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九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0 17:21:30
  • 《我的生日》
  • 九月九日这天是重阳节也是我的生日,晚上我到了家,便看到餐桌上摆着一桌子的菜,有金黄酥脆的韩式炸鸡,有炸的滋滋冒油的带鱼,还有绿油油的豆角炒肉,好香啊……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超大的蛋糕,那蛋糕是单层的,有白色的奶油配上浅紫色的奶油,金黄的芒果,红红的草莓,各式各样的坚果,好美的蛋糕。

    接下来就是许愿了,我和家人坐在桌子上,黑乎乎的房间,只有蜡烛那微弱的光亮,我闭上眼,十指相扣,在心里许了一个愿望,然后用嘴吹了一口气,蜡烛熄灭了,屋子瞬间变得黑漆漆的。也不知谁把灯打开了,房间又恢复了光亮,我用塑料刀子把蛋糕切开分给在座的每个人,屋子里欢声笑语一片,屋外可爱的小麻雀在叽叽喳喳的唱歌,好似在为我庆生。

    看着桌子上的蛋糕和菜,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真香啊!

    此刻我的心情仿佛置身于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一般,那天是那么美好。

    作者简介;赵宸旭,男,松山四小三年级学生。爱好;喜欢读书,打篮球。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人生格言;相信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

  • 《《九日送别》王之涣原文和翻译》
  •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  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因九是阳数,故也称“重阳节”,古代此日有登高、插茱萸(避邪)、饮菊花酒的习俗。

    蓟(jì)庭:蓟地的庭院。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萧瑟(sè):形容寂寞、凄凉。故人:老友,旧交。

    稀:少。

    登高:登山。送归:送朋友归去。

    菊酒:以菊的花、茎、叶加米酿造的酒,九月九日熟成而饮,名为“菊花酒”。

    断蓬:断梗飞蓬,喻漂泊无定。蓬,即蓬蒿,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干枯,风吹折断而飞。

    译  文

    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

    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就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

    赏  析

    此诗首句点明登高送别是在蓟州边极荒凉萧瑟之地,“何处登高”再度设问,实际是将无处登高的凄凉之感强化而托出。故人稀少而总还有知己聚饮,可如今又将送之归去,凄然的设问与凄惋的送别相连,更是悲上加悲。“何处登高”这平实问语,似不干“景语”或“情语”,却将“景语”和“情语”融为一体。接着又由此时此地的感慨推向未来命运的遐思——今日把酒共饮,明朝天各一方,不知飘泊至“何处”,而命运怕只能如断草飞蓬。在全诗“萧瑟”的意境、凄凉的氛围、“菊酒”与“断莲”的比喻象征和特定的民俗背景中,“何处登高”一句无疑之自问,可谓言近而旨远,语平而情深,有着不容忽视的丰富内涵。

    全诗抓住时令特点,表现送别者与被送者双方“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凄心情。重阳节本是朋友相聚登高山饮菊酒、秋高气爽、开阔胸怀的欢畅节日,但诗人与友人,都因故人稀少、登高无处,节日里反而分别,萧瑟之感愈显浓重。重阳日本应与朋友同饮芳香的菊花酒,共享节日之乐,但今日聚饮芳菊酒,却是为明天作断莲飞,应季节时令的欢会,变成凄苦之情,凄苦之情也更浓重。

    创作背景

    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今河北省中部),属蓟州辖境。此诗当为诗人任守期间与友人于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时的赠别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小诗四首》
  • 其一

    射日

    十日齐升苦连天,

    后羿举箭九日拦。

    神州大地一日耀,

    温暖百姓笑开颜。

     

    其二

    牛郎织女

    下凡沐浴衣遇险,

    牛郎织女红线牵。

    王母娘娘不同意,

    只好七夕鹊桥见。

     

    其三

    入屋龙猫

    入屋立刻钻入笼,

    境不熟悉不敢动。

    大家不敢高声语,

    生怕龙猫受惊恐。

     

    其四

    雪柳

    点点红团生枝头,

    枝干直立不曾弯。

    床头插上一束柳,

    美丽无比似火球。

  • 《一次愉快的游玩》
  • 八月九日星期天的早上,我们一行人来到明福昌体育馆集中签到。所有人到齐,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着大巴一同前往目的地“侨鑫生态园”。

    半个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穿着红衣服的志愿者说;“小孩子站一排,大人站一排,咱们一起拍个大合影。”我们拉起一张横幅在前面,迅速的拍完照片。接着来到了无土种植区,这时由农场哥哥给我们做解说,农场哥哥还讲解到了十大益虫,像七星瓢虫,蜜蜂等等。

    之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我拿着老师给我的任务卡,飞奔在百草园寻找着答案。令我最难忘的是那棵又高又大的铁冬青,它是王老吉的主要成份之一,完成了任务卡上的植物名字。我都填好了得了满分十分。 然后我们喂了羊,种了花生。最后来到了一个平地玩起了亲子活动。这里我得了三十分,有两个伙伴的总分跟我一样,但是第一名只有一个。所以开始了临时抢答,前面两个题我们都不会,可急坏我了。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在无土种植区见过,长长的,干了就黄了。是什么瓜?”我努力回想,终于有了答案,急切的大声说出来;“鹤手瓜!”顿时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讶了!老师说;“答对!” 我就这样得到了第一名。

    我对这次的游玩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希望下一次还能参加。

  • 《爷爷,重阳节快乐!》
  •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听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也是老人节,我要祝爷爷节日快乐。

    我的爷爷太辛苦了,因为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事都是他操持着,比如买菜、做饭,洗衣服……他做的饭菜实在太美味了,我经常能吃满满的一大碗米饭。

    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都要走好远的路送我上学、放学,每逢下暴雨的时候,爷爷把我裹得严严实实,就怕我被雨淋湿。打伞的时候,也总把伞撑到我这半边,他身上衣服大部分都被雨淋湿了,爷爷对我真好。

    我要改掉掉饭粒的坏习惯,因为掉一丁点儿的饭粒,爷爷就会勃然大怒,大声地说:“要珍惜粮食!”妈妈对我说,爷爷小时候生活很贫苦,饭都吃不饱。

    我不想让爷爷生气,就给他捶捶背、聊聊天,让爷爷和我成为一对“好朋友”。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⑶,遍插茱萸少一人⑷。

    作品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3] [4]

    作品译文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重阳节到了》
  •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泽东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古诗》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远方的我知道兄弟姐妹在家登高,每人身上都插着茱萸,却惟独少我一人。

    【简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后两句的写法也很特殊,是从对方设想,这就不仅是在写自己思乡念亲,而且写出故乡的亲人同样也在思念自己。这种“探过一层”的写法,后世诗词中经常使用。此诗语言朴素平易,如话家常,而情味深厚。《王孟诗评》此明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满园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黄色,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就象今天的歌舞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 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此诗与王勃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年代: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翻译】: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

    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

    【简析】: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九日·三载重阳菊

    作者:文森 年代:明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注释】:[1]何期 :哪里想到。

    [2]野旷云连树:孟浩然“野旷天低树”。

    【简析】: 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 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 《重阳节的习俗:吃重阳糕》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