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感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4:22:45
  • 《晚秋感怀(外一首)》
  • 《 晚秋感怀》

    一夜的霜降

    即将把这个成熟之季

    推向生命的终结

    晚秋

    却依然甩着多情的尾巴

    在渐行渐近的寒色里

    把万物渲染的厚重与洒脱

    那辽阔的天宇

    列队南飞的雁阵

    裹挟着清风

    排云直上

    一路引颈高歌

    此刻

    我踟蹰阡陌

    将所有的留恋与不舍

    都凝聚成

    心中最美的景色

    《秋叶》

    挽起夏秋的臂膀

    行走在季节的情韵中

    那一树的五彩斑斓

    是秋风熏染的

    姹紫嫣红

    将所有的留恋与憧憬

    倾注于目光

    那洒脱而端庄的神情

    尽显明艳色彩

    凝聚着淡定与从容

    你用衬托鲜花的博大胸襟

    摇曳岁月的风韵

    蕴含着奉献与厚重

    把暗香流动的时日

    定格成最靓丽的风景

    作者:依欄听雨。山东寿光,以平常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诚挚心对别人,以进取心对自己,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文学微信平台。

  •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重阳节感怀》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多条短了。“当秋风吹来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来滋润你;当菊盛开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飞向你;当重阳节到来时,我不惜巨款发条短信祝福你——重阳快乐,工作别太累了。”是M一贯的搞笑风格。“有人牵挂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失落;别让幸福擦肩而过,别让美梦变成泡沫。愿你的快乐比所有人都多。”Z总是很贴心。……虽然这些短信大多并不是出自他们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浓的。握着手机的手渐渐暖热起来,然后传遍全身,我恍如被一份份千里,万里之外的关所包围,而这种关爱将充溢在体内的凄冷驱散了。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 杨基《感怀》全诗欣赏》
  • 英雄不问出处下一句

    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出自《感怀》

    作者:杨基

    英雄不问出处全文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 《不该错过的风景》
  • 似水流年里,总有一些令人感怀的风景从指缝间滑落的无声无息,拾起最初的感动,让遗落的风景被心灵过滤成永恒的幸福记忆。

    夏季的午后,黏糊糊的热风熏得人头脑昏沉,强烈的光芒刺破云层投在人来人往马路上,就在半小时之前我丢了钥匙,但始终没找到。细密的汗珠一点一点爬上皮肤,黏在全身上下,就连嘴唇也变得咸咸的酸酸的,让人止不住地烦躁。

    骄阳如火,烈日当空,没多久我的短袖就全部湿透,汗凝固在身上,弄的我无比难受。过客匆匆,拥挤的人群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我。滚烫滚烫的地面传来阵阵热流,心情一团糟,我就像是那骄阳下无力的叶,耷拉着脑袋不抱任何希望地靠在路边的树干上。额头的汗珠从脸庞弯弯曲曲的滴落在地上,又迅速蒸发。

    一位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姑娘蹦跳的身影跃入视线,她弯着腰似乎在捡什么东西。直起身子来,肉嘟嘟的双颊红彤彤的,眉宇间透露出焦急的神情,不时地东张西望着。我好奇地看着她。只见她张开小嘴叫喊到:“谁的钥匙掉了?”稚嫩清脆的童声传来,周遭的人都下意识的摸了摸口袋。我顿时一震,一定是我的钥匙!只得大喊:“小妹妹,是我的!”女孩转过身来,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她高举着钥匙蹦蹦跳跳地向我奔来。笑靥如,童真的双眸中闪烁着清澈充满了快乐与可。她展开手心,把钥匙递给我还嘟着嘴皱着眉头用责怪的语气说:“下次别可别弄丢啦!你真马虎!”

    可是我却忘记了对她说声谢谢,甚至我并没有注意女孩向我奔来的样子,想必那一定是极其动人的吧!

    而我,就这样轻易地错过了。

    阳光下,我透过层层光芒,看到了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专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风景:骄阳下,如梦幻般的小女孩蹦跳着向我奔来,汗珠横飞,浸湿了飘逸的长发。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随风而逝的过往又怎堪流水日益不停地雕刻?但是我如梦浮生中错过的风景,是最璀璨的沧海遗珠,教会我珍惜最真挚的情感。

  • 《你我他》
  • (一)我

    昔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怀天地之苏轼;亦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记》;更有被称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是‘人文’,我为自己代言。”即便“山无棱,天地合”,我依旧在这里,不离不弃,正如“情诗王子”仓央嘉措诗中写道“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跟或者不跟我,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来我怀里,或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这恰将我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遍及世界,安之若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便是光阴的妹妹,在哥哥的带领下,牺牲了自己的附身在人类的身上。我借助人的眼睛看尽世间悲欢离合,他们因为拥有了我的生命,而愈发地演变为感性与理性的集合体。而你,所谓的科学,你又有什么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又怎能与我相提并论?

    甲:世界为何如此缤纷多彩?

    乙:因为我们的存在!是我们,伟大的人类!装点了从前无聊的世界。

    丙:如果我们死了,世界会怎样?

    (无言••••••)

    我寄生在人类身上,如果人类从此不复存在,那么我呢?“一切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原来只有我与我的思想,世界根本不会永恒不灭地存在。那么我服输,可就凭你,科学,我才不你能凭己之力荣耀世界呢!

    (二)你

    大家好,我是科学。我反映的是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严谨、求真、探索是我的追求,就好像施图林格博士那“马不停蹄的忧伤”,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我们常常是受怨的人,不等到产品的效果带给人类利益的那一天,永远要像个地下工作者似的永无宁日地折腾在黑暗又潮湿的实验室。谁感受到我的热忱与赤子之心?人文妹妹,你可知我并非你的敌人,就凭你的渊博,难道你不知晓“人文科学”的存在吗?它是研究社会现象与文化艺术的科学。可见,你我可为一体所用哪!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以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为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的心与生命是相似的,寄于人的身上,为人类所用。不要再刀锋相向了,你们佛语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照我说:放下,便得自在。因为,我们的根是紧紧相连的,那就是生活。

    (三)他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他是天地间漂泊不定,凭栏依靠的多情柳永。“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是大观园中贾宝玉最讨厌的人生准则。“夜来风雨声,落知多少。”他是无常的怒放与谢落。茫茫尘世中,他包含容纳了一切。他,就是生活。酸甜苦辣是他的滋味,百转千回是他的历程,回肠荡气是他那昂首的气势。人文与科学是他的分支,当春意浓浓之时,亦产生了“同根生”的矛盾,但却未发现这矛盾的同一性而固执于其对立性。真的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控诉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文、科学、生活本应一体,方能释放出千百魅力的光芒。

  • 《月下感怀》
  • 常常因为一首歌曲,一段文字而触景生情。一个人,一段经历,一座城,一场回忆。

    夜凉如水,静坐在窗前任思绪无边无际的流淌,与灰色孤星共坐,看那月光散落一地的凄凉。时光的车轮轰轰烈烈地碾过一站又一站,我站在岁月的边缘,看那些往事随风飘散。

    逝去的已不再回来,似乎只剩我的叹息,还辗转在悠长的岁月里。我们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在这场兵荒马乱的青春里,各自伤痛,各自领悟,或许真正经历过才懂,懂什么是珍惜,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真实。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段经历都是弥足珍贵的,我们是幸福的,沐浴在父母的怀抱中,我曾知足与感动,忙碌于沉重的学习中,我曾觉得充实而有意义,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想来也是这样。

    谁的青春没挥霍过,谁的岁月没蹉跎过,我们无数次的摔倒,无数次的站起来微笑,体验过的泪,再咸也觉得痛快,于是在磕磕碰碰中我们长大了。

    也许是情绪太脆弱,什么往来的人群,什么悲喜无常的故事,都能让人心生感慨,点滴的感悟汇成浩瀚的江河,在我生命里翻来覆去,一俯首,就不小心湿了眼眶。朦胧的月光笼罩在天地间,湿漉漉的,打湿了梦的结局,也打湿了青春的扉页。有一种感觉漫上心头,不知是惆怅,还是迷惘…

    独念秋风凉,宁静的林,风中摇曳的树叶,将回忆染色。这样苦涩的秋味,有些忧伤。

    风儿阵阵,卷起一片又一片枯叶,狂风裹夹着谁的哀愁,凌乱了谁清瘦的侧脸…落叶纷飞的季节,总是令人思绪万千,一夜之间仿佛所有的悲喜又往返回旋了一番,沉甸甸的,像心灵的洗礼。

    夜色渐深,时间不着痕迹地溜走,抬头望望那一轮明月,快乐还是悲伤,就让它来收场吧。想起李白的《静夜思》,此时吟唱却另有一种感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金秋感怀》
  • 习惯于北国金色的收获的秋天,初次感受南国之秋,满目绿色,偶尔发现大片落叶,惊奇之外更多感慨,没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辽远与寂廖,却有一份“秋日胜春潮”的希望与收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因为秋天孕育着另一个春天,结束也是另一个开始。四季造就了美丽自然,自然养育了伟大的人类,人又创造了富裕的国土,成就了一方伟业。展开中国的历史画卷,每一笔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回首中国的风雨历程,每一步都印证了中国人的执著。念支撑实践,精神引导行动,思想造就成功。中国每一步的前进,每一份的收获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导与思维的创新。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组织承担了这个角色,在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中,执著于自己的信念,用行动实践思想:在每一次的实践后,用最敏锐的目光与前沿的洞察力,将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了深刻的反思,现实的思考和美好的憧憬,用创新思想与实践创造着中国的辉煌。

    历经专制政体的沧桑,在失败中迷茫的中国被一股春风—马克思主义吹醒了。大有醒酬灌顶之感,眼睛里不再是仿徨,而是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最早承担起代表先进与文明的这一重任,开始用他的先见之明和不朽信念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的另一方天地。落后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阻碍了中国千年,社会缓慢发展,跟不上先进与文明的步伐;而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也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用自己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着中国革命,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中国从苦难的深渊中拉出来,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一一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了,跨越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中国开始朝着更先进,更文明的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不放弃自己的思想,用永远向前永远进步的精神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奋斗。而当盲目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站起来,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将西方与东方作了正确的分析与比较后,又一次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将理论推向更高一层,于是邓小平理论便成了中国的指导思想。理性的思考与迎新的思想将中国引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首阔步地前进着。西方惊叹中国的进步,这一切又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与创新的思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信息化的全球化,让中国共产党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性没有压倒中国共产党,他依旧自信地,坦然地面对这一切。智慧的目光总将目标放得更远。古老文明的华夏子孙总有一种坚韧与不屈,总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中国在新世纪又一次掀起高潮,“三个代表”应时代的呼唤而产生了。这一创造性的发展,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上升到更高高度。更理智、更确切的思考,提出真正与时俱进,符合中国国情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创造着奇迹。让中国走向另一方天地。文明、先进与民主,让中国在世界民族林立中大展风采。都说中国很幸运,而幸运的背后是不凡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用他的信念与思想创造了这份幸运。荣誉和成功也垂青于中国,奇迹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产生。新千年中国喜事连连。上海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国加人WTO、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还有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立,2003年中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国。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让中国尽展风采,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大国。中国用它的宽厚与热情接受了世界,融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政治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教育、文化的繁荣发展,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的融合与进步,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全新思想—“三个代表”的指导和实践。可以说,没有正确、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辉煌的今日。

    信念是一种目标,精神是一种力量,思想是一种动力。执著信念、固守精神、创新思想就会创造成功。中国共产党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之秋收获了更多成功,也播下了更多希望。每一份收获背后都孕育一个新的开始。

    凝望北方故土,收获一份幸福,守候南国清秋,渴盼一种坦然。用执著于一个信念。用心抒写一段成功之词。

    祈福中国之秋收获更多,展望中国辉煌明日。

  • 《一个大一女孩的感怀》
  •     11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让我闯过“四关”跨进这百花齐放的大学校园,如刚出笼的鸟儿在芜湖师专这片天地里任意飞翔,满心里装着家乡人的嘱托,老师们的期望,朋友们热切的祝福和深深的羡慕。我阔别了生我养我20载的殷殷热土,织着一个多彩的幻梦,无限欢欣地踏入这方象牙塔里神圣的净地。

        我自豪地光采焕发地来到这块浪漫的园地,构想着把自己牢牢地镌刻在这里,把自己曾经的失落与无奈全部抛进大海。我将在此重辟一片崭新、明媚的天空,我将逐渐褪去小女孩时代的天真、幼稚,而换成一个成熟、踏实、积极的新我。于是师专内外到处可见我忙碌、跳动的身影,我尽情地释放所有的情怀,接受这里赋予我的一切;晚会上我深情的抒怀,军训中我大胆、细致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课堂上我认真地听记,双休时我也热烈地玩闹。宿舍中有我们“八仙女”创造的“人间天堂”,作为一个freshgiri,我们接过学兄学姐手中的彩绸,在师专这个大舞台上挥舞成一条独特生动的风景线,它表现着现在,联系着过去,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师专远离闹市。默居城郊,相伴左右的只有寒霜冷月下的田地庄园,溪泉池塘,宛如一位隐者平淡而安祥,物欲的喧嚣丝毫不能使她动心。她默默地俯察着世间的沧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子们也和她一样深沉而睿智,成熟而庄重,将要将文明的火种撤播到乡间僻野。在这里,我将变得欢乐而自豪、成熟而充实。

     

  • 《黄河感怀》
  •     早就有一睹黄河的愿望,那巍巍“地上河”的雄姿,“万里到海不复回”的气魄,“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俗谚,还有关于黄河那些千百年来流传不尽的扣人心弦的故事、传说,都象块巨大的磁石在吸引着我。使我常驾着神思的飞舟漫游在浩然壮阔的黄河上。

        正巧,因为爸爸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斑到了位于黄河三角洲的胜利油田。但因为我们距离黄河还有六十里地之遥,加上繁忙紧张的学校生活,这个久埋心底的宿愿竟迟迟役有实现。

        机会终于来了。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厂团委决定派车送我们去就近的黄河渡口游览。但人多座少,我就找到团委书记软缠硬磨:“我不占座——站在车上就行。”看到我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架势,书记笑着答应了。

        黄河牌大客车风驰电掣般行驶,只一会儿黄河大坝就呈现在眼前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蹬蹬蹬几步,跑上了大坝最高处。极目远眺,三千弱水,尽收眼底,宽达数百米的河床上,浑浊的河水缓缓东流,象一个傲慢而又沉思的哲学家慢慢慢踱着步,凝重、庄严。是否因为它挟裹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和感慨呢?我不知道。

        凌汛刚过不久,水流平稳得似一匹黄澄澄的缎子,一直延伸到天际。水天苍茫处,几只小船从朝晖里徐徐驶来,在水面上犁出了道道波痕。一队北飞大雁嘎嘎叫着从天空掠过,给这有着六十万年历史的黄河平添了几分悲壮和苍凉。

        我顺坡下到河边,只见河中心水势略大,乍看上去,象有无数只野兽在河底翻腾,令人惊心动魄。是的,它从高原来,穿峡谷,过急弯,征服千难万险,带着高原人的骡悍、多情,带着河套人的宽厚、坦荡,二路风尘地涌过来了。只是在流归大海之前,因为留恋过去的峥嵘岁月而脚步稍缓了;但我知道,中间包容着的,还是它那桀骜不驯的个性和奔腾不息的豪壮气概。

        这就是黄河,令无数作家诗人慨叹、倾倒,被众多画家描绘、讴歌的黄河。“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黄河里”黄河,中华民族的摇概,当年李太白潇洒的步履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绝唱,你一定还记得!我掬起一捧河水,片刻,手掌心便沉了薄薄一层泥沙。这世界上最大的“泥河”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历史上的黄河,却是以令人谈虎色变的“害河”留在人们记忆中。在我们这个年轻的共和国诞生之前,黄河光大的改道就有二十六次,决口以至区域性的泛滥成灾更是年年发生,统治阶级不加治理,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尤其是1942年蒋军为摆脱日军追击,炸开了郑州花园口河堤,一下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百万顷良田变成了阂无人迹的“黄泛区”。人为的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使黄河成了灾难的代名词。

       解放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治理好黄河的号召,百万大军战黄河,上游修建了龙羊峡、青铜峡、盐锅峡、三盛公等水利枢纽和大型电站,并且植树种草,保护水土。下游,在加挖入海河道的基础上扩大入海口,每有凌汛,则大炮轰,飞机炸。“引黄淤灌”更使黄河孕育了无数顷肥沃的良田。黄河,终于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民面前。

        望着滔滔河水;望着大堤上卫士般的排排白杨树,踩着这块凝着无数悲欢离合的土地,我忽然想到,中华民族十亿儿女个个不都是黄河的捍卫者吗?不久的将来,黄河一定会真正为人民造福。

         汽车缓缓开动了,带走了我,却留下我对黄河的无限希望。

     

  • 《成为根》
  •     孔子感怀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确,年华之于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足以让所有人窒息在流年的漩涡里。多少书家的宣纸被匆匆翻过,但流年却停在王羲之这里不肯流走。流年之于王羲之就成为了沉甸甸的存在。
        我想我们不必遗憾“兰亭”的真本,如果我们体悟到了,它就在心中,就似《易水歌》,我们不必有王羲之的醉,也能从他的文字书法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深深地醉上一回。也许真本已在泥土中腐朽,但它的确能成就不朽。木头埋在泥土中会烂掉,但根不会,它会向深向远伸长,只是因为它有内在的生命张力,或许还会成为新的生命。“兰亭”真本正因这样的生命力和普通纸张有了本质区别。有了王羲之,书法之源就不会断,民族之根就不会枯萎。那么我们和不朽的本质区别就是和根一样,勤奋、沉思以及一点点灵感才能成为不朽和源头,才能继承根,成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