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兴贤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1:13:32
  • 《申论中的名言警句》
  •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2、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致于善(宋.欧阳修)

    释:对善良的人一日教育,就会失去善心而变为恶人,对恶人勤加教育,就可以使他改造成善良的人。

    3、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食也。 (孔子)

    释:学习象种树一样,春天欣赏其华,秋天收获果实。学讲文章是春华,用于修身利行,就是秋食。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 (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5、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身正而后左右正,左右正而后朝廷正,朝廷正而后国家正,国家正而后天下正。 《傅子.正心篇》

    释:培养人优秀品质的根本,没有比端正思想更重要的了。思想端正就会使自身行为端正,自身行为端正就会使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接近自己的人行为端正,就会使朝廷的行为正确,朝廷行动正确就会使国家政权统治正常,国家风气端正,进而使整个社会风气端正。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孔子)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释:三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位必有一位在某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我选择哪些好的方面来学习,不好的方面引以为戒,改正自己。

    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

    释:没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全面了解,全面了解不如去亲自实践。

    9、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宋.朱熹)

    释:如果论起先后来,知识为先,如论起轻重来,实践行动为重。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汉.王允)

    释:人的才能有高低之分,但要知道事物道理都要通过学习,学习后才能知道,不问不能长知识。

    11、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唐.吕岩)

    释:不要说大道理人们难以获得理解,只是因为功夫没下到家。

    12、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 (汉.王符)

    释:虽然有非常聪明智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虽然有非常好的材料,不是一生长就能成材的。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以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以下也。 (孔子)

    释:对处于中等位置和悟力以上的人,可以进行更高一级的教育;对中等以下的人,却不能进行低一级的教育。

    14、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 (《淮南子》)

    释:人们不去学习驾驭龙,而都想学驾驭马,不去学治理鬼,而都想学治理人,因为是急所用的。

    1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莫知。 (宋.杨时)

    释:不思考所以有疑惑,不追求所以没收获,不询问所以不知道。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释:努力学习就能接近智慧,尽力身体力行就能接近仁,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就接近勇敢了。

    17、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莱根谭》)

    释:人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容纳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诚实的态度,诚实了才能抵御物欲的诱惑。

    18、学者不长进,只是好己胜。 (宋.陆九渊)

    释:学习不长进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好胜不虚心。

    1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孔子)

    释:善于歌唱的人可使人们继续他的声音,善于教人的人可使人们继承他的志向。

    2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汉.韩婴)

    释:智慧知识象泉源一样,行为可以作为人们的表率的人,这才是人们的老师。

    21、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

    释:君子进行教学,只是晓之以理,进行引导而不是牵拖着前进,进行鼓励而不是压抑,进行启发而不是把道理说绝。

    22、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驱;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汉.王粲)

    释:经常用明亮的镜子照自己,那么污垢斑渍就不会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那么错误的行为就不会连累着你。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一个人抱不拢的大树,是从极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九层高的台子,是从不断堆土开始增高;人行走到千里之外,是从脚下第一点开始的。

    24、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 明 . 吕坤)

    释:培养道德进修学业在少年之时,明白道理树立德行在中年之时,义理精通、仁德成熟在晚年之时。

    25、人生气质都有个好处,都有个不好处。学问之道无他,只是培养那自家好处,救正那自家不好处便了。(明.吕坤)

    释:每个人天生的气质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培养自己好的一面,疗救自己不好的那一面。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

    释:作为老师这种人,是用来传道理、教知识、解答疑难的。

    27、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清.徐洪钧)

    释:读书最重要的是理解精神,没有必要只去死记硬背一些文章的句子。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释:年轻时不知道早下功夫勤奋学习,到老了才后悔再想读书学习就晚了。

    公务员申论名言警句——严格执法守法篇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5、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

    释:对杀人的处以死刑,以后就没人敢杀人了;对伤人的处以刑罚,以后就没人敢随便伤人了。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7、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 (宋•苏舜钦)

    释:大沟壑虽深,野兽能知道躲避开;大火虽非常猛烈,人没有踩上烧死的。

    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

    10、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

    释:赏赐没有一定限度就会费了财物而不能使人感恩,惩罚没有限度就会虽杀人也不能树立威严。

    11、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清•唐甄)

    释:善于为官从政的人,在进行刑罚时,先制裁地位高的,后制裁地位低的;对地位高的从重,对地位低的从轻;对地位高的紧密,对地位低的稀疏,对地位高的认真坚决,对地位低的宽容。

    12、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宋。李觏)

    释:鞭打的惩戒不能在家庭中松驰,刑罚不能在国家废除。

    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14、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管仲)

    释:不因为贵重的宝物而歪曲使命和命令,所以说命令比宝物还贵重;不因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弯曲国家的法律,所以说法律比人要可爱。

    1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亮)

    释:为国尽忠、对时代有益的人就是自己的仇人也必须奖赏,违犯法律、懈怠懒惰的人就是自己的亲人也必须惩罚。

    16、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释:惩罚必须实施到有过错的人身上,奖赏必须给予有功绩的人。

    17、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宋•张孝祥)

    释: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18、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

    19、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

    释:管理国家没有多大难处,也要象管理军队一样,关键是军队的法令是非常注重遵照执行的。

    20、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不住。

    21、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

    22、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

    释:上下之间不团结和睦,命令就不会得到贯彻执行。

    23、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

    释:不因为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赏赐下面,不因为个人生气就随意惩罚下面。

    24、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25、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清•唐甄)

    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

    26、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

    27、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 清•严复)

    释:治理国家的法律,是为人民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力求方便百姓。而乱国的法律,是为统治者而立的,它在执行过程中也必然力求为保护统治者,而不方便于人民。这种为少数人而立的法律大多数都违背天理人性。违背人民利益的法律既使制定了,而这个国家也一定不会安定。

    28、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淮南子 主术训》)

    释:所谓法律,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是非的标准,也是国王治理国家的准绳。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制定奖赏条例,也是为了赏赐那些应该给予奖励的人。

    29、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 ((清 严复)

    释:一个政策的制定,一项法令的实施,如果符合民德、民智、民力的就能存在下去,违背民德、民智、民力的就会被废除。

    30、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 。 (战国•慎到)

    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与兴贤有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