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论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20:38:30
  • 《12个高分议论文论据作文素材》
  • 老师说

    今天给同学们整理了:初中语文作文素材:12个高分议论文论据作文素材,语文学习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1

    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数学家怀尔斯从小善于向他人学习,长大后更是向大数学家学习,最终他证明了“费马大定理”;钱锺书先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借古人之言训,融自己之思想,写出《管锥编》这一经典;在风雨如晦的民国,新文化运动引入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德先生”与“赛先生”一起照亮了南北山河。

    「适用主题:虚心向学、取长补短等」

    2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自主创新,不仅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坚守。犹记美方断供芯,无数国内公司无以为继,唯海思科技傲然挺立,展君子之风。正是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伏身案前,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方有今日之“风雨不动安如山”自主创新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精神。

    「适用主题:科技创新、自强不息等」

    3

    即便身处泥沼,也要时常仰望星空,磨砺从来不能束缚梦想。面对科技打压,中国企业华为公司全力研发,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赢得市场;面对技术壁垒,“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埋头深潜,以身试险成就国之重器。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身处绝望之中,但不要畏惧前进路上的险阻,一定会有闪光的日子在前方等着你。

    「适用主题:奋斗梦想、乐观、勇敢等」

    4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千年沙丘无觅处,百里河堤尽绿洲,焕发兰考新颜,是焦裕禄的不懈追求;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谋将来之幸福,是张太雷的不变初心;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擦亮北斗“国家名片”,是谢军的理想奔赴……一百年星火燎原,九万里风鹏正举,无数青年以理想引领初心,以初心照印理想,扬鞭奋蹄闯时代。

    「适用主题:理想初心、青年担当等」

    5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

    「适用主题: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

    6

    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事只能半途而废。气象学家竺可桢,从小因体弱而坚持锻炼身体,坚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后来人生中的种种磨砺都没能让他倒下。在科学研究上,他更是坚持求真求是的实证精神,直至临终,还在继续整理精确数据的工作。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就竺可桢先生的榜样人生,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可贵品质。

    「适用主题: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等」

    7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站长时间驻留,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立足中国航天的实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间的标尺刻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断丈量着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想。

    「适用主题:梦想与奋斗、航天精神等」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责任与担当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每个人精神升华的必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对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责任担当,用毕生心愿让人民脱离饥饿;屠呦呦及其团队呕心沥血研究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中国维和人员冒着纷飞战火毅然奔赴异国他乡,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无不秉承着责任担当精神,积极造福着人类。

    「适用主题:责任担当、使命奉献等」

    9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是年轻航天人抒发的豪情壮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年轻学子立下的铿锵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轻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深情告白......在新时代的征途中,广大青年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适用主题:时代青年、青春风采等」

    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再美好,没有行动也只能沦为空想。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方撰成《百草纲目》;“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深耕田间、万遍尝试,方培育出杂交水稻。正如鲁迅所言“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比起嘹亮的口号,脚踏实地的行动才更为重要。

    「适用主题:脚踏实地、实干精神等」

    11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在采集的高原香柏种子里提取出抗癌成分,为医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适用主题:坚持不懈、砥砺奋进等」

    12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陈树湘身负重伤断肠明志,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狼牙山五壮士”弹尽粮绝,宁死不屈跳下万丈深渊;杨根思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带着“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奋勇战斗,一往无前;弹药告罄,年仅27岁的孙占元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捐躯......他们前赴后继、不惧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民族英雄等」

  • 《2024年高考作文专家指导系列:高考议论文对论据要学会分析》
  • 考场上,考生选用最多的文体是议论文,写议论文使用最多的是例证法。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个环节上:多数考生多是罗列事例,结果所写的作文有例无析。与此相对应的是阅卷老师评卷的关注点,除开头与结尾外,对议论文,下一个关注点就是对例证的分析。请看阅卷老师的阅卷体会:滚动条扫过例证内容后,在例证叙述后分析部分停留时间最长;阅卷老师在最后评分时往往会回看,这时关注点还是分析部分。看来,要顺应考场的这一“考向”,就要学会,而且必须学会对论据的分析。

    【佳作悟法】

    佳作:(2012·上海优秀作文)

    抓住那微光

    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点子,就像流星的微光一般,划过思维的夜空。有的人将它们舍弃,任凭一颗颗流星划出一次次的微光,却不予理睬,一生便无所造诣。然而,有的人,却紧紧抓住那微光,抓住了划过思维天空的点子,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被我们称为天才。因此,我们也必须抓住那微光,抓住流星,抓住那些好点子。

    本段尾句提出了中心论点。“因此”一词表明提出方式是因果式。在“因”中,“然而”一词又用了对比分析。

    抓住那微光,就是抓住划过思维的流星。很多伟大的作品,总会让人觉得,其中似乎隐藏着和自己略同的想法,甚至自己也能达到这个水平,然而很多人却未能成为伟人,因为没有抓住微光,眼睁睁舍弃了它。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梦想着奔月,而登月计划却拖延了千年,直至今日仍未实现。上世纪,当我们看到美国人率先登上月球时,我们甚至不禁惊叹,那不是我们先想出来的吗?是啊,这的确是我们先想出来的点子,可我们却未能抓住它,任凭这颗流星一次次划过我们的天空,却最终被美国人率先摘得。舍弃微光,舍弃自己的金点子,最后就只能空余恨了。

    我们凡人为什么成不了伟人?中国人的登月计划为什么仍未实现?就是因为未抓住思维的流星。这里,使用了因果分析法。

    抓住那微光,那是成功的钥匙。成功就像藏在宝盒中的钻石,坚硬的宝盒无论怎样敲打都不能打开,然而划过思维的流星往往就会像宝盒钥匙一般,巧妙地帮我们取出钻石。当看到军阀科尼拐骗童军时,一定有很多人想对此做点什么,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只有杰森·拉瑟尔。他发起了“科尼2010”活动,把科尼的丑行公之于天下,让政府对其进行制裁。或许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活动起初只是杰森脑中划过的一颗流星,但他却抓住了它,抓住了那微光,终于获得了成功,同时也使自己的事业、人生更具价值。

    杰森为何会成功?是因为他抓住了那“微光”。再次用因果分析法。

    抓住那微光,不断坚持,终将获得成功。如今风靡全球的iPad,可谓是伟人乔布斯的大作,然而这大作的最初概念却来自于微软。是微软最先提出了平板电脑这种设想,然而面对研发路途中的种种技术难题,他们退却了。随即乔布斯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用他的执著和毅力,攻克难关,终于把iPad推向了世界!我想,比尔·盖茨现在一定非常郁闷,如果当时他也能坚持一下,抓住平板电脑理念这颗流星,那么这点微光定会成长为让微软光彩夺目的光辉!因此,抓住微光,并不断坚持,意味着成功会真正到来,只有坚持抓住微光,拿出自己的意志力,才能让微光照亮自己的人生。

    乔布斯与盖茨在“iPad”上,一个成功,一个退却;一个抓住,坚持,一个放弃,半途而废。两相对比,很有说服力。

    画线句子使用了假设分析法,进一步强化了观点。

    然而,抓住那微光并不意味着要抓住每一颗流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一次只能抓住一颗。填报志愿时,很多同学想填这个专业又想填那个专业,脑中就像流星雨一般,闪过无数条微光,最终弄得自己手足无措。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微光加以归类,权衡轻重,做出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微光,抓住最让自己满意的想法,唯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张闻天曾说过,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地生活。那么,我想说,此刻抓住眼前那微光,是为了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充满光辉的未来!

    “然而”,笔锋一转,回到辩证分析上来:抓住“微光”能成功在于“归类”“选择”。使自己的观点更周全。

    【亮点评析】

    本文切中题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尤其对论据运用了多种方法分析,分析恰到好处。抓住与不抓住,影响成败,这是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倒数第二段的辩证分析以及中间的假设分析,都运用得很成功。中肯、恰当地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堆砌事例,是该文考场成功的因素之一。

    【技法指要 】

    选好论据材料后,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分析。论据分析是挖掘议论深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分析能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使论据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议论文是分析说理的文章,如果不进行恰当的分析,就不能把论点阐述得深刻透彻,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那么,如何恰当地分析论据呢?

    1.因果分析

    对于陈述原因或结果的语段,可进行因果分析。若论据陈述的是原因,则可以推测其结果;若论据陈述的是结果,我们可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对论据材料加以剖析,找出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正确面对磨难才能成就人生。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免不了要经受大大小小的磨难,能经受磨难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于耻辱中写成《史记》,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念、刚毅如铁的意志,坚持自己的志向,才能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勇于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写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可见,面对磨难,只有勇敢顽强,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前方才会是艳阳天。

    这是由果溯因的语段,作者在叙述事例之后,用“那是因为”分析了司马迁、李宁、贝多芬在磨难中做出非凡成就的原因,增强了说理的力度,把论点阐述得充分而透彻。对材料原因的挖掘,突显了论据的作用,从而证明了“正确面对磨难才能成就人生”这一论点。

    事物的因果关系多种多样: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一果一因、一果多因、多果多因。运用因果分析法,要注意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讲清楚,不要遗漏,也不要主观臆断,而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2.假设分析

    对陈述事物或生活现象的语段,可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作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是正面例子,就要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是反面例子,就要从正面进行假设论证。这样做可以弥补真实事件的不足,启发读者思考,从而深刻地揭示出材料和观点的内在联系,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如: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许多胜利就是在坚持中取得的。欧立希为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才获得成功,研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试想,如果在他试验了605次后失去信心,那么,他也会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同样,也绝不会有“606”的诞生。正因为他坚持下去了,所以,他最终获得了胜利。可见,坚持往往是实现夙愿的强心剂,是高扬人生风帆的浩荡东风。

    文中用“如果……那么……”进行假设分析,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推出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个令人信服的结论,证明了论点的正确性。同时也弥补了反面真实事件的不足,启发读者深思。

    3.对比分析

    对便于对比的语段,可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举出两个具有可比性的事例,比较其异同或高下,展示对方的优劣差异,造成反差,让人们从比较中明辨是非,表达憎,突出观点,从而揭示出论据所叙材料的意义,发挥事例的论证作用。如:

    勤奋出成绩。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一点不假。2004年的夏天,当希腊足球队队长扎格拉基思举起欧洲杯的时候,全世界都震惊了。本来只是欧洲三流球队的希腊队却连连打败法国、捷克、葡萄牙这样的传统强队,从而登上欧洲之巅,一夜间“乌鸦变凤凰”。然而,又有谁知道,为了这胜利,希腊人比别人多付出了多少汗水。当托蒂还在镜头前展示他的新球鞋时,希腊人早已开始了训练;当齐达内和亨利在酒吧喝酒时,希腊人已坐在录像机前,研究下个对手;当贝克汉姆为拍广告而摆pose时,希腊人已在健身房开始了他们的力量训练……如此说来,勤奋能成就事业,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选用了“希腊足球队”与那些“传统强队”进行比较,在鲜明的对比中阐明了“勤奋”“懈怠”及其相应的结果,从而让人们懂得了“勤奋出成绩”的道理。

    4.辩证分析

    对列举的事例有所褒贬的语段,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这样可使说理更全面、更深刻,避免孤立地绝对地看问题。

    例如“佳作悟法”中《抓住那微光》倒数第二段文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在写作中,辩证分析在对主体观点论述之后,多使用“固然”“当然”“诚然”等词语领起。

    辩证分析是对论据的深层次认识。使用好它,会让论证更加合理、严密而有深度,使观点无懈可击。

    【实战演练】

    1.根据下面两则材料,联系实际生活,用因果分析法写一段评论。

    材料一 从重庆沿长江而下,过了忠县,可见一孤峰屹立北岸。峰顶上有一塔,其景甚奇,这就是石宝寨。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据说,塔内本有一洞,称“流米洞”,每日有米自动从洞中流出,供和尚们坐享。终有一个和尚不知好歹,偷偷将洞口凿大,图谋多捞一把米上街换钱。不料天不从人愿,从此,那洞竟粒米不出了。

    材料二 《左传》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硬是向子罕献上一块玉。说治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而子罕却说:“你以此玉为宝,而我则以不贪为宝。你硬要把它送给我,不是使我们两人都失掉了各自的宝物吗?”最终没有收下那人的玉。

    答案 例文 贪从何来?康德说:“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事物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无止境”,道出了贪者的心理源头。对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们正常的内心需要,正如饥饿者渴望能够饱餐一顿,贫穷者渴望得到一笔钱财一样,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个饥饿者在享受了一顿饱餐之后,还想要一座银山;贫穷者在得到一笔钱财之后,还想要一座金山,这便是“贪”了,因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变成无休止的欲望了。

    点拨: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言之有据,不但要说清“是这样”,更要说清“为什么是这样”。不要只是去扣大帽子。特别是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比如,写《随地乱扔要不得》这篇作文,有同学说:“随地乱扔对吗?当然不对!随地乱扔的行为很不文明,发展下去,就会堕落成为犯罪分子。”这话就说得过分了。

    2.阅读下文,从议论文分析方法的角度对右栏提出的问题作出批注。

    习惯之后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当我们的思想习惯于简单快捷的阅读,那么思想将不再深邃;当我们的眼光习惯于低劣庸俗的作品,那么我们的眼光将不再辽远;当我们习惯于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制地挥霍时光,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不再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习惯之后,那些错的、丑陋的、偏执的,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习惯,驻守于我们的灵魂深处,直至将我们侵蚀为一具没有思想的躯壳。

    现在的我们已习惯于被动阅读而不是主动去读,我们习惯于“百家讲坛”的趣味,习惯于“于丹解读”的精妙,习惯于《唐之韵》的声画;而那些古代学人皓首穷经写就的晦涩艰深而又深藏精髓的古籍名著却鲜人问津,已被尘封。为什么?因为前者简单、简捷、简便,无须向后者那样需要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啃,去品,去琢,去磨。我们已然像刚出生的婴幼儿等待着大人帮我们咀嚼过研磨过的软细饭菜。连牙齿都不再需要。试想,如若全世界都只剩下这样的“婴孩”,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灾难?一个健康的人,必定是自我渴求成长,而不是被人抱大;一个伟大的作家必然是博古,方能通今;一个伟大的民族必要延承传统,方能开创。如果我们一味地习惯于简单的摄取,那么那些一脉相承的东西终究会有干涸的一天!

    (1)针对画线句子所列举的例子,作者使用了哪些分析方法进入深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使用因果分析法对产生现象的原因作分析;其次,用“试想”“如果”等词语领起假设分析,从反面揭示其危害。

    现在的我们已习惯于欣赏那些末流的作品,习惯于那些哗众取宠、“雷声大雨点小”更让人遗憾的是最优秀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这样的现状恐怕是我们的眼光已习惯于低劣庸俗的作品之后的畸形产物吧。你读过王道乾先生的作品吗?也许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我们的耳中充斥着郭敬明、韩寒的声音,我们的手中捧着的是网络书籍,我们眼中看的是各种电子产品。王道乾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译著家,之所以不说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是因为在当前的文艺界,我觉得一位优秀的译著家更让人敬重。当我们依旧沉迷于浮华喧嚣的文字之时,他已将别国的优秀文字驾驭在手中,他译的是艺术而非文字。如果我们习惯于以一种商业的繁杂来对待文化艺术,那我们看到的都只能是残渣!

    (2)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把“我们”习惯于末流作品与很陌生的王道乾先生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有意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重点是分析王道乾先生的译著。其间,又使用了因果分析和假设分析。

    现今的我们已习惯于以一种无限度的奢侈在有限的生命里挥霍。“官二代”、“富二代”们如此,他们拿着父辈的荣耀肆意享受看似精彩实则荒芜至极的人生;多数进入大学的学子们亦如此,大一恋爱,大二泡吧,大三插科打诨,直至四年的黄金岁月行至尽头,才发现自己脑袋空空,心里惶惶,人才市场上没法展现自己的一技之长,社会天地里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此习惯下去,恐怕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会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会为自己荒废了一生而羞愧!

    (3)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分析方法?有何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句使用了假设分析法,假设“我们”习惯下去的可怕后果,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这种习惯之后的危害性。从而让“我们”翻然悔悟,为下段的结论作了铺垫。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习惯之后造就的是一种人生,应当是一种褪去了肤浅空虚之后的人生,一种远离了低劣庸俗的人生,一种摒弃了荒芜虚浮的人生!

    当然,有些同学会误以为,会思考、有思想就是会批判。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一味地只会批判,不会建设,算不得有思想。至于一些学生的写作所呈现的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没有思想的表现。真正的有思想,应该是讲出的道理不偏激,不冲动,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4)该段是否可以不要?它实际上使用的是哪种分析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段对于论证来说十分必要。它是针对同学中一些错误观点的剖析。在正反比较中使自己的观点更正确、更鲜明,从而使观点无懈可击。它实际上使用的是辩证分析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总评 议论文全部的尊严在于思想。该文思想有深度,很有理性思想能力。这些固然是建立在知识广博的基础之上,但更与作者纯熟地综合地使用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辩证分析密不可分。由此可见,议论文的思想之美并不神秘!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如果你去印度,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一位旅行者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教堂如此华丽,公路却如此破旧,你们就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意,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写成议论文。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材料完全采用客观叙述方式,没有对材料的意蕴和倾向作出任何提示,审题难度较大。学生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含意,就必须认真分析旅行者和印度居民的对话,辩证地看待信仰和财富的关系。如能辩证统一地提出既要坚守信仰又要积极创造财富的观点,可以视为最佳立意。学生只要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言之成理即可。比如,着眼于信仰与财富的关系,可以强调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守精神家园的主张;也可以主张摒弃虚无的追求,自主创造现实的幸福。再比如,着眼于信仰的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可以侧重论述内涵的重要,而否定华丽的形式。

  • 《论证》
  •  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说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写文章的人要在论证中揭示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证明 论 据推出论点的必然性。论证方法一般有三种:①归纳法。是从个别推论一般的方法,即归纳推理。具体地说,就是从若干具体事物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即由一些特殊的论据推论出一般的论点。

     ②演绎法是从一般推论到个别的方法,即演绎推理。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一般的原理来证实论点的沦证方法,即由一般论据推出特殊的论点。

     ③类比法。是从已知的东西推论出相类的东西的方法,即类比推理。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一个特殊的论据推论出另一个特殊的论点。在议论文中人们常常把论点比作灵魂,论据比作血肉,论证比作骨骼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

  • 《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根据》
  •     论据是确立论点的基础,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大类,即平时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事实论据是由现实材料、厉史事实或实践经验等来充当的。“事实胜于雄辩”,以事实做论据是很有说服力的。事理论据指的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或自然科学中的公理、定义、定理及规则来做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个作用决定了选择论据的严格性。

        第一,做论据的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必须典型(能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才经得住检验,才有说服力,才不致于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做论据的事理必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矶的道理,才具备做论据的资格。引用经典著作不能断章取义,容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直接引IEJf}.Jv必须查对原文,间接引用时,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原意。

        第三,做论据的事实和事理,都必须与论点有内在联系,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运用事实论据,要根据论述中心的需要,用精当的语言概括事实,防止把议论中的叙述混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述,运用事理论据,必须谁确概括事理。 运用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都要做到理由充足,但又要防_止雷同、堆砌。

  • 《例证的技巧与方法》
  •     论据,古人称之为“考据”,既是支撑论点的支柱,又是论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选好论据项注意: 1.广泛的采集论据 有的人也许认为沦据俯拾皆是,何用收集呢?其实不然。有些人一谈起国主义,只知道举岳飞、文天祥的例子,谈起为科学做贡献,只知道举陈景润的例子,不是说这些例子不该举,但张三、李四都这样,一年级是这样,到三年级还是这样,就显得贫乏,没一点新鲜味道。为什么会出现出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平日里不注意论据的收集。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扩大见闻,并养成随手记录或摘抄的习惯,既要从周围的的生活中收集,又要广泛涉猎书籍、报刊。

        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伺时还要为自己规定每天从阅读中或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三五例论据材料的任务,还要学会分类,大致可分为名言格一言、富有哲理性的诗词名句、成语寓言故事、人物事迹、重要新闻五个方面。最好是用卡片或活页纸作书写材料,便于分类。 2.恰当的运用论据 学生运用论据时往往犯如下三种毛病: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机械的罗列堆砌事件;不区分论据的时代特点。第二篇文章所举两例子颇为生动,也十分贴切,如作者在论述“肮脏的环境是一个大染缸,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的论点时所选的穆时英的例子,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有这个例子与没有的区别。另外还应该明白的一点是文章的说服力不取决于论据的多少,而取决于论据的典型,即运用的事例要有广泛的代表性,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i}用的理论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自己的议论要合乎逻辑,合乎事理。

        这样就能做到以少胜多,做到文章简炼而说服力强。 3.准确的表述论据 能恰当的运用论据,而不能准确的表述论据,仍然不能有力的证明论点,不能有效的提高议论文的质量。有的同学将论据的出处搞得张冠李戴,或把引文内容都引错了。在常见的举例论证中容易犯几种通病:一是开头提出一个论点,接着就举了一大堆例子,例子说完马上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当中缺少分析推理的过程,使人觉得说理简单、勉强,二是例子和说理,两者如油如水,若即若离,不能浑然一体。此外举例时要注意详略得当,特别要讲究举例时的复述技巧,不能把一篇议论文变成为一篇复述作品情节的记叙文了,因此复述故事情节与人物特别要注意简炼、概括、有创造性。

  • 《论据的种类》
  •     论据的种类1.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写文章的人把现实生动的事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以及历史事实等作论据,也就是说把充足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出来,论点就有一r使人服的可靠根据了。

        2.理论。已被人们证明的定理、公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格言、谚语等也都具有真理的性质。以上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论.论据。理论沦据必须确凿、充分井具有典型性。确凿,就是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符合实际。只有论据确凿,论点才能站得牢靠。充分,也就是说,论据在典型和确凿的前提下.要有足够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典型,就是做为论据的事实必须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论文的论据除了符合土述三项要求外,还必须做到论据的材料与论点之间一定要有必然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即使论点正确.材料确凿,充分也不能使论据成立。

  • 《情感因素要浓》
  •     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也有,并进行了论 证,可以说“要件”齐全,但人们读了,就是不能打动人,感染 人。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缺乏情感也。 议论文主要是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评论,而这些认识和评论无不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某一问题充满激情,分析论证时才会思想活跃,论辩深刻,气势恢宏。批判邪教,能不怀有切齿的痛恨吗?褒扬正气,能不充满敬佩之情吗?议论环境污染,能不忧心忡忡吗?怒斥腐败之风,能不气愤填膺吗?歌颂英雄壮举,能不热血沸腾吗? 理和情是不可分割的,正如我国古代美学家叶燮所说:“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直,情理交际。”

        即是说,真理与真情是孪生姐妹。所说的要有真情,便是所表达的感情的诚挚与深沉。 作者感情汹涌,没有丝毫的做作,一旦临文,如粳在喉,不吐不快。情真才动人,动人才有呼应,才有共鸣,才能酿成深情的氛围,文章才有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 同学们作文应力避文中无我,笔下无情,虚妄无真。要注人感情,驱动激情,驰聘思维,丰富联想,激活“死水”,掀起波澜。 议论文的感情色彩多种多样,依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而定。或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或诚恳热情、推心置腹;或愤怒抨击、攻其要害;或嘻笑怒骂、驳斥谎谬。

        有一篇《谈回报》的高考作文,把“回报”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加以赞扬,先从“鸦反哺、羊跪乳”谈起,论述“让每个儿子都孝敬父母,每个父母都能得到儿子拳拳的报达”;然后把这种感情升华到热祖国的高尚情怀:“祖国,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伟大母亲,她以黄河长江的血液养育着我们,以长城昆仑的筋骨支撑着我们,以五千年优秀文化营养着我们,我们应当回报母亲。当敌人凯靓母亲的领土时,儿子应该扛上钢枪奋勇杀敌;当母亲的建设事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到最艰苦最恶劣的地方去。这是对母亲—祖国最好的回报。”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浩然正气。

  • 《议论文的三要素》
  •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就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看法和主张。提出的观点。也就是作者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如果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则是解决怎样证明。 下面谈谈对于三种要素的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充分 论点正确,是作者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符合应遵循的方针、路线、原则,公正而全面。 论点鲜明,是态度明确,毫不隐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不吞吞吐吐,不模棱两可。

        论点集中,是指在一篇习作中,只议论一个间题,讲深讲透。必要时可提出中心论点,即总的主张和观点,再围绕中心论点用分论点来阐述,即用中心论点统领,具体论点论证补充。 2.论据确凿、典型、充分 论据主要有两大类,即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包括证明是正确的真理、理论、公理、定义、原则等。也包括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经验之谈、典故、道理、常识、名言、谣谚、诗歌等。事实论据是指用以证明论点的事例,包括古今中外一切真实的事例。 论据确凿,指理论据要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自相矛盾,不要歪曲原义。理论论据一般要靠引文,也可以意引。

        事实论据要真实、全面,不能捏造事实,偷梁换柱,颠倒黑白。只有如此,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论据典型,指所用事实要有代表性、普遍性、针对性,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能有片面性、个别性和偶然性。理论论据要一针见血,切中文中的观点。 论据充分,指论据有一定的量,有力度,能说明问题。 使用论据顺序,一般由古到今,由中到外,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由名人伟人到平凡人。使作文既言之有理,又言之有序。

  • 《议论文的论据》
  •     议论文的论据是证明论点的,论据充分与否是说证明论点的程度怎样,因而是相时的。这篇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选取的论据是较为充分和确凿的,因此有较强的折服力。写作议论文怎样环烧论题取据?总的说,议论文的论据不外两大类:理论上论证,事例上证实。详细一点说,可从以下三点去考虑:

        其一,纵横取据。“纵”,指时间,如历史的和现在的,过去的和未来的等等,“横”,指空间,知中国的和外国的,个人的和集体的等等。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纵的方面列举了战国时的屈原、南宋时的文天祥、现代的香迅以及敬的周总理等人忧天下的事例,在横的方面,着重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取据阐述。材针确凿可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其二,事理取据。这是从论据内容种类上讲的,“事”即事实,“理”即道理。事实包括的范围极其广泛,诸如自然界的事实,社会界的事实等。道理,通常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自然界或社会界被公认或经实践证明是勿庸显疑的理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文,第二段着重讲的道理,第三、四两段则从理论和事例的结合上阐发,论据就显得充分而周密。

        其三,正反取据。这是从事理的完整性上说的。既讲好的、正确的、成功的、社会主义的,也讲坏的、错误的、失败的、货本主义的,正面反面都取据,论证就全面,无懈可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文的二、三两段是从正面讲的,第四段列举了社会上的落后现象,从反面论证题旨的正确性。这样,文幸提出的问题就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中心思想也就突出了。

        议论丈写作的思路同为论点取据往往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初学写作者如果掌握了上述纵横、事例、正反三个方面的取据方法,当论题摆在眼前,思想上感到浑然无所适从之时,想到了这些墓本方法,一些恰切的论据材杆常常会在脑海里呈现,顿觉裕然开朗,形成一条明晰的行文路子。写作时就会文从字顺,一气呵成。

        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知第二段阐明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简略为好,但却写得详,第四段论述为什么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是丈章的重点,应不惜笔墨,却写得略,详略期倒了,文幸的分量就显得轻了一些。

  • 《思路清晰 论据充分》
  •     中学生学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有二:一是思路紊乱,理不出头绪,二是内容空泛,论据不足。这篇作文恰恰在这两点上有所长,它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先说第一点,思路清晰。

       文章第一自然段,用简洁的语句提出了全文的论旨,还组含了通篇文幸的结构层次。第二自然段,紧扣论题“……应该成为座右铭”,闲述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美德。证据何在呢?接着,第三自然段,便历述我国历史上英雄紊杰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忧民的亨迹,点明“前人为我们作出了持样”,使论题深入了一步。第四自然段,笔锌一转,联系当前现实,从另一个角度闲明“先天下之忧而忧……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的道理,并把祖国比作母亲,情真意切,有较强的说服力。结尾一段,激励人们“振作起精神,为人民而奋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应开头,收束全文,使通篇文章浑然一体,而又脉络清晰。

       文章思路如何,是关系一篇文章成败的关健一着,时中学生读写训练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尤其是写议论文,明晰的思路显得更为重要。一篇论说文,尽管词汇比较丰富,材料也较为生动,但读后感到不知所云的,其原因大半在于忍路不清。因此,议论文写作必须认真抓好思路训练这一环。这篇作文之所以比较好,有一条比较明晰的忍路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再说第二点,论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