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宛如一位忠实且温柔的闹钟,在每个周末的清晨六点,准时将我唤醒。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落在古朴的砚台上,宛如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我已然伫立在那充满墨香的书院前。
犹记得考书法九级的前一夜,我久久凝视着《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句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些被王羲之写在蚕茧纸上的字,仿佛有了生命,此刻正在我的宣纸上微微颤动,好似在与我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去年冬天参加市级比赛时,命运跟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我的右手大拇指生了冻疮,医生建议停笔两周,可决赛就在三天后。妈妈心疼地把暖手宝剪成小块,小心翼翼地贴在我的大母指指缝间。我戴着露手指的手套,毅然决然地继续练字。每一次写“捺”画,都要用力顿笔,那疼痛如同一把尖锐的针,每一次收锋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决赛那天,当我写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最后一横,宣纸的角落悄然晕开了一朵淡红的梅花——那是冻疮裂开渗出的血珠,它竟成了这张作品最独特、最珍贵的印章。
时光回溯到六年前,那时我刚上完幼儿园大班。在少年宫,我邂逅了书法。老师笔下的“永”字,宛如一位灵动的舞者,笔尖行走时如同跳舞时的足尖,轻盈而优雅。墨色渐渐由浓转淡,仿佛字也有了会呼吸的脉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后来我才明白,那种着迷便是“一见钟情”。如今,每一次临帖,我都像是在与颜真卿、苏轼这些老朋友促膝长谈。我懂得了,真正的美,从来不怕被重复千万遍,就像经典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四年级的那个冬天,我们前往敬老院写春联。一位老爷爷盯着我写的“福”字,聚精会神地看了很久。他笑着说,这个字右半边的“田”像笑着的眼睛,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私塾先生说的“字要有筋骨,更要有温度”。那一刻,我恍然大悟,书法于我而言,不仅仅是横平竖直的功夫,更是一场将中国千年文化基因融入血脉的神圣仪式。当我的毛笔轻轻亲吻着宣纸,仿佛能感受到无数先辈的手正与我隔空相握。
那些在晨光中颤动的笔锋,宛如灵动的精灵;那些在寒冬里绽放的血红“梅花”,恰似坚韧的勋章;那些被老爷爷认可的温暖笑意,如同璀璨的星光。这些都是时间赠予我的秘密礼物。书法教会我的,不只是运笔的技巧,更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每当我展开一卷新的宣纸,就像是在续写中华民族这本永远未完的壮丽史诗。而我墨黑色的字迹,正是五千年文化跳动的最新脉搏。这份热爱,终将成为我生命中的印章,在未来的每一天,继续印刻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丽印记。
每个人的童年都很有趣。我的童年就像是一个摇篮,里面装着无尽的趣事。
在我3岁的时候,妈妈给了我一个塑料水杯,就去和邻居唠嗑了。因为那时是冬天,所以我们都穿着棉袄。我在水杯上面乱涂乱画,突然,我的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现在是冬天,这个杯子一定很冷,但它又没有衣服穿,怎么办呢?于是我把它放在煤气灶上,小心翼翼地开了火。我的心里很高兴,认为自己又做了一件好事。
忽然,我闻到了一阵阵刺鼻的气味,原来是塑料水杯燃了起来,我想关掉煤气,可我却没有力气关掉,我哭了起来。听到动静的妈妈连忙跑过来,看到眼前的一幕,哭笑不得,说:“我的小祖宗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说完就关掉了煤气。
还有一次,妈妈买了个西瓜回来,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瓜还没切就直接咬了下去,把我的一个小牙都磕了下来,疼得哇哇哭。从那以后,我才知道任何水果都是要去皮的。
还有一件更傻的事呢!有一次,我在家里想帮妈妈洗点东西,因为我发现妈妈啥东西都得洗一下。于是,我开始翻箱倒柜的找东西。正巧妈妈买了根棉花糖,说是给我的,于是我拿着那根棉花糖,到厨房打开水龙头,过了几秒钟,那根棉花糖只剩下了一根棍子。只留我在水龙头前发呆。
你们说,我的童年是不是很傻呢?
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无数梦与愿,它们如同星辰,点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在我这颗年轻的心里,有一个最为深切而温暖的心愿——希望爸爸能戒掉烟瘾。 爸爸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枪从我记事起,他的手里总是捏着一支烟。每当他沉浸在工作或是思考问题时,那缕缕升起的烟雾,就像不请自来的陪伴,悄无声息地环绕在他身边。起 初我并未太在意,毕竟周围很多大人都抽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担忧起来。每当看到爸爸因吸烟而咳嗽的时候我知道,烟对爸爸的身体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而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爸爸因为这无形的“杀手:”而削弱了健康。 我的心愿,就是能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爸爸,我开始寻找各种资料,了解了戒烟的方法和技巧,甚至在网上下载了戒烟辅导APP,和爸爸一起学习.分享,每当他想抽烟时,我就会陪他聊天、散步,或是给他一些小 奖励,鼓励他继续坚持,同时我也希望家里能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我还梦想着,有一天,科学家们能够发明出更有效的戒烟产品或技术,让像爸爸这样长期吸烟的人能够轻松戒掉,陪伴爸爸一步步走向健康。因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深的痕迹也能愈合。
这就是我的心愿,简单而又深切,希望爸爸能戒烟,拥有更好的自己,也让我们的家更加温馨和谐。
每个夜晚,我都甜甜地进入梦乡,伴着淡淡的米香,伴着浓浓的暖意,枕着那一方小小的米枕,我梦见了金黄的银杏叶和稻花,和一群与我奔跑在田野间的孩子们......
儿时的我,常常因枕头而睡不好。外婆听说了后,就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米枕头,软布内裹的是米,睡在上面常发出沙锤轻轻摇晃的沙沙声,轻柔的磨梭声,好像春风的呢喃。米枕会带着淡淡清香,夜里那香味仿佛也是浅粉色的,如同一首催眠曲钻入我的心灵。从那天开始,每一个夜晚我都睡得很安心,感受着外婆的爱的芳香。
六岁搬家的时候,米枕被丢掉了,取而带之的是珍珠棉、天鹅绒,我躺在枕头上,那么柔软那么宁静,却怎么也无法代替那淡淡的稻香带来的安心之感。那个夜晚,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想着那方儿时相伴的米枕。
外婆听说我睡不好,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米枕,可她的眼睛已不如从前那般透亮,满头黑发亦成青丝。岁月流逝,变的是外婆的年老,不变的是缝在米枕里的爱。
夜晚,门缝透过的微弱亮光,仿佛外婆正半靠在椅前缝织着,老花镜架在她的鼻梁上,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仔细地看着针尖的细线,她用干瘦的手紧紧按着布边,吃力地随缝纫机向前推动着。台灯的淡黄光亮映在布上,像一朵又一朵麦穗花悄然绽放。她用粗糙手指抵住布面,一挑,一穿,仿佛褐色的枯树虬根,又好似一条游鱼在粉白色的线间跃起游动着。她皮肤上的皱纹又似水面上的波纹层层漾起。右手紧攥着银针,一针一线的完成枕边的修补。青丝缕缕,在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像裹挟着光辉般。看着,想着,我就在这澄澈的泪水中进入梦乡。
当她清晨递给我时,眼睛中带着彻夜未眠的血丝,眸子里夹着一夜的疲惫与困倦,但她强打起精神,笑着说:“今晚枕着它,就能做个好梦哟。”那一刻,她的目光似一片金色的田野中,麦香盈盈,稻花荡漾其间。她的双手抚摸我时,那样的暖。上面有几道深红的裂口,骨头根根分明,若枯枝,若树根。我甚至清晰的看见指肚上被针扎破的小洞。可这双手替我揩眼泪时,却柔得像绸缎;拥抱我时,暖得像个小火炉。
我捧着米枕,沉甸甸的爱如夏雨闯入心房。透过米白色的布下,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稻花在线间悄然绽开。夜晚,我枕着它,伴着和原来一样的清香,笼罩在金色麦苗香里,睡得好香,好香。我又梦见了一片金色的田野,麦穗摇摆着,香气氤氲,阳光洒在我的脸上,多灿烂啊!我左手拉起外婆,右手拉起妈妈、爸爸和外公,向那片金色的远方奔去。笑声荡漾......
我把自己笼罩在麦香里,笼罩在外婆的爱里;外婆把那份美好而朴素的爱缝在米枕里,把暖藏在米枕里。
语文老师王丹蕾点评:一个看似最普通的亲手制作的米枕,它藏着满满的爱意。文章通过细致传神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不仅展现了奶奶的能干,更体现了奶奶对“我”深沉的爱与关怀,细腻地表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令人动容。
成长,是一个人从懵懂到明智,从稚嫩到坚强的过程。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挑战和奋斗,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花儿争艳斗丽,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感到非常开心。然而,就在我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时,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滑石,摔倒了。我疼得眼泪直流,我以为爸爸妈妈会马上过来安慰我,可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只是站在一旁,用严厉的眼神看着我,告诉我要自己站起来。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痛苦和困惑。我开始质疑,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么对待我?为什么他们不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帮助?我感非常孤独和无助。然而,正是这种痛苦和困惑,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开始明白,爸爸妈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希望我能够学会独立,学会面对困难,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自己解决问题。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都没有放弃。我明白了,这就是成长。
成长,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喜悦。它让我们学会了独立,让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它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我会珍惜这个过程,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成长的痕迹。
指导老师:祁成松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特别时刻,让我们感觉突然间长大了不少。对我来说,那个特别的时刻就是我10岁生日那天。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关于恐龙的科普书、漫画书。我平时一看到同学们有恐龙的书籍,就会情不自禁地凑上去,甚至有时会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换过来看几天。我多么想拥有一套属于我自己的恐龙漫画书啊!
可是这一套书有五十多本呢,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我缠了母亲许久,她才勉强答应生日时送我一套。于是我天天盼着生日那天早早到来。时间过得可真慢,终于迎来了我的10岁生日。这一天亲朋好友们送了一大堆生日礼物,可是都没有心思看一眼,终于等到在外工作的母亲回来了,她一手拎着生日蛋糕,一手拎着一只装满书的大袋子,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大步迎上前去,迫不及待地接过母亲手中的大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牵肠挂肚的、心心念念的漫画书。我激动地一蹦三尺高,回头一看母亲正在那里按着自己的手臂,我问母亲:“你怎么了?”母亲:“还不是你这书太沉了,把我手都拎麻了。”
我心里一颤,是呀!母亲为了我付出了许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一刻,我心中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指导老师:祁成松
一家人吃完晚饭以后,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看,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洗碗;爸爸在沙发上看报纸;爷爷和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小明正坐在明亮的台灯下做作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特别地开心。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梦想是每个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之一,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飞行员。
在翻开《我以祖国为荣》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仿佛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这本书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如此伟大,如此值得我们骄傲和热爱。
尤其是当读到“中国高度”这一部分时,我心中涌起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部分内容生动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基建等领域不断突破的伟大成就。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到连接大地的桥梁隧道,从翱翔太空的航天器到深入地下的勘探钻探,中国不断刷新着高度的纪录,让世界为之瞩目。
这些成就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国家实力的有力彰显。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巨大成就让我深感震撼,这不仅是科技的飞跃,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
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一名飞行员,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幻想在空中飞翔的感觉,飞到云层里,捧起一朵洁白如雪的云,把它捏成各种形状;飞到月亮上,与皎洁的月亮一起看美丽的星空;跟鸟儿一起在空中自由的翱翔,和它谈谈心。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为祖国航天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以中国航空人的奋斗精神为榜样,努力追求卓越,为中国航空事业的腾飞添砖加瓦,让中国高度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闪耀。
最近,班级里流行“尖叫”潮,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尖叫”瓶子。你一定会奇怪:这与“泼水节”有什么关系呢?告诉你,关系可大了!不信,且看我慢慢道来:
瓶子独特:
“尖叫”的瓶子并不是那么老式,它拥有独特的活塞,既可以喷射又不改平时的吸吸潮,真是一举两得。饮料喝完了,那些调皮的孩子便开始动脑筋,准备在活塞上大花工夫。
(课间十分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间,大家一改上课时的“冷清”,在不大的空间里尽情嬉戏。)
新型玩法:
这几天,教室里总是有不和谐的尖叫声,经过“班级福尔摩斯”调查,证明有人用“尖叫”瓶子喷射他人,造成惊慌。消息一传开,那些“造反派”开始骚动,班级里大半部分人开始效仿报仇血恨。从此,尖叫声频频出现在课间十分钟里。
笑声不断:
一段美妙的音乐响起,同学们用“超音速”拿出瓶子,还没等任课老师跨出教室大门,一些同学就开始了大战。一不留神,老师的手臂被“美容”了。老师见状,觉得莫名其妙,嘴里嘟囔着:想不到,这么远,雨滴也能滴到,科技发达了,雨滴也发达了。说完,便自认倒霉的走了。一瞬间,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随即,“泼水节”开始了。
陈之晗发出了“九牛二虎”的威力,向前座的俞佳铭射击,俞佳铭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兔子,迅疾地拿出瓶子发起报复。随着一声尖叫声,陈之晗这位“绝代美女”,被“打”成了“丑女东施”。
女生阵容不算厉害,男生阵容才算厉害呢!瞧!那些男生相互一阵连击,跟“二十星连珠”一样,个个全被“扫射”了。我们来“观赏一下他们的“帅气”吧:这位的头发半湿半干,成了一只十足的拥有蓬乱羽毛的公鸡;这位衣服呈现的样子如一块颜料布;这位则是裤子上被偷袭,一些人故意挑拨似的高声喊:大家来看啊,有人尿出了!……
这班级“泼水节”比西双版纳的“泼水节”还要热闹,这“尖叫”饮料真尖叫!这是我的感受,那么你呢?
(后记:尖叫声在此后几天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老”班下了命令:凡是再玩者,全班一个月水费全他包!哎,这真是“好景不长”啊!这发起者也只好认命,郑重地宣布:班级“泼水节”取消!尽管“泼水节”取消了,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我永远不会忘却。
每个中秋节为题目的作文
中秋节,我想起了外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都要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可是今年的中秋节,独独少了外婆。
想起了外婆在生前是多么地疼我啊!学习上的关心,生活上的照顾。想起了外婆有什么好吃的,自己总舍不得尝,偏偏都留给我。有一次,外婆得了一个大橘子,知道我爱吃,于是一直藏着等我,直到橘子烂了。我要什么,外婆总是毫不吝啬地掏钱。可是,这一切都是过往烟云了。外婆由于疾病缠身,终于在两个半月前丢下我们无情地走了。
想起了外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记得在我五岁那年,有一次我看见别人有一堆一堆,好多的零食,眼红得不得了,于是我哭着向父母要。爸爸说:“柯荐文,不是爸爸妈妈不给你买,而是小孩子多吃零食不好。”那时的'我那里肯依,只知道别人有的我也想要,于是哭得更大声了。爸爸在说理没用之下,终于发火了。他拖过我,扬起了巴掌。这时,外婆正好进来,急忙推开爸爸,一把抱起我,问道:“小心肝,有什么事,和外婆说。”我边哭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外婆。外婆哄着我,说:“没问题,外婆给你去买!”爸爸无奈地说:“妈,你不要太宠着他,不用去买了。”外婆说:“你们怎么做爸妈的,现在就一个孩子,稍微也要满足一下他么。”外婆带着我买了好多好吃好玩的,那时候,我开心极了,只知道说:“外婆真好,有外婆真好。”
当我接到外婆走的消息时,心里一下子变得冰冷的,就好像十二月里的冰雪一样。我知道,我再也见不到外婆和蔼可亲的脸,再也听不到外婆热情溺爱的声音,永远也得不到外婆的爱了。泪水终于像断了线的珍珠,扑扑往下掉。
外婆,中秋将至,您好吗?外婆,您一路走好,我会每时每刻想起您,想起您对我的爱;在每个中秋节,我都会想起您对我的关心!
【每个中秋节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