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牵着妈妈的手,窗外的阳光格外灿烂,有一群小狗在对我大喊,而角落里有一只小狗,它很安静,吐着舌头看着我,我决定把它带回家。
我在写作业时,它就安祥地躺在地板上,我写完作业就摸一摸它,它爱让我摸它肚子,我走到它面前,它就用那肉肉的手把身体抬起来,那雪白的毛发一抖一抖的,摸起来很柔软,它用那双大眼睛盯着我,好似在期待我和它玩,看到我时,它的耳朵先是折成一半,然后才会慢慢起来。
我牵它出去玩时,它最爱翻东西了,它闻到香味,便用后腿用力蹬,前腿往前拉,一个飞步飞到了香味发源地,再用双手用力挖,挖到了东西就会慢慢后退,用那双大眼睛看是什么东西,它挖到的东西总是那么古怪,有时能挖到一根香肠,不过没有几件是完好的。
那天,我回家时发现它不见了,我急着找它,把整条街都找了一遍,满头是汗,我无助地坐在椅子上,无神的眼睛望了下天空,乌云哪里都是,好似一场暴雨将要降临,接着是世界末日,忽然,一阵叫声打断了我麻乱的思绪,是小狗!它还是用那双大眼睛盯着我,那柔软的尾巴在空中摇来摇去。我一把冲了上去,抱住了它。此时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春风吹着它那雪白的毛发飘来飘去,原来它一直躺在妈妈办公桌下,一直没出来。
我牵着小狗在阳光下跑来跑去,春风把我的头发打乱,小狗正吐着舌头……
日影西沉,微云舒卷。我坐于桌前,观流云变幻,熟悉的蛋汤香气袅袅飘来,瞬间将我拉进回忆。
初二下学期,学业压力陡然上升,日渐增多的作业填满了我的生活,娱乐的时间总是短暂。我对此心生不满,还“聪明”地将情绪发泄给了亲人。听到鸟儿甜美的歌唱,我会烦躁地大喊大叫;看到房门敞开的样子,我会愤怒地摔门。每当这时,妈妈踱步的声音与无奈的叹气声就会传来,我却不知如何回应。
一个平常的周五,白昼被夏日拉得很长,放学回到家时,恰逢黄昏。我坐于桌前,提笔开始写作业。难题接二连三,愁绪像湖面泛起的波澜般涌上心头,苦涩在心中打转。抬眼望向窗外,凝视天边那一场盛大的燃烧,看云舒云卷,烫染上鎏金、嫣红的纹路。可这番美景在我眼中,只徒增怒火。我猛然起身,拉上窗帘,把那片绚烂的景色挡在外面。
“咚咚”敲门声传来,我知道是妈妈。我朝门外喊着:“进!”果不其然,妈妈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蛋汤走进来,轻轻地放在桌上,朝我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她的眼眸似一汪清澈的湖水,荡漾着温柔的神情。“快尝尝!”我朝着那碗热气萦绕的蛋汤靠近,它散发的清香,夹杂在热气中扑面而来。微抿一口,蛋花的鲜与汤水的暖在唇齿间散开,层层叠叠漫过味蕾,直抵心尖最柔软之处。
抬眼,看见的是妈妈刻满了岁月痕迹的双手,隐约可窥见掌心的茧。皮肤沁出薄汗,皱纹在脸上蔓延,鬓角的银丝悄然生根。
喝着温暖的蛋汤,我的心也被暖意包裹着。这一碗蛋汤,是甘甜的味道,更是母爱的味道。它驱散了我心中因学业压力而生出的烦躁与苦闷,给予我内心温暖与平静的力量。
拉开窗帘,我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铭记着蛋汤的味道。我重新展开试卷,拿起笔,带着妈妈的爱与温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为我知道,无论求学之路多崎岖坎坷,那碗蛋汤,那份母爱,永远是我前行路上的慰藉与动力。
【点评】
作者在描述自己内心的烦闷时,仿写了《秋天的怀念》中的句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行文,借一碗蛋汤传递母爱,也使母爱更具象化,更便于抒写自己的感悟。文章结构完整,细节描写传神,语句生动且富有灵性。
一看这个题目,你一定能猜到——我妈妈的嗅觉特别厉害!她有一个让人惊叹的“超级鼻子”,什么味道都逃不过她的察觉。一起来看看关于她的故事吧!
妈妈留着一头长发,又黑又亮,远远望去,就像一道漆黑的瀑布从半空中垂下。她的眉毛细细长长,颜色特别浓,像是用墨轻轻勾勒出来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那高挺的鼻子——不管什么味道,她总能第一时间闻到。
有一次,我悄悄在房间里一边写作业一边吃零食。妈妈突然推门进来,提醒我专心写作业,说完就“咚”的一声把门关上了。我竖起耳朵,听到她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心里暗暗高兴:机会来了!我迅速打开书包,拿出零食,飞快地吃完,然后又假装认真看起书来。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我还在心里得意:“吃这么快,妈妈肯定发现不了!”
没想到,没过一会儿,妈妈又走了进来。她在房间里慢慢走了一圈,忽然笑着问我:“你是不是又偷吃零食啦?”我顿时愣住了,脸一下子热了起来,只好低下头小声回答:“啊……你怎么知道的?”结果可想而知,接下来的“大餐”可不是零食,而是一顿“藤条炒肉”啦!
这就是我妈妈,一个拥有“超级鼻子”的人。你说,她的嗅觉是不是比小狗还灵呀?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写得太生动啦!小作者用具体的事例把妈妈“超级鼻子”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细节描写特别精彩。
首先,开头直接点题,让人一眼就抓住核心;对妈妈的外貌描写很形象,尤其是“漆黑的瀑布”“墨轻轻勾勒”这样的比喻,让妈妈的形象一下子立了起来。最棒的是偷吃零食的场景,从“暗暗高兴”到“得意”,再到被发现时的“愣住”“脸红”,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真实,像放小电影一样,最后用“藤条炒肉”收尾,既幽默又充满了生活气息,特别棒!
每个人都有烦恼,妈妈也不例外。她的烦恼,就藏在她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里。
我很喜欢妈妈的长发,可正是因为这头长发,妈妈常常对着镜子叹气。我总听到她对爸爸说:“头发又开叉了,真想剪成短发!”而爸爸总是笑着劝她:“别剪啊,长发多好看,稍微修剪一下就好了。”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短发的妈妈也很好看,用“帅”字形容正合适。而长发的妈妈呢,显得很淑女。更神奇的是,妈妈有一双巧手!记得有一次天特别热,我看到妈妈发丝间挂着汗珠,像一颗颗小珍珠。这时,妈妈就像变魔法一样,手指灵活地旋转、交叉,不一会儿,可爱的麻花高尾辫就出现在我眼前。妈妈还会编很多好看的发型,可惜我是男孩子,没法体验。
不过,长发也确实让妈妈烦恼。瞧,妈妈又发现了一根分叉的发丝了!我凑近一看,嘿,那发丝,就像小树枝偷偷从树干上冒出来似的。妈妈看着它,又忍不住叹气了。
妈妈的烦恼,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但在我心里,不管她是留帅气的短发,还是温柔的长发,我都一样喜欢。
一场雨过后,小水滴迫不及待地挣脱云朵妈妈的怀抱,从空中蹦蹦跳跳地落了下来。
它落到了叶子上,在叶子上滚来滚去,一会儿和露珠玩起了“你追我”,一会儿顺着叶脉玩起了“滑滑梯”,玩得不亦乐乎。一阵风吹来,把它吹到了小溪里。
一到小溪,小水滴瞬间像打了兴奋剂。它瞧见小鱼,立马凑过去,在小鱼身边上蹿下跳,兴奋地大喊:“小鱼小鱼,快来和我玩捉迷藏!”和小鱼玩累了,听到小鱼说大海更好玩,它便心痒痒,马不停蹄地随着水流出发。
来到河流,它左顾右盼,想:“哇,这个游乐场可更大呢!”它开心极了,一会儿绕着水草跳舞,一会儿拍拍河蚌的壳。
在河流玩了些时日,小水滴觉得不过瘾,又跟着水流来到江里。在江里,它一会儿挑战江浪,比谁跳得高;一会儿和江鱼比赛游泳,玩得热火朝天。直到遇到乌龟,听闻大海的广阔,它又满心期待,向着大海进发。
一路上,小水滴这儿瞅瞅,那儿看看,玩得忘乎所以。终于到了大海,大海的广阔无边让小水滴欢呼雀跃:“以后就在这尽情撒欢啦!”
从此,小水滴就在大海里过起了快乐的生活。
每天一早,妈妈的烦恼就开始了,而且这些烦恼会笼罩妈妈一整天。早上6点,妈妈就起床了,此刻,妈妈就有两个烦恼:一是要叫我起床,二就是要想应该做什么饭。还有,做饭时也容易被烫伤。
上午,妈妈在单位要解决许多单位的事情,还要为我提供一些练笔的技巧。还要不断嘱咐我让我多读会儿书,少玩儿一会儿平板儿。
中午我们一家在姥姥家吃饭时,她还要喂花花一些食物。花花有时候可能会不吃,这样妈妈的烦恼又增加了一点。回到家,妈妈发现我的作业没有全部写完,又开始唠叨让我下午快一点儿写,还要催着我快点儿睡觉。
下午,妈妈两点就要去上班,出门前继续催我快一点儿写练笔,允许我写完练笔可以看一会儿电视。
晚上妈妈下班就开始想晚上吃什么,回家还要检查我的作业是否完成,然后才能安静地看会儿书。
这就是我的妈妈,每天有数不过来的烦恼。妈妈可真辛苦啊!
暑假的清晨,阳光刚爬上巷口的青砖,就带着灼人的热气。
我跨上妈妈小电驴的后座,跟着她在三个菜市场间穿梭。“这家的前腿肉最嫩,调饺子馅刚好”“隔壁摊的白菜带着露水,炒年糕甜津津的”,妈妈一边挑拣一边念叨,菜篮子里很快堆满了新鲜的食材。等回到店里时,她后背的汗衫已洇出深色的印子,妈妈却顾不上擦汗,转身就往灶台前站——不锈钢漏盆里,白菜丝切得粗细均匀;案板上,水磨年糕透着温润的米白,正等着下锅。
妈妈的小馆子最招牌就是手工煎饺,它传承了三代的老手艺。妈妈会在菜市场挑选新鲜的夹心肉,混和着葱花和外公亲手做的乳白色皮冻,一个个捏制。饺子煎到锅边冒起金黄的脆皮,起锅时撒把葱花和芝麻,咬开的瞬间,鲜汁会“滋”地溅在舌尖,烫得人直咂嘴却舍不得松口。
老主顾都认可妈妈做的大白菜肉丝炒年糕,说这是“老味道”。年糕必选宁波水磨的,吃起来糯叽叽;白菜得是本地青帮,炒后还带着脆甜;肉丝要先裹淀粉黄酒腌制,再和白菜、年糕一起翻炒,出锅时泛着亮亮的油光,吃着却一点不腻。
酷暑天里,凉面是抢不到的热门。面条先蒸,后过凉水,拌上芝麻酱、香醋和妈妈一早炒的浇头——有时是糖醋排骨,有时是青椒茭白肉丝……呼噜噜吃下一碗,额头的汗立马收了,浑身透着爽快。
还有面线糊配葱包烩的组合,也是街坊们的心头好。细如发丝的面线在骨汤里熬得绵密,撒把香菜和葱花;旁边的葱包烩烙得外皮焦香,蘸点甜面酱咬下去,面线糊的暖混着葱包烩的香,成了最熨帖的午餐。
妈妈的馆子靠门口的位置总留给张爷爷,他每次来都点一份大白菜肉丝炒年糕,时常和妈妈念叨:“炒年糕里头帮我多加点猪油,香!”有次外卖小哥满头大汗冲进来取餐,妈妈顺手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大热天跑单不容易,喝口水歇歇,餐马上好。”有次王奶奶揣着一小把自家种的小葱来,妈妈当即煎了一份葱包烩回赠。穿校服的贝贝总在周末补习班结束后,跟着他的爸爸来吃凉面,妈妈每次都多给他夹块排骨:“长身体呢,多吃点。”贝贝就把课堂上得的小红花贴在馆子的玻璃门上,笑嘻嘻地说:“阿姨的店最光荣!”最难忘是某个傍晚,突降暴雨,对面小区的清洁工叔叔推着三轮车冲进屋檐下,浑身湿透。妈妈赶紧递过干毛巾,又从后厨端出一碗热乎的面线糊:“趁热吃,暖暖身子。”叔叔吃得鼻尖冒汗,临走时非要塞来十块钱,妈妈笑着推回去:“一碗面线糊而已,下次路过进来歇歇脚。”第二天一早,我发现店门口的台阶被扫得干干净净,想必是叔叔悄悄做的。
暮色照进巷子里,妈妈麻利地收着碗筷,走出巷子时,晚风带着煎饺的香气,心里暖烘烘的……
(作者是浙江省嘉兴市行知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这个暑假,我数着妈妈包饺子时洒落在案板上的面粉粒,记着老主顾们固定的点餐习惯,看着清晨的露水如何被灶台的热气蒸成白雾。原来那些被称为“烟火气”的东西,从来不是模糊的概念。这些藏在街巷里的细碎瞬间,比任何课本都更生动地告诉我:生活的温度,就藏在一粥一饭的认真里。
家长感言
看着孩子用文字记下小馆子里的日常,忽然发觉,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清晨采购、灶台忙碌、街坊闲聊,竟成了他眼里最珍贵的风景。原来所谓“教育”,未必在远方的名胜或厚重的典籍里。很高兴孩子能在烟火气里读懂生活的本质——认真对待一餐一饭,真诚对待遇见的每个人,就是最动人的成长。
教师赏析
这篇习作如鲜活市井画卷,小作者以质朴文字,勾勒妈妈小馆子的烟火日常,美食与温情细节动人。于烟火中捕捉生活温暖,于平凡里悟出人间至善,让我们看到细微观察感悟方能书写动人成长。(陆惜昔)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兔接到了妈妈的任务——去菜园摘一个南瓜回家。
到达菜园,小兔被满地的南瓜惊呆了。其中,一个特别大的南瓜格外引人注目。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最大的南瓜,准备带它回家。然而,当小兔试图移动南瓜时,却发现这并非易事。尽管它用尽全身力气,南瓜也只是微微移动了一点。
就在小兔感到沮丧的时候,它看见了一只正在骑自行车的大熊猫。这一幕突然给了小兔灵感。它跑回菜园,将南瓜立了起来,开始模仿大熊猫滚车轮的动作。南瓜在小兔的推动下,开始缓缓滚动。
小兔兴奋地滚着南瓜,一路上感受着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它不仅完成了妈妈的任务,还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回到家,妈妈看到小兔带来的大南瓜,不禁夸奖它的智慧和努力。
又是一个美好的早晨,我到阳台欣赏妈妈的小花圃。有星星点点的三角梅,有可可爱爱的多肉,有潇洒恣意的兰花……突然我看到一根长长的枝条从三角梅里蹿了出来,我正奇怪它是什么?妈妈就走了过来,说它是野草,要把它拨掉,我急忙喊住妈妈,妈妈说野草会影响花儿生长,留不得。我不信,请求妈妈查一查。妈妈一查,发现它竟然有一个酷酷的名字,叫做龙葵,还是一种中草药,能清热解毒……
于是,我隆重的把它移到一个新盆子里,仔细地种下,定时给它浇水,天天跑去看它。它的身板渐渐挺直了起来。过了几天,它终于开出了花,花瓣只有4、5片,花朵儿小小的、白白的。过了几个星期,它终于长出了果子!果子一开始是浅绿色的,渐渐地变成深绿,后来变成了神奇的深紫色,就像缩小版的葡萄一样,可爱极了。我知道它没毒,忍不住摘下一颗尝一尝,你猜什么味道?竟然是涩涩的,一点儿都不甜。我不由得把它吐掉了,还皱起了眉头,妈妈看到我的样子,不由地笑了。
半年过去了,龙葵还坚强地和妈妈心爱的花儿们一块生活着。我不由得想,它虽然只是一棵野草,也不香,也不甜,不招人待见,却有他独特的作用,能为生病的人们解除病痛,那为不也很有意义吗?我们人不也应该如此吗——活出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