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动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0:02:32
  • 《教学论文|浅谈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 摘要:语文学习动机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本文将具体阐述语文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功能。其次,语文学习动机包括“内驱力”、“自我调节”和“成就归因”三大部分。对于如何激发和培养语文学习动机,也将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加以案例分析,试图寻找激发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驱力 自我调节 成就归因 语文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通俗的说,它如同一辆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动机就像发动机引发人的行为,并维持这种行为;动机就像方向盘,引导人的行为方向。正如斯滕博格所言:“我们可以把动机看作是能够帮助一个人达到某个目标的内部精神能量或心理力量。”动机具有普遍性,在意识层面上,没有无动机的行为。动机具有情境性,在两种不同的境遇中,所做的事情动机是不同的。动机具有方向性,在人的行为中起指引作用。动机的强度具有差异性,做同样的事,不同的个体或者同一个体的不同阶段,其动机存在差异。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动力。

    一、 语文学习动机的作用及功能

    从动机的概念来看,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并且能够引领和维持语文学习行为,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意志、激发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但是,动机强度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高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动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任何活动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者过于强烈,都会使工作的效率下降。如果学生想获得学习成功的愿望过于强烈,那么他将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氛围中,如此一来,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会制约正常的学习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倒U曲线”。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二、语文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语文学习动机是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动力。语文学习动机包含“内驱力”“自我调节”“成就归因”三部分。内驱力由“认知内驱力”(学习兴趣)、“自我提高内驱力”(自尊)、“附属内驱力”(奖励、批评)三个方面组成。自我效能感(成功)和意志(自觉、毅力)共同构成自我调节部分。而语文学习的成就归因主要是指学业成就。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本文将从语文学习动机的这三个构成部分分别进行阐述。

    (一)内驱力的激发与培养

    认知内驱力,即直接兴趣、好奇心。首先语文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对语文本身感到好奇、爱好而产生兴趣。激起好奇心的刺激物必须是新奇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激趣的有效途径。笔者实习时教授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入设计中,首先抛出了一个心理测试——测试你最崇拜的人:“从1到9里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然后乘3加3再乘3,再把个位与十位相加。得出的数字对应的人,就是你内心最崇拜的人。”这是一个数字游戏,无论选择哪一个数,最后的答案都是常数9,我在9对应的人物上写下“普希金”的名字。班上的所有人答案都会是“普希金”。从而引入到这首诗歌的学习,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也与诗歌中“欺骗”相通。有了这种情境,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学生学起诗歌来也有了动力。其次刺激物的复杂度、刺激的强度等因素与全神贯注的强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刺激的复杂度、刺激强度等因素我们称之为“信息量”,信息量过大或者过低都不会引起充分的注意。超过最佳水平的信息量,会产生疲劳、烦闷、痛苦、回避等感觉。而信息量过低,兴趣的维持时间就会相对的较短,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笔者曾在网络上观看一节《雨巷》的教学实录,这位语文老师文学知识丰富,在介绍作者戴望舒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将现代派的“意识流”、“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进行了系统的“简单”的阐述。讲述意象时,又花了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词中关于意象的诗句。花在诗歌《雨巷》的时间相对不足。拓展的太宽,整堂课很满,信息量过大,在课上老师不厌其烦的解释说明,会让学生感到问题过于困难。过几天问起学生现代派的知识,估计没几人记得,早就过眼云烟了。我认为与其教师简单的介绍现代派,不如以《雨巷》为起点,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对现代派感兴趣,喜欢上现代派,有了这一刺激,学生也就有了阅读现代派作品的动机。与其面面俱到不如专攻一两项,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一堂好的语文课贵在内容上的“少而精”。教师不仅要激趣,而且还要处理好信息的“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成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第一,教师减法教学。李镇西老师教授生字词,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出题,把自认为困难的生字词记录下来,通过注音、填空等形式组成一套习题。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对于一些熟字的错误读法,教师通过上课时抽查,并点拨学生留意这类词。教师在这里不再是一手包办,而是适时地出来进行引导,让学生获得能力上得满足,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学生上课法。笔者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曾经就把一些自读课文留给学生来教。上课的同学会获得一种优越感,并且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卖力。长沙市一中的刘伟老师曾让学生执教姜夔的《扬州慢》,学生为了上好课,查阅了许多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比如《人间词话》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主动的寻找知识,扩大视野,强过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在学生授课的环节中,授课小教师很有可能产生投身语文方面职业的想法。

    附属内驱力,即为了保持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皮尔逊曾指出:获得老师喜欢,这种奖励对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影响力的,它不仅贯穿小学全程,而且还延续到中学和大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会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好好表现。教师的表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的学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中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他们会思考教师的评价是真诚还是敷衍,不会盲目的相信表扬。所以,表扬的方式也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对于初高中生,表扬赞许,需要就事论事。语文是一门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科目,学生的作文、周记都是学生的成长记录,如果教师只是用等级ABC来应付,势必丧失了一个与学生心灵对话、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佩奇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研究表明给予个别评价和等级评价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具有差异的。当自己是初高中生的时候,每次拿到作文本,或者周记本,最期待的都是老师的评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别评价,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具有很大的影响。一些附属内驱力强的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往往学习动机强烈,反之,动机削弱。有研究显示,初中生或高中生所喜欢的老师的类型是: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朝气等。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说不断提升自身品质是一门终身必修课。

    (二)语文学习的自我调节

    第一,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榜样)、情绪唤起等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首先,成功的经验会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失败会使自我效能感降低,当然也会受归因方式的影响。成功与失败不能以成绩或者分数定夺。语文教学活动要使学生具体的感受到社会对他的要求,在需要中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满足,提升自我效能感。有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名教师组织学生到街头寻找错别字,将调查的结果汇总,寄给政府相关部门,此事还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相信,这次特殊的经验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将语文的学习与实践相打通,增强对成功的体验,是提高语文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其次,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做某事会进行推测和判断,这就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的确定是恰当的,能够通过努力达成。任务太多,任务太难都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维果茨基提出要判断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将来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学习目标是语文学习的动力,教师不仅应该帮助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的确立也应因人而异。第三,语文教师要注意到榜样的作用。从远处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讲述古今中外励志的故事;从自身着眼,教师自身、身旁其他同学,这些都是近处的榜样。列宁曾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名著经典,然后让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所崇拜的名人、喜欢的作品,积极的对话交流可以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一个班级语文的学习氛围浓厚,对于个别学习动机弱的学生也会起到“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水涨船高”的同化作用。

    第二,意志。当具备了内驱力、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就需要个体的意志对是否发动动机行为做出判断。意志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一门学科的工作。任何领域,要获得发展,赢得成就,意志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意志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学生的自我锻炼,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的以身作则、提醒辅助也是必要的。在语文摘抄本上搜集箴言、警句等以自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成败的归因

    成败的经验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归因方式差异。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对那些经常在语文学习中受挫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个别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原因。正确的认识成功与失败,输与赢,胜不骄,败不馁,不要让学生沉浸在失败之中,消磨了语文学习的动机。在每一次竞赛、活动、考试结束后,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反思,进行书面经验总结。分析哪些因素是可控的(情绪、自身努力状况),哪些是不可控的(运气、机遇),失败时过多的将原因归结于不可控因素,容易忽视自身的内在原因,夸大自身的内在原因,又容易造成挫败感,消磨斗志。

    语文学习的动机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经验不足,暂且从以上这几方面论述。

    参考文献:

    [1] 山内光哉. 学习与教学心理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2] 周庆元. 语文教育心理学[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石林,皇甫全. 语文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结构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4] 孙俊三 ,雷小波. 教育原理[M].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 《眼睛,我们的好朋友》
  • 一、研究动机:班上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重度近视,同学们,有些职业就算是轻度近视也无法报考,例如飞行员、坦克、测绘、雷达专业学员。可是到底为什么会近视呢?要怎么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和同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决定要查出真相!

    二、研究目的:①为什么会近视?②要怎么保护眼睛?

    三、研究准备:①问卷调查②查找相关资料

    四、人员分工:甘彬婷:制作问卷,在班级展开调查

    林洁瑜:查找资料

    温馨怡:整理资料

    研究步骤:①在班级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②整理资料和问卷中的数据

    ③进行讨论、研究并得出结论

    ④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

    ①问卷结果:在班级开展是否戴眼镜的问卷调查,班级共44人参加问卷调查,有13人近视,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戴眼镜的人虽然不多可是班上有许多同学仍然每天打电脑打到通宵,这样就增加了近视的几率。

    ②为什么会近视?引起近视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无可怀疑的。即现在的孩子近距离视物的时间比过去要多得多,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和电脑等。在新加坡近视的比例达到了令人吃惊的水平,军队招募的新兵中,80%的18岁男青年都是近视眼,而在30年前只有25%。一些行业如警察在招募人员时发现要找到视力符合要求的人员很困难。

    ③要怎么样才能保护眼睛?保护眼睛,平时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电脑操作时,由于电脑键盘接触者较多,工作完毕应洗手以防传染病。

    2、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应经常保持脸部和手的皮肤清洁,因为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如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易发生难看的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影响美容与身心健康。

    3、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全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饮些茶,因陋就简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与拮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对人体造知功能以及遗传基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注意正确的姿势:操作时坐资应正确舒适。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5、注意工作环境: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最好用湿布或温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处理,合理调节风量,变换新鲜空气。如果是在家中进行电脑操作,也应尽量参照心个条悠扬,并使用防护屏,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子辐身对人体的危害。

    6、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并且最好到操作室之外活动活动手脚与躯干,散散步,做做广播操,进行积极的休息,或者在室内做眼睛保健操和活动头部(很多人抱怨颈椎疼,活动头部会有帮助)。

    7、注意保护视力:欲保护好视力,除了定时休息、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之外,最好注意远眺,经常做眼睛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七、结论:同学们,通过电脑技术来增长自己的知识虽好,但是也要注意时间,不要让我们的眼睛过度疲劳,要让它歇下来喘口气休息一会儿!

  • 《现场作文中表现》
  •  由于写作动机不纯,而造成在现场作文中表现失常,遭致失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第二,保持强盛的自心。_在现场作文中,情绪是很不容易稳定的。由于现场作文的题目一般都是有特定要求的,学生事先不知道会出什么题月,周而有一定的神秘感,在写作前有些焦急不安。这是可以理解的。伺题在于,看到作文题目以后应该立即安定情绪。从临场情况看,作文题目揭晓后,学生中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感到题目“对胃口”,有相应的材料可写,写作情一绪比较稳定。另一种情况是感到题目出乎意外,一时找不到较好的材料。处于后一种情况的时候,至为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自哼心。学生如果持有强盛的自信心,面对作文题目,正视现有基础,他们的写作情绪就会稳定下来,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

     随着思考的步步深入,知识和生活中的有关材料会有秩序的得到调动,并通过筛选、组合、补充、引申而终于产生通的飞跃,思绪纳入了文路,通过了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的难关,到达了“柳暗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写作境地。请看一位比赛获奖者是这样介绍他的构思过程的:看到“生活告诉我……”这个题目,我感到挺难写,因为生活的内容实在太多太杂。怎样才能从我的生活圈子中找到引人深思的人或事呢?我想到了一件,那就是我家庭生活中的真实事件,那是一件不幸的事。然而我又犹豫了,到底该不该写?回忆痛苦是不容易的,而要把它作为作文的素材就更不容易。为了写出我的真实水平和真情实感,我鼓足勇气以这件事为内容,写下了《生活告诉我’.~..》·这位同学在思考过程中遇到了两处困难:一是生活内容太多太杂,不知写什么好,一是有了写作素材,又顾虑重重,“到底该不该写?”他通过思考,“鼓足勇气"<多么可贵的自信心!)一步一步克服了障碍,终于写成---篇情深沉而又富有哲理的好文章。

     可以设想,如果不是迎着困难上,而是在拿到作文题日后,一如有些同学一样,“一时不知所措”,“一片空白”“害怕了”,“头痛”,“一下子楞住了”,继而畏惧,自卑,那么,注意力还会集中?思考还能深入?我们看到有些同学在现场作文时,愁眉苦脸,一会儿看看题目,一会儿涂上几笔,一.会儿又划去44·…时间一分一秒地流淌过去了,他的写作情绪也越来越低落了。这些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 《杂文说明背景式》
  •     (4)说明背景式。即在开头说明写作的背景、起因或动机。如:高扬的杂文《“急躁情绪”辨》(见《纵横集》),开头说:“两年来经常参加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更替的讨论。在大量中青年干部考察材料中,不断出现有‘急躁情绪’的记载。开始还不大在意,以为人总不免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吧,然而耳闻目睹这种论断越来越多,到最近,‘急躁情绪’竟至成了百分之六七十被选拔对象的通病,这就不免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就是一个相当典型的说明写作背景式开头。鲁迅《论“赴难”和“逃难’,》(《南腔北调集》)的开头中,也是用的“说明式”:“我常常看《涛声》,也常常叫‘快哉’!但这回见了周木斋先生那篇《骂人与自骂》,其中说北平的大学生‘即使不能赴难,最低最低的限度也应不逃难’,而致慨于五四运动时代式锋芒之销尽,却使我如骨续在喉,不能不说几句话。”

        (5)“树靶子”式。这是在批判性杂文中经常看到的。往往是先把论敌的观点和特点在开头中摆出来,以下即施之以分析批判。如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坟》)的开头,即先树论敌的论点为靶子:“《语丝》五七期上语堂先生曾经讲起‘费厄泼赖’,以为此种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我们只好努力鼓励;又谓不‘打落水狗”,即足以补充‘费厄泼赖”的意义。我不懂英文,因此也不明这字的函义究竟怎样,如果不‘打落水狗’也即这种精神之一体,则我却很想有所议论。”在《揩油》(《准风月谈》)中,则是概括论敌的特点而为靶子:“‘揩油’,是说明着奴才的品行全部的。”这两种情形,都是先树靶子后放枪,这样批起来才能有的放矢。聂给弩的杂文《由一篇“社论”引起的》(见(聂组鸳杂文集))中,在(徒托空言的时代过去了》一节,开头一段也是如此:“一个反动报纸的社论说,中央人民政府号召的春耕运动是‘徒托空言’。这是个可喜的消息,就是春耕运动本身,连反动报纸也无可吹求;不过就它的立场,希望是‘徒托空言’而已。”这个靶子一树,下文就是“有的放矢”的评论了。工子野的杂文《争不“自由”》(见《槐下居丛稿》)则用勾勒特写镜头的手法设了一个靶子:“仿佛听什么人讲过以下两则故事:某甲在街上行走,迎面来了一个不相识的人,当两人碰在一起的时候。那人突然伸手劈脸打了某甲几记耳光。某甲拉着问他:

        ‘你为什么无缘无故打我?’

        ‘这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嘻嘻一笑,扬长而去。

    ……

        这样树起的靶子,显得生动、形象,也不失为可取之一法。

  • 《使用自己的语言》
  •     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作者写文章的动机和目的。但思想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离开了语言就无法表达思想。

        在上面,我们强调一篇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是和共有思想相对而言的,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有全面的了解。

        之后,我们又强调,不但要有自己的思想,还要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表达,思想是不会自己从大脑中走出来与大家见面的。而表达就是对语言的合理使用。不掌握语言,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提到语言,大家就会想到《红楼梦》之类的名著,好像语言都存在于那些厚厚的著作当中,不掌握那些大部头的著作就无法掌握语言。所以,语言在我们面前是那么高深莫测,是那么高不可攀。如果我对孩子们提出“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个要求,许多人会觉得标准太高了,认为孩子们做不到。

        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看法,认为语言离孩子们很遥远,他们只要会背诵别人的句子,会使用成语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发现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比如我们邻居家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孩,她很淘气。一天夜里,跟妈妈耍赖,她好脾气的爸爸在旁边不停地教育她,批评她,小女孩终于听厌了,抬起头冲她爸爸说:“你别说话!”“别”字还拉着长长的调。这句话多生动,多能表达一个孩子此时的心境呀!在同样的情景下,一个大人是不会这样表达的,你能说这句话不是那个小女孩自己的吗?

        如果连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都能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她的心情和要求,那么,我们的中小学生为什么不能呢?如果他们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09待改进。

        我小时候就经常摘抄成语和名人名言,我现在的许多学生也经常这样做。一个大学生曾疑惑地问我,“老师,我看书摘了许多好句子,为什么自己写作文时用不上?”可能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困惑吧。他们认为,语言是通过背诵别人现成的句子,或别人的文章掌握的,写作文时用上了别人的语言,用上了一些成语就是最好的。一个函大的学生(小学教师)就曾经在写作文时大量引用歌词,猛一听很漂亮,但经不起分析,因为这些漂亮的句子对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帮助,漂亮有于于么用呢?

        语言是为表达思想服务的,既然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使用的当然应该是“自己的语言”。别人的语言,都是为表达别人的思想服务的,断章取义,摘取几个漂亮的句子,是无法掌握别人文章精华的。如果再把别人的句子挪到自己的文章中,可能更是不伦不类。所以,学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写文章,是对一个中学生的起码要求。教师们应大胆地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问,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不是错了呢?

        “熟读唐诗三百首”也好,“读书破万卷”也好,其立足点不是让人们去摹仿、抄袭他们的语言,而是让人们领略其中的思想、精神和气势,这是提高一个人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古人说得没错,我们理解也不要有偏差。其实,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语言风格的,他们都极力追求自己的语言个性。多读书才能提高文学修养,提高文学修养才能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从而,有利于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自己的呢?

        语言是由文字组合而成的,但由于人的性格不同,学识不同,心境不同等,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会有不同的组词方式。构成不同的语态,从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如上面我们举的那个例子,就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想表达她对唠叨的厌烦,不会使用“你真烦”、“你闭嘴”这些词汇,她只能说“你别说话”。而她妈妈在同样情况下也不会使用“你别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会说,“行啦行啦,别唠叨个没完”。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在同一境遇下,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达了各自相同的心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大都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在写作文时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当然,学生们之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故意避开自己的句子,去寻找别人使用过的句子,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可能是教师的误导。比如,老师对孩子们在作文中使用成语,引用漂亮的歌词等大加赞赏,会使孩子们误以为这样的语言是好的、成功的,从而大加仿效。孩子们习惯于以老师的好恶来判断优劣,老师不用明说,只是在批评和赞扬中就表明了态度。如我女儿有一篇作文写运动场上的见闻,初稿中她写了两个同学比赛时的情况。她这样写道:ux x像一匹奔跑的野马向终点冲去。”写另一个同学时说:“她跑起来像刮风一样。”我对这两个比喻句很感兴趣,可她说:“我怕老师不喜欢,抄写时全都删掉了。”这两个比喻有点夸张,但却带着一个孩子的创作灵感,比“离弦的箭”有意义多了。但孩子们下意识地认为,这些句子是不受欢迎的,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观念对孩子们的影响太大了。

        二、因为组织句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如引用抄袭来得方便。我们看到一些现象时,需要费脑子琢磨一番才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可如果背诵了别人的句子,此时就能脱口而出。一个习惯性说法,会因使用频率很高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遇类似情况,头脑中就会闪现出这些熟悉的句子来,自己也就徽得去组织新句子了。

        表面上看使用旧句子更省事儿,但实际上还是自己的句子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要认真,也不容易出错。使用旧句子反而要反复掂量,考虑怎么和自己的语言揉合,揉合不好会显得很生硬。

        如有一个孩子在日记中有这样几句话:“这次妈妈给姥姥、姥爷各买了一件羽绒服,他们二老试衣服时高兴得闭不上嘴了,他们穿上了这件深红色的衣服,就像年轻了五六岁,这衣服是在其他老人说服下才买的。我想,现在的老人买衣服的眼光真和以前不同了,原来老人们也这样喜欢鲜艳的色彩啊!”

        第一段有两三处错误,第二段是个长句子,表达的意思挺复杂但很通顺,意思也很清楚。若仔细分析第一段中的错误之处,就会发现,这孩子想拣个现成的句子用。“高兴得合不拢嘴”,“看上去年轻了五六岁”,但旧句子与自己的句子没有揉合好,出现了裂缝。第二段则完全是她自己组织的句子,就没有这个毛病。所以说,使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比使用现成句子更难。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写作文的重要标准。一旦掌握了这个标准,每个学生都可以判断自己的作文怎么样了。只要你认为作文中表达了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并认为自己确实表达清楚了,语言又是自己通常使用的,是自己熟悉的腔调,就像自己平时在说话一样,那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就是成功的。

        前几天我翻看女儿的日记本,检查她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发现有一篇日记被她自己划掉了。这篇日记是她自己诊断出了毛病后枪毙的。缺少思想,流水账一样,没有重点。后边的一篇写得确实不错。我问她:“这几天日记写得怎么样?”

        “还行。”

        “什么是还行?”

        “就是不错哩。”

        “你怎么知道不错?”

        “自己写的还不知道?”但以前这样自信的时候很少,你什么时候问她:“你认为你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不知道。”

        “自己写的还不知道?”

        “不知道。”

        把标准交给孩子们,让她们自己心中有数,对她们是很重要的。

        当然我所谈的好文章的标准,并不是那种可以当“范文”的标准。而是对于每一个人自己来说的。就每一个写作者来讲,写作文的目的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尽管许多人是被动地写作,但既然拿起了笔,就应该用笔倾诉心声。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是成功的。但无论你写得多好,也不要指望当“范文”,因为“范文”容易取消差异,消灭个性。所以你也不必拿着所谓的“范文”,和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可比,而是因为这样做意义不大。

  • 《议“动机”》
  •     杂文家在大张挞伐颜元叔的“教唆”中,追究《中流》引进颜元叔的“动机”,并由“动机”追究“编《中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噫嘻!气势汹汹矣!然而,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时过十多年,声犹在耳。是了,“文革”期间的大“批判”不就是这样的声音吗?杂文家们不是很厌恶“大批判”么?何以竟操起“大批判”的营生来呢?!

        《中流》引进颜元叔文章的“动机”,似乎并不难了解,因为有《中流》的“文本”(对不起,用了新潮理论家引进的时髦名词)在,那专栏就叫做“爱我中华的心声,壮我中华的呼唤”,白纸黑字,昭然在目,何劳杂文家穷追冥搜!这动机不就是想借此激起爱我中华、壮我中华的热情而已,作为一般读者也都是看得很清楚的。至于杂文家气势汹汹追究“编《中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似乎颇有点滑稽了!想激起热爱中华,壮我中华热情的《中流》编者会是什么人?至少是爱我中华的人物吧!这可以从《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等作品中找到他们的思想脉络,这也是白纸黑字,昭然在目的。杂文家气势汹汹、气壮如牛追究到底是什么人,用意何在?是不是想如“文革”期间上纲上线,投之于图固之中呢?但是,杂文家们不是口口声声说别人搞“文革”“大批判”,他们不是很反“文革”很反“大批判”的么?何以言行如此不一?杂文家“说”别人“气急败坏”,这种气势汹汹地祭起“追查”究竟是什么人的“法宝”!这才真正是有点“气急败坏”的症候了。按迅翁的意见,辱骂不是战斗,恐吓也不是战斗。杂文家虽然认为迅翁比不上柏杨,但对迅翁这个观点还是赞同的,记得他在文章中引用过。

        我以为,对于别人的引进,如有不同看法,自然是正常的;但应该平心静气地讨论分析,不应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上纲上线。譬如说颜元叔,他的文章的主旨是呼吁大家爱国;即使祖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还穷困,产生过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乃至悲剧,但还是应该爱自己的祖国,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作为一个居于大陆之外的学者,如此热忱是十分宝贵的,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角度,也应该赞扬这种精神。他的文章分明不是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水土保持的论文,又何劳杂文家抓住这一点,喋喋不休,追动机、查刊物、究编者是什么人等,这岂非太可笑了!这种作法要说“左”,那是够“左”的了。试想,如果别人不同意杂文家引进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那么人家追杂文家的动机,斥杂文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杂文家又会作何感想呢?

         既然说到“动机”,有一点我倒是感到要和“动机”联系才能说得清楚的。邓小平同志1986年1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抓整顿风气时说:就是这样下决心抓,也要奋斗至少十年,才能恢复到五十年代最好时期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而我们的原子弹也是在五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可见50年代和60年代前半期,确实是有过自己的光辉灿烂的时代。可是杂文家的文章却阴阳怪气地说:有人建议搞一个“左”派特区,让那些老是留恋50年代、60年代生活的人,在“特区”里重过一番那种“幸福生活”。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我想,小平同志这篇《讲话》杂文家必定是看过的,那么,写这段文字的“动机”是什么呢?能不能套用杂文家所说“我颇怀疑他们是不是同意这个论断”。能不能说他是有针对性呢?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一概骂倒,这不有点“左”得出奇了。

        现在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诬指别人的正常批评、商榷、讨论为“大批判”、“打棍子”,就像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对错误倾向不敢批评,而一批评就说是打棍子。”其实这种人自己却是真正白场高“大批判”、“打棍子”。他们采用“文革”时所用的种种手法:歪曲别人观点、上纲上线、谩骂、诬蔑、造谣……总而言之,把“文革”期间评《海瑞罢官》、“三家村”时用的种种法宝,统统搬了出来。有一本什么《备忘录》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大批判”、“打棍子”的货色,连语言都同“文革”时期“大批判”文章如出一辙。大家如有兴趣不妨把这本什么《备忘录》找来看看;如果没有时间,则可把它的“导言”、“后记”欣赏一番,就可以领略它的特色了。这些文章的“动机”又是什么?我想读者诸君是不难看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