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这句成语,出自“结草”和“衔环”两则神话传说。
关于“结草”的传说,《左传.立公十五年》这么说: 春秋时,秦桓公〔桓huán〕伐晋。晋大夫魏颗领兵抵抗, 把秦军打得大败,并且俘获了秦国出名的大力士杜回。
据说魏颗本来不能战胜杜回,在战斗中,幸而出现了一 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许多结,杜回被草结绊倒,魏颗才得擒住杜回,打了胜仗。
这老人是谁?为什么要帮助魏颗呢?魏颗不明白。晚上,魏颗在梦里见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说:“我的女儿,便是你父亲的小妾。你父亲临死时不是叫你把她殉葬的吗?可是你后来没有听从照办,而把她改嫁了。你这样救了我女儿的性命,我一直非常感激你。今天我在战场上结草绊倒杜 回,便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
关于“衔环”,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说:后汉人杨宝,九岁时,有一天,在山下看见一只受了伤 的小黄雀。这只黄雀,可能是被猫头鹰之类啄伤了,跌落在 一株树下,浑身爬满了蚂蚁,动也不动,看来快要死了。
杨宝很可怜这只小黄雀,便把它救起,带回家去,养在巾箱里,每天采些黄嫩的花蕊来喂它。经过了一百多天的细心抚养,才把它的伤完全养好。这时,小黄雀的羽毛也长得很丰满了,跳跳叫叫,非常活泼。杨宝就放它飞走了。
当天晚上,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口衔四个白玉环, 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且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祝福他的子孙都像玉环一样纯洁清白,世代幸福。说罢,化作一只黄雀飞去了。
上述两则传说一一 “老人结草”和“黄雀衔环”,都是封建时代宣传善恶报应的神话。虽有真名实姓,却绝对不可能确有其事。不过,由此而来的“结草衔环”这句成语,有时我们还在运用。
“结草”和“衔环”,二者都是报答救命恩情的意思, 本来没有多大区别,“结草衔环”,也可以说作“衔环结草”。但是也有人说,二者合并为一句的时候,可以泛指报恩,如果分开来,则活着报答叫“衔环”,死后报答叫“结草”,所以有这样的说法:“生当衔环,死当结草。”
隋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成语故事:结草衔环
1 结草衔环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爱妾祖姬,无子。魏武子生病时嘱咐儿子魏颗说:“我若死了,你一定要选良配把她嫁出去。”后来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祖姬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其弟责问为何不尊父临终之愿,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是你所嫁出去的夫人的父亲,你用了先人发给你的好的命令,没有让我女儿陪葬,所以我结草抵抗杜回来报答你!
2 结草衔环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解释】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知恩报德 感恩图报 感恩报德 饮水思源
【反义词】恩将仇报 枕戈泣血 过河拆桥 以怨报德 忘恩负义
【例句】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后我一定~,以死相报。
3 结草衔环的成语故事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其实呀,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哦!
【成语故事:结草衔环】
草船借箭、草木皆兵、草长莺飞、
草菅人命、结草衔环、香草美人、
拈花惹草、疾风知劲草、奇花异草、
寸草春晖、打草惊蛇、惊蛇入草、
沾花惹草、疾风劲草、绿草如茵、
草莽英雄、人非草木、迷花沾草、闲花野草、
斩草除根、草芥人命、草草了事、寸草不生、
一草一木、落草为寇、百草权舆、十步芳草、
浮皮潦草、视如草芥、芝草无根、草木愚夫、
草木俱朽、草草收兵、墙花路草、草率从事、
剪草除根、拨草瞻风、疾风彰劲草、黄冠草履、
不弃草昧、黄冠草服、倚草附木、风驰草靡、
油干灯草尽、鞫为茂草、草满囹圄、杀人如草、
草率收兵、屯粮积草、削草除根、风行草靡、沾风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