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通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19 23:32:30
  • 《家乡的风俗》
  •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题记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又叫做过年,还有辞旧迎新的寓意,我的家乡也有独特的风俗,就拿来过年来说吧!

    贴对联

    过年时每家每户门前都要贴红彤彤的对联,对联又叫春联,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家家门前贴上对联后年味浓浓,喜气洋洋,追天对量的时间是不同的,我的家乡贴对联在早晨,一大早起来我就急匆匆穿上衣服。挑拣春联:年丰人寿千家乐,莺歌燕舞万里春 。我先把胶粘在对联上,再贴在门上。节日的氛围立刻有了,贴对联的寓意是祈求人们在新的年里,人们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

    放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晚上我们在外面放炮。说起放炮就要从传说说起,每当大年30的时候年兽出来吃人 ,虽然他是年兽,但是他也有怕的东西呀。比如红色的对联和红色的鞭炮,年兽的嘴很大很大,就像个黑洞,身上黑黑的所以当代人就把竹子烧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就会把年兽给吓跑,所以过年就要放炮。

    30晚上时针指到12点,一瞬间噼里啪啦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鞭炮了,天空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桃花…… 五彩缤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的真美丽呀!

    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过的?每当想起她,我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而感到自豪。

  • 《我读懂了父爱》
  • 在我心中,母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漫画书,父亲是一本深奥难懂的哲理书。这两本“书”陪伴着我,指导着我……

    我不到两岁时,爸爸总追问我“一加一等于几?”;我上幼儿园时,他就开始找数学题给我做……我于是畏惧爸爸,不懂爸爸为何那么做。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爸爸的用心。那是四年级上学期,老师选我去参加数学竞赛,赛前,老师给我往年的竞赛卷。回到家,我马上奋笔疾书。突然,我怔住了,一道题像拦路虎一样难住我。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见我托着腮,冥思苦想,走过来问:“不会做吗?”我支支吾吾地说:“没……没有……”我不想让爸爸知道,怕他又找题给我做,让我举一反三。爸爸看了一下,走开了,我长舒一口气。约十分钟后,爸爸轻轻地把一张纸放在桌上,默默地走开了。原来是那道题的解题思路。之后,我遇到难题,就主动向爸爸请教。最后,在爸爸指导下,我获得了二等奖。

    这件事让我开始读懂爸爸这本书。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爱我的方式与妈妈不同。学习上,他教导着我;生活中,他关爱着我。

    我更深入地读懂父亲的爱,是在去年暑假的一天。那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的肚子隐隐作痛,后来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手足无措,赶紧打电话给爸爸。

    半小时后,爸爸从汕头赶到家。他马上背我下楼,叫妈妈打开车门,轻轻地将我放进车后座,然后开车飞奔向医院。

    到了医院,我疼得走不动了。爸爸背着我跑向急诊室。医生询问病情后,神情凝重地说:“可能是肠胃壁粘连,建议做一下B超。”于是,爸爸赶紧又背上我,快步走到B超室排队。

    排队时,爸爸端水来给我喝,不时问我疼不疼。他眉头紧锁,汗水从脸颊上滑落下来。B超后,医生说只是胃痉挛。这时,爸爸紧皱的双眉才舒展开来。回家时他还是背着我上楼。快1点半时,爸爸才匆匆赶回汕头上班。听妈妈说,爸爸后来还打几次电话询问我的病情。

    现在的我渐渐在长大,父亲这本书也一点点被我读懂了。或许,读懂父亲这本书需要一辈子,我会继续耐心地把父亲这本书读下去的。

  •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
  • 说起奔小康,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小康?小康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指过着一种经济比较富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好日子。

    一讲到奔小康,我的思绪便飞回到了我的老家——来宾市一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我已经有四年多没有回过了。记得四年前,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走不上几步,鞋底就粘满了泥土,车子一开过,更是溅得行人一身泥水。道路两旁光秃秃的,只有几棵垂头丧气的枯草把头伸出头,胆怯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村里没有楼房,都是低矮的小平房,房前屋后的垃圾到处可见;腐烂的废弃物散发出阵阵臭气,厕所很多都是露天的,就连厕所门都是用竹片编成的简易门。每家每户都建有一个大水柜,下雨天,就把雨水从屋檐引到水柜中,用作平时生活的饮用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家隔壁的一个(堂)伯父,四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唉!家徒四壁,穷的快揭不开锅了,谁会嫁给这样一个家庭呢?

    “小薇,趁着这次三月三小长假,今天陪爸爸妈妈回趟老家吧!”,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及不情愿的“哦”了一声,便收拾东西,随爸爸妈妈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刚到村口,我眼前一亮,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宽阔而又平整的水泥路,到了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已经盖起了漂亮宽敞的楼房,卫生间也都装上了抽水马桶,在水泥路的旁边,我看到了两个好大的垃圾桶,上面写着“城乡清洁,从我做起”八个大字特别的醒目,村民的生活垃圾也有秩序地放到一个地方。到了奶奶家,水龙头一开,就有洁净的自来水,啊,现在的人们再也不用靠天喝雨水了。

    吃过晚饭,奶奶说要带我去村里面逛逛,路过(堂)伯父家门口,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映入我的眼帘,宽大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小轿车,大伯怀里抱着他刚满周岁的大胖儿子,满脸笑容地跟我说:“都是国家政策好了,在这修路、建房、扶持村民搞好养殖业,没有资金,政府还给补贴,联合农村信用社给贫困村民无息贷款,我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靠着养殖,不仅脱贫致富,还娶上媳妇,家里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喝;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餐桌上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扶贫攻坚,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看着大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抬头望望远处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我也开心地笑了。

    此番此景,使我深深感到,家乡的巨变真是“改革春风吹大地,农村旧貌换新颜。”回想过去,发现家乡的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今天,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小学生,再过十几年就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同学们,全面的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出,进军的号角也已经吹响,一路上有你、有我,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和才能为我们添上有力的翅膀,去实现我们的小康梦,去拥抱幸福美好的未来。

  • 《我不是蝉》
  • 通俗 民族 意大利发声融为一体

    紧贴地气

    在自然的舞台上鸣唱

    一曲《崇林战歌》只为爱情

    听人间夜话

    知了知了

    自始

    世界不在孤寂

    生活情义不灭

  • 《生活离不开人文与科学》
  • 你是否曾想过“生活是什么?”。通俗点讲生活就是我们活着,也就是人活着。既然生活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动物,那么它一定有一些区别于动物的特征,那就是人文与科学。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文。

    从古自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着人文。圣人孔子曾提出“仁者人”的思想主张。从小到大,每个中国人都要知道我们要准老爱幼,要孝敬长辈,要懂得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有羞耻之心,怜悯之心,这些都与人有关,都属于人文。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人文,那还是生活吗?那么人与动物又有什么分别呢?在西方,人们一度以“神”为中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此才有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也由此诞生,人们开始关注“人”,探求“人”,开始以人为中心。因此才有了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才有了长诗《神曲》,生活也才真正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人文,生活离不开人文。

    如果说生活没有了人文就没有了意义,那么没有了科学,生活将会变得怎样?

    科学技术由人创造,为人服务,一直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我国古代,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于是我们的生活中有了烟,让人们欢声笑语,有了纸张,让知识得以更广泛的传播。近代,人类又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让人们出行更方便,生活更舒适。如果一切的科学成果在某一天从地球彻底消失,人类会变得怎样?生活会以何种方式继续?没有烟花,没有纸书,人们似乎还可以接受,但是你能接受没有电的日子么?如果没有了手机电话,人们如何联系?如果没了……

    你说生活能离得开科学吗?能离开人文吗?让我们做一个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明天更美好的生活出一份力。

  • 《关爱生命作文1000字》
  •     “安全”是个很通俗的词,从词典查不出什么深刻的含义,只解释为“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然而,它却直接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生命与健康,牵系着每个家庭幸福与温暖,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安全”在我们的生活里是一个老掉牙的字眼。一提起它,却觉得是老生常谈,尽管天天讲,日日谈,可有的人还是不以为然,而且时有发生。你看,在宽阔的马路上,一辆摩托车飞快地跑着。这时,红灯亮了,周围的人都停了下来。只见摩托车加大油门,向前冲去,这时正好与旁边路上的人撞在一起。只见骑车人摔出很远,摩托车也摔出很远,人们渐渐围观过去,交警也立刻赶到。那人的胳膊已经骨折了,但是交警还是按规章罚了款。骑车人不仅自己受罪,而且经济上也受到了损失。如果骑车人严格按交通规则行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一案例教育大家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按章办事才能确保安全。

        作为一个家庭来讲,每个家庭成员的平安,是幸福家庭的首要条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谨慎行事,就很容易遭到意外伤害。然而,每时每刻都有因为马虎行事的生命作代价,给自己造成终生遗憾,把一个幸福而温暖的家毁于一旦。一般在家中遭受意外伤害:一方面的原因是麻痹大意,造成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没有防范意识,缺乏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我妈妈有一次就因为做完饭忘记关煤气,差点发生火灾,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事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触电、烧伤、烫伤等等类似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安全知识和如何保护自己造成的,如果发生了这些问题,应学会怎样应对。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自救和救护,尽量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蔓延。种种惨痛的事故表明,安全就是这样,在它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欺骗,谁重视,谁就会健康幸福,笑声常伴;谁忽视,谁就会得到可悲的下场。

        朋友,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这是每个人的希望,也是全家人的期盼。朋友啊,为了家庭的幸福,请你遵章守纪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周围的车辆越来越多了,在充分享受着现代交通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交通事故也已经成为了人们意外伤害的主要危险。据统计,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被无情的车祸夺去了生命或造成了终生残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对道路交通法规知之甚少,自我防范意识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造成的。

        我们学校一出校门便是马路主干道,同学们无论是走路、骑车,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上学、放学途中、淡化安全意识、无视交通秩序,在马路上追追打打,更有甚者骑着自行车嬉闹,真可谓是隐患重重、险象环生。若真有那么一次闪失,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你一个人。因此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把交通安全铭记心中,切不可马虎大意。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不管是在校内和校外不但要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⑴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⑵过街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没有红绿灯,要先往左看,再往右看注意来往车辆。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⑶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在车前车后猛跑过马路。⑷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安全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生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让安全永驻我们心中,就让我们:关注交通安全,关自己生命。

  • 《《镜子的故事》点评》
  •     《镜子的故事》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镜子的演变,给读者以有关镜子的丰富的科学知识。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铜镜。“这些古呈圆形、有花纹,都是用青铜制成的。”也就是说,“青铜镜是镜子的祖先。”另外还有银镜。后来,为了遮免镜子的表面与空气和水分接触,威尼斯商人首先发明了制造玻瑞镜子,由于他们保守制法的秘密,后来法国驻威尼斯大使奉令收买了做镜子的技师,不久,法国也建立了制造玻瑞镜子的工厂……

        目前,玻璃镜子的制法越来越完善,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而且“能造出一种新式玻璃,一面看去是镜子,一面看去是透明的玻璃。把这种玻璃装在汽车上,你就能浏览窗外的风光人物,而过路的人却不能望见你,只能看见他自己”,真是情趣盎然。从这里,我们不仅认识了镜子的“祖先”,知道了它的过去,而且还了解了镜子的现在,预见了它的未来。

        作者介绍镜子的演变过程时,还穿插了好些饶有风趣的历史故事。比如,一百多年以前,考古学家在埃及一座坟墓里找到一个有柄的金属盘,人们有趣地猜测着它的用途,威尼斯共和国献给法国王后一面玻璃镜子作为结婚献礼;法国驻威尼斯大使收买做镜子的技师……一以文艺的笔调,离科学性和知识性于风趣的历史故净之中,颇能引人入胜。

  • 《通俗·庸俗·恶俗》
  •     王艰先生的《通俗到了极致一定美吗》,认为李春波的《一封家书》用大白话人歌,“平浅直露,淡而无味”,并无美感可言,进而对标题之问作了否定回答。

       对一首流行歌曲说好说坏,是很自然的事;王先生论述问题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笔者却不敢苟同。评价一部作品,当顾及全篇,不可攻其一点。《一封家书》借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仔的口,咏唱“游子他乡”,表现实实在在的情感与生活。大白话入歌,既符合主人公身份,给人真实、亲切之感,又不经意地营造出一种质朴平易的美学氛围。《一封家书》的“通俗”,就其审美品质而言,应该说是一种“极致”。

        为了反证《一封家书》的“大白话人歌”不美,王现先生杜撰了几句大白话,比如“早上吃点热面条,外加三两热干面”,等等。剥离了背景或框架,孤立地看这几句话,无所谓美与不美。在不同的前提下,它们可能通俗可能庸俗,还可能如王先生所言“流人恶俗”。王先生极为推崇的《我的祖国》,里面也有一句大白话:“姑娘好像花一样。”此话若用在别的场合,也是有可能庸俗甚至恶俗的。

        王先生很是愤慨:“大白话也能人歌,那么,乔羽先生提炼《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撩人心族、动人魂魄的歌词,岂不是徒自耗神、白费功夫?”乔羽的作品是严肃音乐,但它们并不排斥通俗歌曲,二者可以并存。难道说因为赵树理将“大白话”写进了作品,鲁迅“提炼”《故事新编》,就是“白费功夫”?再说,通俗作品的创造,并非就不费功夫。古今中外,该有多少咏唱游子他乡的歌曲,而哪一首敢将“家书”人歌?这便是“费工夫”的结果。

        王先生很是担优:“一味满足于‘俗’的追求,‘俗’的表达,弄得有人听了喜跃扑舞,有人闻之盛额锁眉,从而失却了‘大众化’的优点,恐怕就‘流行’不起来了。”流行的东西,并非人人喜欢。有人“扑舞”有人“锁眉”是极正常的,也正是大众化的优点之一。比如令王先生“回味不已”的“美丽的悲剧”《小芳》,早就有人骂它美化“始乱终弃”,歌唱“杯水主义”,可是它照样流行。而且,《小芳》也并非没有“俗的表现”,开头的四句,便“俗”得可以。

         “通俗”一词,用作艺术批评的术语,是肯定性的,含有褒义。它不仅指语言的平易、明白,还包括风格的质朴、流畅。通俗不同于庸俗。庸俗到了极致便流于恶俗,而通俗到了极致则一定是美。

     

  • 人性突出 语言通俗
  •     看完《巧女选郎》之后,同学们会怎么想呢?

        我觉得“个性突出,语言通俗”恐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吧!

        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巧女、黎三老汉、厚生以及相亲的小伙子们。

        文中出现的事件,主要是“相亲”,相关联的是巧女递菜、对下联、捉蛇。

        这自然牵扯到人物的描写问题,而人物的描写主要在巧女与厚生身上着墨,因此如何写好此二人,则成关键所在。

        作者写巧女,首先说她有主见“由她自己选择郎君,别人无权干涉”体现了新一代女性的时代风貌。在选择郎君时,作者着意写其出场“从容不迫,笑吟吟地提起一把瓷壶,红唇一启,露出一排玉齿,发出一串珠音‘诸位远程光临寒舍,真是无限荣幸。现在请各位饮一杯蜜糖茶,以表谢意。”——美貌、文雅、有礼节的女性活脱脱跃然纸上。

        在这当中,她通过递茶对下联、捉蛇,来考察众小伙子,看出她十分有心计。——是否诚实,是否有文化素养,是否临危不惧且有果敢行为。看到这里,你能说巧女没有特点吗!

        特点十分鲜明,形象十分突出。

        与之相映成趣的厚生,挑柴去相亲,“自个拣张凳子坐在角落里”当别人异口同声说茶甜、茶香时,他却说平淡无味和白开水一样。至此,一个勤劳、质朴、诚实的小伙子己立在人们面前。而后在对下联、捉蛇时,他的所作所为,又进一步说明他的文采、他的本事、他的言行,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与思想风貌。

        细细读来,不难体味。

        至于对黎三老汉,众小伙子,虽着笔不象巧女、厚生那么多,但也各具特点,很有个性。

        不说别的,只结尾一段,就很能说明问题文笔通俗流利,“……黎三老汉发出话来,厚生留下,其余各自回家。”

        细读思考,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