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学会克服困难了!”说出这句话时,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你可能会笑着说:“这么简单的事,怎么现在才学会?”别急,让我细细道来。
那是个阳光正好的周末午后,我走进院子,就被一道亮眼的深蓝色光芒吸引——是辆崭新的自行车!我像只发现宝藏的小猫,围着它转了一圈又一圈,手指轻轻抚过光滑的车架。
“要不要试试?”爸爸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眼中带着笑意。我迫不及待地点头,却听见他补充道:“这次可没有辅助轮哦。”我自信地拍拍胸脯:“我的平衡力可是全班最好的!”
我刚蹬了不到一米,车把就像调皮的水蛇猛地扭动起来。“砰!”的一声,我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手掌火辣辣地疼,低头一看,手心擦破了一大块皮,膝盖也传来阵阵刺痛。我的眼眶立刻红了。
“不学了!”我带着哭腔喊道。可就在要放弃的瞬间,我看到了自行车安静躺在地上的模样,它仿佛在说:“这就认输了吗?”我咬咬牙,想起刚才夸下的海口,想起同学们骑车载风而过的潇洒模样。
“爸爸,再帮我一次!”这次我不再莽撞,先请爸爸示范动作,仔细观察他如何保持平衡。我慢慢跨上车座,双手不再死死攥着车把,而是放松地扶着。爸爸稳稳扶着后座,我一下一下地蹬着踏板,感受着重心微妙的移动。
汗水混着灰尘从额头滑落。渐渐地,我找到了那个神奇的平衡点。当夕阳给院子铺上金色地毯时,我终于能独立骑上一小段了。风迎面吹来,扬起我的刘海。我回头看向爸爸,他站在远处对我竖起大拇指,笑容比夕阳还要温暖。
那一刻我明白了,克服困难不是不怕摔倒,是摔倒了还能笑着站起来,是在一次次尝试中慢慢进步。每个困难都是生活送给我们的礼物,就看你如何面对。
一天我正在家门口跳绳,绳子掠过地面的那一刻,我迅速双腿叉开往外跳,只听到“啪”的一声,不好,裤档破了!我连忙捂住屁股跑回家。
推开门,妈妈不知道在哪里,我只好自己动手。飞快地拿出针线盒,回想妈妈缝衣服的样子学着自己缝裤子。
首先穿针引线,要把线穿过针孔,可是太难了!手里的线像个不听话的孩子,一会儿在针孔的左侧擦身而过,一会儿在针孔的右边出来,线头软绵绵的,就是穿不进针孔,怎么办呢?我想扔下针线,可我出不了门呐,而且,我也不想轻易放弃。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线头放入口中,轻轻地泯了一下,再往针孔穿,果然它听话多了,大部分线头都钻入针孔,可还有调皮的两根细丝露在外头,没办法,重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我把线头穿进去了。
接下就是缝了!我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心想:“这还不简单?只要把线穿进衣服里拉出来几个来回就好了。”这样想着,我拿起针用力一扎,“啊!”扎到我的手了,我大喊道。妈妈听到我的叫声连忙跑出来查看,看到我手上冒出的血滴和拽着线头的裤子,明白是怎么回事。她拿出创口贴为我包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昊昊,做事不能着急。我们慢慢来,裤子要这样缝……”妈妈细心地教我怎么缝。我按照妈妈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拿针穿过裤子,手在裤子另一面捏住针头有力一抽,针线整个儿跟着出来了。哦!原来我忘记打结,唉,前面缝好的那一针全白费了。“没事,你已经会缝了,先打好结,按刚才的方法再缝吧!”妈妈安慰我。我暗暗地为自己加油。于是我一针一针的缝了起来……
在我的努力下,过了好一会儿裤子终于缝好了,最后打一个结收尾,完工!看着缝得歪七扭八的裤子,我的心却很高兴,成就感由然而生!
通过缝裤子,我明白了做事不仅要细心,还要有耐心。
人生会经历很多的事,有的如过眼云烟,轻飘飘散去了,有的如山中磐石,经久弥新。
有一件事,如同钉子般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忆起,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一天天气晴朗,小鸟也开心地唱起歌,花儿在一旁跳起来好看的舞蹈,我们一年一度的篮球赛就要开始了。
我们做完热身运动就上场了,比赛开始,小杰一下子把球拿了过来传给了我。我运着球来到半场,手有点抖,因为我们面对的可是上一届的冠军——五3班。果然,我刚想做个假动作,我的球就被截住了,对面小杨一个两步半上篮,就中了2分。
下半场,球好不容易传到了我的手上。我想,我一定要想想办法把球投进去。我一个双变向加上一个上篮,但是球却不听话。我心中一阵失落,感觉胜利的希望渺茫,内心忐忑不安,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我们的教练叫了暂停。我们马上跑过去,他焦急地对我们说:“打配合,打配合,不要单打独斗。”可是这时,比分已经差得太远了,骑马都追不上了。我紧张得直冒汗。但是我们还是很听话地开始打配合。过了一会儿,我们领先了1分,但是对面的小刘一个3分球又投进了,我开始站立不安,腿都在颤抖,我的队友急得都哭了起来。我咬紧牙叫队员们用221的方法来站队。我和小杰紧密防守,让对面的队友无计可施,随后他们的一个队员试图补位。
不久,对面的队员便察觉到我们防守的严密,逐渐显露出懈怠的神色。我想,这不就是我得分的时刻吗?我马上运着球来到三分线,投了一个三分,中了;两分又中了……我心中默念:胜利就在眼前,只差这关键的三分了。
对方似乎也被我们的气势所压,开始频频失误。最后只剩下10秒。对面的小杨运着球想拖时间,我一个大力接球,把球权夺了过来,快速地运着球来到三分线,一个跳头球,球进了。刚好比赛的哨声响了。“我们赢了!”我高兴地挥舞双手在球场上飞跑,一边跑一边喊道,“赢了,赢了!”队友们纷纷跑来,紧紧抱住我,兴奋地喊道:“你太棒了!我们不仅赢了,还成功晋级总决赛!”看着同学们的眼光,听着满场的掌声,这一刻我感到满满的自豪!
我们从小到大发生的事情犹如满天繁星一般,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在这些星星中,有一颗最大最亮,让我难以忘怀。
这件事还得从上个月说起。那天放学后,妈妈兴奋地给我说:“小妞,我给你报了一个特别的课!”。我心里十分纳闷,到底是什么课让妈妈那么高兴?这时,妈妈递给我一份稿子,说:“你好好背背,等星期六你就知道了。”我半信半疑地期待着星期六的到来。
到了星期六,妈妈带我来到一座宏伟的大门面前,旁边有块庞大的石头,上面刻着“殷墟”二字,我想,妈妈给我报的什么课,不都在教室里上课吗?难道来殷墟参观?我进去后看见了老师和同学们,老师把我们带进一个展厅,把每一件青铜器的作用、使用方法等为我们详细讲了一遍。正在老师讲得起劲儿时,一个旅行团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导游看到我们并得知我们是小讲解员时,老师把我推到前面,让我给旅行团讲解,我不看自己的脸就知道由白转红,我的心里七上八下:面对这么多的游客,还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我来为他们讲解,万一出岔子怎么办?但当我看到游客们和导游眼里的期待,老师眼里的那份鼓励,我定了定神,从容不迫地讲到:“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当我讲完时,我擦了擦头上滚落的汗珠,看到老师为我竖起的大拇指,我很开心!回想在前几天,我背稿子时多次想要放弃时,但我都坚持下来,今天我终于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
长大,并不是身体上的增高才叫长大,精神和信心的成长也算一种长大吧!
那一刻,我长大了……
今天,当我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就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阳光洒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味道。
我走进公园,鸟儿们争相欢唱,那歌声宛如天籁之音,专门为我奏响。太阳暖暖地照耀着万物,好像是因为我而更加灿烂。我心情大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我欢呼。
池塘边,鱼儿们在水中自由穿梭,好像是在为我表演水中芭蕾。荷花静静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那香味沁人心脾,让我陶醉其中。清风轻轻拂过池塘,带来一丝丝凉爽,也吹散了我的所有烦恼。我站在池边,看着池水映出我开心的笑容。
走进花园,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为我献上一场精彩的舞蹈。蜜蜂们忙碌地采着花蜜,它们的勤劳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总是为了家庭默默付出。
午餐时间到了,今天的饭菜格外香甜可口。每一道菜都仿佛是大厨精心烹饪的佳肴,让我食欲大增。连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作业,今天也变得有趣起来,我轻松地完成了它们。
下午,老师发下了期末成绩单。当我看到自己的成绩时,心中一阵欢喜。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晚上,我来到电影院。放映厅里空无一人,仿佛这场电影是专门为我放映的。我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月光如水洒满大地,今晚的月亮格外圆、格外亮。我抬头仰望天空,仿佛看到了嫦娥和玉兔在月亮上向我挥手祝贺。草丛中的小昆虫们也为我唱起了欢快的歌曲,庆祝我取得的好成绩。
回到家,床变得更加柔软舒适,枕头和被子都仿佛为我量身定制。妈妈为我讲了一个动听的故事,让我渐渐进入梦乡。今晚的梦境也格外香甜美好,让我沉浸其中不愿醒来。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美丽的景色、优异的成绩、独享的电影放映厅、动听的歌声以及香甜的梦境……它们共同构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我期待着明天也能如此美妙!今天,真好!
“叮铃铃——”语文课的铃声刚落,我们便一阵风似的冲回座位,脊背挺得笔直。汪老师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来的瞬间,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前排几个常受表扬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嘴角扬得老高,眼神里满是“等我拿高分”的得意。可讲台上的汪老师,往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脸此刻却像蒙了层阴云,眉头拧成个疙瘩。“咱们班这次成绩是集体去蹦极了?”她的声音带着股寒意,“考成这样,你们还一个个乐呵?”这话像块冰砖砸在我心上,刚才还悄悄冒头的期待,瞬间冻成了沉甸甸的担忧。
试卷“啪”地被甩在讲台上,汪老师点了几个同学分发。我死死盯着那些穿梭的身影,手指在课桌下绞成一团。眼前仿佛已经铺开一张试卷,红叉像蜘蛛网似的爬满纸面,我的名字被圈在最上方,刺眼得很。突然,死对头拿着张卷子晃到我面前,脸上挂着怪笑。我像被烫到似的捂住分数,指尖都在发抖——恍惚间,我好像站在了家里,妈妈正叉着腰瞪我,爸爸手里的皮带“啪”地抽在桌沿;又好像被拽进了办公室,汪老师举着我的试卷,在其他老师面前念出那个惨不忍睹的分数……心脏“咚咚”地撞着胸腔,脖子像被无形的手掐住,连指尖都麻得不听使唤。
“其实考砸了也没关系。”汪老师的声音忽然软了下来,“关键是敢面对,下次好好考就行。”这句话像缕阳光,一下子钻进我心里。虽然手还在抖,但我慢慢、慢慢挪开了捂住分数的手指——先看到个“9”,我使劲眨了眨眼,生怕是看错了;再往右边挪一点,“8”!是“98”!我“腾”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差点把桌子撞翻,嘴里大喊着:“我做到了!”全然忘了还在上课。
直到现在,那瞬间的狂喜还清晰得像在昨天。它教会我:没看到结果前,千万别先输给自己。要信自己,更要敢面对。
打开书页的那一刻,仿佛推开了一扇窗。阳光洒在纸页上,墨香与光影交织,一段段文字像溪水一样缓缓流进心田。在书中,我一次次阅见了美好,它们或深藏在字里行间,或跃然纸上,点亮我平凡的日常。
小时候,我最早接触到的书是《安徒生童话》。那时还不懂深刻的寓意,只记得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雪中点燃一根根火柴,短暂的光亮里浮现出她心中的温暖与希望。尽管她最终在寒夜中安静地闭上了眼睛,但她的眼神,却是安详的。
那时的我,也许并不懂什么是命运的残酷,却被那一幕深深打动。为什么她在最黑暗的时刻还能看到美好的幻影?我想,也许正是心中的那份渴望与信念,支撑她在冰冷中拥抱光亮。从那以后,我开始懂得,美好不一定是现实的馈赠,它可以是一种内心的坚持,是在风雪中不愿放弃温暖的那一瞬。而这份“相信”,在我成长的路上,也一次次照亮了我自己的低谷时刻。
再后来,我读了《红岩》。与童话不同,那是一个沉重却燃烧的世界。江姐、许云峰、成岗……一位位共产党人身陷囹圄,却依然挺直脊梁,在黑暗中守护信仰。他们传递字条、坚定不屈、甚至坦然赴死。他们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将信仰置于生命之上。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封写在绵纸上的家书,是牢房中小声唱起的《国际歌》,是江姐咬破舌头也不肯泄露秘密的沉默。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作“信念之光”。那一刻我真正明白,有一种美好,是逆光而行,是明知前路艰险,依然选择坚定地走下去的勇气与担当。这种美好不轻不柔,却最有力量。
从童话的微光到信仰的火焰,我在书中一次次触碰不同的美好。有的温柔,有的深沉,有的贴近童年,有的关乎使命。它们不喧哗,却总在静静提醒我:世界可能并不总是温柔的,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看见希望的方向。
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而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书让我看见了人性的光辉,也教会我在现实中,以温柔与坚定面对未知。在书中,我阅见美好,也学会了,用一双温柔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
那支毛笔长长的,很漂亮,外公很喜欢它,是我与外公每一刻的美好象征……
外公在我十岁时就离开了人世,就在我帮他收拾房间时,我发现了一个木箱,上面用毛笔字写着“文房四宝”,那字写得很大方。我十分好奇,便打开了,我惊奇地发现那是我曾经送给他的一套书法用具,外公居然还留着,而且还保护得如此之好,尤其是那支毛笔,在这么多东西里是多么引人注目啊!我轻轻地抚摸着那支毛笔,不禁回忆起儿时。
在我一两岁时,母亲因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我,便把我送到外公家住一段时间。那时我是外公的小跟屁虫,不管外公去哪儿,我都跟在他屁股后头。外公的工作是卖毛笔字,于是我用压岁钱给他买了一套毛笔用具,我特别喜欢外公用它写字,有时候我会悄悄地拿走几张纸和笔、墨,有模有样地模仿外公写字,当然他也从不怪我乱用材料,而是一笔一画教我如何真正把字写好,写完了他还会给奖励——给我棒棒糖,表扬我“棒棒哒!”
我送给外公的毛笔用具,也是他的一大骄傲,他常常向同事“炫耀”,没错!他同事当然也是很羡慕啦!
每当到了过年,对联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伙也都来外公这儿买,可热闹啦!外公在一边写,我就在一旁吆喝,有时外公也会给苦人家送对联,我就会有些小气地问外公为什么,明明我们也要做生意啊!外公就开始给我讲道理。
想着想着,我的泪珠开始在眼里打转,如今想来,那支毛笔不是用来写字的,而是用来记录那美好的岁月,它像外公那样给我温暖给我爱……
翻开记忆的相册,成长的日子历历在目。记得三年级的某一天,妈妈对我说:“你长大了,该一个人睡觉了。”我听完,想了一会儿,对妈妈说:“好吧,我试试。”
那天晚上灯一关,突然一下子,乌漆嘛黑的,天哪!那叫一个恐怖,我把整个身体都蒙在梦窝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和两只耳朵,咦?怎么会有一种“嘶嘶”声,该不会是野兽发出的低吼吧。“啊!它要来吃我了!”我不禁叫了起来,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我赶紧把耳朵堵住。我的眼睛忽然看到了一个很像人的影子,又看到那个人影旁边有一个像长了四条腿而没有身体的家伙,那个家伙上面还有几个小小的,会发光的点点。我想到童话故事里讲:晚上,怪兽的眼睛是会发光的!难道我房间里的这个亮点是传说中的独眼怪?想到这里,我心里的恐惧一下子急速上升,我开始浑身发抖了,头上冒冷汗了,脚也不自觉地缩起来了,我越想越害怕,索性把整个身体都蒙在被子里,眼睛和耳朵也不敢伸出一点点。尽管闷得慌,我也不敢把身体伸出一点点。我很想去找妈妈,但是我对自己说:再坚持一分钟,多坚持一分钟就没那么害怕了。就这样,我一个人挺过了有生以来最可怕的一个夜晚。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一睁开眼睛就四处搜寻,可并没有看到什么怪物。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跟着我走到我的房间,我把昨晚发生的事,以及我看到的、想到的一股脑儿都说给她听,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你说的四脚怪其实是妈妈坐的板凳呀,那个人影是你自己坐的那张有靠背的椅子,至于‘嘶嘶’声,其实是空调发出的声音啦!那个亮点嘛,你看这个玩具是夜光的,到了晚上,光线一暗,它可不就开始发光了嘛!”我恍然大悟,长舒一口气,原来我都是在自己吓自己呀,我冲妈妈吐了个舌头,妈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昨晚即使这么害怕,都没有中途来找妈妈,妈妈觉得你已经很了不起啦!”
之后,我就开始一个人睡觉了,没过几天,我和妈妈说:“我发现一个人睡觉的感觉还挺好的呢。”
现在,我偶尔会想起这件事而忍俊不禁,不过,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早已习惯了妈妈在厨房烟火中忙碌的背影,习惯了她在台灯下批改作业时鬓角的碎发,更习惯了生病时她掌心贴在我额头的温度。我们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读懂成长的含义。
寒假的一个傍晚,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推开门,眼睑低垂的模样让我心头一紧,她好像随时都会靠在玄关睡着。望着她泛白的脸色,我突然下定决心:今天要为她做点什么。
走进厨房时,我被洗碗池里堆成小山的锅碗吓了一跳——油光发亮的盘子叠得老高,饭粒还粘在锅底。深吸一口气,我系上妈妈的草莓围裙,冷水哗哗地注满水盆,洗洁精在指尖揉出细腻的泡沫。刚拿起一个大碗,油腻的碗沿就滑出手心,我慌忙弯腰接住,心跳得像敲鼓。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个盘子被擦得锃亮,我直起腰才发现后背已被汗水浸湿。抬头看见妈妈倚在厨房门口,眼里的疲惫被惊讶取代。她摸着我湿漉漉的袖子,突然笑了:“我的宝贝怎么突然长成小大人啦?”我低头搓着衣角,水珠从指尖滴落:“妈,以后洗碗我来帮你分担。”
那晚我才真正明白,妈妈的双手不仅能捧出热腾腾的饭菜,更扛起了整个家的重量。当我能接过她手中的活计,当我开始心疼她眼角的皱纹,我知道,那个总被照顾的孩子,终于在这一刻长大了。原来成长从不是瞬间的顿悟,而是懂得把“我”变成“我们”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