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知己知彼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22:11:52
  • 《知己知彼的主人公是谁?简述知己知彼成语故事》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出处 《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一名言中的“殆”字应该解释为“疲惫不堪”。原文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中的“殆”字,是孙子对《谋攻篇》的前一篇《作战篇》中“钝兵、挫锐、屈力、殚货”等词的高度概括。原文大意是,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就是战斗百次,军队也不会疲惫不堪,战斗力充沛。一支军队不怕失败,怕的是丧失战斗力。一支军队很难不失败,难的是能够从失败中站起,继续战斗。如果一个将领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敌情我情,就认为完事大吉,不再为失败考虑,可能失败就在眼前,而且一败涂地,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所谓“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

    古语智慧

    泾阳之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它概括性的描述了孙武对战争中敌我势力的认识。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学家都在运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经过时间的证明它不管是对战争、商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简述知己知彼成语故事

     

    战争中这一规则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唐朝开国之初,政局未稳,边境时常受到东突分子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只好决定将京都迁移出长安。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年轻将军,对于父皇的决定坚决反对,认为大唐皇朝成立之初,区区几个东突分子闹事就要搞得迁都,国威何在。于是带领军队到泾阳与东突厥展开战斗。

    双方实力悬殊,东突厥有兵20多万,而李世民所带军队不过几百。但是令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惊讶的是李世民居然天不怕地不怕,仅仅带着100骑兵就直奔阵前和颉利、突利二可汗,说:“我们已与你们可汗结盟,今日为何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请可汗与我李世民一人来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百名士兵将拼死迎战,决不后退。”李世民如此的阵势,加上他深情镇定威严,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认为大唐肯定设有埋伏,因此不敢下令进攻。李世民见状又说:“你以前与我们有盟,今日出兵袭扰,为何不守用?”这一反问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哑口无言,李世民的种种胆大的行为不得不使颉利相信突利和李世民勾结,将军情泄露出去了。鉴于这种状况,只好退兵,待时机成熟再出战。

    李世民设计突击突厥,使他们仓皇而逃。一时间,李世民的军队士气高昂,大家都认为要乘胜追击。李世民认为,大唐皇朝建立才不久,应该以修生养息为主,而不是一味好战。于是 ,李世民与颉利会盟,并赠其大量金帛,目的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此大唐边境和谐安定。李世民晓知颉利的心态,据此采用一系列离间战术,然后采取突击获胜。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刻应用

  • 《知己知彼的主人公是谁》
  • 知己知彼的主人公是孙子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

  • 《知己知彼》
  •     有的父母看见人家孩子作文好,就羡慕赞叹不已:“你看 人家孩子多么聪明,我的孩子要这样,宁可少吃少穿也培养 他。”有的父母看见自己孩子作文差,心里着急,于是逼着孩 子练。这种想法、做法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中国有句古 话“对症下药”。药不对症,不仅治不好病,还要把人恰苑。.. 所谓庸医杀人不用刀,就有下药不对症的意思。对孩子的作 文也是这样,如果盲目地乱抓一通,必然事与愿违;虽‘事 倍”,但却连“功半”之效也收不到。 事物有因有果。只知“果”,不了解“因“,做事就难免碰 壁。要知道“因气就必须调查研究。军事家有句座右铭。“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战胜敌人,既要知己,也要知彼。“彼气 就是攻打的对象ill知”,就要调查研究。比如,对方的军事部 署,军队素质,数量,武器装备,将领好,有哪些长处、 短处等等,对这些了如指掌,才能一举攻克。企业家,无论 搞工业的、搞商业的,第一位的是了解市场息,顾客心 理,然后才好下决心生产什么产品,经营什么商品,从而获 得成功。教师要把学生教好,必须首先了解学生。有经验的 教师,在接新的任课班级时,总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一 替祠查分析,然后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间题,因材施教。 作为父母,要想教育孩子把文章写好,也必须对自己的孩子 作点调查研究工作。有的父母说:“孩子在自己身边长大,还 用调查吗全”其实不然。有些父母真说不清自己孩子作文差的 原因。作文打多少分,字写得不好,句子不通……这些倒可 能知道,但为什么这样,并不了然。正应了中国的一句俗 话:“灯下黑,“ 调查研究总要有个对象。向谁调查呢?

        第一,调查“作文本”。孩子每次作文一定要看看;字写 得如何,词是否达意,句子通顺不通顺,结构适宜不适宜, 立意怎样,中心是否突出,主要毛病在哪里。然后再仔细地 看看老师的眉批、尾批。把自己的看法和老师的批语对照一 下,把这次作文和上次作文比较一节,这样,对孩子的作文 就能有个大概的了解。孩子一学期只作十来篇作文,每篇作 文充其量也就千字左右。一篇作文,半小时能看几遍。父母少 看一会电视,少聊一会天,就把看作文的时间挤出来了。 第二,了解教师。一般地说,教师对孩子的作文还是比 较了解的。不仅知其“果”,而且知其“因”。孩子的语文学习 怎样,有否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牢不牢,作文基本功练的 如何,课堂听课注意力是集中还是分散,布置的作业能否完 成,学习刻苦还是不用功……项目虽多,但要了解并不难。

        比如,每学期学校都要开一、二次家长会,顺便就“调查,; 了。父母不是爱自己的孩子吗?老师为教育学生要进行“家 访”,父母为教育孩子为何不可访间老师呢?利用节假日到老 师家走走,沟通一下对孩子的看法。而且这是热爱教育事业 的教师求之不得的。 第三,利用茶余饭后,“何问孩子语文的学习情况。比 如,、课讲到什么地九还有哪些问题不理解,作了几次作 文,感到有什么困难,愿不愿意学语文,为什么犷对老师讲 的课、布置的作文有哪些看法等等。‘在向孩子了解时,有一 条要记住:不发火,要耐心,态度诚恳和蔼,象唠家常喀似 的。否则,就什么也了解不出来了。_ 最后,把从三方面了解到的情况作点分析归纳,就找出 了孩子作文或好或差的原因了。然后针对存在的间题,尤其 是主要问题,指导孩子作文,既能收到成效,又能激发孩子, 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