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接淅而行的典故

2025-09-09 08:58:32 文题网 字数: 点击:

接淅而行

“接淅〔xī〕而行”,形容说走就走,走得非常急忙的意思。

淅,淘米;接淅,把洗湿的米捞起、漉干。本已淘好了米,准备煮饭了,忽然决定要走,就饭也来不及吃了,捞起湿米,马上就走。这叫做“接淅而行”。

这句成语,出自《孟子•万章》: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 “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迟迟吾行”,形容舍不得离开。“父母国”或“父母之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祖国”。孔子对政治怀有兴趣,只因鲁国的执政者不重用他,很不得志,所以五十多岁 时,离开鲁国,往各国去游历了十多年。当他离开鲁国的时候,曾经反复考虑,一再延迟行期,直到他对鲁国当局最后失望了,才不得已而动身。可是他在齐国遭到冷遇的时候,就立即毅然地离开了。盂子,孟轲,是战国时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人,他称赞孔子道: “孔子离开齐国时,接淅而行;离开鲁国时,却说:'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吧,这是离开祖国时应有的态度! ’ ——应该快走就快走,应该慢些就慢些,应该住下就住下,应该当官 就当官。这就是孔子的为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