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古史记载,商纣王〔纣zhòu〕荒淫无度,暴虐不道,诸侯都反对他,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周武王起兵伐纣,各地响应,万民拥护,军事进展十分顺利。
当周武王统领大军,夜渡孟津过黄河的时候,水面平静无波,天上月明如昼,八百诸侯的军队,在渡船上齐声歌唱,声势极为雄壮。渡河以后,军威更是振奋,直向商都朝歌推进。就在朝歌南郊的牧野(今河南汲县一带〉,举行了庄严的督师典礼。一场大战,随即开始。周武王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战士们为了除暴安民,人人奋勇当先,乐于效命,有的还载歌载舞,欢笑上阵。商纣王的军队则不然,他们眼见商朝已临末日,谁愿意出力拼命!刚一接触,尚末交锋,就土崩瓦解、全部溃退,并且纷纷起义、倒戈相向。纣王见大势已去,就自焚而死,商朝于是灭亡。
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新的政权机构——周朝,以镐[hào]为京城,称为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原周文王的都城丰邑附近)。这样,周武王就一统天下,成为周朝的第一个君主。
《尚书•武成》说:周武王当时正式宣布战事结束,恢复和平生活,并采取了这样一些具体措施,“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所谓“偃武修文”,就是停止军备,提倡文教的意思。’ “归马”、“放牛”,是把战时征用的牛马一律放归到农牧业生产上去。华山在今陕西,桃林在今陕西、河南之间。 “归马放牛”从此成为形容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成语。
“偃武修文”或作“偃武兴文”。《汉书•黄霸传》: “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因此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诚心诚意,一心想要寻找贤能有才华的人,于是就答应辅佐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封他为太公。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