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疾风知劲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6 19:13:38
  • 《《夏洛的网》读后感》
  •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题记

    假期里闲暇无事,偶然间,我眼角的余光瞟到了角落里一本已落了许多灰尘的书。轻轻抽出来一看——是《夏洛的网》。夏洛?听上去像是一个人的名字。可……不是只有蜘蛛才会织网吗?难道夏洛是一只蜘蛛?这又和它的网有什么关系?怀着满腔疑问,我坐到椅子上,打开了这本书……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动物。在这里,小猪威尔伯和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一个坏消息打破了谷仓里的平静:威尔伯在圣诞节将会被人杀死,做成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欲绝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看似渺小的蜘蛛夏洛却说:“我会救你的。”于是,夏洛用尽全力,在网上织出了一个个赞美威尔伯的网上文字。这些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彻底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威尔伯在集市的大赛上赢得特别奖,拥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在这时,夏洛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为什么你要为我做这一切?”他问。“我不值得你帮我。我从来也没有为你做过何事情。”“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当我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是啊,朋友之间无需多言。

    在如今,“夏洛威尔伯”式的友情已经很少见了,大部分人都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一但别人触碰到了自己的利益,就会毫不犹豫地撕破脸皮。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好朋友找我问题,我正准备为她讲解时,有人找我。无奈,我只好放下手中的笔,对好朋友道一声“抱歉”,匆匆去忙手中的事务,好朋友只能失望地走开了。待到忙完,全校已经午休了。我将所有事情抛到脑后,倒头就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我还是没有教完那个题目。好不容易有了时间,我兴冲冲地找到好朋友,对她说:“今天我有时间了,我把上次那个题目讲完吧!”可好朋友只是淡淡地说:“不用了,大忙人,我已经找别人给我讲完了。”“是,是吗?”我尴尬地回道。自此之后,我和好朋友的关系,再也回不到最初了……

    夏洛只是一只小蜘蛛,它是没有能力反对人类的行为,但在它的朋友最伤心的时刻,夏洛却选择了鼓励与帮助,并没有服从命运的安排,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了威尔伯的结局,自己却难逃一死,令人惋惜。我仍还记得书中结尾的一段话:“威伯从来没有忘记过夏洛。尽管他是那么的爱她的孩子们和孙女们,但没有一只新来的蜘蛛能顶替夏洛在他心中的位置。她是独一无二的。夏洛能为威尔伯拼上性命,威尔伯也遵守与夏洛的约定,为她照料后代。友情,不正是如此吗?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疾风知劲 板荡识诚臣。

    [译文] 只有经过烈风狂吹之后,才知道哪一棵草是刚劲的韧草;只有经过危难和动荡,才知道哪一个人是坚贞的忠臣。

    [出自] 李世民 《赠萧瑀》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 智者必怀仁。

    注释:

    萧瑀:(公元574-648),萧瑀,字时文,隋朝萧太后之弟,其祖父是后梁宣帝萧察。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公元648年,萧瑀病死,终年74岁。临终前遗命以单衣简朴安葬,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初谥肃,后改谥贞褊。

    疾风:狂猛的大风。

    疾风知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语出《东观汉记·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板荡:《板》、《荡》都是《诗·大雅》中讥刺周厉王无道而导致国家败坏、社会动乱的诗篇。后用“板荡”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

    识:辨别。

    诚臣:忠臣。

    勇夫:一勇之夫,指只有勇力的人。

    安:怎么。义:与下句中的“仁”互文。仁义,仁和正义;宽惠正直。《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智者:有智谋或智慧的人。

    译文:

    在猛烈的大风中,才看得出小草坚强的韧性。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才能辨别出谁是忠臣。

    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 而有智慧的人,心中必定怀有仁爱。

    赏析:

    李世民以本诗送给萧瑀,述说忠臣的定义,并对萧瑀作了肯定。

    唐高祖李渊在位后期,他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帝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宫廷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萧瑀坚定地站在李世民一边,最后帮助他夺得帝位。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李世民对萧瑀的高度赞美和肯定,其中也不无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使用了比兴的手法。“疾风知劲草”是兴,为下文的立论张本。同时,这一句兴中有比,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风平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们,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韧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老子》云:“国家昏乱,有忠臣。”《后汉书•王霸传》云:“光武(刘秀)谓霸曰:‘颖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又南朝宋诗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云:“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这些话都表达了同样的的道理,或许都为李世民所借鉴。文天祥《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是由于唐太宗这么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在诗中引用了“疾风知劲草”,才使得这句话流传千古,成为了至理名言

  • 《疾风知劲草下一句》
  • 疾风知劲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出自《赐萧瑀》

    作者:李世民

  • 《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
  • 疾风知劲的下一句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出自《后汉书。王霸传》

    作者:范晔

  • 《读《苦斗集》后感》
  •     “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之后凋”,这是我读石菲(史莽)同志《文坛边上之思索》系列杂文时突出的感受。现在,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这些杂文以《苦斗集》的书名结集出版了(浙江文艺出版社)。重读这些杂文,倍感亲切。

        我和史莽同志结识于“琢州会议”,共同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把我们连在一起,成了忘年交。他是抗战演剧队一队(后改四队)的队员,是文艺界的老前辈。当我知道他的经历后,对他的杂文写作,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意中。感到意外者,是史莽同志已近古稀之年,但他文思敏捷,及时地对文艺界、对现实的一些问题作出反应,令人诧异;感到又在意中者,因为史莽同志是老演剧队员、文艺战线的老战士,杂文所表现出来的战斗者的风格,实属必然、自然,是战斗者所应有本色。我觉得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斗争中,这种战斗者的风格,是十分宝贵的;我们需要这种战斗者的风格。

        史莽同志的杂文不是那些什么恬适任情的“小摆设”,而完全是为了战斗而写作的,目的十分明确。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当一些错误观念汹涌而来时,史莽同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个老战士的身份,挺身而出,搏击风浪,毫不含糊地向形形色色的错误、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投出了锋利的匕首、投枪。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众所周知,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平息之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是很困难的;它必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连发表文章的机会也找不到。因为那时候很多阵地都不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在困境中苦斗”,把书名定为《苦斗集》,确是反映了前几年实际的情况。然而,正是由于这样,这种战斗精神才更使人敬佩。

       史莽同志以战斗者的锐利目光,关注着现实生活,敏感地抓住一些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挥洒成文。这种对现实矛盾的敏感性,从另一个方面体现着《苦斗集》的战斗风格。史莽同志视野广阔,既关注着文坛上的种种弊端,也关注着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诸如“现代艺术”、“反理性”、“文艺商品化”、“全民忏悔”、“蛇口风波”等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与抨击。鲁迅先生曾说: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时候,也迫切需要这样的战斗。《苦斗集》中文章的发表,在当时也是起着及时抗争的作用。资产阶级自由化及错误思潮潮水般涌来的时候,种种奇谈怪论充斥于我们的刊物和现实生活中,那时多么需要及时反响、抗争的文章。史莽同志这些文章在《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的时候,那是具有特殊的意义的,使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着战斗。鲁迅先生曰: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憎。史莽同志的文章反对什么,赞同什么绝不含糊。史莽同志有贬锢疾不留情面的精神。例如,关于“蛇口风波”,当时是一边倒的叫好声,甚至连一些最重要的报刊发表的报道,都倾向于一边。但史莽同志却毫不含糊地指出这个“风波”与社会主义思想方向背离的本质。又例如有文章歪曲了鲁迅与冯雪峰同志的关系,史莽同志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丰富的史料为根据,有理有据地予以严肃驳正。读史莽同志这些旗帜鲜明的文章,总有一种心舒气顺的感受。

        史莽同志是研究鲁迅的专家,鲁迅先生的杂文尖锐泼辣,犀利幽默,史莽同志在鲁迅杂文中吸取了艺术营养。《苦斗集》的文章,深得鲁迅杂文犀利泼辣的特色,但由于时代不同,史莽同志的杂文又和鲁迅杂文不完全一样。鲁迅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有时出于斗争形势的需要,必须使战斗性包容在含蓄曲笔之中;而史莽同志的杂文语言更加平实流畅,少用曲笔。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斗争的需要,也是史莽同志杂文的艺术风格。这种杂文的艺术风格也给当今杂文创作者以启迪。前些年有些杂文作者以杂文宣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而某些评论家却给以鼓吹、提倡,是很不应该的;应该提倡的倒是幽默活泼、襟怀坦荡的杂文。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思想文化战线经过整顿,基本上扭转了那种“九十九家齐声放,只有马列不许鸣”的局面。但是国际上风云变幻,苏联东欧出现急遴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一文中指出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正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广泛领域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进行渗透和颠覆活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更为突出。”这是非常正确的、深刻的估计。理论思想战线的正本清源远未大功告成,“战斗正未有穷期”。祝愿文艺战线老战士史莽同志,在思想文化阵地上战斗不息,写出更多富有战斗风格的杂文。我们的时代太需要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战斗风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