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渐暗,喧嚣沉淀,当银幕亮起《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瞬间,我的心便被牢牢抓住,沉浸于这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走出影院,耳边仍是人们热烈的赞叹,150亿票房的辉煌,如同无数星光,映照着这部国漫的非凡魅力。
荧幕上,李靖夫妇的身影久久挥之不去,我的心湖翻涌着复杂的涟漪——是深深的感动,也夹杂着丝丝酸楚。魔丸转世的哪吒,承受着世人的误解与恐惧,连踢毽子的欢乐都成了奢望。唯有他的父母,始终坚定地站在他身边,那句饱含温情的“爹娘来陪你”,像一道暖流,瞬间击中我心房。这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的爱,同样是无微不至的港湾。古语有云“人性有恶”(荀子),更需后天引导。影片中,百姓对哪吒的态度从排斥到接纳,正是李靖夫妇以爱为犁,用心血浇灌、教育感化的奇迹。反观自身,我常将成绩归功于己,却忽略了父母在背后无声的托举,甚至将他们的叮咛视作烦扰,如今想来,何其惭愧!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哪吒这声石破天惊的呐喊,在影院中激荡起无声的惊雷。仙,就一定代表正义吗?影片无情地撕开了某些“仙人”道貌岸然的面纱,揭示其下的虚伪与不堪。这声呐喊,让我想起秦末陈胜、吴广那声撼动山河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让我铭记,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不甘命运摆布,抛头颅洒热血,才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崭新的中国!哪吒的反抗,与这磅礴的历史回响何其相似!
导演的大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敖丙,这个在传统故事中可能早早退场的角色,在此片中成为了哪吒生死与共的挚友。正是这样打破桎梏的匠心设计,赋予了影片更深沉的力量和更璀璨的光彩。
申公豹那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如警钟长鸣。生活里,我们有时是那被成见裹挟的“百姓”,既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魔童”,也可能因成见而误解他人。影片告诉我们:无论身份几何,打破成见的钥匙,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哪吒与敖丙合力冲破天元鼎的瞬间,那决绝的怒吼气吞山河!天元鼎,象征着困住他们的心魔。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学习路上的道道难题,不正是需要征服的“心魔”吗?只要像哪吒那般,怀抱坚定信念,认真钻研,细致拆解,终能踏破关隘,迎来进步的曙光。
《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我燃起了一道名为“不屈”的生命之光。从今日起,我要告别昔日的懵懂与浮躁,在父母深沉的爱意里,汲取力量,奋发图强。做一个如哪吒般勇于抗争、锐意进取的少年,向着心中的梦想高地,坚定攀登。我深信,只要紧握“我命由我”的信念,终有一日,我也能冲破属于自己的“天元鼎”,拥抱那璀璨的成功荣光!
蛇年春节假期,我怀着满心期待走进电影院,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哪吒系列的铁杆粉丝,这部电影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
影片开场,熟悉的封神世界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一回,故事的生动程度与情感的丰富性都远超想象。
先说说情节,哪吒的成长之路充满波折,他和敖丙之间纯粹又深厚的友情,还有面对命运刁难时展现出的勇敢坚韧,每一个情节都像小钩子,紧紧勾住我的心。
再看画面,电影的画面制作堪称一绝,细节之处更是精雕细琢。战斗场面激烈壮观,好似汹涌澎湃的浪潮扑面而来,让我仿佛置身其中,热血在身体里直往上涌。
除了精彩的情节和画面,影片中哪吒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线,更是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进我心里,让我深深体会到家的温暖与力量。无论哪吒遭遇怎样的困境,父母始终如一地坚定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毫无保留的支持与疼爱。
看完电影,我从心底感受到勇气、爱与担当汇聚而成的强大力量。哪吒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激励着我珍惜身边的人,勇敢无畏地直面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个春节,因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变得格外精彩难忘。
老师评语:开头点明怀着期待去看电影,引起下文。中间分别从情节、画面、情感三个方面阐述,每个部分用连接词过渡,层次更清晰。结尾总结感受与激励,升华主题。用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像小钩子,紧紧勾住我的心”“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等,让表述更生动;“热血在身体里直往上涌”的描述更具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