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书包带像浸了水般沉重,每走一步都往下坠。怀里攥着的英语试卷被手指捏得发皱,卷边处晕开淡淡的墨痕,那一个个扣1分、2分的鲜红字眼,像细小的针,反复扎进眼底。
考试前,我裹着台灯的暖光熬夜刷题,把单词本翻得卷了边,原以为付出总能换一份像样的结果,可成绩单还是给了我当头一棒。为什么努力总追不上成功?我真的没学英语的天赋吗?连作文都一塌糊涂,或许我该放弃了……
我垂着头踢着路边的石子,脚步慢得像被钉在原地。风从袖口灌进来,带着点凉意,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直到一缕清浅的香钻进鼻尖,像柔软的羽毛轻轻挠了挠心尖,我才下意识地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来。
密密层层的乌云正从山的那边奔涌而来,天色沉得发暗。可就在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里,我看见了那丛栀子花——纯白的花瓣像刚展开的蝴蝶翅膀,微微蜷着边,却努力从葱郁的枝叶间探出头,在风里轻轻晃着。原来刚才的香气,是从这里来的。
“啪嗒,啪嗒。”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下来,顷刻间就织成了密不透风的雨幕。我慌忙冲进临街的铺子,回头望时,只见栀子花被雨水打得左右倾斜,柔弱的枝干弯了又弯,花瓣上滚满了沉重的雨珠。我心里揪了一下:这么娇嫩的花,经得住这狂风暴雨吗?或许等雨停,就只剩残枝败叶了。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小了,太阳忽然拨开云层,把金灿灿的光芒洒向人间。我急忙跑出铺子,竟看见栀子花的花瓣全都舒展了开来,靠近花蕊的瓣儿翘得高高的,像笑着扬起的脸庞,正尽情吮吸着叶片上残留的甘露。阳光落在洁白的花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明明只是一丛花,此刻却像缀满了星星,璀璨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忽然愣住了。这场暴雨,不就像我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吗?栀子花没有因为风雨就蜷缩躲避,反而在雨后尽情绽放;而我不过是一次考试失利,就垂头丧气、自我怀疑,连抬起头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我慢慢挺直脊背,把手里的试卷轻轻捋平,再次望向那丛栀子花。风又吹过,花瓣轻轻晃动,好像在朝我点头。我理了理衣襟,迈开脚步往家走。这一次,我的脚步不再沉重,因为我知道,只要抬起头,就能看见属于自己的繁花;只要不放弃,下次努力后,我也能像栀子花一样,骄傲绽放。
周末,老师让我们回家做手工,我和妈妈商量做一个茶杯笔筒。
首先,我们准备好材料,有纸盒.彩纸.粘土.剪刀.双面胶等材料,五颜六色满满一桌,然后,我和妈妈分工合作,妈妈用纸板剪形状,我用彩纸剪形状,我们用双面胶粘好,笔筒的形状就做好了。再用彩色的粘土装饰,妈妈用粘土捏出一个个字母,我用粘土搓出一个个小球,粘贴到笔筒上,我贴的时候总是掉,急得我直跺脚,妈妈笑眯眯的说:“慢慢来。”最后,在我和妈妈的合作下,漂亮的茶杯笔筒做好了。
后来,我的茶杯笔筒被老师放在图书角呢!
星期四我放学回家准备写作业,打开书包后发现数学书不见了。晚上妈妈打着手电筒带我去教室里找,教学楼里黑乎乎的,一个人都没有,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有点快,先找了课桌洞,再找了讲台,还找了窗台放书的地方,都没有我的数学书,那只能第二天早上去问胡老师了。
我第二天早上问了胡老师,还问了同桌,他们都说没看见。没办法,只能让爸爸去买本新的了。到了最后,我并没有买本新的。你们猜猜我的数学书在哪里找到的?哈哈哈,原来是我的同桌不小心把我的书带回家了。最后数学书终于又回到了我的书包里。
一到回家,我就去看我的“幸存者”了。
你们可能会很疑惑,幸存者?好奇怪的名字。其实,这个“幸存者”不是小说里面那种意外活下来的人,它其实是一条小金鱼。那么,它为什么叫做“幸存者”呢?还得从几个星期前说起来。
当时,小区有一个活动,那就是——抓金鱼!我和我妹妹兴奋得一蹦八尺高,拿了两个塑料碗就去抓鱼了。我们这儿找找,那儿抓抓,一下子就抓了二十几条漂亮、可爱的小金鱼!我们把它们养在鱼缸里,每天都去看一看。
可是,过了两三个星期,小金鱼不知道是怎么了,居然开始有鱼死了!小鱼的数量开始减少,从二十几条变成十几条,再变成四五条,最后只剩下孤独的一条了。
“只有它一条活下来了,”我看着唯一一条小鱼,问妈妈,“不如给它起个名字儿?”
“行啊,叫什么呢?”
我想了想,既然只有它幸运地活了下来,不如叫它“幸存者”吧!于是,这条小鱼便有了一个名字:幸存者。
虽说是只正常的金鱼,外观可不一般。当有一盏灯照在它身上时,它全身冒着金光,如同神仙下凡。尾巴也很薄,一甩就是“十万八千里”呢!
它吃得很快,也吃得很多。我喂它吃了五粒鱼粮,一口一个,张嘴就来。不到三分钟就吃完了。
它还可以把自己架在水草上哟!有一次我在客厅走来走去,接着去看鱼。只见“幸存者 ”把自己架在水草上,一动不动的。我看它不动,以为它睡了。可它一见到我,赶紧游开了,逗得我哈哈大笑。
到星期天了,我要去学校了。我背上书包,提好水果箱,准备出门了。走之前,我又扭头看了看“幸存者”,它摇着尾巴,恋恋不舍地向我挥手告别……
独自走在回家的小道上,黄昏的天空还浸在透亮的蓝里。云彩像被谁揉碎了撒在天上,一会儿聚成起伏的山影,一会儿散作低头啃草的羊群,风一吹,又扯成奔马的形状,蹄子踏过天际,轻快得很。可这份自在里,总缠着点化不开的涩——手里那张试卷蜷着边角,红叉像扎人的刺,分数惨淡得让人不敢多看,压在掌心,沉得像块吸了水的石头。
脚步拖拖沓沓蹭到家门口,手指悬在门铃上,按下去的力气都像是借来的。门“吱呀”开了,妈妈的身影在玄关的暖光里。我低着头蹭进客厅,沙发的布料蹭着胳膊,却坐不踏实。她走过来,身上带着刚炒完菜的烟火气,轻声问:“今天考试怎么样?”我咬着嘴唇,声音细得像蚊子哼:“没考好……砸了。”说完赶紧把头埋得更低,脖颈都绷得发僵。
没想到她却挨着我坐下,掌心轻轻覆在我头上,温温的。“没关系呀,”她的声音像浸了温水,“失败本来就是让我们找错处的,改了就好。”那瞬间,心里那块石头像是被挪开了些,我慌忙从书包里拽出那张皱巴巴的试卷,红分数依旧刺眼,可不知怎的,倒生出点较劲的念头来。
那晚,台灯把我和妈妈的影子投在墙上,她指着错题,笔尖在草稿纸上一遍遍演算,讲得慢而清楚。我盯着她写的解题步骤,忽然觉得那些弯弯绕绕的公式,好像也没那么难。时钟滴答走到深夜,妈妈泡的热牛奶在桌边冒着白气,我握着笔,第一次没觉得熬夜是种煎熬。
从那以后,晨光刚漫进教室时,我的课本已经摊在桌上;课间同学涌出去打闹,我攥着练习册追着老师问问题;晚自习的灯亮到最久,草稿纸写满一张又一张,反面也密密麻麻填着演算过程。周末的书桌前,阳光从窗棂移到桌角,我手里的笔没停过。有时写得手腕发酸,抬头看见墙上贴着的错题集,又低头咬着笔继续算。
成绩像爬楼梯似的,一点点往上挪。第一次考到八十分时,我捏着试卷偷偷笑了会儿,又赶紧把错题抄进本子里——还没到能松气的时候。
期末成绩公布那天,我捏着满分试卷,指尖都在发颤。阳光下,红色的“100”像在发光,那些清晨的朗读声、深夜的演算纸、妈妈温牛奶的香气,忽然都涌到眼前。原来坚持不是硬扛着,是把“我不行”换成“再试一次”,是在想偷懒时,又乖乖坐回书桌前。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子汽水的颜色。我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跟着脚步晃啊晃。风里带着晚夏的暖,我低头看着手里的试卷,忽然尝到了一种味道——是熬夜时的困意,是做错题的懊恼,是解开难题时的窃喜,混在一起,酿成了甜甜的滋味。
原来这就是坚持的味道,藏在每一个不放弃的瞬间里,等你走过那段爬坡的路,它就会悄悄告诉你:所有的慢慢来,都会有结果。
每每放学回家,推开门,一股浓香迫不及待地钻进鼻孔里,直直牵引我的脚步。还未到厨房门口,便望见外婆忙碌的身影。
外婆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灶台前忙碌着。锅里的油花欢腾着,噼里啪啦的响。外婆周围摆着晚餐的食材——绿油油的莴笋、白花花的五花肉、红透的番茄,还有躺在碗里的一颗颗青豆。外婆拿着菜刀,在菜板上飞快地切着莴笋,活像个魔法师,总能把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的佳肴。霎时间,外婆把切好的菜放进盆子里,不慌不忙地倒进锅中。
锅铲在外婆手里轻盈翻飞,灶火的红光映亮她的脸。紧接着,外婆踮起脚尖,拿起灶台高处的调味瓶,轻洒在锅里,细盐好似蝴蝶般飞落在菜上,为锅里的喧嚣增添一抹别样的风采。
灶上的另一只砂锅中熬着汤,锅里冒着热气,边缘不时吐出一缕白烟。只见外婆揭开盖子,白烟一下喷涌而出,笼住外婆的脸颊。她拿着一把汤匙,在锅里舀一勺汤,微微抿上一口,脸上便荡漾开笑容,如同初绽的花儿一样绚丽。这时我便看见外婆眼尾的皱纹也跟着舒展开来。
我悄悄溜进厨房,跑到外婆旁边,将头放在她肩上,才发觉我不像小时候还要踮脚才行,现在还要微微俯下头。“外婆,我来尝尝鲜咯!”顺手便拿起已做好的一块肉放入嘴里。“真是美味呀!”外婆冲我笑笑,揪揪我的脸蛋说:“小馋猫!”
外婆的厨房里,有烟火升腾的浓汤,锅碗瓢盆叮当作响,连同她额上最闪亮的汗珠,都是我童年最宝贵的底色。外婆以最无声的方式描摹爱的深意——原来爱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而是蕴藏在三餐四季,一饭一汤。
爱是这样流转的:我会在外婆劳累的时候,帮她捶捶背,捏捏肩;也会在饭桌前帮她洗洗菜,饭后帮她洗洗碗。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们彼此之间血浓于水的感情,融进每一次的相互牵挂。
那间厨房,不大,却填满了外婆对我的爱;那方灶台,不大,却燃烧着两代人的感情。那个爱我的外婆,永远会为我端上那一盘可口的饭菜。
那些佳肴,不贵,却蕴藏着亲情的温暖。
以前我很讨厌蚂蚁。因为有一次我在下田拔草时,手上爬满了蚂蚁,回家后,我的手上痒极了,便一直抓痒,手上起了红疹,到医院打了三天的点滴才好了过来。所以,我很讨厌它们。
直到有一次,我和同学在一起玩时,看到蚂蚁居然可以举起比它大20倍的东西,不由得对它佩服至极。蚂蚁,你的力量真大!
小蚂蚁不仅力量大,还很守纪律呢。有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了一排蚂蚁,我走到前面观察。看到了一只蚂蚁“队长”带着蚂蚁们到了蚁窝前,它自己走在一边,“清点”队员的数量,最后它自己才走进蚁窝。蚂蚁,你们真守纪律!
蚂蚁的身体小小的,但是它们还挺聪明,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千纸鹤,并把千纸鹤放到蚁窝口。蚂蚁十分想要它,可是被小石子挡住了。不过它们灵机一动,把石头搬开,拿到了千纸鹤。我不禁赞叹: 蚂蚁,你们真聪明!
蚂蚁还是动物界中的大力士。相较于比它大几万倍乃至亿万倍的牛、马、象、熊,小小的蚂蚁实在了不起。这四种大体型动物只能拉动比自己大5~6倍的东西,而蚂蚁却可以拿起比自己大20倍的东西。蚂蚁真不愧是动物界中的大力士!
蚂蚁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有一次,我把一团燃烧的纸丢进了蚁巢。这对于蚂蚁来说是一个大火灾!可是不一会儿,蚂蚁们就聚成了一个个蚂蚁球,从洞里滚了出来。虽然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里面更多的蚂蚁却活了下来。蚂蚁,你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真棒!
这就是蚂蚁!!一种在世界上微不足道的生物,但它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今天我有事情,你自己先回家吧!”妈妈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进我心里,瞬间激起巨大的恐慌。什么?让我一个人在大晚上回家?要知道那条回家的路又黑又偏僻,而且我本来就特别害怕黑暗!可爸爸妈妈都有事,看来今晚只能靠自己了。
离那条令人心悸的小路越来越近了。远远望去,昏暗的路灯下,树影张牙舞爪,整条路仿佛一条盘踞着无数幽灵的诡异隧道,正等着我踏进去。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揣了只乱撞的小兔子。我几乎是挪动着向前蹭,每一步都像踩在悬崖边上那样小心翼翼。可家总是要回的呀!我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恐惧,硬着头皮往前走。四周静得可怕,黑暗中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我,有什么可怕的东西随时会从阴影里扑出来。
“快走,快走!”我不断在心里催促自己,恨不得立刻飞到家里。就在这时,一阵冷风猛地掠过,“哗啦啦啦——”,头顶的树叶疯狂摇曳,发出刺耳的声响。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是不是妖怪来了?千万别是吸血鬼啊!这么一想,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我。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手心也变得湿漉漉的,我死死攥紧拳头,双腿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哗啦……哗啦……”路边的草丛忽然也跟着晃动了一下!天哪,难道有什么东西要从地下钻出来?我可不想看到任何可怕的东西!我吓得魂飞魄散,几乎是拔腿就跑,步子又快又急,只盼着家就在眼前。
就在我埋头狂奔时,眼角的余光瞥见远处有个人影,正慢悠悠地朝这边晃荡。昏暗的光线下……天啊!他怎么没有影子?!难道……难道是……那个“东西”?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巨大的恐惧攫住了我,连呼吸都忘了。“快跑!”一个声音在心底尖叫。我再也顾不上多想,像离弦的箭一样拼命向前冲去,根本不敢回头看一眼。
近了,近了!前方熟悉的灯光越来越亮,越来越温暖!终于,我像颗炮弹一样冲到了家门口,扶着门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脏还在狂跳不止。安全了!终于安全了!我拍着胸口暗暗发誓:下次,说什么也不一个人走夜路了!太吓人了!
一天下午,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小实验-----水不会流下来。
放学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做好了准备工作,找来了一个玻璃杯,一张厚的白纸。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首先,我往玻璃杯里注满了自来水,冒出了几个小泡泡,等泡泡破裂了,水好像减少了一些。妈妈提醒我说:“一定要把水注满,要与杯口齐平才行。”我听了以后,又小心翼翼地加了一点水,直到水快要溢出来了。
接着,我把白纸轻轻地盖在上面,用力一压,让白纸和杯口紧贴在一起。稍等片刻,我松开手,我把垃圾桶放在下面,做好等水的准备。杯子距身体有1米多远,生怕水流出来泼到身上。当我把杯子逆时针转动约30度的时候,发现一个大气泡像一条小鱼在游来游去。妈妈又及时提醒我:“不能有气泡,这个气泡里有空气。”我只好停下来,重新加了几滴水。
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把杯子倒过来,紧张得不敢呼吸,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生怕水泼了一地,弄湿了我的鞋子,来一次免费的洗脚。渐渐地,当转到180°的时候,杯口完全朝下,杯底朝上,水一滴也没有流下来。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向百度请教。原来杯里注满了水,就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给了白纸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大气压力。大气压力比水的重量还要大,所以水就不会流出来。我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勤于实践,就会有新的发现。
星期五,我放学回家,推开家门一看,发现我们家又添了一位新朋友,妈妈告诉我,它的名字叫“绿萝”,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它。它的叶子像爱心,非常美丽!有大有小,各不相同,用手轻轻一摸,感觉油油的,凉凉的。它的颜色是嫩绿色的,让我们家显得更有生气了。绿萝的茎也是粗细不一的,翻开叶子,可以看到许多的茎直伸到泥土里,原来它是从根部长出来的,它不会开花,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
我问妈妈那么多绿植,为什么偏要买绿萝呢?妈妈说:“绿萝的生命力很顽强,见水就活,还可以净化空气。”我喜欢绿萝,虽然它的样子很普通,但我被它那坚韧不拔的品质深深地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