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渐入佳境
【拼音】
jiàn rù jiā jìng
【释义】
佳:好;境:境地。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解释:顾恺之说:“众多山峰竞秀,众多河水奔流。草木茂盛,如同云兴霞蔚,灿烂绚丽。”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梢吃到根部,有人认为这种吃法很奇怪,他说:“这是渐入佳境。”
【近义词】
渐至佳境
【反义词】
急转直下
【用法】
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成语故事】
早在公元前4世纪,周朝就开始种植甘蔗了,秦汉时已经普遍种植甘蔗和用甘蔗榨糖了。汉代杨孚《异物志》记载:“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到魏晋南北朝,吃甘蔗已经是常见的事了。
晋朝著名画家、博学多才的顾恺之喜欢吃甘蔗。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排调》里记载:“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唐代房玄龄等编撰《晋书·顾恺之传》引述此事曰:“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曰:‘渐入佳境。’”二者答话的`区别相差一字。“至”者,从甲处到乙处。“入”者,从甲处进入到乙处。后者强调进入,更为生动。
这一故事已成为“渐入佳境”内涵的一个比喻,让人有具体形象而又有趣的联想。“渐入佳境”自此流传下来,唐以后多用来鉴赏或评述诗文作品。今用于指进入越来越美的境界或兴味越来越浓的感受。
【造句举例】
在唱歌比赛中,旋律优美歌声动听,我渐渐地忘记了这是在比赛,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后来一个班比一个班唱得好,真是渐入佳境。
上场去比赛开始时,我还是有点儿紧张可是在场边的同学们都在给我加油,我也想起了老师鼓励我的话,慢慢地,我渐入佳境,越踢越带劲,心里有些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