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一年级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六年级作文
初一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三作文
|
中考作文
高一作文
|
高二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考作文
欣赏
|
寻找
|
友谊
|
生命
|
交流
|
母亲
|
梦想
|
分享
|
渴望
|
倾听
|
放弃
|
感动
|
习惯
|
自信
|
成熟
|
团结
|
选择
|
责任
|
感恩
|
沟通
|
希望
|
更多
元旦节
|
重阳节
|
劳动节
|
感恩节
|
青年节
|
圣诞节
|
母亲节
|
腊八节
|
端午节
|
情人节
|
儿童节
|
元宵节
|
妇女节
|
父亲节
|
植树节
|
建党节
|
更多
伙伴
|
外婆
|
妈妈
|
外公
|
爷爷
|
舅舅
|
奶奶
|
表弟
|
阿姨
|
表姐
|
叔叔
|
表哥
|
老师
|
哥哥
|
同学
|
姐姐
|
弟弟
|
同桌
|
妹妹
|
表妹
|
朋友
|
更多
小狗
|
小兔
|
小猫
|
小鸭
|
小鸡
|
小鸟
|
小金鱼
趣事
|
演讲稿
|
游记
|
续写改写
|
看图
|
应用
|
读后感
|
诗歌
|
观后感
|
抒情
|
说明
|
议论
|
状物
|
叙事
|
写景
|
日记
|
观察
|
植物
|
童话
散文
|
寓言
|
祝福语
|
历史典故
|
成语知识
|
诗词赏析
|
哲理故事
|
优美段落
|
名言警句
|
名人故事
写作指导
|
作文点评
|
优秀作文
|
写作基础
|
作文教学
热门搜索:
米芾
星移斗转
花分
吾归
读字
臣妾
小仙女
胡语蝶
书翻
凛冽海
工龄
大半
苍天
一晾
蜡炬
红原
夭然
怒江
10.13
慢饭
当前位置:
文题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散文
寓言
祝福语
历史典故
成语知识
诗词赏析
哲理故事
优美段落
名言警句
名人故事
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的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项羽 楚歌:楚国人的歌声。这则 成语 故事的意思是指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人的歌声。四面楚歌的主角是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后人用这个词比 …
历史典故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的
赵括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对于战法理论知识连父亲赵奢都颇有不如,但赵奢认为儿子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在实战中取胜。后来秦赵长平之战,赵括果然惨败,自己战死,四十 …
历史典故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的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 爱 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 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 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 …
历史典故
悬梁刺股主人公是谁
悬梁刺股 【发 音】xun ling c gǔ 【释 义】形容刻苦学习。 股,大腿。错误用法:1 悬梁刺股 2 将股错误;理解为屁股。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 …
历史典故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头悬梁的主人公是孙敬,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锥刺股的主人公是苏秦,也成了著名的政治家。 锥刺股的故事如下: 【文言】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以 …
历史典故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匡衡,以下是简介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匡王村人,另一说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 …
历史典故
退避三舍主人公是谁
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楚王 原文 重耳及楚,楚子①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 …
历史典故
草木皆兵主人公是谁
草 木皆兵(cǎo m jiē 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 …
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的
成语 卧薪尝胆的字面意思是躺在柴 草 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我们经常听到一句 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破壶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的典故曾经激励无数的 …
历史典故
背水一战主人公是谁
韩 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比喻 …
历史典故
乐不思蜀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 刘禅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 …
历史典故
苦肉计的主人公是谁
黄盖 诸葛亮 草 船借箭以后,又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了火攻曹操水旱大营的作战方案。恰在此时,已投降曹操的荆州将领蔡和、蔡中兄弟,受曹操的派遣,来到周瑜大营诈降。心如明镜的周瑜又装聋卖傻,将计就计, …
历史典故
入木三分主人公是谁
是王羲之~~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 …
历史典故
囊萤的主人公是谁
两 个人 分别是车胤和孙康 1、“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 …
历史典故
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囊萤映 雪 的主人公是孙康吗,官至御史大夫,有集十卷。 具体:孙康 康,太原中都人,晋长沙太守放孙,元嘉中为起部郎,迁征南长史,有集十卷。 映雪夜读孙康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
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蔺相如 成语 典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 信 ,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 …
历史典故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背水一战: 韩 信 ,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国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径口(即现在河北省井陉山上的井陉关),准备迎 …
历史典故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三顾茅庐 从主谓宾来讲, 首先是谁三顾茅庐 其次是三顾茅庐于谁(为了谁) 再次谁怎么样三顾茅庐了 所以依次有: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于诸葛亮(为了诸葛亮)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于诸葛亮 所以 …
历史典故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是曹操。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士卒难忍,操寻思少顷,乃令曰: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 …
历史典故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 …
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项羽 【出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 信 、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 …
历史典故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赵括!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 爱 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 …
历史典故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 爱 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 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 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 …
历史典故
悬梁的主人公是谁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 个人 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 …
历史典故
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这个 成语 由两个故事组成。 1.“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 个人 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 …
历史典故
单刀赴会主人公是谁
单刀赴会是鲁肃.《三国 志吴志鲁肃传》:肃 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 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 会。此次会谈后来被称 为单刀会。单刀乃军 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关 公的大刀。单刀会上, 鲁肃一番大义凛然的分 析, …
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 主要内容: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 雪 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 …
历史典故
班门弄斧主人公是谁
班门弄斧。班:指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梅之涣的读书人,有一次,他来到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境内)凭吊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墓时,看见墓前不少自命不凡的人写满了诗句。他想李白本是 …
历史典故
牛角挂书主人公是谁
李密 (李密)用蒲 草 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 …
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
这则 成语 故事原意指秦二世时权臣赵高故意将鹿说成是马,逼迫大臣们承认。后用来比喻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 …
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
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 …
历史典故
赵云死因真相赵云是真的死于绣花针吗
公元230年,赵云于成都病故,享年76岁,追谥为顺平侯。 还有一个关于赵云死因的民间传说,我不知道可 信 不可信啊: 赵云在80多岁是,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 …
历史典故
赵云的武器龙胆亮银枪介绍
龙胆亮银枪,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为《三国演义》中赵子龙所使用的武器。 中国古代十大名枪之一 左手青釭剑,右手亮银枪,跨下白龙马,一身白盔白甲,长坂坡单骑救主,于百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 …
历史典故
赵云长坂坡杀了多少人
大家都知道,曹操长坂坡可能有80W大军,整个长坂坡都挤得慢慢当当人都不能动,走一步荆州都会 地震 ,这时候赵云路过长坂坡,带着刘备附体的状态,冲进了长坂坡,杀了无数人,三十进,三十出,就有了三国演义的 …
历史典故
赵云长坂坡赵云大战长坂坡故事
长坂坡大战中,赵云负责保护甘、糜二夫人和阿斗,但由于 战争 混乱赵云与之走散,于是带领三、四十随从回去寻找,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却杀死淳于导救了糜竺和甘夫人.赵云把二人送到长坂 桥 险些被张飞误解其背叛刘 …
历史典故
赵云故里在哪里赵云故里
很多年来,人们都知道三国名将赵云是正定人。因为《三国演义》和其他史书上,都有关于赵云是常山(今正定县)人氏的记载。清代所修《正定县志》,已把赵云列为正定人。据了解,正定还保有“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碑。 …
历史典故
赵云怎么死的赵云死于绣花针
野史中记载:赵云一生没有受过伤,老了皮肤还是很好,他老婆开他玩笑,说他一生在战场是没有受过伤,要让他受点伤.就用绣 花 针扎了他一下,结果流血不止,就死了.可见赵云有血友病 赵云是病死的.三国里面有一 …
历史典故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原因: 1.赵云没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他每次战役都是那种统帅护军或者押运粮 草 的角色,偶尔出战也不是正式的大将出征。 2.关张与刘备亲如兄弟,而且从头跟起,无人可比。黄忠年纪大功劳也大。马超家世显赫 …
历史典故
三英战吕布谁赢了三英战吕布的地点
此次虽然是吕布先收兵,然吕布在三人之前已经斩杀诸将,并且以一敌三,虽然表面上是吕布战败,实际上为吕布赢。然吕布之勇名冠三军,无人匹敌,当下第一次遭遇对手,自然令袁绍军队士气大振。 …
历史典故
典韦战吕布故事三英战吕布故事
典韦战吕布事件 首先无论老版三国演义还是正史里,都没有典韦战吕布这么一出,典韦是曹操的贴身侍卫,是曹操万急时候的贴身武将,怎么可轻易出战吕布。 典韦之死 在老三国里第十一集 宛城之战 三英战吕布 三英 …
历史典故
三顾茅庐的意思三顾茅庐释义
三顾茅庐释义: 顾:拜访;茅庐: 草 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历史典故
三顾茅庐的主要内容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 …
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造句用指鹿为马造句
1. 成语 指鹿为马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得来的。 2. 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3. 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4. 既不能升官,又不能发财的时候。别人指鹿为 …
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的历史人物指鹿为马的典故
权势者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用愚弄别人的手法来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事例比比皆是,赵高的指鹿为马要算是最卑劣,最典型的了。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秦将章邯击败赵军,把赵王和张耳围在巨鹿,项 …
历史典故
谁指鹿为马指鹿为马是谁
赵高,秦二世 “指鹿为马”来源于历史故事。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做了宰相高职,想 …
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的主角是谁赵高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 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 信 ,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
历史典故
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解释: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 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 …
历史典故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谁指鹿为马的主角是谁
赵高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 信 ,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 …
历史典故
我国古代的教师节
从前,大概是孔子那个时代吧,就有 教师 节。最初的时候,每个老师门下都有若干的弟子,这些弟子每年总会相约在师傅的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仪式,用虔敬的心态向师长送去敬仰和祝福。 后来, 学生 也有 …
历史典故
负荆请罪的历史典故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 花 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 …
历史典故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末页
按字数分类
50字
100字
150字
200字
250字
300字
350字
400字
450字
500字
550字
600字
650字
700字
750字
800字
850字
900字
950字
1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大中华区
潮落
同心
叶片上
湍河
我安
枭鸟迁居
瑜珈
好强
喜春
倒转
吉利
特征
绝版
临渊羡鱼
答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