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编辑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4:07:04
  • 《泰晤士河》
  •  尊敬的《光明日报》编辑部: 救救我们! 我们—澄溪中学的全体同学,怀着渴望得到帮助的急切心情,向贵报寄上我们焦虑的心。 就在昨天,我们又有两个同学病倒了,病因又是:长期呼吸不净空气:这迫使我们终于提起了向你们诉说的笔. 我们澄溪中学,曾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处所。校内绿如茵,柳絮纷飞。学校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草茂密,蛙鸣啼。大家的心儿也洋溢着欢乐。 可是,尊敬的编辑部的同志们,倘若你们现在来我们这儿,你们一定看到这样的镜头:校园里弥漫着黑烟(一点不夸张),草是暗色的,人是病态的。

     至于那条小溪,你们可以看到:沟里的污水,带着油腻,带着白沫,沉沉地淌着. 溪边小草杂乱肮脏,树儿无精打彩。 这都是工厂污染造成的。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于是,一个风景秀丽之区变为乌烟瘴气之地,多么可悲的转变: 我们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受到了影响,学习受到了影响。我们曾多次向该厂提出意见,要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是,他们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经费开支太大为由,一直拖到现在还未解决. 我们想起了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这条曾经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因为解决了污染间题而鱼群回游了。 我们想起了日本某城曾经流行过的“水误病”,我们也想起了美国洛杉矶的酸雨…… 有时候,我们望着围校栽培的已经因污染而全部死去的梧桐树,想到我们自己。

     难道只有这样的命运降落到了我们头上,才显得触目惊心吗? 当然,地方主管部门也曾进行了千涉,但是当前进化工厂‘交完罚款不久又放出黑烟污水的时候,我们就想问一问. 难道这罚款就是向大自然排放污水污气的许可证吗?” 要治本! 我们向贵报编辑部反映这个情况,·也代表了全部老师的心愿,代表’r学校附近儿百户居民的心愿。也可以说,代表了所有为污染所象的厂‘大群众的心愿。 编辑同志们,我们现在生活学习在黑烟中,我们要求救了,救救我们! 澄溪中学学生会 一九八五年七月七日

  • 《写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 编辑同志:

        您好! 我们是澄溪中学学生会,向贵报反映前进化工厂无视周围学校师生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大量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的间题,请贵报帮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以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 前进化工厂去年初扩建,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他们厂只管生产,却不管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水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我们学校地处前进化工厂附近,原来这里木葱郁,空气清新,澄溪清澈透底,称得上是一个很好的“园林学校”。自他们厂扩建后,每天大量的呛人烟雾从他们厂的排气管放出来,就像雾一样弥漫在我们校园里。这种毒雾有一股怪味,使得我校的师生整日头昏脑涨,不少人得了支气管炎,咳嗽不止。

        他们厂从澄溪上游抽进水,却把大量的黑褐色的污水源源不断堆排进澄溪下游。开始时溪上常常漂着些死鱼烂虾,到了现在,连水都不长一根。我校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一直都是从澄溪引来的,现在,面对发黑发臭的溪水,我们只得到上游去挑水,单吃水每天就占去了我们大量的学习时间。 我们校领导和居委会多次和他们厂领导会谈,要求解决这个污染问题。

        我们学生会也曾联名写给他们厂,要求他们停止排放毒气废水,可他们厂领导总是说研究研究,商量商量。在我们的不断催促下,他们又说没资金,生产任务太重而迟迟不肯解决。眼看我们校园里凋叶黄,我们的师生在呛人的教室里艰难地上课,而前进厂却是“蒸蒸日上”。一幢幢的新厂房,一根根高烟囱相继立起,而危及我们健康,妨碍我们学习的污染却一天天地加重,我们只有向贵报求援了,请贵报帮我们说说话。

        此致敬礼

    澄溪中学学生会

    1985. 7. 7

  • 《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们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向外排放废气、废水的前进化工厂,使我校师生和附近居民处于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而厂方却置我校意见于不顾,因此我们特投书贵报,反映真情,呼吁尽快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污染对于环境和人体是极其有害的,特别是有毒的气体和废水的害处更为严重。然而前进化工厂却天天向外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每当毒气一放,全校师生叫苦连天,成天想呕吐,眼泪止不住地流,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点气力也没有,一个个掏出手帕,捂住鼻子,带着眼泪,坚持上课。毒气使得校园木光秃,空气干燥,一片死气沉沉,严重地影响了我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特别是近年来更为严重,我们的身体受到摧残,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因而不断有同学转走。水源更是严重受污染,然而我们只得用这种水来煮饭、洗衣、饮用,因为周围的水都是如此啊! 工厂附近的居民也是同样深受其害,他们饮变质的水,吸有毒的空气,看不见翠绿的木……受罪!受罪! 几年来,我校不断向厂方提出必须解决污染间题,然而厂方却置之不理,或态度冷淡,或寻找借口开脱。厂领导公然说:“我们生产任务重,要搞环境净化,减少污染,影响了产量怎么办?”我们不禁要问,产量和人民的生命比较起来谁重谁轻?

        厂领导时而又说,要治理污染,我们的技术力量薄弱,目前还不能解决。试问:既然连污染问题都没法解决,为什么要办这样的化工厂?厂领导还说:“要处理废气、废水,经费开支太大,筹集资金有困难。”难道就因为有困难,必须做的事都不做吗了厂方就这样一拖再拖,至今未解决问题。 中央有明文规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工厂,必须实行制裁,必须责令其解决污染问题。因此,我们呼吁:为了祖国下一代能健康成长,为了广大师生和居民,也包括工厂的同志的身体健康,使他们有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希望有关部门督促前进化工厂尽快解决污染问题,也希望厂方立即行动起来。 我们等待着,急切地等待着答案。

        此致敬礼

    澄溪中学学生

    X月X日

  • 《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 《光明日报》编辑部;

        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们是澄溪中学的学生,今天,我们又迫不及待地拿起笔‘给你们写这封,请你们为我们这些中学生伸张正义。 我们澄溪中学,原来环境特别好。一条清清的小溪横贯校园,溪边绿成阴,绿如茵。老校长有感于此,挥笔把我们学校命名为澄溪中学。蓝的天,绿的树,青的水,红的,多么优美,多么惬意。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学校附近建立了一座前进化工厂,每天每天,浓烟从烟囱中喷出。吞噬了蓝天,蓝天变得阴沉;吞噬了绿树,绿树变得苍老;吞噬了清水,清水变得浑浊;吞噬了红花,红花变得干枯。我们美丽的校园,整天烟雾弥漫,有的同学不得不戴口罩来上课。

        为此我们向前进化工厂提出意见,希望他们妥善解决污染问题。可他们总是说:厂方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况且解决污染开支太大。我们多次提意见,他们总是这句话,最后,连话都不说了,见了我们的代表就装哑巴。 我们是中学的学生,人微言轻,.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向编辑部的叔叔阿姨求援。现在我们的课没法上了;12名教师,有10名总是咳嗽,嗓音嘶哑; 100来名学生,有一大半头晕脑涨。30个学生一个班,有20人来就算不错了。我们这里十分偏僻,好不容易办起一所中学,不想竟落得如此地步。我们是抹着眼泪给你们写信的。如果我们这里的污染不解决,我们肯定都会辍学的。

        不仅我们身体会垮掉,而且再也不能跟老师学知识了。叔叔阿姨,请为我们呼吁呼吁吧,我们想,你们是会体谅我们的,是会为我们说话的。 对了,我们曾经看过报纸,看到过报纸呼吁解决污染的文章。可是,那些文章大部分是呼吁解决城市污染的,像我们这里地僻人稀的地方,正是那些在城市呆不下去的工厂安家落户的好地方。据说前进化工厂就是在城里混不下去才来到这里的。虽然我们这里地僻人稀,但是,谁也受不了这污染的危害呀。况且,美丽的大自然,也被污染得乱七八糟,我们心里也不好受啊。我们想,污染问题应该彻底解决,不能让污染工厂来回搬家,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你们说是吗?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希望你们给我们带来光明!

        此致敬礼

    橙溪中学学生会 1985. 7. 7

  • 《在路上》
  •     星期四是轮到我在校报编辑部值班的日子,也是一校样报送去修改的日子,编辑部里女多男少我就差不多成了固定的送报员。

        我挺乐意干这事。一个写封信都得翻字典的理科生混进校报编辑部本来就是件尴尬的事,况且上完一天的课还要坐在桌前盯着报纸找错字,怎么也不如骑着车子出去溜达。排版的地方在师院附近,谈远不远,说近不近。

        天气蛮不错。我就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毛小军一样,蹬着脚踏车,穿街过巷。老师的车子有点高,我勉强能蹬着脚蹬,遇见红灯脚一落地就停住了。秋天的夕阳铺在路上,姑娘们还舍不得脱掉夏装,下班的人群熙来攘往,街边的饭店彩旗飘扬,门前的小车排成行,公仆们坐在车里拍手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子写大字。

        在路上。有时哼着歌解闷,有时面带着微笑打量这座城市,看见什么都新鲜。每路过一些地方总让人想起一些朋友。一个同学还在联系专卖店干,我透着玻璃橱窗看见他了。不知离开校园生活奔波的他能残留几分当年的摇篮梦,我是只能醉里挑灯擦琴,梦回“唐朝”盛世了。在十字路口往东是武警总队,另一个同学王佳在那里当兵也快一年了。王佳比我小,可每次写信让我好好读书的口气俨然像个姐姐,王佳在学校读书时没有珍惜机会,现在在部队很努力,也很优秀。每次在大营盘十字路口待绿灯时都会回头看看京都饺子馆,夏天的时候一个挺可的小女孩曾和我在那儿吃,那晚的雨下得很有人情味,也是那晚,这个脏兮兮的城市让我评然心动。哟,那边怎么了,围了很多人。大街上就是比学校有意思,不过天色将晚,我得赶快骑了。

        你拍四,我拍四,星期四我要送校样。

        《在路上》看似轻体验,甚至有些调侃的笔调,但细读下去颇衬人寻味。这篇散文以一个理科生的视角写了几十分钟送报纸路上的见闻,但所涉及的却不止这些。公仆、下岗工人、电影与摇滚、还有两段膝膝脆脆的感情故事构成一个男生几十分钟的思维活动。作者不想刻意去写什么,却几乎什么都写了。这种不严谨却深刻的文风正是许多丈科学生所缺乏的。文中也充满著生活的趁味,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体味着不平凡的温馨。年少的轻狂与多思,还有几分苦涩的深刻使得这姐短数百字的丈章熠熠生辉。

  • 《《人民文学》五篇短文感想》
  •     《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送给我五篇短文,希望我阅读以后,写点印象和感想。这五篇小说中最长的两千字出头 (《午餐》),最短的一篇一千三百字。本来短篇小说,就是贵在短小精悍。鲁迅的短篇小说象《孔乙已》,也就三千字左右,却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最短的一篇《一件小事》,只有一千五百字。有人说它只能算做“随笔”,也有人把它称为“短篇纪事”。鲁迅自己大概把它看作“速写”我看它就是目前称之为“微型小说”或“超短篇”这类作品,总之,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形态。

        我以为,张林、李功达的这五篇作品,也正是这种形态。说这五篇作品思想艺术如何之完美,那自然还谈不上。它们都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但并不是敷衍成章,一览无余,而是有着自己的独到的剪裁和开掘。

        五篇作品,是完全不同的两组生活画面:

        张林的三篇:《太阳与鸟》、《蓝的海》、《大月亮》,写的都是失足青年的题材。他并没有一般地描写他们的犯罪或悔罪的过程,只是截取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深人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拍摄了那使他们灵魂震动的几个镜头。

        以《太阳与鸟》为例,作者写这个犯罪分子陆明,对他的犯罪活动,只简略地交代了,他是一个被父亲吊打,打飞了棍子也不知悔改的“惯窃”,现在蹲在牢房里,巳经没有人来探监。这使他痛苦地陷人寂寞之中,“强烈地感到:最大的惩罚莫过于没人理,没人理和死去没什么两样。”恰恰此时,他的小学老师来看他了。作者并没有写他们见而的情景.只写了这十一号犯人回监后的情绪突变—“进来时脸煞白,象患感冒了那样”,“人们看见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蹦,跟傻子一样瞅着水磨石的地面。”“突然把身子扭向墙,呜呜地哭起来。哭得屋里的人毛骨惊然。这是从底腔里发出的哭声,还带着童音。”

        “看守警察在交班日记上这样写着:十一号今天面对墙着痛哭不止。嘴里叨唠着太阳与鸟一类的话。今天,一个巾年妇女来看过他,她是他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老师。女老师是流着泪走的。”

  • 怎样写调查附记
  •     一、什么是调查附记

        调查附记是报刊记者受编辑部委派,对于人民群众向报刊编辑部反映问题并请求支持的信件,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所写的小型调查报道。因为它常附在来信或新闻之后,连同来信或新闻一块在报刊上发表,所以取名为调查附记。

        调查附记也有不是报刊记者写的,而是收到揭发问题来信的上级机关派出的人员对事件调查完毕后写的。它也附到来信之后,作为对写信人的答复和供领导处理时的重要参考意见。

        二、怎样写好调查附记

        首先,要认真负责、深人群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随着党和政府以及报刊编辑部对于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高度重视,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人民群众通过信件给党反映情况,揭发问题的事也不断增多。这是一件人民关心现代化建设的好事,大家应该热情支持。实践表明,记者和有关部门派出的调查人员,要完成这种调查任务,会碰到许多困难的,甚至反复多次也不一定全部弄清真实情况。因此被派出调查情况的同志。必须抱着对人民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依靠国家机关、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地把问题调查清楚。

        其次,要掌握调查附记的一般结构方法。调查附记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用“调查附记”四字标出。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写三层意思。

        第一层,表明看法。在此作者要对写信人所反映的问题,表示明确的看法。这看法,是记者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的。语言要简而明。例如(光明日报》记者徐尊六、尹瑞玲二同志就技术员张建民被压制事件所写的调查附记就是这样写的:“张建民同志反映的问题,经调查,基本属实。”

        第二层,写调查结果。这是调查附记的主要部分。在这里,作者用概括的语言,叙述、说明的表达方法,写清楚调查的经过、事件的基本情况,说明为什么写信人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如果情况不属实,那就说清楚为什么不属实;如果事件复杂,就在这部分内,写成两段或若干段,分别给予说明。

        第三层,结局。此部分因事件的发展情况不一而写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写法。

        第一种,问题圆满解决,批评者满意,被批评者认真吸取教训,如《技术员张建民被压制事件的处理经过)的调查附记即是如此。

        第二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问题的确严重,同人民群众一起向上级反映,要上级派人查清解决,如《工作失职无人问,找出差错反受罚》就是这样结尾的。

        第三种,上一级党和政府对此事件已引起高度重视,正在解决中,如《为什么要把我调离从事多年的对口专业?》的调查附记就是这样写的。

  • 《提供园地,扶植新秀》
  •     《小溪流》编辑部也很重视中青年作家,也希望他们拿出精品。1982年,编辑从大量来稿中,发现青海省西宁市中年作家郭玉道的儿童小说《嘎朵的皮靴}),人物写得有个性,环境写得有地方特色,在当年   《小溪流》上发表了。但是,过了两年,这位作家没有音讯,他们主动写信去询问,原来郭已死于肝癌。他们感到惋惜和痛心,就请他爱人翻出两篇遗作,一篇推荐给《春风》杂志刊用了,一篇儿童小说《鸟国王子》在1980年第4期《小溪流》上发表时,还加编者按语,表达悼念之情。这件事,不仅死者的亲属、朋友很感动,而且在湖南文艺界传为佳话。

        为了提高质量,他们利用刊物盈利,已在南岳衡山举办了8届儿童文学笔会。参加笔会的有老、中、宵作家,共计300人次。他们特别注意培养提高青年作者的创作水平;尤其对新冒出来的文学新人,爱护备至。

        1988年初,他们从来稿中发现农村女青年庞敏的儿童小说《淡淡的白梅》描写一个女孩子对去世母亲深情的怀念。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据了解,她母亲23岁时去世了,她和9个月的弟弟跟奶奶生活。但不久,‘奶奶也谢世。她父亲是个商人,长年在外做生意,她像母亲一样,把弟弟拉扯大。这篇小说中的“我”、“父亲”、“阿姨”三个人物。基本上写她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写得情真意切,十分动人,三个人物心态,栩栩如生。编辑赞叹不已。这篇作品在当年《小溪流》第五期上发表了。后来,又收到她的散文《忆母亲系也在《小溪流》1989年第3期上发表了。以上两篇作品均被《儿童文学选刊》选载。《忆母亲》构思独特。文章写怀念母亲,全文没有一个字写“母亲”;但读完全文,却又使人感到这篇散文,没有一处不是在“忆母亲”。这种正题反写的手法,出自创作只有一年“工龄”的新人之手,令人欣喜。于是,编辑部特邀请她参加1989年夏天在南岳举行的第八届儿童文学笔会,帮助她扩大视野,有机会与老作家交谈。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在笔会期间,她又创作了散文《野孩子的歌》、《老人魂》等作品,表达作者对“父爱”、“母爱”的迫求。会上,编辑部的同志研究了她的作品,感到她的生活面较窄,没有超越自我,调子似乎低沉了些,应该进一步到生活的海洋里去,多写鼓舞人心的作品。为了帮助这位青年文学新人,《小溪流》第12期上。开辟了庞敏作品小辑,除刊登的新作外,以较大的篇幅刊登了著名儿童文学家洪汛涛、周晓和青年编辑李萍的评介文章,评论了庞敏创作的成就与不足之处。

        办好刊物,确实不易。从1981年以来。他们把《小溪流》与作文教学挂上了钩,开辟了《小小溪流》、《作文指导》、《少年文学信箱》等栏目。这一改革措施,使刊物信誉倍增,每年收到上万件自由来稿来信,这样,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见一斑了。但主编金振林有办法,就是依靠社会力量,聘请业余编辑,帮助初选稿件。他自己每年复信2000封,阅稿1500篇,从中发现文学新苗,重点予以培养、提高。记者听到许多感人事例。

        福建省漳州市一中学生胡晓梦,由于家庭的熏陶,她从小爱好文学,14岁时,将自己的习作《吵架》寄给《小溪流》。金振林看后,觉得文章生活气息浓厚,以孩子的眼光来看成人的世界,有独特感受,决定采用,并立即复信,鼓励她不断进步。从此,她先后在《小溪流》上发表了8篇作品。编者还配发了两篇“作文指导”,重点剖析了她的《吵架>>S《客人)),希望她再接再厉。以后,她又得到峻青、陈模等作家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不断有新的作品问世,并连获8次全国青年、少年作文比赛的奖励。她从《小溪流》起步,到1986年,已在儿童文学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作品。当四川少儿出版社准备将她的这些作品结集为《这儿阳光灿烂》作为“小作家”丛书之一出版时,她给编辑部写来了感谢信。金振林很热情地请著名作家峻青作序,他自己也热情地写了《给胡晓梦—写在<这儿阳光灿烂>出版之后》的公开信,连同作者写的   《后记》、同发表在1987年第9期《小溪流》上,一方面祝贺她取得的成绩,另方面又提醒她“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努力学习”。一片真诚,跃然纸上。

        像这样得到编辑部精心培养的小作者有数十名。原长沙市一中学生龙大海,在小学读书时,金振林是他的辅导老师,多次在《小溪流》上发表作品,现在已在中山大学学习了。湖南省隆回县二中初三13岁的学生龙学敏于1986年寄来了习作《打电话》,记述她童年用竹筒打电话的趣事,有次真的打电话,把舅舅吓回了家。在稿末作者附了信。这位小作者担心编辑叔叔、阿姨工作忙。不会复信。她在信中恳切地说:“我殷切地请求您。您能给我回信吗?我恳求您!多么渴望您写信指出缺点、鼓励我。叔叔,答应吧!”金振林看了习作后,认为文章充满童稚,使人忍俊不禁,为她那纯真、幼稚、娇憨、淘气而发出会心的微笑。他决定采用这篇习作,并写了一篇《童稚可嘉》的“作文指导”,连同小作者的作品一同发表在当年第5期上。他说:“不是小作者喊叔叔喊得响,而是习作本身有一股天真烂漫的孩子气,童稚可嘉!’以后,这位小作者又在《小溪流》上发表好几篇习作,去年她已高中毕业,现在已在一所艺术学校学习了。

        采访归来,记者心情激动,为《小溪流》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培养新人所取得的成绩而高兴,他们以办刊育人为已任,追求不倦,默默奉献;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精神正是人们所赞颂的。可以预言,再过10年,在《小溪流》的园地里,又有一批新苗在茁壮成长

     

  • 《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问》
  •     一、近年我国许多大、中学校都成立了文学杜团,您对校园文学社团活动,对文学青年们有些什么希望?

        答:随着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各类文学社团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大地,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后备军,是文学界的希望所在,值得重视,值得欢迎。

        在我主编的《小溪流》杂志上,“关于少年文学社团的讨论”进行了四期。开始由一位女同学的信引起争论,她们一批女生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文学社,各人倾其积蓄印刊物;她们又出钱报名,参加了这个那个文学社或杂志的函授班,结果,除了几份人所共知的函授“教材,外,一无所有,寄去给“名家”评点的习作也如泥牛入海。于是,她们来信问我:怎么办?我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以编钱为目的的所谓“函授班”、“作家摇篮”,我持否定态度;对于大人骗小孩、小孩骗小孩之类的行径深恶痛绝。我见过不少刊物的“函授学校”,他们打着培养文学新秀的幌子,实则雇请社外的儿个人,分别阅稿,社内编样也分看此类稿件,每人每月可增加几十到数百元收入,一些有良知的还挺认真,少数则应付差使,翻翻而已,写儿句无关痛痒的“套话”,为自己增加点烟酒钱罢了。因此,我极力反对学生去当“函授学员”。我们《小溪流》创办11年,从不搞什么函授、刊授活动。我建议文学青少年多读名著,订一两份适合自己的刊物,比如,《中国校园文学》就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一本在手,比读什么“函校大学”强多了。我的看法得到很多青少年文艺爱好者的支持,他们同意我的观点:文学之路靠自己走。“作家摇蓝”是“摇,不出“作家”来的。

        我竭力反对文学活动的商品化,除刊授大学之类赚钱的法宝外,最近又有人变着花样赚钱:搞什么“杯”的征文,凡参赛者需交照片一张,人民币5元、10元甚至20元不等,照片是悦子,可能他们连看也不看,收钱是目的。我们《小溪流》经常征文,我们从不收费。相反,每次都要花去一二万元积蓄,我们还免费邀请获奖作者参加南岳笔会,与老作家会见。

        我希望真正有志于文学的青少年,志同道合者组织起来,成立一些小规模的文学社团,利用课余和低日,深入工厂和农村,采访、熟悉生活,写出初稿后互相商讨;有条件的可请一些当地的文学编样、作家、语文老师给以辅导,逐步提高观察力和写作水平。持之以但,不图虚名,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文学之路。万一此路不通(毋庸伟言,走不通的占绝大多数),还可以当一名文学爱好者么。即使如此,对自己的全面发展、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也是有益而无害的。

        二、请忆述您学生时代的课业学习和课外活动等情况。你认为立志文学创作的学生应注意哪些方面的积累和提高?

        三、您初期的文学活动中,语文老师对您有哪些教导、帮助?您得益最多最大的是哪些人和事?(合一题回答)

        我父母几乎都是文盲,我能读完小学初中,全靠老师的培养和自我奋斗。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平平,读初二时,作文大有长进,这有两个原因,一足从那时起,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文艺作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雨吉先生,是个文艺爱好者,他常给我们讲作家的故事,朗诵他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章,引起我对文学的强烈渴求。那时,我也躲着写一些“作品”,向报刊投稿。除了刊登过一篇50个字的《小意见》外,其余均被如数退回,’不可进免地道到一些同学的嘲讽。我不生气,而是咬著牙,更加刘苦地写,如饥似渴地看书。记得当时对我影响较大的是《肯特山探矿记》。它写了一支地质队在蒙古草原上与狼群搏斗、手找地下宝藏的故事,这本书,不仅使我爱上了文学,也同时爱上了地质勘探,初中毕业后,‘我便考取了地质部南京地质学校。

        地质学校以理工为主,高等数学和球面三角、计算机都是必修课程,我的功课都很好。我的课外活动,节假日,几乎都在图书馆里渡过,星期天就到学校附近的南京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饿了啃几口冷摸。我以为,那三年的学习对自己后来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作家不仅要懂文学,读文学作品,也要博览群书,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通。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全面发展,不能过早地偏向文科。

        影响我后半生的30年代的著名老作家蒋枚良先生,我于1964年调到作家协会湖南分会后,与他朝夕相处(直到1973年给他送葬),他的人品、文品都是高尚的,在文艺界有口皆碑。

        四、有些教师反对学生课余读写文学作品,认为读写水平要提商只有学好语文课,多做语文题。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有些教师是出于好心,怕学生因读写文学作品而影响学习,的确有些同学好高鹜远,动辄写几万、十几万宇的“长篇”,我想,这些老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认为读写水平的提高,只有多做语文题,那就证明这个老师的水平不很高,缺少起码的常识。

        我在初中阶段,喜欢阅读《解放军文艺》和苏联惊险小说,如《蒂萨河畔灰》、《秘密路》、《匪集及灭记》以及福尔摩斯探案,这与午龄有关;在地质学校,开始爱上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尤其是屠格涅夫的书。凡能找到的,我都买了,读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前夜》、《父与子》。《猎人笔记》,至今,也是我常常翻阅欣赏的名作;普希金的《上封的女儿》灰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那是我喜爱的作品,我读这些书时,在20岁左右,30年过去了,至今记忆扰新。我劝青少年朋友们,在记忆力极好的时候,多读名著;但是,我对于只追求情节,不注意人物描写的一些武打、剑侠小记(包括影视作品),是不敢恭维也力劝朋友们少看少读,它会把人的艺术趣味降低,甚至浪费时光;参加工作以后,我读了不少周立波先生的作品,受益不浅,我在作品中注意用白描手法刻划人物,写风土人情,均得益于立波作品的启示。我主张博览群书,广采博纳,厚积薄发,这对写作很有好处,可以游刃有余,而不会捉襟见时,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五、本刊师生来稿一很大,但题材面却很窄,稿子大都缺乏新意、开掘不深,或仓促成篇,很少精细之作。您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此题一言难尽,个中滋味,只有以后自己去实践,去品尝;每写一部新作,都是自讨苦吃,苦不堪言,只有尝到苦痛的滋味,才能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作家是永远解脱不了苦痛的人,你想当一个真正的作家,你就一辈子不得安宁,摆在作家面前的,虽然也有鲜花和美酒,但多的还是荆棘的泥泞,当作家,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否则,我劝你宁可早些改弦易辙!

  • 《想象是诗歌创作的翅膀》
  •     艺编辑部常常诗稿成山。筛选作品,尽管因时因文有种种具体情况,但作为编者,总是希望找到那种能把生活反射得瑰丽而奇妙的三棱镜,而那类呆板、平面和单调的镜子越少越好。因为后者把诗和生活的关系,理解得过于简单和直接,以为生活是什么样子,简明地“实录”就行了。殊不知,这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大忌。

        为什么这类“实录”式的作品往往“落选”?除了它们缺乏独到的真知灼见,缺乏饱满的思想感情之外,还有一个通病:缺乏想象

        想象,对于诗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列宁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开始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是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能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生活方面从事广泛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这里说的当然不只是诗,但却也道出了想象对诗歌创作是多么重要。我国古代著名文论家刘艇说的诗文“翻空而易奇”、“征实而难巧”则是直接说的作诗的理。而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的“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丫,要有一点幻想”。以及他那来自生活而又“浮想联翩”的诗作,Q,是充分运用想象的极好说明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就升腾不起来。但是,如果把问题说透点,有了联想的诗,也不一定都是好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