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据说“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严忌、枚乘等,同在吳王刘濞〔Pì〕那里做官,因为他们都既有文才,又有口才,所以很受器重。后来,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不愿随从,便上书谏劝。吴王不听,他就和严、枚等一起投奔梁孝王刘武。梁孝王的心腹羊胜和公孙诡,嫉妒邹阳,在梁孝王面前说了不少坏话。梁孝王信以为真,大怒,把邹阳逮捕入狱,并且准备把他处死。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为自己辩白。他列举了 不少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曾怎样被怀疑、不信任,而实在都是忠贞之士,他要求梁孝王细察真情,不要冤枉好人,并且应当重用人才。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狱中上梁王书》。当 时,梁孝王看了,很受感动,就把邹阳释放出狱。
邹阳的《上梁王书》中,有这样的话:“桀〔jié〕之犬可使吠【fèi】尧,跖【zhì】之客可使刺由。”
桀,夏朝的末代君主,相传此人暴虐无道;尧,传说中 一位上古的圣明君主;跖,据说是春秋时的大盗(实际是奴隶起义领袖);由,即许由,传说中的淸高之士,尧打算把天下让给他,他拒绝了。邹阳的话是说:“暴君”的狗可以听从指使向“圣君”狂叫,“大盗”的手下门客可以听从指 使去谋刺“高士”。从这句话产生了成语“桀犬吠尧”。(吠,狗叫。)
“桀犬吠尧”,比喻臣仆奴才像桀所畜养的狗一样,只知听从主子的指使去咬人,而不问谁善谁恶。这句成语,也说作“跖狗吠尧”,意思完全一样。例如:《战国策•齐策》载,田单是齐国的名将,齐襄王封他为安平君,名誉很高。貂勃却表示厌恶,说:“安平君,小人也! ”田单知道了,特地备酒招待他,并且问他:“我什么地方得罪过你,因此惹你生气了? ”貂勃答道:“跖之狗 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跖的狗向尧乱 叫,并不是因为它尊敬妬而不满意尧,狗只知道不咬主人而 可以咬它主人以外的任何人。”田单听了这话,第二天便请 齐襄王任用貂勃,给他官职。那时,齐襄王跟前有九个得宠 的臣子,他们恶意中伤田单,挑拨齐襄王和田单的关系。貂 勃于是挺身而出, 对齐襄王列数田单的功绩,大大赞扬田单。齐襄王觉得貂勃的话很有道理,便把那九个臣子一并处死,对田单则更加信任了。
《史记•淮阴侯传》载,汉髙祖把蒯通【蒯kuǎi】抓来, 下令把他烹死。蒯通大叫冤枉,汉髙祖说:“你教韩信谋反,还叫什么冤枉! ”蒯通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于是髙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 其主。——跖狗吠尧,并不是尧不好,狗当然只知道帮它的主人去咬那不是主人的人。当时,我只认得韩信,还不认得您哩1……”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跖狗吠尧,吠非其主”,或“狗吠非主”、“犬吠非主”。
汉景帝时,吴王刘濞〔pì〕企图反叛朝廷,进行积极准备。枚乘不赞成,曾上书劝谏。
枚乘《谏吴王书》,《汉书•枚乘传》有载,其中有一句这么说: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缕,很细的线绳;钧,古时以三十斤为钧,这句话的意思是拿一根细线来派用场,一头缚着三万斤的重物,上面挂在不知有多高的高处,往下吊在不知有多深的深渊里,这样的做法,虽是最最愚蠢的人也一定知道其危险的结果将多么可悲可怕!
从这句话,后来演化出成语“一发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意思同“一缕”而更加形象、明确。
唐韩愈《与孟尚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大概要 算是“一发千钧”这句成语之较早见于文字者。
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 “际兹一发千钧,全国国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
“一发千钧”或作“千钧一发”。
人物介绍
汉武帝叫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是汉景帝的儿子,十六岁即位,当了五十三年皇帝。在位期间,他广泛任用有各种才能的人,巩固了全国的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他还加强了边防,沟通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汉武帝的时候是汉朝最强盛的时期,他是我国古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故事四
枸杞子酱
汉武帝是个眼光远大的人。为了加强汉朝和周围各国的关系,他曾经派张骞(qiān)两次出使西域(指当时在汉朝西边的地方),开始了和西方国家的友好往来,打通了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还想办法加强内地人民的联系。那时候,交通十分不方便,很多偏僻地区的人民没有机会和外界接触。
有一次,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到南越去巡视。那里的人拿出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招待唐蒙,其中有一种“枸杞子酱”,特别好吃。唐蒙细一打听,知道枸杞子酱是蜀地(在现在四川省)的特产,是从牂牁江(在现在贵州省,牂牁zāngkē)运来的。江在一个叫夜郎国的境内。
唐蒙马上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奏章,请求让自己去夜郎国看一看。汉武帝十分高兴,马上答应派唐蒙做使者,带着许多礼物去找夜郎国。
唐蒙带人从蜀地出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处在山窝里的夜郎国。夜郎国的首领叫多同,他从来没和外地人打过交道,自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所以,一见到汉朝来的使者唐蒙,就问:“是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大?”
唐蒙就把汉朝立国有多久、疆域有多大,讲给多同听。多同这才知道自己就好像井底的青蛙一样,看到的只是井口那么大的天,而外面的天地可大啦!汉朝也不知道比夜郎大多少呢!我们现在说的成语“夜郎自大”,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唐蒙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多同,告诉他,只要他们好好地同汉朝来往,朝廷一定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多同很高兴地答应了唐蒙的要求。
后来,汉武帝又派大臣司马相如做使者,带着礼物到西南地区去,结交那里的地方首领,让他们也归属了汉朝。
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司马相如出使西南,都获得了成功。从此,汉朝先进的生产技术、铁制的生产工具和中原文化传到了那些地方,推动了那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然了,汉朝的疆域也就更大了。
每日小练
1. 汉武帝曾经派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
2. 成语“夜郎自大”里的“夜郎”指的是什么?
上期答案
1. 店主误以为汉武帝是强盗。
2. 汉武帝感谢了店主的妻子,并送给她一些钱。还称赞店主很勇敢,让他留在皇宫里,当了卫官。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淫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候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