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化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3-29 17:10:53
  • 《神奇的“水精灵”》
  • 周末,我和爸爸做了一个有趣又好玩的化学小实验——制作“水精灵”。你们一定很想知道什么是“水精灵”,怎样做“水晶灵”吧!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讲制作方法。

    这个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海藻酸钠、氯化钙、开水、清水、量杯、盆和碗。材料准备好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开始做实验了。

    首先,我们向碗里加入半包海藻酸钠,再加入250ml开水,然后搅拌十分钟。搅拌完要静置1小时,这时就变成了粘稠的海藻酸钠溶液。接着,往盆里倒入凉水,加入氯化钙,搅拌到溶解,变成灰白色液体。然后把海藻酸钠溶液倒入量杯,把量杯浸入氯化钙溶液,这样海藻酸钠溶液就会脱离量杯进入氯化钙溶液。最后,等待五分钟, 氯化钙溶液中的海藻酸钠就变成了透明又有弹力的小圆球——“水精灵”,就像一颗圆润的小水晶球。

    这个实验很神奇吧!它是什么原理呢?我疑惑地问爸爸。爸爸耐心地解答:“因为海藻酸钠遇到氯化钙中的氯离子会快速进行离子交换,海藻酸钠分子在氯离子的作用下会聚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凝胶球,像你常吃的果冻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我不禁感叹:微观世界真是奇妙啊!

  • 《神奇的笔》
  • 有人曾经说“今天的梦想,未来的现实。”现在的中性笔是用化学原料做的,外壳颜色的种类很少,除了能写字、画画外,没有其他功能。但是我改进的笔可不一样,它拥有让人叹为观止的神奇功能,每个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好奇吗?请看下面的介绍

    它是用纳米材料做的,名字叫神奇笔。它的样子与一般笔的样子差不多,但它多了四个按钮和一个硬币那么大的洞,按钮的颜色有红、黄、蓝、绿,它们的作用也不同。红色按钮的作用是:每当你写作业时,只要姿势不对它就会罢工,让你不得不调整好姿势再写字,这样就不容易近视了。黄色按钮的作用是:遇到不会的字按一下它,再把那个字用一张小小的、透明的纸描上去,放进那个洞里面,那个洞就会把那个字注上拼音,再像打印机一样吐出来。蓝色按钮的作用是:你想使用笔家族所有其他笔的功能,它都能帮你实现。例如说你想用钢笔、圆珠笔、彩色笔、中性笔、铅笔写字,它仿佛是一个大仓库,就会变成你所想功能的笔。最后是绿色按钮了,它的作用是在你想听歌的时候,按这个按钮,然后心里默念那首歌的名字,它就会唱出动听的、你心里默念的歌。

    诸位看官,你们觉得这支多功能笔神奇吗?我相,只要大家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能发明出比这样更好的笔!

  • 《分子术》
  •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奖决定的时候评论说,赫希巴赫、李远哲及波拉尼的研究“对化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得以详细得多地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在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化学反应现象。比如,氢和氧的化合生成水,煤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等。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事实。但其中的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其速度变化如何?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反应的速度?

     怎样根据反应速度与控制因素的关系,推断某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这些都是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弄清这个过程,按照人们的意图来控制或改变反应的速度,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意义。前些年出版的《化学的挑战》一书,集中了美国300 多位教授的意见,把反应动力学列为当代化学7个前沿的首位。 反应动力学研究地位之重要,以致于这方面的研究已两次荣膺诺贝尔奖金。

     第一次是前苏联物理化学家谢苗诺夫与英国化学家欣谢尔伍德在1956年获得。这两位学者主要在链式和支链式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李远哲是利用分子束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分子束技术是 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学问。李远哲设计并装备了近10台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交叉仪器,来研究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他把分子束技术用于一般化学反应的研究,特别是用于大分子化学反应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技术。由于他的研究,过去宏观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得以修正,一些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

  • 《难忘的60分》
  •     高一时我的化学出奇的差。尽管初中时我这科的成绩一向不错,可是一年过后,"4',字开头的分数却频频出现在我的成绩册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讨厌化学题目的枯燥,讨厌计算过程的繁琐。尽管了大量的时间去补习化学,但丝毫没起作用—因为只花了时间,没有花心机。似乎从第一次没考好开始,我就对这门课产生了一种无名的厌恶,再也没有兴趣继续学下去。第一次不及格,我把它归咎为对高中课程的不适应,对小测验没有重视。于是,望女成凤的爸爸妈妈满怀希望地等着下次。可我却那样不争气,一次一次让他们失望。我不敢面对父母忧虑的眼光。对他们善意的提问,我也仅仅避让性地回答:“我实在不知道原因。”—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我不喜欢化学,甚至可以说,我恨透了化学。我就这样在浑浑沌沌中过了一个学期。在领到第二张开了红灯的学期总结性成绩单时,我终于忍不住大哭了一场。我并不是有意这么做的。谁不想考出好成绩?谁不想出类拔萃?我其他的科目都不错,可是每次都因为化学不及格而影响总成绩。我想改进学习方法,可却总是力不从心:只要我一捧起化学书,大脑就开始不听使唤。我落泪,因为我的无能,更因为化学老师尖锐的声音:“某些拖班级后腿的同学,你们怎么一点上进心都没有?”老师也是恨铁不成钢,这样说也不是出于她的本意,我不能怪她啊!可是这些话却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我强压下自己对化学的厌恶感,逼着自己一本一本地做题,一点一滴地背。可出乎我的意料,结果竟然一如既往。我的心被彻底击碎了,我开始害怕化学。又是一次小测验后,我坐在座位上一边忐忑不安地等着老师发我的卷子,一边提心吊胆地听老师喊名字,报分数,心里还琢磨着这次到底能得四十几分。

        “黎青青,601”老师简洁地喊着。我愣住了,那一刻,我简直不知是悲还是喜。“黎青青,60!”老师重复了一遍,同桌也推了我一把,我这才如梦初醒,快步上前接过卷子。老师对我微笑了一下,低声说:“加把劲,你能行!”我含着泪微笑着回到座位。60分,我及格了!真的,我及格了!我笑了,泪水也止不住地滚落下来,喜悦充满了我整个心室。是,我能行!那一刻,我那早已粉碎零落的信心重新立起来了,厌恶,害怕?不,它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60分,对许多“尖子生”来说是难以启齿的分数,可对那时的我来说,却如同取得了一次大捷。y分万岁!”我跳了起来,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从那天起,我找回了初中的感觉,拼命地学,学懂为止。在最后半个学期里,我的化学水平开始突飞猛进,高一毕业时,我已经考到了80分以上。由于对语文科偏,高二时我报考了文科班,但我的化学成绩再也没有掉下来过,这都是因为那一次难忘的60分呀!阳光男孩BOOBO传奇初二,开学。一张崭新面孔出现在教室。瞧他,满脸“小痘痘”,戴着一顶黑乎乎的帽子,身后背着一个容量达“几千升”的书包,穿着一套红黑相间的球衣,竟然还是9号。笑得蛮灿烂,不,不是灿烂,是“皮笑肉不笑”地站在教室后面。我对旁边的人说:“看样子不是好东西。”倒霉的是,那个“老古董”班主任竟然……竟然把那件“东西”放到我后座!看着他正与周围的人联络感情,我对此不屑一顾。我以一个最酷的姿态端坐在他面前,大有一副“杀无赦”的表情。“哎哟,糟啦,忘记扫地了。”当我满头大汗从球场飞奔回教室时,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那么干净?课桌那么整齐?莫非……莫非有“田螺姑娘”?咦,是……是他,他扫完了整个教室?难以置信。因为在平时,我们初二(5)班绝不可能有人肯做出如此壮举。“好,兄弟,我服了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后,熟络起来,改变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叫BO。聊天中,知道了他原来是留级生,因为太热爱足球,被父亲逼着留了一级。BO说自己学习不好。第一次数学测验,我捧着那张刚过“生死线”的试卷时,教数学的“无坚”老师照例表扬考第一的学生。天,从他口里念出的竟是BO。我猛回头,一把抢过BO的试卷,鲜红的90。哇,这小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BO的理科很棒,我甘拜下风。

        BO侃得最多的是足球。我对足球一窍不通,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22个男生围着一个球转,要球,就给他叹,何必抢。坐在BO前面,算不算“近水楼台先得月”?每节课间,他就拉住我,大侃特侃他的足球经,说中国足球为何冲不出亚洲,范志毅如何,罗纳尔多又怎样。看他讲得唾沫横飞,还时不时紧握拳头,大有一副“中国足球要靠他”的表情。他要培养我成为一个“准球迷”,整天灌输一些足球经,之后有点恨铁不成钢地拍拍我那—据他说是含铁99%的脑袋。好啦,讲讲BO在球场上的威风事。别看这小子平时吹自己有多棒,嘿,还真有两下子。BO司职中门,那个“等到花儿也谢了”的位置。他可以完完全全为了一个球而奋不顾身—不,应该是置生死于度外地扑过去,不论他脚下是石地、地还是沙地,全当成是“席梦思”。BO常常是一拐一拐走回教室。他向我炫耀脚上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略带骄傲地说:“喂,瞧,这是我奉献给足球的。”有一次,BO守门时被别人踢中头部,昏迷了三天三夜,还是钟情于守门。BO崇拜区楚良,说要做区楚良第二。我问BO为什么选择这个位置,BO说,因为这是最后一关。一个学期过去了。开学,BO来向我们道别。他又要转学了。他拍着我的肩,故作深沉地说:“保重啦!或许我们后会无期。了!”我使劲点点头从此,就真的再也没见过BO了。BO是个SunnyBoy。“BO。一路走好!”

  • 《妈妈的眼神》
  •     灯下我对着发下来的化学卷子发呆,妈妈坐在对面织毛 衣。这时,爸爸对我喊:“水开了,你把水灌上”。本来就心烦 意乱的我,一边站起身,一边对爸爸嚷道:“没看人家正忙着 吗,你就不会让小宏千。化学考试没考好,都是你们捣乱造 成的。”我一边进了厨房,灌完水,又坐下来。其实,我也知 道我讲的话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为了发泄发泄怒气而已。 妈妈听得此话,早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间:“你们的卷 子发下来了?你打多少分?,,我气呼呼地说:“还不到八十万妈 妈似乎有些吃惊,眉毛向上一挑,说:“把卷子给我看看。”说 着。“放下毛衣,拿过了卷子,她凑在灯下,卷子离眼睛很 远,她皱着眉,眯缝着眼睛,竭力看着,可能实在看不贝: 她叫我到里屋把她的老镜拿来。

        她一手扶着镜框,一手拿 着卷子,看得很费劲。唉,妈妈老了!眼角已出现了皱纹。我 望着妈妈这副样子,心理很难受。妈妈看完了,从镜框_L面 投来一瞥,似是探寻,似是责备,她说道:“你这张卷子反映 出你两个问题,一是马虎,计算能力差,二是概念有些模 糊。这题不是很难的,这样的成绩是不理想的。总结一下这 段学习的经验教训吧,我撅着嘴,小声哼道:“你就知道给你 的学生补课,给人家一遍一遍地讲,就没心思管我!,,妈妈听 了,愣了一下,没再说什么,只是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妈妈的脾气并不很好,小时候常常对我瞪眼睛,因此我 更喜欢爸爸,现在,我长大了,她还常常用这双眼睛表达对 我的意见,只是更含蓄罢了。 夜里,我感觉到谁轻轻地走进我的屋子,为我盖好被子, 妈妈常常夜里起来为我们盖被子的,此时我没有看妈妈,但 我猜想:妈妈的眼睛里一定闪着慈、期待的光波。

        早晨,我被炒菜声惊醒,我悄悄地下了床,看见妈妈正 在做饭,她的身影沐浴在晨曦之中,显得很美。我走了过 去,妈妈回过头来,又朝我投来一瞥。啊!妈妈的眼睛里有 几丝血丝,但仍是清澈的,饱含着期望。她对我说:“快拿碗 拿筷子,吃饭。”我默欲地点了点头,这时,我不禁责备起自 己来,你怎么不多想想妈妈的艰辛呢,她要工作,要忙家 务,这几天还要给我们赶做棉衣、棉裤,还要督促弟弟学 习,而我还埋怨她。她的眼神无怪乎有些红丝而且抑郁,这 时,我端起饭碗……心想,我今后一定要使妈妈的眼神永远 变得开朗,永远含着笑意。

  • 《灵感从何而来?》
  •     化学课上,我们经常使用石蕊试纸来检验酸、碱等化合物。但是殊不知石蕊试纸的发明还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十七世纪英国有位名叫罗伯特·波义耳的化学家,他酷。家里的花园中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一天,他带着一束紫罗兰花去自己的实验室.助手正在配制盐酸溶液,一不小心把紫罗兰花掉进了溶液里,爱花如命的波义耳急忙把花放在蒸馏水中冲洗。可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紫色的花瓣逐渐变成了淡红色。科学家的敏感使波义耳感到非同小可,他决定探索下去。他赶紧跑回家.到花园中采来了各种各样的花,把酸液滴在花瓣上,所有的花都变成了粉红色,波义耳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获得了灵感,经过多次实验和提炼,终于研制成功了检验酸、碱物质的石蕊试纸。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会想: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真是偶然中的偶然了,这全靠科学家的灵感。的确,石蕊试纸是偶然所得,但是偶然中却孕育着必然性。科学家的成功往往是偶然和必然相结合的产物。倘若波义耳对花瓣变色的现象视而不见,见而不想,也许我们今天就连石蕊试纸的面都没见过。波义耳之所以发明了石蕊试纸,正是由子他对偶然的现象认真观察,仔细考虑,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深入开掘,最终才能取得成果。科学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来自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来自对事物一丝不苟地钻研和提炼,来自坚持不懈的精神,古今中外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成就和灵感都是不懈努力的结晶。相传《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写文章之前,先要蒙头大睡,然后动笔一挥而就。果真如此,岂不是人人大睡一场,都能写出干古传诵的文章了?我想王勃酣睡是假,冥思苦想是真,若不是胸有成竹,他怎能就“下笔如有神”呢?杜甫、李白的诗家喻户晓,有人说诗人一喝酒就诗性大发,好象是酒给了他们创作灵感。而杜甫曾这样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就是靠着这种精神才写出一篇篇佳作的。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喝再多的酒,也不会写出片言碎语。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过:“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拜访徽汉的客人。”爱迪生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八的血汗加百分之二的灵感,”研究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让我们抛弃那些好高鸯远的空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对待学习,工作吧!

  • 最有兴趣的化学课
  •     上高中谁不想上大学深造?但是,1966年废除了高考制度。之后,推荐工农兵学员时,由于我岁数早已超过规定,而且那时走后门拉关系成风,也就绝了上大学的念头。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重新给了我们机会。可是我当时已经33岁了,结了婚而且有了三岁的儿子,没有房子住,租住在工厂附近农民的房子里。要参加高考,跨人高等学校大门再学习四年,无疑困难不少。

        1977年错过了机会,1978年再不抓住,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于是,我在规定报名期限的最后时刻,报了名,决心做一次拼搏。12年了,没有摸过高中课本,手头上甚至连一沐教材和参考资料都没有。在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拼命做些准备。

        在发榜时,居然在北京电机厂十多名理科考生中以五门总分375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这完全得益于在附中学习时打下的基础,得益于中学教育给予我的学习方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在考化学时,遇到操作题,当时课上陶老师讲过的操作要点一一记起,考卷上画的仪器仿佛成了摆在眼前真的仪器,任凭自己操作。遇到药品鉴别题,各种酸、碱、盐的颜色、形状、气体的气味全都反应上来了。结果得了88分,要是在准备阶段有书、有资料可参考,能够比较系统复习的话,我想应该分数还会更高些。

        我最感兴趣的课就是班主任陶琅老师教我们的化学,上课几乎全是在实验室里。上课时,大家站在实验室前面大圆台周围的阶梯上,老师边讲边做演示。当堂再分散到实验桌上亲手做实验,我们原理听得清,现象看得见,仪器摸得着。课后还有课外活动小组,学到电解就到电镀厂电镀车间参观,学到盐的颜色就到礼花厂参观,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样上课不但理解得深,记得牢,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素质教育,培养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终生受用。

  • 难忘师生情
  •     1953年,尚老师教我化学两年,高三时又做过一年我的班主任,我一直是化学科代表,与尚老师的接触较一般的同学多一些。直到他去世前夕,历时四十多个年头。我对化学的热爱,使我最终选择了化学专业,这都与尚老师分不开的,他是我的长辈、恩师、益友。

        上尚老师的化学课,我认为是一种享受。他授课时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声音抑扬倾挫、铿锵有力,讲台上整洁、条理。娴熟的化学试验技巧,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对成绩较差同学的耐心辅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讲到酒梢的挥发性时,他首先问:“谁参加过运动会!”我举起了手抢若回答:“我!”问:“擦过酒精吗?”答:“擦过”问:“什么感觉?”答:“感到凉,赛跑时步伐轻快多了。”尚老师说:“对!为什么感到凉,因为酒精有挥发性;带走了热量。叹他总是能用日常生活中的事讲解一些化学原理。

        讲新课之前,一开头总是大声提出问题,然后提高声音说:“想—想—”给我们留下积极思考的时间,然后才转人新课,很自然地由旧的知识点向新知识过渡。

        当我学习了金属钒的发现过程时,我异常激动,曾写过一首诗,《女神—钒娜第丝》并将此诗写到了周记上,我写到“我热爱化学,这是一种奇异的爱情,我要将终生献给化学事业。我会把碳变成金刚石,我要发现比金属娜更难熔化、比橡胶更具弹性的物质……”尚老师在周记上用红笔认真地加了批语:“你提到一些问题有的是难以解决的。目前最重要的是学好当前各科的基础知识。”并找我做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使我从对化学的狂热回到了现实。

        高三快毕业时,我母亲去学校参加了如何填报志愿的家长会,会后,尚老师对我母亲说:“冯娟的化学课学得比较突出,我希望她报考化学专业。”后来,我毅然报考了化学专业。在尚老师的影响下,我班的祁黛君、郭金雪、二班的迟锡增、三班的曹居东都学习化学专业,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这也是与尚老师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及对我们的帮助分不开的。

        我在南开大学时,经常经尚老师写信,汇报我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也能接到他的回信。自从1957年我被错划为右派后,为在政治上不影响老师而被迫中断了联系。1979年落实政策得到改正以后,我才敢去探望尚老师,时隔22年,他竟然一见面就喊出了我的名字,对于他的学生,他是如此熟悉。对于许多同学他都能记得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惊人的记忆力令人叫绝。

        1982年春节开始,我毛遂自荐做我班校友活动的组织者,至今已近二十年。每年都要组织几次聚会,如去尚老师家探望、聚会、去学校活动、去北海玩、在全聚德给尚老师办70大寿等。

        因尚老师孑然一身,我们更格外地照顾他,经常给他送食品、送日用品。我们深知尚老师膝部有病,赵汝光由北大骑车往尚老师家送一把工艺藤椅,尚老师爱不释手,一直用到逝世夕。他在病中生活不能自理,我班尤素珍、李兆瑞送去了带盖儿的马桶,解决了燃眉之急。

        尚老师爱僧分明,指点社会时弊,如社会风气败坏、社会秩序混乱、社会分配不公平。每每提起一些不良现象,他都表现得深恶痛绝。

        1998年春,尚老师住院期间,我去宣武医院探望他,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58届的陈伟星曾经给我两万多块钱,让我请保姆,提高生活质量,买营养品,我一分都没有动,全部存起来了,有一天,你们会明白的,我要将它捐献!”尚老师生活俭朴、节衣缩食。但对人并不苛求,富有同情心。在他家的院中,有一对年迈的高氏夫妇因无房屋居住,尚老师让他们住在他家的东屋,不取分文租金。

        尚老师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他说:“如果下辈子让我选择职业时,我还会选择教师。因为,我所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人,我对他们笑,他们会对我笑……这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才。”

        尚老师谦和平易,待人以诚,对学生了如指掌,他很重视教育方法。记得有一次上化学试验课,我班同学周瑞芬因家中有事迟到了,她很害怕、很窘迫,无所措手足,不敢进教室。当尚老师发现后平和地说:“进来!坐下吧。”虽然只说了五个字,但总比当众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的多。事隔多年当周瑞芬回忆起此事时,她的内心对尚老师仍然充满了感激之情。

        尚老师虽然对教课如此认真负责,经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但对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喜欢京剧,周末经常去听戏。年轻时喜欢踢足球。他博览群书,家中被书报簇拥着。喜欢集邮,知识面很宽。退休以后,仍订阅十多种报纸、杂志,他还经常大声朗读报纸。

        2000年1月,尚老师因病辞世。我们陷人悲痛之中:

        赵汝光同学亲自用鲜花做了小花环,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尚老师的遗像前献了鲜花。

        周瑞芬写了挽词:

        四十载拼春雨勤育桃李,

        跨世纪为人梯垂范后学。

        这正是对尚老师终生的最好评价和真实写照。

        我们怀念恩师—尚兴久老师!我们将踏着他的足迹前进!

  • 《舞蹈》
  •     终于厌倦了化学竞赛班的枯燥与乏味,在老姐的怂恿下,我决定选修舞蹈。

        刚作决定,无孔不人的本班狗仔队便像猫闻着腥一般蜂拥而至,一脸坏笑地问道:“沈慎,化学竞赛上得好好的,怎么选修舞蹈啦?”我耐心解释道,自己想陶冶一下情操,顺便也想减减肥。话音未落,眼前唾沫横飞,骂声不绝:“伪君子,睁眼说瞎话呢你!老实交待!”……“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泡妹妹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好容易熬到放学,我已口干舌燥,头晕脑涨,不辨东南西北了。

        周三下午,我和几位舞蹈班的师兄走向上课地点———体育馆,随口问及舞蹈班的情况,几位师兄不怀好意地对我说:“舞蹈班女生个个气质独特,性格温柔……”还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上个星期,某位师姐跳舞时一个踉跄,师兄H君急忙去扶,结果发生了一次亲密接触。这下我可苦恼极了,万一我的舞伴一个踉跄,我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当我苦苦矛盾之时,体育馆已经近在眼前了。

        大家集合完毕,舞蹈教练来了。这位男教练40岁左右。可身材奇好,步履轻盈,我不禁想起老妈单位里的那“酒精”沙场的“油袖”干部们,个个腆着个大肚子,活像一只只啤酒瓶。想到跳一段时间舞后,我也可以像教练一样苗条,我不禁增添了几分信心。不一会儿,柔美的音乐声响起,大家开始作准备活动,随着音乐声,两手慢慢摆动,渐渐地我的心也陶醉在这音乐声中。

        接着,教练开始教我们牛仔舞步,可敝人实在愚钝,学了半天,我只觉得自己已不是斗牛士,而成了筋疲力尽的“牛”。教完舞步,好心的教练安排了一个跳得不错的师姐给我当舞伴。激昂的牛仔舞曲声响起,我突然发现搂住舞伴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大脑一时不听使唤,不小心踩了舞伴几脚。无奈我只好把目光射向自己的脚步,可由于敝人舞技实在太差,步子总是慢半拍,急得舞伴咬牙切齿。终于音乐声结束,我满脸惭愧地向舞伴道歉:“实在对不起,我太紧张,步子有些机械。”谁知舞伴没好气地刺了一句:“不是你脚步机械,而是全身都很机械!”说完后她似乎意犹未尽,又“温柔”地对我说:“曾经有一个瞥脚的舞伴摆在我的面前,我一时糊涂和他一起跳,直到跳完之后才后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舞伴说三个字——你快滚!”

        回到教室,狗仔队向我投来羡慕而又妒忌的眼光,我则回之以苦苦的Smile。

     

  • 《我有个化学老爸》
  •     我对爸爸、妈妈都很喜爱,但我更爱爸爸一些。

        我虽然爱爸爸,却很少能见到他。早上我一睁眼,爸爸的床已经空了,我知道爸爸锻炼去了。晚上我已经睡下,爸爸还没有回来,我知道爸爸不是到图书馆,就是到实验室工作去了。

        爸爸,我多么愿意老呆在您的身边,看着您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甚至您那由于工作忙而忘了刮的长胡子,我都愿意看,我感到那是您的美。由于您长期辛勤工作和钻研科学技术,您本来就瘦削的身材,现在显得更加修长了。

        打倒了“四人帮”,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从那以后,爸爸他们这些科技人员又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没日没夜地大干起来。

        记得那是个星期天,妈妈正好买了三张《海外赤子》的电影票。这个电影,爸爸曾经多次说过要看。现在票买来了,我高兴得连蹦带跳地跑到爸爸的房间,只见爸爸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厚厚的书。我急忙夺过爸爸的书说“‘爸爸,妈妈买来《海外赤子》的电影票了!”爸爸笑了笑说:“你们快去看吧!”我很惊讶地说:“爸爸,您不是想看这部电影吗?”“不,爸爸今天没有时间,你和妈妈去看吧!”我还是不肯走,又磨了几句,看见爸爸只顾专心地看书,我只好和妈妈走了。可当我和妈妈走出家门时,看到爸爸也跟在后面。我可高兴了,心想:爸爸还是想看电影,到底来了。可到了电影院以后,左等右等,也不见爸爸来。电影都快开演了,还不见他来。我着急地悄悄问妈妈:“爸爸到底上哪儿去了?怎么还不到?”妈妈悄悄说:“还是老地方吧!”这时我恍然大悟,爸爸又去实验室了。电影好极了,我一边看一边想着爸爸。散场后,我不顾妈妈的劝阻,跑到爸爸的实验室去。
        楼里安静极了,我感到有些紧张,快步走到爸爸的实验室门口,轻轻拉开了门,啊,这真是一个化学世界,只见里面有许多瓶瓶罐堆,装满了各种颜色的液体,美极了!还有许多仪器设备我都不认识,好象是什么新牌号的收音机,有大有小,大的比电视机还大,小的比闹表还小,真使我眼花缭乱。我正不知看什么才好,这时我一眼看见穿白大褂正在做实验的爸爸,便高兴地跑过去问个没完:“爸爸,这底下是个大圆球、上面有个细脖子的是什么玩艺?”爸爸说:“这是容量瓶。”我指着一台仪器问:“这是什么牌号的收音机呀?”爸爸哈哈大笑了,他说:“孩子,这不是收音机,这是色谱分析仪,可比收音机有用多了。”我东问西问,爸爸一样一样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把我幼小心灵的大门打开了,使我开始对化学发生了兴趣,立志要象爸爸那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才华。

        总之,爸爸就是这样善于工作、善于学习的,因此,人们都很喜欢他、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