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如同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17 23:50:04
  • 《绿茵场上的“战斗”》
  • 童年往事,如同一颗颗珍珠,被名为“时间”的线串联起来;其中,有一颗最璀璨的珍珠,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踏入六年级的校园生活,足球班级联赛的号角依旧吹响了。凭借着蝉联冠军的辉煌战绩,我们班早已是“胳膊上长白毛——老手”了,这次,我们的对手是六班。

    来到赛场,六班因为班级足球联赛时,经常垫底,所以我们压根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但我清楚,无论对手强弱,都应心怀尊重,况且人家女队今非昔比,实力不容小觑。

    首先进行的是女生赛,和六班相比,我班女生脚力小了些,可她们战斗意志丝毫不减。尽管有好几次差点被对方攻破球门,但她们清楚,男生是我班的主力,只要坚持到男生上场,胜利必将属于我们。最终,在女生们的坚守下,双方以0比0的比分结束比赛,我们班同学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同学的簇拥下,曾经斩获四次冠军的男队登场了!只见队长自信满满地走向赛场,其他队员也个个热血沸腾,像打了鸡血似的,特别兴奋。

    哨声一响,开球了,队员们个个像猎豹一样,死死盯着足球,精彩的角逐便上演了。足球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有时像炮弹一样在地面疾驰,有时又腾空而起。尤其是易队长把球传给小胡时,因用力过大,直接把球带偏了。小胡反应迅速,在球即将出界的前一刻,飞起一脚把球踢了回去,还摔了一个踉跄,幸好球还“有救”,并未出界。

    队长不负众望。只见他绷紧了脚,右脚使劲一踢,“砰”的一声,足球炮弹似的朝着球门飞去。纵使对方守门员奋力去抱球,可无奈球带来的力量太大,球还是飞进了球门。

    一时间,我的耳朵像被“雷鸣声”充斥一样,同学们欢呼雀跃、相拥庆祝、大声尖叫,个个疯狂叫喊着:“球进了!球进了!”……

    最终,我们班以4比1取得胜利!

    这场比赛让我明白,足球比赛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球技的高低,而往往取决于团队的团结精神,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

  • 《童年趣事----捉鱼虾》
  •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烈日如同炽热的火球烘烤着大地。我戴着草帽,手提一个小水桶,沿着乡间小路兴冲冲地奔向那条熟悉的小水沟。

    一到水沟边,我便迫不及待地卷起裤腿,踏入清凉的水中。一股舒爽的凉意顿时从脚底蔓延至全身,在酷暑中显得格外惬意。我弯下腰,屏住呼吸,轻轻伸手向一条闪着银光的小鱼靠近。那小魚仍浑然不觉,自在游弋穿梭水间。就在我猛然一合的瞬间,它却机敏一闪,倏地从指间溜走,水面上只留下一圈圈荡开的涟漪。我望着空空的掌心,不禁一阵失落。

    但我并没有放弃,吸取了失败的教训,这次我更加耐心——动作更轻、更缓。等待小鱼游至手边,我才迅速出手,终于将它稳稳捞入掌心。我兴奋地将水桶盛满清水,把小鱼放入其中,看它在有限的水域中游弋穿梭,心里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安置好小鱼后,我又将目标转向一只正在浅水区休憩的大虾。我慢慢靠近,心跳如擂鼓般在胸腔中扑通作响。看准时机,我用力一盖,终于将这只不断弹跳的大虾困在手中,成功将其收入桶中。

    快到傍晚时分,我提着小半桶“战利品”满载而归。捉鱼虾的过程不仅让我体验到大自然的奇妙与乐趣,也为我的童年珍藏了一段生动而美好的回忆。

  • 《独一无二的我》
  • 在这个浩瀚宇宙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人,他们如同点点繁星,微不足道,可在我眼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闪闪发光的。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是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个子跟班上同学比不算太高,我身材偏瘦,远远望去像一根细长的“竹杆”。我长着一张鹅蛋形的脸,眉毛弯弯的,睫毛很长,就像在眼皮上种了上下两排小刷子,眼睛大而圆,曈孔像两粒黑珍珠,闪耀着智慧的光泽,鼻子高挺,上面架着一副透明边框的眼镜,看起来有股书卷气。嘴巴小而红润,我经常扎高马尾,走路时马尾左右摆动, 如同时钟的钟摆在摇晃。

    我的性格着实有些古怪,上学期间和放假期间可以用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来形容。上学期间,可以用“认真”来形容,上课的时候,我会紧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回答;下课的时候,我不会像有些同学一样追逐打闹,也不会无所事事地干等着上课,我会坐在自已的位子上写老师布置下来的课堂作业,写累了就看看窗外,与前桌聊会天,然后继续写,做到让大脑学习完课上的内容,又再次巩固一遍的作用,所以有同学还说我是“学习永动机”;在学习上我从不偷懒,语文大、小册我都会在横线上把答案写满,英语复习、背诵也不例外,每项作业都要做到工整。在放假期间,做完作业后,又可以用“活泼”来形容,比如我会在沙发上像只猴子一样跳来跳去, 把沙发当蹦床;在小区里闪电般地骑自行车,感受飞一般的速度;把单杠当作秋千,用力让身体前后摇晃;甚至爬到粗壮小树枝干上,俯瞰地面……这就是我古怪的性格,时如夏日艳阳般热情洒脱,时如冬日白雪般恬静优雅。

    再说说我的爱好,我喜爱画画。我会用笔去描绘世间美好,在无聊的时候,我会在画纸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涂鸦,黑笔勾勒线条,彩笔填充色彩……马克笔在指尖翻飞,像一匹被驯服的野马。画画,让我感到心情舒畅,也为我带来了不少荣誉。我经常被老师推荐参加各种绘画比赛,还获得了学校“小齐白石”奖。我因为画画突出,也成了老师的好帮手,经常协助班级黑板报工作。

    这就是我,就像彩虹有不同的颜色,花朵有不同的品种,我就是我,一个平凡又独一无二的我!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偶然与一本书相遇——《爱的教育》。它如同一道温暖的光,让我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这本书以意大利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日记为主线,记录了他一整学年的经历。字里行间流淌着多种多样的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还有对祖国深沉的爱。每一个短小却真挚的故事,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的感悟。

    特别是书中《小抄写匠》这个片段,我每读一次都被深深打动。故事的主人公裘里亚,出身贫寒。全家人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父亲为了多挣一些钱,每天深夜还要兼职做抄写员。裘里亚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尽管父亲坚决拒绝,他仍悄悄坚持——每天等到父亲半夜工作完去休息之后,自己就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桌旁,继续抄写。

    那一刻,他既高兴,又紧张。自己终于能帮上忙,又生怕被父亲察觉。一天天地熬夜,使他成绩一落千丈。父亲并不知情,因此对他越来越失望。裘里亚内心委屈,却从未辩解,默默承受。

    直到有一天,一切真相大白。父亲没有责备,只是伸出双臂,紧紧抱住了他。

    原来,“爱”是一种行动。它可能藏在深夜的一盏灯下,也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一句及时的安慰、一次伸出援手、一份不求回报的付出。

    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我们变得勇敢、温暖、善良。感谢《爱的教育》,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爱,就藏在日常的细节里,无处不在。

  • 《未能并肩,但仍同行》
  • 十三天的军政训练如同一场短暂的淬火,将我们这些初入高中的稚嫩灵魂置于纪律与集体的熔炉中重新锻造。因过敏性鼻炎的纠缠,我成了一个特殊的旁观者——身在樊笼外,心在旌旗下。

    当同学们在烈日下挥洒汗水时,我只能通过班级群里不断更新的照片,拼凑出一场我未能全程参与的青春仪式。这种奇特的“在场缺席”,赋予了我另一种视角:不是通过身体的劳累来感受军训,而是通过心灵的远观来理解集体。

    参与的第一天,空气中已然弥漫着变革的气息。上午的分班仪式上,一张张陌生而稚嫩的面孔相互打量着,眼神里藏着对未知的期待与不安。当在分组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时,归属的班级被确定,一种奇妙的认同感便开始滋生。

    下午的启动仪式上,沈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从这里开始,你们不再是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在赤峰二中这个大集体中你们要有集体意识,有规则意识。” 这句话在当时听来不过是例行公事的勉励之辞,却在后续的日子里逐渐显现其重量。

    翌日清晨,同学们在操场上排列组合,最初杂乱无章的方阵逐渐变得边界清晰,每个人的动作从参差不齐到整齐划一。在队形排列完成后我们被带到大礼堂学《长征组歌》。《长征组歌·送别》的旋律时常穿过热浪飘进窗内,“红旗飘,军号响”。大家一遍又一遍跟着音乐老师学习时,我忽有所悟:集体不是对个体的消解,而是个体在更大和谐中的安顿。每个声音保持独特性,却又共同创造出单一个体无法完成的和谐。

    第三日的军姿训练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规训”的力量。时间在汗水的滴落中变得缓慢,每一秒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就在我开始体会这种“动的静默”时,哮喘的不适迫使我退出训练,成为了场边的观察者。从此,我的军训转移到了手机的四方屏幕上。班主任老师发来的每张照片都成了我解读集体的密码。通过照片,我看阳光在同学们日渐黝黑的皮肤上跳跃,眼神中的迷茫逐渐被坚定取代;我看到散乱的步伐变得整齐划一,个性的姿态融为集体的仪态。

    因身体状况而缺席大部分训练,这起初令我深感遗憾。但渐渐地,这种“缺席”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在场”。我看到了同学们归来时疲惫却闪耀的眼神,听到了他们沙哑却充满骄傲的交谈,感受到了那种共同经历艰难后产生的无形纽带。我意识到,真正的集体认同感并非来自于简单的“在场”,而是来自于心灵的共鸣与情感的投入。

    这场未完成的军训,恰如一个隐喻,预示着我们即将展开的高中生活乃至更长的人生旅程。在此期间特别令我动容的是,同学们从未因我的缺席而视我为异类。他们在休息时发来问候,分享训练中的苦乐,这种无形的接纳让我明白:集体的边界不是由物理在场划定的,而是由心灵的归属感决定的。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但这种社会性并非简单地居住在一起,而是通过共享的经历与价值观形成的联结。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缺席让我获得了跳出“庐山”的机会,从而更清晰地看到了集体的真面目。这种特殊的经历,或许正是命运赐予我的一份独特礼物,让我在高中生活的开端,就学会了用双重视角看待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既是个体,又是整体的一部分。

    军训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体验,而是一个关于“缺席与在场”的哲学思考。

  • 《写字比赛》
  •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寒来。在漫长的暑假里,我们如同航行在广阔海洋上的小船,经历了风浪的洗礼也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暑假初,我信心满满的报名参加了书法大赛、以为凭借平日里的积累足以应对。然而,我引以为傲的作品,却意外落选了。那一刻,心中泛起了阵阵酸楚。渐渐的,我意识到自己在字体和笔画力度上的不足。这次失败,促使我更加刻苦的练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练,我的书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复赛中,我的作品脱颖而出,最终荣获了二等奖。站在领奖台上,手中的奖杯沉甸甸的,那是汗水与坚持的结晶,这份甜密蜜,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比赛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辣。长时间的练习导致手腕酸痛,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那份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让我坚持下来。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如何在挑战中磨砺意志。苦辣交织,却成就了更加坚韧的我。

    这场暑假写字比赛,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坚持与努力的意义。正如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一直坚持下去。

  • 《让善良不再尴尬》
  • 雨哗哗地下,天阴沉得如同铅色的幕布,我茫然望向窗外。大雨里,一位老人蹒跚慢步,单薄衣衫被雨水浸透,眼神黯淡无光。这时,一个男孩举着伞匆匆跑来,将伞稳稳撑在老人头顶。这一幕,让我不禁想起那个风雪中的善举故事。

    故事里,鲁尼兹主动捎带在风雪中蹒跚晃动的老人回家,谁料路途中意外发生事故,鲁尼兹断了三根肋骨,老人更是历经开颅手术。老人的家人请来律师,鲁尼兹不仅要为自身过失负责,还要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药费。可老人醒后,却缓缓说:“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别伤了好人的心。”这话引起小城人民关注,大家纷纷为老人募捐,让善意如蒲公英种子,随风满小城飞舞。

    有人觉得善举没必要做,我却坚信,善举是潺潺温暖溪流,看得见水花、听得见流淌、摸得着清凉,能让每颗心都收获不寻常的暖。温暖善举,能对抗冰冷法律条文,让善良不再在“该不该做”的尴尬里徘徊,如同老人那句“善意都是美好的”,是对善举最有力的撑腰。

    善举也会是一声轻声的“没关系”。校园活动时,人声鼎沸热闹得像烧开的水。我悠闲走在植物园,突然,一个皮球如脱弦箭,直直朝我砸来。根本来不及躲闪,皮球结结实实“砰”地砸在我脑袋上。我下意识朝皮球飞来方向望去,一个小女孩红着脸,双手搓着衣角,眼神满是愧疚,我心里委屈像冒泡的汽水,一个劲翻腾。但念头转了又转,最终轻轻吐出“没关系”。那一刻,她眼中愧疚像融雪,化开后,真诚感激如春日溪水,汩汩往外涌。原来,善意是面神奇镜子,能照出宽容、大方,还有人与人之间,最动人的光 。

    当善行被铭记,就像种子在人间深深扎根。每颗不求回报的善心,都会在世界回音壁上,留下永恒共鸣。那里春风永远浩荡,善意从不孤单,一批又一批的人,会带着这份共鸣,把善举继续传递,让善良,再也不会陷入尴尬迷茫,只会在人间,长成遮风挡雨的森林。

  • 《仰望》
  • 夜幕低垂,繁星点点,如同无数颗璀璨的钻石镶在深蓝色的天幕上。我仰望着这片熟悉的星空,在这片星空下,外公曾无数次地为我讲故事,他的声音和那些星光一样,温暖而明亮。然而今夜,我只能独自仰望。

    记得那年夏夜,外公总是带着我坐在桂花树下,他的眼睛在星光下闪烁着光芒。他的故事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从古老的神话到家族历史,从遥远的星辰到身边的小事。外公的声音在夜风中飘荡,和着蟋蟀的鸣叫声,构成了我童年最美妙的回忆。每当故事结束,外公总会指着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告诉我:“那就是北极星,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它总是在那里,指引方向。”

    外公去世时,我看到了许多人,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哀伤。我站在外公的墓前,放下了一束他最爱的花,我想起了外公曾经说过的话:"孩子,生活就像星空,有明亮的星星,也有暗淡的星星。但每一颗星星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那一刻,我明白了外公的话,也明白了生命的价值。

    外公的去世,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虽然短暂,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那个总是用他那吵哑的声音给我讲故事。那个总是用他那双大手抚摸我头的老人,就这样离开了。我仰望着窗外的天空,试图寻找外公的身影,却发现天空中只有一片空白。

    外公的去世,让我学会了仰望。我开始仰望那些美好的瞬间那些外公和我共度的时光。我们一起在菜园里种菜,一起在河边钓鱼,一起在夜晚仰望星空。那些瞬间,虽然短暂,却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我站在窗前,仰望天空,心中默默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会继续仰望星空,继续寻找那些美好的瞬间。"

    我再次仰望星空,那些星星仿佛在对我眨眼,仿佛是外公在告诉我:"孩子,不要害怕,我会在星空中一直陪伴着你。"我微笑着,心中充满了力量。我知道,外公的爱,那些瞬间,将永远伴随我,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部分。在这片星空下,我学会了仰望,也学会了珍惜。

    指导老师:唐艳华

  • 《捕捉幸福》
  • 幸福,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词汇,却如同空气一般,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

    它不似狂风暴雨般猛烈,也不似艳阳高照般耀眼,而是如细雨润物,悄然渗透进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幸福,需要我们打开心灵的触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那些平凡却美好的瞬间。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捕捉到幸福。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卧床,爸爸在外面出差,照顾妈妈的重任就落到了我身上,我笨手笨脚的学着煮粥,尽管熬出的粥不那么美味,但当我端着那碗粥走进妈妈跟前时,看到妈妈眼中流露出浅浅的泪水,是我知道,这大概就是幸福吧!它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彼此关怀与付出的感动。

    在上学的路上,也常常可以捕捉到幸福。同学的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 "问候",如同冬日里的一杯热茶,驱散了心中的寒冷。在课堂上,当绞尽脑汁思考的难题终于解开,心中涌起的成就感,是幸福;课间,和好友分享一本好书,交流彼此的见解,思想的碰撞迸发出的火花,也是幸福。有一天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站在教室门口,望着那倾盆大雨发愁。就在这时,我的同学撑着伞走了出来:"说一起走吧。〃我们共撑一把伞在雨中慢慢走着,雨水哗啦啦的滴在伞上,像是在演奏欢乐的乐曲,那把小小的伞下,是同学间真挚的友谊。我捕捉到了这份纯真的友情所带来的幸福。

    在大自然中,也是常常可以捕捉到幸福。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秋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如同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轻轻的飘落在大地,我拾起一片银杏叶放在手中,感受着它的纹理和温度。在这一刻,我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捕捉到了大自然给予的宁静与美好,这也是幸福的模样。

    捕捉幸福,不需要刻意寻找,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体会,便能发现,幸福如同繁星,点缀着我们平凡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 《探密“方块字”》
  •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之中,汉字如同时光的刻刀,在华夏大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文明印记;汉字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用横竖撇捺讲述着千年的故事;汉字如同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携带着中华文明最原始的基因密码,从远古奔腾至今。

    记得在小学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观察"雨"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雨点的形状,到楷书的三点水偏旁,都展现着雨水的美丽变迁。突然间,我发现窗外真的下起了小雨,更神奇的是,当我们在笔记本上临摹“雷”字时,远处的天空竟也传来隐隐的雷声。那天放学后,我特意查了字典,发现“雷”字下面的“田”原来是闪电的形状,而“雨”字头的字大多和天气有关。从此以后,每当下雨,我都会想起这个奇妙的巧合,仿佛汉字真的能呼风唤雨。

    还有一次在国学课堂上,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山”有许多不同的名字:高而尖叫做峰,高而胖叫做嶂;顶上平整的称崮,高而陡为峭;小土山是丘,大土山是陵;顶上有路的群山称之为岭,又小又尖的称之为峦;山中的巨无霸则谓之岳……原来,汉字为每一种独特的山都起了量身定做的名字,这不得不让我惊叹于它的精确与传神!

    汉字,对我而言不再是课本上需要记忆的符号,它更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的新大门。从“雨”落“雷”响的奇妙巧合,到发现“山”竟有那么多不同的名字和故事,每一次对汉字的了解,都像是一次小小的探险,让我惊叹于祖先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汉字,就是学习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感受一种连接古今的力量。我会继续握着这把钥匙,去探索汉字宝库中无穷的奥秘和乐趣,让它陪伴我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