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主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4:28:42
  • 《读《简·爱》有感》
  • 从小,我便是个有主见的人。因为心智成熟的比同龄人较早,再加上热爱阅读,所以在小学三年级便有幸阅读了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次翻阅起这本书来,心境迥然不同,对内容的理解也深刻起来。

    简的童年是悲惨的。她父母早亡,被寄养在舅妈里德太太家中。舅妈对待她并不好,简的表哥表姐们也都憎恶她,连家里的下人也觉得她阴险狡猾、不知感恩。长期的委屈与愤怒像一张大网似的罩住了简。终于,面对表哥约翰的欺辱,她爆发了。结果,她被以一个坏孩子的身份被送去了洛伍德学校并在这里度过了八年的时光。这八年磨掉了她无处不在的愤世嫉俗的心理,但无畏的本质依旧闪闪发光。后来,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府为阿黛尔做家庭教师,并与这儿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相爱。两人越过重重障碍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是以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来描写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得以看见她的欢欣、痛苦与挣扎。但是,我却被她独具魅力的精神人格所吸引,并为之敬佩与赞美。

    在我眼里,简是勇敢的。她总是那么勇敢地反抗所有的不公。反抗表兄约翰的欺凌、海伦被刻意为难时的愤愤不平、离开罗切斯特的决定,哪一项不需要勇气?简就拥有这种勇气。这在男权社会中无疑是少有的。

    在我眼里,简是自尊的。这点从她离开时丰富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就能看出。尽管她是爱罗切斯特的,但是她更爱自己——并不是自私的爱。这点是令我最感动的。学会爱一个人,必须先学会爱自己,简做到了。罗切斯特已经有了一位妻子,他不能给她妻子的名分。在她了解了残酷的真相后,尽管她爱着他,但她也不愿做罗切斯特的情妇——在她眼里,众生应该是平等的。“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她不愿成为男士的附属品。

    在我眼里,简是独立的。虽然她在继承遗产前一贫如洗,但我赞赏的是她精神上的独立。从小到大,她没有依傍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凡事亲力亲为,独立完成。她的人格与灵魂,是独立的,哪怕生存于封建社会,也保存独立的特点。

    这样的简,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本名著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记得小学时一次语文课,老师正给我们讲述蚂蚁和蟋蟀的故事。故事里,蚂蚁在春天忙忙碌碌地收集食物,而蟋蟀则是享受着春日的美景。到了万物寂静的冬日,蚂蚁有充足的食物可供生存,蟋蟀却在饥饿中死去。老师问我们怎么评价两种行为——同学们都清一色地批评蟋蟀懒惰,赞扬蚂蚁勤劳。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两种行为对于当事者来说都有自己的意义。如果说蚂蚁是现实主义者,那么蟋蟀就是浪漫主义者。蟋蟀虽然没有未雨绸缪,但在春天感受了花香和暖风,获得了精神上的富足。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们生来就不该被定义。如果蟋蟀自己觉得快乐就好了,对它来说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而我之所以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简·爱》给予了我勇气,让我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说出自己的看法。

    名著和经典,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缩写,穿越时间的隧道和历史的长河。其影响潜移默化,沉淀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成为思想中最深沉的基质。可以说,名著和经典塑造了世界的文化底蕴,注解着时代的精神风向。如今,这部经典的名著作品仍然鼓舞着无数读者自信坚强地反抗生活的不公、追求想要的幸福。从花丛中,从荒地里;从云层中,从泥沼里;从阳光中;从暴雨里……从无数或好或坏的生活环境中正走出无数个勇敢、自尊、独立的简•爱,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事,长相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可却有着同样优秀的品质:勇敢、自尊与独立。

    这,也是全人类应该追求的珍贵的品质。因为有自己思想的人,才不会被环境所左右,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不会在人潮汹涌中迷失了自我。有自己思想的人,永远是生活中的智者,是信息爆炸的日子里有自己主见的学者,是智慧之树上结出的耀眼的果实。思想,是永不过时的美丽。

    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所教会我们的。

  • 《偏心眼的李老师》
  •  别看我们年纪小,看问题可有自己的主见哩!就拿我们班主任李老师“偏心眼”的事儿来说吧,哪个同学没意见?李老师四十二岁,齐肩的短发乌黑乌黑的,两只眼睛总洋溢着温和的意。特别是她对学生慈毋般的爱,班上的同学谁没领受过?只是……只是级近她对小红有点太特殊T.··…“李老师今晚又要到我家去了。”课间,小红得意洋洋地对我和小燕说。我们俩很嫉妒,说了几句俏皮话就走开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与小燕合计了一下,决定晚上八点钟到小红家看个究竟。

     吃完饭,我和小燕一道来到小红家的房后,我们蹲在窗台下“监听”,终于听清了。原来李老师在辅导小红做数学题。我们俩又把头探到玻璃窗上“侦察”,只见李老师抚摸着小红的头对她说:“好了,今天就学到这儿,你快睡觉吧。小红刚站起来,李老师惊讶地说:“哎呀,你的裙子怎么坏了一个洞了”说完,她就迈着又快又稳的步子向屋里走去,拿了针线和布,熟练地给小红补起裙子来了。补完裙子,老师开门走了。我们躲在阴暗处不敢出声。李老师的身影刚刚消失,我和小燕一下子跳到小红屋里,把她吓了一跳。小红一看是我们,就笑着让我们坐。我们还没坐下来,便迫不及待地问小红:“你爸爸妈妈呢?”小红伤心地说:“我妈妈得了肺癌住在医院里,全靠姨妈照顾。爸爸又经常出差,李老师己照顾我好长时间了,帮助我学习,收拾屋子,补衣服,’’…反正什么都是李老师帮的忙……”哦,难怪老师对小红这么“偏心眼”,我感到脸上一下子热了,不白觉地朝门外望去。外而黑洞洞的,什么也肴不见,但我仿佛觉得李老师正向我走来,轻牡抚摸肴我的头,脸上荡着温和的微笑··

     【点评】这是一篇写老师帮助一个家庭有困难的同学的故事。选择这样的题材应该说是很普通很一般的,但作者在文章的结构上下了很大工夫,,因而使这篇文幸“别出心裁”—作者首先设制了很好的悬念,说老师对小红特别好,“偏心眼”儿,大字很有一番嫉妒,然后去“侦察”,探索老师和小红之间完竞是怎么回事儿;最后.4L相大白,不仅理解了老师的“偏心陡”儿,更增添了时老师的敬意。通过对老师的误解‘!!理if这一过程,使老师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生动更真实自然。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启示:一般的故事只要结构好,l司样能写得引人入胜。

  • 《随大流》
  •     世上总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就像漫画中那位毫无主见,只会随从眼前杂乱的脚印,旋地而行的人一样,随波而流。譬如需要作出一个什么决定时,这类人就会察言观色,打听风声,四处比较,然后作出一个与大多数人相类似的决定。我们把这类人称作“随大流”。
        “随大流”的人往往以正面形象出现。原因有两点:其一,出了什么事,人们不会注意到他,责任自然会推到“领大流者”身上。其二,他们多会披上“小心使得万年船”的伪装。
        “随大流者”之所以成为“随大流者”,是因为古语就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的警诫、俗谚也有“棒打出头鸟”的教训。
        然而,“随大流者”的下场也并不乐观。瑞典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把50多条毛毛虫围绕一块食物排成大圆圈,每条毛毛虫的头紧跟着前者的尾,它们就这样慢慢爬啊爬,爬了20个小时竟无一条脱离“大流”奔向食物。最后,这些毛毛虫当然就“在食物旁饿死”了。
        由此可见,“随大流者”毫无主见,只会盲目地跟随大流流淌,一旦“领流者”出现偏差,他们也只能跟着灭亡。
        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泥沙!
        “随大流者”不可能有所创新,更不可能担负起带动科学乃至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任。因为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冒风险的。他们正是因为害怕冒风险,害怕承担责任,才选择“随大流”。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呼唤创新精神。“随大流”的思想是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的,所以,我们应该富有主见。因为主见是自信的化身、创新的基础和成功的前提。若无商鞍力排众议推行变法,何来秦国的强盛?若无毛遂富有主见气吞楚殿,何来齐楚的联盟?若无波尔坚持主见,何来量子论的基石?若无邓稼先不信苏联的定论,何来蘑茹云的壮观?
        止步吧!随大流者,不要沉缅于“小心使得万年船”中沾沾自喜了,放弃那个“随波逐流”的自己,找回有主见的自我吧!
        生活中,我们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创造人生的辉煌。
        美文点评:
        这是一篇以漫画“随大流惯了”为题材的杂文。小作者紧扣漫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论述随大流者的种种表现、形成原因以及严重危害,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我们应富有主见”的论点。然后排比列举古今中外坚持主见,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论证了这一见解。文章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立论深刻,说理形象。语言流畅且不乏幽默,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
        然而瑜中有瑕,文需打磨。首先,文章第一句借用《岳阳楼》中的句式引出话题,虽有创意,但是突兀。“二者”指代什么?表意不清。若指紧接在后面的“随波而流,终无所成”和’‘无波而随,则旋地而行”,也不妥当,因为“无波而随”,能否归属于“随大流者”还需斟酌,况且,从语言连贯的角度看,与文章的第一句话之间也有跳脱的现象。其次,瑞典生物学家所做实验一例虽然新颖,也只能证明“随大流”的后果严重,不可能推出“随大流者是不会创新的,更不会担负起带动科学乃至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任”的结论,因此要证明后一个论点,还需补充论据。第三,文题是“随大流惯了”,作者在行文时却疏忽了“惯了”二字,致使文章出现扣题不紧的硬伤。看来,认真审题,仔细选例是动笔前不可或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