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拿手好戏,说出来你可能会笑——是打游戏。别看这事儿听起来简单,我可是凭着一手操作,成了队友眼里的“最佳辅助”,连平时总爱调侃我的哥哥,也不得不服我几分。
周末的午后,我靠在床头,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熟悉的游戏界面弹了出来。眼神一凛,我操控着英雄刚走到河道,草丛里突然窜出个敌方英雄,打得我措手不及。“啧,大意了!”我眉头紧锁,手指在屏幕上慌乱地滑动,可还是眼睁睁看着英雄倒下。“等着,这仇必报!”我咬了咬牙,捋了捋额前的碎发,重新握紧手机,指尖在屏幕上跃跃欲试。
复活倒计时一结束,我立刻操控英雄冲了过去。对方大概以为我好欺负,还想来偷袭,我瞅准时机,一个侧身躲开他的大招,紧接着指尖飞快地在攻击键上点动,连指节都按得发白。“砰!”随着击杀提示音响起,我心里一阵得意,顺势一个翻滚躲进草丛,准备来个“守株待兔”。果然,那家伙一复活就气势汹汹地追来,我瞅准时机甩出大招将他困住,切换攻击模式再补几下——又拿下了!我嘴角勾起一抹笑,眼里闪着光:“小样,打败你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我话还没说完,屏幕上突然弹出“您已被击杀”的提示,队友的血量也在快速下降。“唉,又输了!”我瘫在床头伸了个懒腰,嘴里嘟囔着,“没事,大不了再来一局!”
其实我知道,游戏虽好玩,却不能贪杯。每次玩上半小时,我就会主动放下手机。但我是真的喜欢它——喜欢指尖操控的快感,喜欢和队友配合的默契,更喜欢游戏里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我甚至偷偷想过,等长大了要开发一款特别的游戏:既能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后放松,又能在闯关时学到知识。
现在,游戏就像有一种魔力,一有时间我就忍不住想玩一把。但我心里清楚,它只是放松的方式,不能沉迷。毕竟,我的目标可不只是打赢游戏——将来要做游戏开发者的人,怎么能被游戏“打败”呢?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人擅长挑西瓜,一摸二敲便知生熟;有人精于画画,几笔就能勾勒山河。而我的拿手好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打游戏。
这本事的由来,其实很简单。班上大半同学都在玩同一款竞技游戏,课间总凑在一起讨论战术,我听得心痒,回家也下载了一个。没想到一上手就入了迷,从最初连方向键都按不利索,到后来能在新手场轻松通关,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那会儿打生存赛,常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活到最后,我总得意地想:“这游戏也太简单了!”
可渐渐地,随着段位越来越高,对手越来越强,胜利变得难了起来。有时明明占尽先机,却因为操作慢了半拍被反杀;有时跑酷关卡总在最后一步摔下去,屏幕上“失败”两个字刺眼得很。弟弟见我总垂头丧气,故意凑过来:“哥,要不我教你两招?”我嘴上不服气,心里却憋着股劲:必须得练!
从那以后,我不再瞎打一气。在训练乐园里,我对着靶子练准度,反复琢磨“咸鱼双刀”的释放时机,手指在屏幕上磨得发烫也不停;跑酷图里,我记熟每一处跳板的位置,练到闭着眼都能预判落点,好几次因为太专注,连妈妈喊吃饭都没听见;人机擂台更成了我的常驻地,我学着利用障碍物躲技能,琢磨怎么绕到对手身后偷袭,手指在按键上翻飞的速度越来越快。
终于有一天,我主动向弟弟发起挑战。“来场竞速赛?”我扬了扬手机。弟弟挑眉:“放马过来!”倒计时结束的瞬间,我指尖一滑,同时按下加速键和跳跃键,角色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中途遇到狭窄跳板,我手腕一转,精准卡住时机连跳三下,稳稳落在传送带上。眼看弟弟要追上来,我瞅准道具箱,迅速捡起一枚加速弹往前一扔——“嗖”的一声,角色借着弹力气流冲到终点!
“厉害啊,哥!”弟弟盯着我的屏幕,眼睛瞪得溜圆,“这操作比上次强太多了!”我看着自己微微发颤的手指,上面还留着长时间按屏幕的红印,心里却甜滋滋的。
别人总说打游戏是瞎玩,可我知道,这双手在屏幕上的每一次滑动、每一次点击,都藏着反复练习的汗水。它让我明白,哪怕是玩,想做好也得下功夫。现在我的“拿手好戏”还在进步,而这双越来越灵活的手,不仅能操控游戏里的角色,更在悄悄写下属于我的成长故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拿手好戏,如:舞蹈、跆拳道、音乐、钢琴……而我的拿手好戏就是折纸。
在一个阳光和熙的早晨,妹妹送给我一袋卡纸,说:“姐姐,你和我比赛折纸吧!”我说:“好啊,但你要给我一点时间。”
于是,每天我都利用饭后时间来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磨练我的折纸技术。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所折的卡纸几乎有大半个箱子那么大了,我的折纸技术也在飞快地提高。
又过了几天,我所折的纸差不多一个箱子都装不下了,于是我自豪地向妹妹应战,并帮弟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报名了。
终于到了我期盼已久的比赛,只见赛前五分钟,“赛场”上就已经进入了激烈的比拼。
只见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已经开始“热身”了,妹妹正在梳理着头发,弟弟在幻想着胜利者的奖品是什么,妈妈和奶奶讨论着商场打折的事,而爸爸和爷爷也在说着上班的事,一切情景都只在一眨眼间。
第一轮爷爷和爸爸被淘汰了,接着,第二轮、第三轮……最后进入总决赛的只有我和我的妹妹了。
“加油,加油。”爸爸妈妈他们大声地喊道。这使我心里原来的那份紧张化为乌有。
“我折完了!”我大喊着,“我赢了。”我心里的那份激动终于喷薄而出。
果然,“老天不负儿童心”,只要肯努力,还会有困难吗?
后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家里,只要提到折纸,他们都会对我“啧啧”夸赞,折纸也成了我的拿手好戏。
我们有四大国粹,而我的拿手好戏就占其一,就是中华武术。我自幼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我自幼身体不好,是人们口中的早产儿。因此导致我身体时而感冒,时而发烧,有时走路时不经意间就摔上一大跤,留下了不少伤痕。
于是,我可敬的爷爷一有空就让我去体育广场跟着他打打太极,刚开始只是想让我锻炼身体,时间过得飞快,我很快便认识了我人生中第一个武术导师。
他先教我压腿,又让踢腿,然后下腰,师父告诉我,基本功成熟后,下面才能练得更好。
刚开始还算顺利,后来,我又学习了翻跟头。刚开始,闪腰、受伤是常事,他教我的义门拳——四路查拳,一个动作,一个抬腿,像一个个鲜活的汉字,字字用意,拳拳到腿。我苦练太久,中间也想过太受罪了,不学了,但又不甘心。后来,无论我在何处都加紧练习,一直打下来,挥汗如雨,心却是激动的。
苦练三年后参加比赛,自小生活在饭店的我,对外人没有一点怯场,我在赛场上,把师父交给我的一招一式都打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个动作马虎。最后,获得了A组一等奖。可以说这次比赛给了我最大的鼓舞,也让我体验到一份辛苦,一份甜,做事都是先苦后甜的道理。
再后来,我的空翻是很强的,在我已知的地方无人能敌,能在落地前面一秒,做我想好要做的动作,围观的人都会啧啧称赞,我慢慢地成了广场上的“小名人”。
现在我真正的知道了,“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段话的含义。武术,就是我的拿手好戏。
看到那个把剑挥舞得风雨不透,次次都大获全胜的小伙子了吗?没错,那就是“梁氏剑法”的发明人兼传承者——我。
而“梁氏剑法”的出现,要从三年前说起。
三年前,曾有个帅小伙子进入了击剑启蒙班,并立志成为全班最厉害的人。于是,他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击剑。一年后,他开始有了一点关于击剑的实战经验,于是便创造了“梁氏剑法”。
在“梁氏剑法”的辅助下,身经百战的我战无不胜,班里没人敢挑战我。教练也为此而夜不能寐。于是为了磨炼我的技术,也为了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们把我带去了参赛。
比赛一开始我就为对手展示了我的独门剑法,拍,斩,挡,刺,再横刺,前刺……让对手一脸无知。突然,只见我身形一闪,脚步迅速前移,成功的避开格挡,然后用力一刺,得分。干得漂亮,如此以往,几次都故技重施,虚幻一招,然后反手胜利一刺,一击便中。
“独门秘笈”实在是太棒了,我在那场比赛中顺利赢得了奖项。那次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高光时刻啊,站在奖台上接受教练的颁奖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架子鼓已经陪伴了我四年了,看着陪伴我四年的鼓棒,它可以给我带来无比的自豪,但其中困难也是有的。望着它,我想起了四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
四年前,我因为喜欢上了架子鼓表演,所以央求妈妈送我去架子鼓学习班。教架子鼓的是一位严厉的老师,他已经六十岁了。起初,我只能默默地在旁边打雅鼓。后来,我上了架子鼓,但是一到架子鼓上,我就把在雅鼓上的基本要领都忘记了。最令我头疼的是在纸上的五线谱,看着眼花缭乱的五线谱,我就硬着头皮,按着打雅鼓的手法,和老师教的动作要领,慢慢地开始打起来。
等到练到差不多以后,我就在家给家人打鼓,刚开始,家里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我一点儿一点儿地改正,后来,我就加进了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如:转棒、双踩等各种各样的动作,最后,我成功获得了家人的认可。
一年后,我因表现优秀,直接从四级跳到了六级,在考八级的时候,我的心里是特别紧张的,随着音乐的响起,我打了起来,这首曲子如同雄狮子在怒吼,黄河在咆哮……这首曲子打完以后,下面的评委和观众都鼓起掌来了,我的心里是无比的骄傲。随后,我又被评为“全国优秀考级生”,据说,这个名额全国只有三千个,而我是其中之一,是不是很厉害?
我爱打架子鼓,痴迷架子鼓表演。它是我心头的太阳,温暖了我的心窝,照亮了我勇敢向前的路!
在我的卧室里,你会发现屋子里五颜六色、五彩缤纷,地上全是拥有多种颜色的纸张,而我就在一旁发挥想象,怎样去画画。没错,我的拿手好戏就是绘画。
我现在画着画着,就会想起以前努力画画的日子。
我的天赋就是画画,只要你给我一幅画,我就能把它画下来,虽然不是特别像,但对于我这个没有学过画画的人来说,也是很厉害的呀。而我的妈妈自从发现我这个天赋,也为了不浪费我的天赋,她便打算在家里给我进行“魔鬼训练”,每天都得画两三张画,来培训我。
有一次,我孤身一人在家里,因为实在太无聊了,所以我打算翻翻日历,看看有什么好日子没,结果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却还没有准备礼物,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我又心血来潮,心里暗自窃喜:我太聪明了,妈妈最喜欢荷花了,我就画一幅荷花送给她吧。
我在网上找灵感时,发现了一幅画,这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吧,看她那温婉大方的样貌,谁见了都会被她那妖娆的身姿所折服吧。我陶醉于那如诗如画的境界里,当我睁开眼,我才发现时间不早了,我得赶紧画了。
准备好工具,我就开始了画作,一张张,一沓沓……我已记不清为了这幅画浪费了多少张纸。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一个下午过去了,我的作品大功告成,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品是那么栩栩如生,荷叶上的水珠也仿佛要掉下去了呢。第二天我将画作给妈妈看时,她流下了眼泪,那是幸福的眼泪。
画画能陶冶人的情操,画画能让人修身养性,而我与它的情谊已经结下了根,是不可分开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比如:有人会拉名扬四海的小提琴,有人会写大名鼎鼎的书法,有人会画精妙绝伦的素描…而我的拿手好戏却是做蛋糕。
起初疫情在家,我便想起了做蛋糕,做蛋糕需要很多材料,如:鸡蛋,牛奶,食用油…带我浪费十几个鸡蛋,几袋牛奶,几瓶食用油后,终于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美味,可口的蛋糕。
这是我上网课的第16天,“什么姑姑要来我家?”妈妈告诉我:“你不是会做蛋糕吗?现在正是你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呀”我答应了。
我拿起久违的工具,生疏又有条理的打着鸡蛋,然后用漏斗把蛋清和蛋黄分离,在把白糖倒进去,拿出搅拌器,搅拌均匀,因为长时间没有做,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终于第一步完成了。
然后我拿起裱花袋,把打好的鸡蛋和奶油,倒入裱花袋,然后封口,送进烤箱,汗流夹背的我站在烤箱前等待着。20多分钟过去了,砰的一声,蛋糕好了,我拿起手套把蛋糕取了出来,顿时屋子里充满了蛋糕的香味。
姑姑拍手叫好,顿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
从此,每次客人来到我家,都要细细品尝我的拿手好戏—做蛋糕,都会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那是我的心里就会那时我的心里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我的拿手好戏有很多:下棋、弹琴、玩游戏……本人样样精通,可要是论哪一个是最好的,非西红柿炒鸡蛋莫属了。
别人炒的西红柿鸡蛋,大多都是这样的:锅中的油热后,将葱姜蒜等调味料放入锅中,把西红柿与鸡蛋一起放进去。等熟后倒入盘中,虽然很方便、快捷,但鸡蛋很容易老,不好吃。
我家的特殊做法,正好将优点与缺点调换了。做法是这样的:先将调味料放入,把鸡蛋倒入锅中,快速翻炒成型后倒出。最后把炒好的鸡蛋倒在西红柿上,鸡蛋也正好到最佳的味道。
我第一次做鸡蛋西红柿的时候,就“胜利”了。我将鸡蛋从箱中拿出,轻轻地向菜板上一磕,蛋上裂了一个小小的缝隙。移动到碗上方,用力一掐,蛋壳被掰成两片。蛋黄与蛋清一起跳入碗中,连着两个,再拿双筷子按一个方向搅拌,将蛋黄与蛋清混到一起为止。把锅放在火上,将水分都蒸发掉,倒入食用油,等油热之后把调味料倒入锅中。锅中响起“啪!啪!”的声音,好像正在战场上,双方正激烈地战斗,枪声不断。我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双方似是有了援兵,“刺啦!”一声,战争变得更加激烈了。鸡蛋一下胀起来,我连忙拿起锅铲,想将鸡蛋切成一块儿块儿的。不知哪个“调皮鬼”,向我手臂上射了一“枪!” “啊!”我一疼,锅铲便从手中滑落了。惨了,过一会儿可能就切不开啦。我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妙。这时,妈妈出手了:拿起锅铲,三下五除二就将锅中的鸡蛋切开了。哎!姜还是老的辣呀!
经历了这样的事,我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将鸡蛋从锅中倒出,我又将西红柿倒进锅中,翻炒两下后,将已经炒好的鸡蛋倒到西红柿上面。继续炒几十秒后,关火,端锅,倒出菜。大功告成!美味极了!
我的西红柿炒鸡蛋还不错吧!
我的拿手好戏有很多,但是要说最拿手的,那就是——吃。
那天,我补了一天的课,很累,推开了家门,我就闻到了香喷喷的气味,哇!原来是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可乐鸡翅,我连忙把书包扔到了一边,洗了手,端端正正地坐在了饭桌旁。
这时,妈妈说:“我一共做了10个鸡翅,不许偷吃!”我说:“哦!知道啦!”然后,我就和可乐鸡翅玩了一个名字叫作“对视”的游戏。可是,我的嘴和手偏偏就是那么不争气,偷偷地抓了一个就往嘴里塞,“哦!好吃!”我没忍住,激动地叫了一声。妈妈听见了说:“你说什么?”我连忙把剩下的大半放了回去,然后又舔净了嘴角的汤汁,连忙说:“没、没,没什么呀。”妈妈见了,感觉我又在搞什么鬼,就走了过来,数了一遍,然后又满意地做下一个菜了。我心里想:耶!成功蒙混过关!接着,我又把5个鸡翅的一半吃掉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把我的诡计给拆穿了,问道:“这些鸡翅呢?都哪儿去了?”我指着肚子说:“在这里呢!”
妈妈笑了,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小脑袋,说:“你这个小馋猫!”我冲妈妈做了一个鬼脸,我们俩都笑了。
这就是我的拿手好戏。嗯,不错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