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年少早识苏东坡》这本书时,我以为会是一本满是古文的“难读书”。可翻看几页就发现,书里的苏东坡像一个亲切的大朋友——会因为吃到好吃的东坡肉开心,会在下雨天撑着伞散步,还会和朋友开玩笑,一点都不“古板”。
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苏东坡不管遇到什么难事,都能笑着面对。他被贬到黄州时,住的地方又破又小,连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却自己动手开垦荒地种庄稼,还发明了东坡肉、东坡羹。读到他蹲在田埂上,捧着一碗热粥吃得香的样子,我想起上次数学考试,我因为一道应用题没对,回家哭了好久,连晚饭都没吃。现在想想,苏东坡遇到的困难比我大太多了,可他没有抱怨,反而找乐子。后来我再遇到难题,就学着他的样子,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慢慢来,总能想出来”,居然真的没那么着急了。
苏东坡还特别爱学习,小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读书,连过年都不肯偷懒。有一次,他为了弄明白一首诗的意思,跑了十几里路去请教老师。这让我脸红极了——我上周因为想看动画片,作业写得马马虎虎,生字还错了好几个。妈妈批评我时,我还觉得委屈。读完苏东坡的故事,我把书桌前的动画片海报换成了“认真写字”的小纸条,每天放学先把作业写工整,遇到不会的字词,就查字典、问老师,再也不敷衍了。
书里还说,苏东坡特别关心别人。他在杭州当太守时,看到百姓喝不到干净的水,就带头挖井;看到西湖堵塞,就组织人清淤泥、修长堤。这让我想起班里的互助小组,以前我总觉得帮同学讲题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太愿意。现在我主动帮同桌补习数学口算,他学会了之后,还教我怎么画手抄报。原来像苏东坡那样帮助别人,自己也会这么开心。
合上书,我好像认识了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他会难过,会饿肚子,却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别人充满善意。以后我再遇到不开心的事,就想想他的东坡肉;学习偷懒时,就想想他凌晨读书的样子。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事: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做个乐观、努力又温暖的人。
(作者是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读罢《年少早识苏东坡》,那个爱吃、爱笑、乐观的东坡先生仿佛跃然眼前!
家长感言
感谢这本书让孩子遇见了可爱的苏东坡。从前那个遇挫爱哭、学习敷衍的孩子,如今会主动调整心态、认真学习,还懂得帮助同学。看到孩子从书中汲取力量并成长,作为家长,既欣慰又感动,也愿她永葆这份热忱。
教师赏析
这篇读后感视角独特,小作者没有空谈东坡的事迹,而是结合自身经历,从乐观、好学、助人三方面展开,文字鲜活又真挚。可见她真正读懂了苏东坡,更将精神内化于心。这份细腻的感悟与成长,正是阅读最动人的力量 。(袁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