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薄发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3 19:27:24
  • 《久伏而高飞作文650字》
  • 苏子瞻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功往往不是偶然,而是久伏厚积之后的必然。不论是一鸣惊人,还是名满天下,都离不开背后长久的积累。

    “久伏”,是一以贯之的努力。精进的技术来自耐心地磨练,平稳的心态来自积极地对抗,辉煌的成果来自长久地积累。东京奥运会冠军孙颖莎自幼便刻苦练习,“快准狠”的球风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的单调的练习中慢慢磨出来的。不断地打磨,磨出了精进的技术,磨出了平稳的心态,也磨出了辉煌的成果。她犹如一只燕子,在低处默默积攒力量,然后迅疾地掠过我们的视野,划出成功的轨迹。

    “久伏”,是黑暗中的踽踽独行。樊振东曾多次不敌对手,一度陷入低谷,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他明白,自己需要更为坚毅的姿态,在他所热爱的赛场,他必须是自己的太阳。凭着这样的信念,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他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终于得偿所愿,一举夺得世乒赛冠军。即使深陷低谷,也不应放弃积蓄力量;即使身处黑暗,也要心向光明。毕竟不积跬步又何以致千里,不积小流又何以成江海?

    “高飞”是“久伏”的必然结果。燕如此,人如此,中国腾飞的征程亦如此。从新中国建立初期难掩贫弱,到如今国际上展示大国风范,几代人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多少人在荒芜人烟的沙漠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只为加速中国科技发展;多少人扎根边远地区,只为中国的人才培育事业点燃薪火;多少默默无闻之人在我们目光所不及之处勤勤恳恳,只为托举起一个奋进的中国!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巨浪成于微澜之间。”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雄厚的实力。聚少成多,厚积方能薄发,久伏而高飞!

  • 《博观而薄发》
  • 俗话说:“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也就是说一座塔的形成,需要几千年甚至更久的风沙沉淀,一块石头被打穿,需要一滴水坚持不懈的努力,故种种成功皆需厚积而薄发。

    读完王俊博同学的《博观而薄发》一文,心中乃感慨万分,当我坐在生地会考考场上,心中万般焦虑的望着眼前那道生物探究题,纵使我搜遍脑袋也只能暗自伤神,“望题兴叹”,收卷铃如期而至,我望着试卷上那个突兀的空白,不得悔恨万千,如果我之前多积累一点知识、多陶冶一份情操、那结局绝不会是这样。不过,不等太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努力还有机会。“大鹏展翅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从现在开始努力,还有机会做浩瀚星海中最明亮的那颗星。当然,你必须博观而约取,方能厚积而薄发,才能享受雨后彩虹的绚丽,才能独赏高处的奇妙景观!

    其实,不只学习需要厚积而薄发,成长也同样需要。雕鹰是食物链中的高级消费者,是食物链的顶端,有“飞行之王”的称号。但是这样的优势,并不是他们天生就享有的,而是从幼鹰开始,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历练,通过一天又一天的沉淀才成就了他们“飞行之王”辉煌的一生。由此可见,雕鹰的瞬间“薄发”确实是经过了艰难而漫长的“博观”才得以实现的。

    优秀,并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就像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殚精竭虑,孜孜以求为人民;就像淡泊名利的居里夫人,身居陋室,几年如一日,执着追求为科研;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风里雨里,穷尽一生,一心的钻研利人民。真正优秀的人敢于踏上充满艰辛的征途,敢于无畏前路的风雨,勇敢地向前狂奔,搏击狂风暴雨,攀登悬崖峭壁;踏遍满地荆棘,战胜种种险象,因为前方是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是属于他们的浩瀚星辰,也是属于他们的烂漫人生。

    树,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生长成栋梁。所以想要成功就得养深积厚等待时间,就得博观约取,丰富内涵;就得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同学们,我们的路在脚下,我们的诗和远方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浩瀚星辰就在我们眼前,会考之后,我们的人生已经踏上了征途,走入初三的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再让我们再去犹豫,去放纵,去悔恨。是鹰,就该去翱游天际,搏击长空,挥洒汗水;是虎,就应该高踞山岗,咆啸山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让我们在人生这短暂的旅途中去博观而薄发吧,明年之今日必定也是我们喜获丰收之时!

    手中的笔,如行云流水;耳边的风,清新而淡雅;此时的我,心静而坚定。

    ——曾彦祺

    2020年7月20日

  • 《厚积而薄发》
  •     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儿子问陆游写诗的诀窍,陆游的回答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为什么“工夫在诗外”?也许是说首先要立意,要有思想境界吧?有人说,“文章”站得起来,它的脊骨应当是思想性”。这是有道理的。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有长远的生命力,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首先是他高度的思想性,深刻的观察力,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如投枪匕首。反之人云亦云,随风摆,逐浪头或者缺乏思想性的作品是难以打功人,也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也有一些作者,生怕读者不领会他的思想所在,一再让“英雄”人物说出正确的话,以“加强”其思想性,这种“思想性”,实在是为读者所接受不了的。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也就是说不要让人物成为作者思想的“喇叭简”,应该寓思想于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性格形成的发展过程之中。要是一切都由作者直接向读者交代,就投有艺术可言了。些夸张,但这实在不无道理。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有积累,有

        “木钱”,否则‘现炒现卖”,难免捉襟见肘。“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的名言,厚积而薄发,再厚积,再薄发,“发”然后知不足。有时我们自以为生活积累、素材积累,足够写一部大型作品了,等到写起来却远非如此,此时再去“补充生活”,收集素材,就不免走了弯路。高尔基说过:“一切恐惧均源子知之甚少”,知之甚少,这正是我们作者的通病。

        高尔基又说:“对于工人作家来说……最大的障碍要算是词汇的贫乏了。”词汇,也要讲积累。一描写姑娘的眼睛,都是“水灵灵”的,一写起姑娘的脸,都是“红扑扑”的;一写起战士的英姿,都是“雄赳赳”的。我们不要找现成的、简便的、写过无数次的词汇。有人研究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词汇十分丰富,多达一万五千个以上。我们的剧作者词汇有多少个呢?有句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也可以说:“词到写时方恨少”。我们要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也要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