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愚公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4 10:11:23
  • 《我和愚公过一天》
  • 我正背着小古文里的《愚公移山》,背着背着,我睡着了。我睁开眼,迷迷糊糊的看到一个老头儿站在我的对面。

    他头戴斗笠,留着长长的胡子,身穿白色大马甲。我问道:“你是何人?”他说:“我是愚公呀,这是哪?”我又惊又喜,回答道:“这是21世纪,这儿科技发达,我带你见识见识。”愚公开心的说:“那还等什么,快出发吧!”

    我们来到马路上,他看着眼前的一切,惊讶无比。他问:“那在路上跑着的是什么?为啥比马车还快呢?”我说:“那是汽车,用汽油发动的车。”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又问:“为啥天上的星星那么低,还有红、黄、绿?”我说:“那个是红绿灯。”我们来到机场,他又问:“这只鸟为啥这么大?”我说:“那是飞机,在天上飞的交通工具。”

    他看到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便邀请我去帮他移山,我痛快答应了。我来到他家,便给工程队打了电话,他们带了全新的装备,挖掘机、铲车、装载机……一应俱全。把愚公的家人们惊呆了,都放下手里的铁锹、扁担、簸箕……来看个究竟。只见他们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些“大块头”,一脸茫然。当我威风的开着新式装备挖山时,他们个个竖起大拇指。在我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山就被移平了。大家看着宽阔的大路,对21世纪的高科技赞不绝口。

    突然我醒了,虽然是一场梦,但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们出生在21世纪,应当好好学习,创造出更高科技的产品,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愚公”和“智叟”的人物形象,体会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

    2.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愚公”的人物形象,体会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

    2.难点:学习愚公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培养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设疑激趣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给大家放首歌来听听。(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 歌曲)。

    大家已经听出来歌中唱的愚公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 愚公精神仍然被人们广为传唱。愚公移山这么艰巨的任务,有人认为“愚公不愚”,精神可嘉,值得学习。也有人认为“愚公确愚” ,做法很蠢,为什么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愚公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愚公移山》。

    (二)小组辩论,评价人物

    1.愚公究竟愚不愚呢? 现在我们分成两派,一个是愚派,一个是“不愚派”,我们进行一个小型辩论赛。

    明确:此环节不设定标准答案,旨在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散思维,训练表达,学生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

    2.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同学们讨论的很激烈,而且都有理有据,那么,愚公到底“愚”吗?与之对立的智叟到底“智”吗?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

    明确:同学们,我们回归文本来看,“愚”者称“公”,而“智”者却叫“叟”,公,即对上了年纪男子的尊称。叟,即年老的男人。文字上的微妙含义早已不言而喻,作品实则是一种反讽的手法,早早暗含了人物形象的指向:实则,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智叟不智:安于现状---消沉;胸无大志---无志;鼠目寸光---鼠目;自作聪明---实愚。

    (三)深入文本,挖掘精神

    探讨交流,体悟精神 :同学们,既然愚公不愚,而是大智若愚,那么,“愚公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师生通过探讨交流,领悟愚公精神。)

    明确:大智大勇 坚定执着 自力更生 不畏艰难

    (四)联系现实,升华思想

    1.愚公精神为中华儿女津津乐道,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当代“愚公”。

    2.当代“愚公”——黄大发 (播放黄大发开凿“生命渠”的视频)

    黄大发,贵州省草王坝村村长,上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qiān)、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

    3.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正值最美年华,是否更应立起鸿鹄之志?结合自身,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发扬愚公精神?

    明确:进一步理解愚公精神的内涵,激励学生立青云之志,不怕困难, 意志坚定,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五)作业布置

    《列子》中有很多寓言,如“歧路亡羊”“詹何钓鱼”“造父学御”“鲍氏之子”“九方皋相马”等。以小组为单位挑选一两个,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讨论其寓意,在班上开一次《列子》寓言故事会。

  • 《《愚公移山》新编450字》
  • 自从愚公下定决心移山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加入了移山的团队。工程进行得很快,一座座的山头被削平了,高大的树木被砍到了……眼看,一条宽敞的公路马上就可以通到愚公的家门口了。

    这一天,愚公最小的儿子去给大家送饭。走着走着,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的山上,树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派鸟语花香,百花争艳的景象。可最近怎么了,植物枯倒,野兽乱窜,简直就像地狱一般。小儿子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愚公,愚公听了以后也若有所思。经过苦思冥想,他最终明白,是自己一直在移山,造成了山体崩坏,森林被毁,让动植物失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四处逃窜呀。

    为了保护大自然,愚公最终停止了移山。他又让人们把移出的土石都填补回去,还动植物一个美丽的家园。果然,不久以后,山上的植物变得郁郁葱葱了,动物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一下子,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整座山又喧闹起来了。

    愚公的精神和行动和终于打动了当地政府。于是,政府就为愚公一家修建了一条宽广的公路。从此,愚公一家的出行就方便了许多。

  • 《我和愚公过一天》
  • 我醒来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盒子,便急急忙忙打开了小盒子。突然,一道刺眼的亮光使我睁不开眼,过了好一会儿,亮光才逐渐消失,只见我的身旁有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身边有许多小石块,他的手上还有一个斧头。

    “您是愚公爷爷吧!”我亲切地说。

    “嗯,是的,小朋友,这是你家吧?”

    “是的呢!哦!对了,愚公爷爷,让我带您出去看看吧!”说完,我便拉起愚公爷爷的手,来到了外面。

    走着走着,我们忽然看见有一个小朋友正在练毛笔字,他似乎并没有用心,而且还有些不耐烦了,愚公连忙走上前去,问:“孩子,你为什么这么不用心啊?”

    “我,我不太想练毛笔字,我觉得练毛笔字没意思。”那个孩子说。

    “那你为什么要练呢?”愚公追问道:“是你的家长让你学的吗?”

    “不是的,”那个孩子迟疑了一会儿,接着说:“是我自己想练的。可是练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练毛笔字一点都没意思,现在想放弃了!”

    “那怎么行呢?你要学,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而且等你学到一定程度时,你就会发现练字是一项很有趣的项目。加油!我相信你,只要努力,您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我被愚公的话打动了。愚公说得对,只要我们努力了,认真了,坚持了,有什么学不好?我对愚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说:“愚公爷爷,您真棒,您的教诲不光引导了那个孩子,也影响了我,我一定会做一个坚持不懈的好少年!”

  • 《《愚公移山》新篇》
  • 很久很久以前,北山脚下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已经九十多岁了,可身体依然健壮,但是他长期有意见心事,每天都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他们家门前有一座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这两座山每天都阻挡村民的路,所以村民都要绕行很远的路,久而久之这就成了愚公的一件心事。

    有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愚公将家人们聚集在一起,提议道:“这两座大山妨碍了我们出行,不如我们把它们移走吧!”大家都赞桑愚公的主意。愚公的妻子问道:“先不说大山是否移走,那么多泥土和石头往哪里放啊?”“堆在渤海边啊!”一个小孩提议道。

    统一了意见后,愚公一家便来到山下,开始敲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竹筐把这些东西装走,运到海边。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将门口的一座山移走了。这时,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嘲笑愚公异想天开,愚公却劝智叟说:“就算我死了,我的子孙无穷尽,山却不会增多,又怎么会移不走另一座山呢?”智叟听了无话可说。

    一个手持蛇形手杖的老神仙在经过太行山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于是请示玉帝,在当天夜里将太行山移走了。

    从此,愚公出门再也不用绕原路了,他没有了心事,每天都生活的很快乐。

  • 《优课分享《愚公移山》》
  • 教学重点:理解愚公形象,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

    一、质疑导入

    大家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有什么疑惑?

    预设:愚公为什么不搬家?愚公姓什么?为什么不挖隧道?愚公到底愚不愚?他年轻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移山?

    学贵有疑,大家提出来的问题都非常精彩。大家关注度最高的问题是:愚公为什么不搬家?

    二、分析“不可能”

    大家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认为客观上他移山不可能、不可行。请你仔细读文章,找到证据,并用“因为 ,所以不可能”的句式提炼你的观点。

    预设:二山高大、年且九十、力量薄弱、路途遥远、工具简陋……

    现在我们把他遇到的困难依次填进去,把结论读一遍。

    这样看来,明明可以搬家,但他却偏偏选择了最难的移山,愚公真是不自量力。

    三、分析“一定能”

    愚公他己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看的?文中哪些段落集中了这些信息?

    明确:第二三段。一起来读读。

    我们认为的每一条不可能,愚公自己都是怎么看的?找原文,读、分析。

    ①“而山不加增”:“不加增”就是“不增大加高”,挖去一点就少一点。——山不加增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杂然相许”“曾不若孀妻弱子”——他人帮助(家人、外人)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读得怎么样?你读得很投入,你感受到了什么?哪几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读,集体读:轻重、缓急、语气语调)

    可解析“顶针”的修辞:前一个句子的结尾连着后一个句子的开头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觉得特别有理。 ——子孙无穷

    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意志坚定

    所以:我们认为不可能、不可行的事,愚公认为终将能、一定能。

    小结活动,师生对比读:

    (师)因为 ,所以不可能。

    (生)因为 ,所以一定能!

    四、总结人物形象

    1.解析文本后,你觉得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痛感淤塞之苦,让他在年纪老大时仍想有所作为,于是“遂率”——志向远大、说做就做。

    考虑了前因后果,预想到了美好前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才聚室而谋,放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高瞻远瞩,乐观自信。

    不在乎年老体衰,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奋斗不止。——踏实肯干、意志坚定

    “虽我之死”。快九十岁要移山,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被移走,天堑变通途吗?但他还在不遗余力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做造福大众的事。——造福百姓

    你还觉得他愚吗?

    2.智慧是有境界之分的。

    小智谋事,中智谋人,大智谋势——墨子

    你觉得愚公的智是哪种?为什么?

    总结:我们曾在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才发现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他的见解超出一般人,他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有造福百姓的大爱,有说做就做的果断,有坚持到底的自信,这样的大智慧大胸襟让人敬佩。他是大智若愚。

    怀着这样的敬意,我们再读二三段。

    五、拓展延伸

    1.愚公知难而为,坚定果敢地干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像“愚公”一样的人吗?请分享给大家听。

    2.老师分享: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视频。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这是外国人的第一反应,但这张卫星云图见证了这个奇迹。中国人就是有能力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一定能”!

    3.刚才我回答了大家的问题,现在大家回答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愚公没有名字?

    明确:“愚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无论是将高山夷为平地,还是平地之上盖起高楼,都是一个个普通的中国人扎实执着地付出行动、克服困难,坚定地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又造福大家的事。他们都是“愚公”,都在用大胸襟大智慧打造着传世的奇迹。

    这才是今天这个寓言的价值所在!

    结语:希望我们能够像愚公一样既做梦想家又做实干家,愿你有大智慧又肯下笨功夫,移走生活中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后记:

    作为听课者,这堂课有两个点让我内心激荡。一是师生合作,逐一念出“因为……所以不可能”“因为……所以一定能”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教了这么多次的《愚公移山》,当它从自读变为教读,当我重新审视愚公的每一点做法,每一条分析时,不得不佩服愚公及其创作者的远见卓识。二是当火神山雷神山的视频呈现于屏幕,10天一所医院,在座的所有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再一次震撼:我们就在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那一刻,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愚公没有名字,因为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智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苦难中成长的民族,从不认输!

  • 《愚公移山改写》
  • 话说从前有位年近90的老爷爷名字叫愚公,他家北面大约三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叫王屋山,南面大约三里的地方也有一座大山,名叫泰行山,这地址可真有意思,也不知是谁把地址选在那儿,因为他苦于交通不便,就下决心要挖平这两座大山,许多人都赞同这个想法。都和愚公一起挖。

    天上的玉皇大帝感觉手痒痒,就叫来千里眼和顺风耳,对他们说:“联今天觉得手痒,是不是有感人的事?快给朕查一查!”千里眼和顺风耳一齐去了资料室,过了几分钟他们对玉皇大帝说:“禀告皇上,儿臣找到了,有一个叫孟姜女的人,她丈夫为了修长城,活活累死了,因此而哭泣。”玉皇大帝不以为然地说:“哦,那就赏她十万两黄金,再把她丈夫复活,就行了。”顺风耳担心地说:“如果把她丈夫复活长城不就倒了?”“哎,长城倒了可以再造嘛!对了,是不是还有感人的事啊?”千里眼回答道:“哦,还有一件事,就是一个叫愚公的老人,因家的前后都隔着一座大山,交通不便,所以想挖平这两座大山。”玉皇大帝深受感动地说:“没想到这年头还有这么坚定的人,你们两个快去帮他把这两座山扔到东海里去。”千里眼和顺风耳暗自在心里抱怨道:哎!今天又要加班了。

    此时,愚公的儿子提议道:我们为什么要移山呢?我们搬家不就行了?愚公觉得儿子说的有理,第二天就开始搬家,三天后,就搬到一片盆地里去了。这时,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来到了王屋、太行两座山前,一人搬一座,准备扔到东海去,但顺风耳觉得太麻烦了,就随手一扔,千里眼也跟着投了一个三分球,正好扔到了愚公的家门前,而他们两个呢?回家打麻将去了。愚公没想到两座山又回来了,只好慢慢挖,终于把这两座山给挖平了。

  • 《“光头英雄”—我的姨妈》
  •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蔡锷

    “掉几根头发真的不要紧呢,光头也没啥大不了的,还挺酷吧?重新长出来的头发更健康!”读着姨妈的抗疫日记我笑着流泪了。

    2020年庚子鼠年“新冠肺炎”让我们猝不及防,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年的热闹与团圆。但疫情检验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伟大,让我们牢记心中的明星: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让我们牢记平民英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志愿者,环卫工人,物业保安,快递小哥……我的姨妈——颜金花,便是这千万英雄中的一员。

    记得大年初一,身在东莞的姨妈接到南昌医院的电话,通知立马到岗待命,姨妈二话不说当天下午坐高铁回到工作岗位,并向院领导主动请战支援武汉。“……上午10:00申请批准去武汉支援,让我尽快收拾好行李;11:00到医院中心会议室集合。接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竟有点小激动,就像在后方摩拳擦掌良久的士兵接到可以奔赴前线的命令那种心情一样。上交请战书的那一刻,我已经想好了,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国赴难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位普通公民,要是有机会为国捐躯,也不枉此生。此刻的我,已经做好准备上战场了。”姨妈带着兴奋、自豪地给家里打电话,我也听得热血沸腾的。但家里人都沉默了,姥姥哽咽了,说:“金花,可以不去武汉吗?很危险的!” “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责任……妈,你别担心,我会做好防护,安全回家的。”听着姨妈强作轻松的声音,我才知道此行的危险性……

    如她所愿,疫情最严重的2月15日,她启程武汉,怀着满腔热血,带着家人的担心与期盼,为了自已的理想与人民的安危加入这场抗疫战斗中。2月16日姨妈发来一张她的光头照(剃光头是为了工作起来更方便,降低感染风险)看哭了全家人。姨妈是特别特别爱美的一个人,我想她一定是纠结了很久才下决心剪掉那一头美丽乌黑的长发。虽然姨妈没有了头发,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姨妈是最美的!

    “因为昨天下午武汉刚刚下过一场中雪,大巴车行驶得很慢,从机场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花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积雪,竟睡了一会儿,还梦见了陪儿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到达目的地已经将近午夜啦,由于我们住的那栋楼昨晚陆续入住了618位从全国六个省市过来援汉的医护人员,30多层的高楼只有3部较小的电梯,等大家陆续到达各自的房间安顿下来,已经凌晨四点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信在党中央的带领之下,在我们广大医护人员的付出之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终将过去,生活依旧美好!“(摘自姨妈日记)

    姨妈的抗疫日记成了我每天必读,更成了我动力的源泉。颜金花姨妈——我心中的英雄!

  • 《我和愚公过一天》
  • 我的本子快用完了,趁着周未,我要出去买本子。在路上走着走着,意外地撞见一个身着古装的老头儿,他头上还戴着斗笠,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咦?这是何人?怎么浑身都透露着怪异的气息?好奇心驱使我来到老头儿面前:“老爷爷,请问你是哪儿人?在找什么呢?”

    老头瞧了我一眼:“我是愚公。这是什么地方?感觉不太对劲儿。”啊!我怦然一震,思维有些混乱,脑子像打了结似的:“愚公,是移山的愚公?”眼前的愚公也是一脸狐疑,歪着头上下打量着我。“是。不过,最终多亏了两位神仙帮忙把山给移走了。”愚公的回答证实了我的推测。在我费尽口舌百般解释下,愚公结历了震惊,茫然,不可置信,终于有些无奈地接受了事实:“我这是穿越了吗?”

    看着眼前的愚公,我心中突然一动,对愚公说:“愚公,你想见识下21世纪的力量吗?”愚公连忙点点头:“你们现在还是用手来挖山吗?”“ 不是的。”说着,我带他来到山体隧道施工现场,给他看凿洞机。

    只见凿洞机缓缓向前推进一尺,旁边石屑飞溅,那原本坚硬无比的岩石,便如豆腐一般碎裂。看得愚公目瞪口呆,张大的嘴久久合不拢。

    好一会,愚公才回过神来:“这位小妹妹,老夫愚笨,做事只靠蛮力,见笑了。我今天长了见识,应该回家了,咱们有缘再见!”

    目送着愚公匆匆远去,我轻轻吁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二十一世纪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但像愚公这样有毅力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也许我们再也不用蛮力去挖山,但愚公精神,却是要代代相传的。

  • 《老汉愚公》
  •  90岁的老汉愚公决心挖掉太行、王屋,使自己家人和邻居们出门办事方便些。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全家老小的赞同。 第二天,愚公带着一家和邻居一齐开始挖山。大家十分卖力,很少回家。

     精明的智雯觉得好笑,劝愚公别再挖了,愚公说: “即使我这一代挖不平山,但我的子子孙孙一定会挖平它!”智史无言以对。 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大力士背走了这两座大山。从此,大家出门办事方便多了。

     点评 本文小作者能抓住原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她将原文分成三大部分:决定挖山、动手挖山、感动天帝。在把握文章主线的基础上抓住各部分的要点,使缩写后的短文重点突出,内容连贯,高度概括但保留了文章的原意。特别是回答智史的劝告那一句,精辟地将中心点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