,共谋兴国大业,不想如今已是国破凋敝,民不聊生,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感念之时,仿佛那花儿都跟着流泪;再加上离别亲人的伤怀,一听到鸟儿的叫声,都能震惊不安。前一句用了一个“溅泪”,后一句用了一个“惊心”,从而有力的加深了诗句的特殊效果。不是一般的流泪,而是一个泪珠一个泪珠、叭嗒叭嗒地往下滴落,如果静心细听,仿佛能听到泪珠的声音,说明伤心已经到了极点,这正好给下一句,一听到鸟儿叫就心惊不安作好前呼后应。这种拟人夸张的描写,正是前人所说的“加一倍写法”,它比平直的抒发悲怀,效果更加深切、更为感人。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景,后四句写的是春望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一直打了一年多,从去年的三月打到今年的三月,战争不知毁掉了多少人家的生命财产。从这字里行间,我们不但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而且看到了战火中的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拖儿带女,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这两句是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是祈求和平的呼喊。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曾几度举家迁徙,几乎没过过安定的日子,如今和家人天各一方,连一封家书都难以见到。“抵万金”的比喻,写出了诗人思念亲人的焦虑心情。

    诗写到结尾时,诗人把满腹的凄楚、悲愤一下子喷涌出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9岁才结婚,投奔肃宗途中遭叛军俘获,在长安潦倒十余载,又因上书营救宰臣被贬,这重多的磨难,使他50岁就满头白发,而且越抓越少,少的连结冠的簪子都插不住了。至此,一个爱国思家的诗人形象,鲜明地立在人们面前,千百年来,这个高大的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的称颂。

    赏析二: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 《昨天今天明天》
  • 我们背对背拥抱,拥抱那葬送在烽火里的幸福;我们背对背拥抱,拥抱那辛苦收获的幸福。

    昨日的我们,是纯洁无瑕的天真孩童。我们视快乐为幸福,视肆意大笑为资本。我们活在快乐中,活在幸福中。我们追求幸福,收获幸福。

    今日的我们,是逆光而行的少年。我们视梦想为幸福,视青春为资本。我们捧着书本,细斟一杯香茶,神游于畅想之中,幸福不已。但梦想绝不是空想,我们奋斗,我们要实现梦想。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类的幸福与欢乐在于奋斗,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我们拥有着青春,它是我们奋斗的资本,我们拥有梦想,它是我们奋斗的价值。我们为了梦想而奋斗,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收获幸福,拥有幸福。

    明天的我们,是穿梭于工作中的大忙人。我们视家庭为幸福,视事业为资本。我们为家庭而忙碌奔波,疲惫不已,但只要回到家,回到这个幸福小窝,疲劳便会不翼而飞。我们的脸上写着幸福二字,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我们拥有幸福,享受幸福。

    啊!那辛苦收获的幸福,那葬送在烽火里的幸福,我们深深地追求着、拥抱着、享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