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浅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07:04:24
  • 《学习心得|浅析“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四有”教学》
  •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中,提到“四有好老师”这个概念,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几十年奋战在教学一线、并且不断思索、追求语文艺术教育的余映潮先生和王君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四有语文教育家”。结合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包含“四有”,即有序、有趣、有效、有用,应以学生为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课堂为主战场,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循序渐进与系统教学相结合。

    下面是笔者对“四有好课堂”的思考,以2022年1月22至23日名师优课组织的一场公益直播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堂变革专题活动中的两堂优秀展示课为例。这次活动的嘉宾余映潮老师和王君老师分别带来了两堂展示课和两堂讲座,本文主要探析两位老师《记承天寺夜游》的同课异构教学课例。

    一、有序

    “有序”是课堂教学内在必然的追求,因为教学本身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混沌无序走向清晰有序,而探究真理、获取知识,本质上也是要发现挖掘其背后的秩序和规律。因此好的语文课堂也要呈现充分的条理性,教学思路要清晰。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也提到,“教学思路清晰是教学设计水平的第一反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步骤明朗,教学板块清晰。

    王君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以一个主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月是空明之月,人是 之人”,以课文分析为基础,探析作者苏轼的个人品质,随机抽取6名学生上台进行30至60秒的微演讲,要求有观点有总结,并邀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发言的关键词提炼,学生们的回答指向“恬淡、悠闲、寂寞、孤寂、乐观、豁达”。而王君老师也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提炼总结,“月是空明之月,人是空明之人”,“空明”即“了悟尘埃,明心见性。摒除杂念,灵魂安宁”。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指向明确,学生们深深走入文本,对作者其人有自己的解读和理解,挖掘出文中之景与作者之情的内在联系。

    王君老师的高明之处是循序渐进,抓住合适的教学时机,将教学由课文拓展到更丰富的群文阅读,“如何研究一个人,一个男人?要看他与周围人及自我的关系”,而研究苏轼其人,也要从他与妻子、兄弟、同事以及自我的关系。这个教学环节既巧妙穿插了苏轼丰富的文学代表作品,又让学生明白解读一个作家不能以单篇定其人,而是广泛阅读积累,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挖掘。这种设置完全符合王君老师青春语文的“主题聚焦提炼意识”,站在生命的高度、人性的高度,赋予文本新意义。最后王君老师又回到最初的问题,“月是空明之月,人是 之人”,学生发言明显积极深刻很多,“豪放、多情、远方、深情、神奇、自由”,而王君老师也将“空明”一词升华,借助《说文解字》,将“空明”解读为“身有承担,心怀明月。爱自我、爱天地、爱众生”。

    整堂课的教学践行了“青春语文”的主张,“打通了读法与活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与经典融通,与心灵悸动点融通,提升了生命智慧,整堂课打通了教学素材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人文关怀与文本关怀双剑合璧。

    余映潮先生在讲座中多次提到“板块式”思路,即每个板块思路清晰,教学有序;每个板块或教学活动都是半独立的“微型课”,这些板块能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富有形式变化。他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也践行了其“板块式”思路。在教学之初,范读课文,PPT展示苏轼的简介、创作背景、名家评价等相关知识。学生的活动分为自读自讲、朗读体味、读背积累、美句欣赏。第一环节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并且通过译文观察文章的行文思路、情感波澜、语言表达妙处等,形成对文本初步的整体认知。第二环节多次让学生进行自由诵读,引导学生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感慨的味道、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提醒学生注意关键词句的重音、节奏、语气的处理,并且提炼出“朗读是技能的、审美的,能表现对课文的理解,以声传情”。第三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并且深化对文本的结构解读,提炼出其中的多种表达方式,叙述部分体现欣然孤寂之感,描写部分体现陶醉赞叹之意,抒情部分有感叹感慨之怀,并挖掘出文本“背景——情境——月景——心境”的“二景二境”结构,进一步提到“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第四环节聚焦局部,对千古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进行美点赏析,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评精妙,最后提炼出“比喻精美,静中喻动,画面纯净,镜头清丽,一笔两写,状景达情,承上启下,引发心声”的美点。课堂的结尾自然生发出“闲人”的意味,即“悠闲的情致,宁静的心境,旷达的胸襟,淡淡的悲凉”。最后布置了一个高效作业,各用一个带有“月”的四字短语点示本文的四层大意。

    余映潮先生的教学不仅思路清晰、提问精粹,而且注重学生的高效阅读,关注课程资源中的语言学用、技能渗透、知识渗透、集体活动、审美熏陶、教学标高,他对课文的研读能力也是非常高深的。

    二、有趣

    “有趣”是课堂教学的活力和魅力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课堂更容易激活和唤醒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还能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求知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教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具有启发式的问题则更为重要。

    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提倡通过灵性阅读、生命写作、激情生活三条路径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幸福人生)做准备。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设置和趣味问题的引导,在对《陋室铭》的教学中,她打破常规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以“这么爽的人生,你敢不敢要”为课题,对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思辨教学,旨在探索文本的当下意义,以及驱动学生对刘禹锡其人的品析,借助刘禹锡一生诗路的学习支架,融入其大量创作文本,将知人论世与文本解读紧密结合,在充分了解其人生经历后,追问学生“刘禹锡的超爽人生,咱敢不敢要”,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王君老师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也同样提出了有趣而发人深思的问题,在分析苏东坡和妻子关系时,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成为苏轼的妻子”,并将问题延展到预习,课前有位同学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并发言,学生根据自己查询到的相关资料,发言不愿意嫁给苏轼,因为他一生颠沛流离,不会过日子,没有时间陪伴家人,还会有成千上万个情敌,如果嫁给苏轼定是负重前行的一生。学生的发言虽稚嫩,但其中会出现一些妙言趣语,更会引发其他学生的兴趣,也会对老师解读苏轼写给妻子的诗文起到一个“欲扬先抑”的效果,王君老师选取《饮湖上初晴后雨》、《蝶恋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诗词,从中挖掘出深情多情的苏轼,最后再来个留白式的追问“这样的苏轼,你愿意嫁吗”。

    趣味性问题的驱动不仅在课堂上能达到很好的教学启发效果,更会打通学生的思维固化模式,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真正地多元化地阅读文本,并且化经典文学为个人成长的滋养,通过学习语文,而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

    三、有效和有用

    “有效”是基于学生维度的评价,即学生是否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是否具有饱满的生成性和充分的获得感,课堂对话与活动是否充分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抵达了每个知识点的本质,是否有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有用”是一种前瞻性的,不仅强调关联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强调观照学生的未来发展,终生成长。评价其是否有用至少应该有三个维度,即学生参与生活的主动性、教师引导生活的科学性、生活项目完成的时间量。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关键在于真实丰富的师生对话交流,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点评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的交流。一位学生概括苏轼是“神奇之人,超越,不似凡人,又是天才”,这位学生很有思想性,但是语言表达不够精准妥帖,王君老师马上点评道“你很有哲学的高度,你眼中的苏轼既非凡,又平凡”,引来全场听课师生的掌声。王军老师和余映潮老师的课会兼顾大部分的学生发言,注重课堂教学的集体活动,而不是一一展示。余映潮老师对语言学用和知识技能要素是高度关注的,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他注重学生对作者、对创作背景知识的积累,注重关键字词注释的积累,文言文译文的疏通,注重当堂背诵积累。

    图片

    王君老师的教学注重对文言文文化层面的挖掘,关注推陈出新的经典灵魂,探索文本的当代意义。借助苏东坡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和文学经历,唤醒学生的自我人生认知,化抽象的文字为生命经验与体验。这既是对文化传承的理解与传承,也是一种审美,具有超越现实的内涵,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可以感染、丰盈、滋润学生的内心。

    “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但同时也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有好课堂”是系统全面的,有序是基础,有趣是灵魂,有效是前提,有用是根本,四者缺一不可,彼此融合与促进。

  • 《定向爆破 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社戏》为例浅析小说教学之定向》
  • 摘 要

    在长期以往的语文课程中,小说是重要的文体之一,小说教学也一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则在现实的语文教学里,小说的教学却往往差强人意。新课改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以分析人物、情节、环境为小说三要素的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不禁要问,小说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通过笔者的摸索,发现定点爆破法不失为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今小说教学的不足,引进定向爆破法,以鲁迅的《社戏》为例,探寻小说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小说教学法;定向爆破;《社戏》

    初中小说教学现状

    “目前在中学小说教学的课堂上,对小说文本的解读依旧停留在‘人物、情节、环境’等一些陈旧的分析套路和模式上,几乎没有理论知识上的更新换代……”通过对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现今的小说教学仍处在情节梳理、人物分析、环境赏析等的小说三要素的逐一讲解下,或者再加上归纳小说主题,一篇小说的讲解几乎永远也脱离不了这样的藩篱,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如很多教师在讲授鲁迅《社戏》时,一板一眼的介绍作者鲁迅和创作《社戏》时的背景知识,其次由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分析讲了迅哥儿听戏这一事件,赏析环境描写后得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上升不了理论知识,进行自我赏析的层面,同时没有进行自我的情感体验,小说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特色荡然无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所剩无几。

    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有必要去探寻一条既能激发学生思维,又更能体现教师教学特色的小说教学新路,而定点爆破法不失为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定向爆破法的引入

    何为定向爆破?定向爆破原出自用炸药拆除塔楼桥梁、烟囱等的工程术语,其原理是,将炸药放置于建筑的承重墙、柱上,通过炸毁承重结构来牵一发动全身,达到炸拆毁整个建筑物的目的。利用定向爆破技术可以让大型的、难以拆卸的建筑在数秒内自动坍塌,相比于传统拆卸方法,既可以减少拆除的时间,提高拆除的效率,也可以减少对附近建筑的损害,因此定点爆破法被广泛运用于拆除工程中。

    在小说教学中我们为何不能从定向爆破法中有所启发呢?一篇篇小说就犹如一幢幢建筑,每个字符就好似一块块砖块,有外在的框架结构也有内在的价值取向。讲解一篇小说就如攻克这一栋建筑,如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的教学方法,既耗费时间,机械的方式也枯燥无味,不能真正的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如果能找到文章中的承重结构,通过爆破这一承重点,牵一发动全身,既能事半功倍,还能引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的兴趣。

    定向爆破法的运用

    在建筑拆除中,如使用定向爆破法,就需要找出建筑的承重结构,通过炸毁承重结构来达到拆毁整个建筑的目的。那么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定向爆破法,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找到承重点后我们又该怎样去引爆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呢?现在就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鲁迅的小说《社戏》为例,探寻在初中小说教学中,如何具体的运用定向爆破法。

    《社戏》以看社戏为文章线索,通过回忆童年的趣事来反映故乡的风土人情,表达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大部分教师的讲解多以分析文章的层次入手,把故事情节划分为盼看社戏、去看社戏、看完社戏三层,同时又着重分析了去看社戏这一情节,并把这一过程更细分为戏前波折、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这四步,让学生了解整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会挑出小说中的几个典型人物进行分析,如六一公公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双喜的机智聪慧、热情勇敢等;再者,赏析月下行船部分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发现鲁迅在景物描写部分也是独具匠心,通过丰富细致的景物、充分调动的多感官、生动形象的修辞等等,描绘出了一幅缥缈、梦幻的江南水乡月夜行船图,最后再引导学生得出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至此,这篇课文的内容基本分析完整了。诚然,《社戏》这篇课文的内容所要讲授的也就是以上一些关于情节、人物、环境的三要素的分析,但是这样刻板、机械、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析会生生割裂整篇课文,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教师牵着走,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在课文中找到能够贯穿全文、引爆全文的“承重结构”来激发学生思维。

    能够贯穿全文、引爆全文的句子一般为文章的中心句或矛盾处,尤其是文章的矛盾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

    师:《社戏》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可以看出,这一次看社戏的经历是值得迅哥儿永生难忘的,那么,社戏好看吗?

    生1:不好看,因为从“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这一句可以看出戏的乏味、无聊。

    生2:不好看,因为没有表演迅哥儿爱看的翻筋斗,最怕老旦坐下唱戏却一直在唱。

    ……

    师:既然戏不好看,那为何在最后一段迅哥儿会发出“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呢?这次的看社戏有没有发生别的让迅哥儿觉得难忘的经历?

    生1:有,发生了偷豆、煮豆这样一件好玩的事。

    师:对,发生了一件以前没经历过的新奇的趣事所以让迅哥儿觉得难忘。

    生2:偷豆、煮豆中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一句可以看出阿发与他们小伙伴之间的关系很好。

    师:让人难忘的还有小伙伴之间真挚的友情。

    生3:六一公公知道他们偷豆是给迅哥儿吃的后表示这是应该的,可见他们的热情好客让迅哥儿难忘。

    师:不仅是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也让迅哥儿难忘。

    生:在看戏去的路上和回来的途中所看到的景色也是迅哥儿没看过的,想必这里也让他难忘。

    师:又补充了一点,江南水乡,夏夜月下航船所见的美丽的景色让人难忘。

    师:戏原本是枯燥乏味的,但新奇的趣事、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美丽的景色都让这一次社戏经历变得与众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些看戏过程中的四个经历为何会让迅哥儿发出“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样的感慨。

    ……

    定向爆破法的爆破点选择的是小说最后一段“再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一矛盾处,明明戏是枯燥乏味的,有这样的感慨一定是看戏这过程中发生让主人公觉得难忘的经历,引导学生得出新奇的趣事、真挚的友情、淳朴的民情、美丽的景色这四部分,再逐一讲解,新奇的趣事对应我们的故事情节分析,真挚的友情和淳朴的民情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美丽的景色恰好符合环境描写的赏析,甚至从“再看不到”中可以得出鲁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一主题。这一矛盾就像是一条引线,一旦引爆,整篇小说的所有内容都迎刃而解,更像是一条细线,将整篇小说都串联其中,以细线为由头探索,内容讲解也都变得水到渠成。相较于传统的情节、人物、环境的三要素这样生硬、刻板、机械、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析,定向爆破法的使用会更有连贯性、整体性,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特色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说的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毫无连贯性的板块分割讲解,而要尝试找出能贯穿全文的引爆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信定向爆破法在我们小说教学中能够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路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尹振刚.新课标下的小说教学窥探[J].文学教育(上),2007(1).

  • 《浅析人的主观意识与环保问题》
  •     自古以来,生物的进化和生存,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形响。这其中,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是最大的。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将对大自然索取的东西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在发展文明的同时,更确切的说是在开发大自然的时候,能加以保护自然环境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用我们的主观愈识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正因为我们人类的利益甚至生命受到威胁时,人类才开始真正重视环保问题。不过,重视归重视,实际行动却还远远不够,虽然,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在某些方面颇有成效,但对于我们日益破坏环境和环境自身恶化的状况来讲,这些措施起的作用还是很小的。

        最近,在我们的视野中,总会出现有关环保的话题和开展环保活动。这说明:我们对环保问题的宜传力度还是可以的,但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四周都是绿油油的青山。可我这次回去后,那里却发生了变化,某些山已经变得光秃秃的。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拢的心首先感到的是苍凉,其次是愤概。这时,脑海里便回想起意年在这座山上的快乐时光。那时候,这座山是那么有活力呀!如今,呈现在我眼前的这幅景观,实在让我目不忍睹。也许我童年时期的那座山再也回不来了,我多么想再一次感受那童年时的绿山。这,就是人类在大自然这块画布上所作出的“杰作”。

        现在,森林被砍伐的问题虽很严重,但我们可以很快的种植树木,可大自然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如果哪个环节出现差错,会波及其他的环节,如水土流失间题等。

        这还不算是让人类最头痛的问题,最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是白色污染。许多国家早在很多年前,就此问题非常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还是很多。每当,春天到来之际,本该含苞待放的树枝上,却挂满了塑料袋、包装袋。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尽自己的职责,就可以使包装袋的污染同题得到解决,可现实生活中,我们毕竟没能做到。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对环保问题还不够重视。

        电视每天都播放有关环保问题的节目,当我们正看着这些节目时,思想感情确实是被受污染的程度而震惊。可是节目结束后,看到我们周围环境还是那么舒适,刚才那种强烈的心情便很快平辞下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呀!

        我们不应该在环境污染真正威胁自身利益时,才着手去保护它,我们应该纠正人性的弱点,从现在做起,在间题还没有出现时,就预防它。我想:如果现在世界上能真正重视环保问题的话,那么人们对环保问题的主观意识会更加牢固,便人从根本上做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 浅析无事生非
  •     在日常生活中,随心所欲的揣测和传闻真是太多了。有人津津乐道于传播别人的“秘闻”,说长道短,评头品足;有人热衷于捕风捉影,见风就是雨,张家长,李家短地在那里饶舌。有些人将一些无中生有的事到处传播,并加油添醋,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眉飞色舞地在那里谈论别人的所谓“隐私”。这些流言蜚语,污染空气,弄得邻里不睦,同志关系紧张,给一些无辜者带来心灵的创伤和种种麻烦。

        吃了饭无事可干,制造流言蜚语,其趣味可谓低级,格调可谓低下,心理状态实在可悲。鲁迅先生非常厌恶这种拨弄是非者,并把由此产生的种种悲剧称之为“无事的悲剧”.指出很多不幸都是这种人的无聊造成的。

        因无聊而造成不幸,因流言而矛盾丛生,这说明,无事生非的行为,确有根除之必要.根除的药方,一是充实精神生活,加强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不充实,思想空虚,往往会以说三道四,搬弄是非来消磨时间。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以高尚的情操来对待生活,自然会对流言不屑一顾:二是流言传来,既不轻信,也不传播,将流育拒之于门外,使流言找不到市场;三是对搬弄是非者,社会舆论应给予遗责,有关部门应予以批评教育,以至给予行政处分。这样,人人视搬弄是非者为不道德,人人自觉抵制流言蜚语,流育蜚语这股歪风也只好僵旗息鼓,社会之浩然正气就会如春风扑面而来,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带来更多的生活的幸福和甜蜜。

  • 《浅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     从他的“三顾茅庐”的出场,一直到所谓“陨大星汉扭相归天”,在协魏、蜀、吴鼎足三分的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作为三国时代的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之一的诸葛亮的形象,被创造得何等丰满、深刻而又富有典型意义。那有名的“隆中对”,即小说中所谓的“定三分隆中决策”是多么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对政治形势了若指掌而又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的光辉形象。其后去东吴的“舌战群儒”,赤壁座兵中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以至于在和周瑜、司马懿性格对照描写里的他的屡操胜算的预见性,虽然有一部分神魔色彩的渲染,但绝大部分却都是真实地概括了一个封建政治家(也部分地概括了人民的智慧和理想)的杰出的政治才能—高度的认识生活的能力、应付事变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能力。

        在《三国演义》这样一本描写封建社会内部的尖锐残酷政治斗争的小说里,在汉末兼并战争的复杂的形势里,出现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形象,却又分明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但是,如果诸葛亮的形象没有渗透着极其浓重的浪漫精神,作者也没有把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和自然斗争的经验、智慧、理想和愿望,高度集中、高度概括而又通过丰富、瑰丽的幻想形式,结晶在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和典型性格里,特别是如果作者对于形象和性格的创造,没有在现实主义的典型概括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极度夸张的浪漫主义艺术方法,象“三顾茅庐”时的隐逸世界的渲染,“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弹琴退仲达”的神出鬼没的无穷智慧和神魔色彩的夸张描写,诸葛亮的形象也仍然不能取得如此激动人心,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艺术效果。

     

  • 《浅析《水浒》》
  •     《水浒》和《三国演义》,自然是不同性质的作品。尽管刘、关、张结义和尽义的故事,也部分地概括了在动荡社会年代中普通人民团结反抗的朴素的斗争思想和愿望,而他们又毕竟是在群雄割据争天下的过程中建立、巩固和发展这种结义和尽义的内容的。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是交织在和它互相对立的封建正统观念里面,经过复杂而曲析的艺术折光,才透露出它的锋芒。

        因而,刘、关、张结义和尽义的故事,甚至诸葛亮的形象,也都还有着统治者用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内容。而在《水浒》里,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农民起义的历史的要求,结义和尽义的故事,却是采取了明朗的直接的形式,以它的正义的声音,震撼着人们的灵魂(即使这里面混杂着一些正统观念、保守观念,表现了一定的思想局限性,其绝大部分也是属于那个时代人民自己的)。这样的具有壁垒分明的阶级斗争的战斗生活,必然要求作者采用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才能表现它的宏伟的内容。

        因为小说所描写的是人民自己的斗争,盛传于人民中间;人民经历过这样的斗争,能够深切地、真实地感受到它的脉搏跳动,并从这些故事和人物中间,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以及有条件从理想中提高这种力量。上面已经谈到,人民和人民的艺术家为了使他们的英雄们的英雄业绩真实可信而又能激动人心,一次一次地丰富了它们的现实生活的内容,也一次一次地提高了它们的理想熔铸的精神品质。

        大家都知道,水浒农民起义的真实的历史事件,在《宋史》上,只有三十六人的记载,即《侯蒙传》所说的:“(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而这三十六人的斗争事迹,经过元曲的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的渲染,到了小说里巳经成了波斓壮阔的农民起义的斗争。他们的斗争事迹,也已经不只是“横行齐魏”的问题,而是攻城、夺县、粉碎地主武装一一“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击溃朝廷的屡次讨伐,完完全全是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且建立起一个休现农民的乌托邦理想的自由王国一一梁山泊根据地。

        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本身—从口头传说、口头艺术到长篇章回的写定,就充分显示了,人民和人民的艺术家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方法真实地、深刻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复杂的阶级斗争生活,而又富于理想地为农民的反抗斗争唱出了一曲英勇悲壮的颂歌。

  • 《《三国演义》浅析》
  •     再如诸葛亮在兵败后去东吴,本是求救援兵,联吴拒曹。火烧赤壁,大破曹军,硬仗都是东吴打的,作者并没有违反这种史实,他只穿插地描写了诸葛亮在这个战役中的一些活动,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借东风”,从周瑜和诸葛亮的一系列的斗智矛盾里,突出地创造了一个充满着智慧、洋溢着浪漫精神的光辉典型—诸葛亮的形象。而东吴兵将大败曹兵于赤壁的史实,倒成了洪托、突出诸葛亮形象的素材,整个情节都渗透着这个人物的智慧的光芒,造成了一种浪漫化了的喧宾夺主的情势,但它又没有歪曲基本的历史真实。如果作者不是运用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就很难取得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象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下去,“街亭之役”,本来是魏军打败蜀军的战役,作者却从历史传说里生发出一个“孔明弹琴退仲达”的故事(即《空城计》),至今还成为戏曲中突出诸葛亮智慧的优秀剧目,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作者还能把个“死诸葛退活仲达”的故事写得那样有声有色。

        总之,如果《三国演义》的作者不是运用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他们就很难写出这样一本所谓“七实兰虚”的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来,也不可能创造出诸葛亮、张飞、赵云、关羽等为他们所歌颂的、又在一定程度上至今为人们喜爱的、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格而又闪耀着强烈的浪漫主义光采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