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理性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7:00:37
  • 《读与写的理性融合》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能为写作提供滋养,这似乎是一种规律。将这种规律运用于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运而生。很多语文教育者进行了长久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余映潮老师创造了处理教材的多种生动手法,其中一种是“课文作文,以写带读”,这种手法包含模仿课文形式与利用课文材料两种方法。①这两种方法指向不同,一种指向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让课文成为写作可以模仿的材料;一种指向更丰富,有可能是在课文材料提供的情境下,进行补写、改写,从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另一种写作技能。黄厚江老师从语文学习思想、作文教学策略和作文教学形式三个层面辨析了“读写结合”这一概念,重点介绍了第三个层面。相对于阅读教学,他认为读写结合对写作教学的意义更大,因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学生培养写作意识、感悟写作规律、激发写作动机、学习写作方法、确立写作理念;其基本形式有仿写式、融合式、共生式、延伸式。②这多种读写结合形式也包含了指向阅读和写作两种不同教学目的。正是由于读写结合的不同形式中会指向完全不同的教学目的,张心科教授重新审视“读写结合”,他认为阅读与写作在目的、能力要求、教材、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的“读”“写”要求、方法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含混,建立阅读、写作各自自称体系的知识系统,他提倡分开研究,适当结合。③这是从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建构的角度进行的审视与厘清。

    在教学实践中,“课文作文”“共生写作”“向课文学写作”等多种读写结合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借鉴,而张老师的观点让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如何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练习。阅读与写作不是简单的结合与独立的关系。璩老师注重读写融合,让学生读得深刻,写得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有写作的兴趣,这源于老师对读写规律的精熟,并且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完整、高效的程序。在阅读课中,老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多层面挖掘教材、生活资源,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机会,随时激活学生的写作意识。老师常说要“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不能局限在教材之中,“要敢于打破常规,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期待”。

    近两周来长沙疫情形势严峻,老师面对周末留校后的学子,创作了《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一课,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活动的开展,学会从容、理性应对意外事件,也学习书信写作。在真实的生活情境、模拟的危机情境中,学生冷静思考,再在观看雅礼学子真实的表现和老师的书信中获得教育,之后联系时事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每个人进行自己的书写。这是融合思想教育、生命教育的写作课。在教授《木兰诗》一课时,璩老师以“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为主任务让学生在文本中反复品读,后部分以“我喜欢木兰,因为她……,从……可以看出她……”为主任务让学生全面地品鉴人物形象。最后,璩老师点明文章在详略上的妙处,并结合《邓稼先》《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多篇文章提醒学生在作文中注重选材,布置作业想象木兰从军的情景,进行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在这样的融合式读写中,学生更理解木兰形象,也锻炼了神态、心理、动作、场景等多种描写能力。学生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后,老师让学生给志愿军战士写一封信。写作建立在品读充分、深入的基础之上。写好这封信的前提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材料积累、情感触动、形式借鉴,完成这一写作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理性的读写融合不仅需要充分地读,精致地写,还需要成体系的规划。璩老师在阅读课中教会学生读懂文本的阅读策略,布置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再在写作课中及时反馈写作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写才能写好,学生在点评指导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写作,达到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在长期实践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老师设计的写作任务有课程角度的序列化体系,开展的教学也实现了写作过程的序列化,即依循“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写作——修改润色——点评——展示”这一序列。④在扎实而理性的读写融合练习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 黄厚江.读写结合:作文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新作文[J],2014.

    [3] 张心科.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读与写的异同——重新审视“读写结合”.语文建设[J],2021.08

    [4] 璩艳霞.初中微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研究.语文建设[J],2020.09

  • 《理性追星,切勿沉迷》
  • 同学们: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追星族”,其中竟有不少是未成年人。他们将追星列入了自己的生活,把偶像放在第一位。张口明星,闭口明星,将所有的零花钱都用于买明星专辑、碟片和代言产品,最后弄得学习落下了、钱都花光了,可偶像还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粉丝。其实,追星的本质是追随着某位你喜欢的明星成长、进步,你喜欢ta的原因应该是欣赏ta的某些品质或特长,如迎难而上、笑对挫折等;而不是只看这个明星长得怎么样。现在有不少“奶油小生”靠脸吃饭,甚至有人为了收获粉丝特地去整容。揭开一些明星迷人的面具,露出来的很可能会是一颗丑陋的心灵。但在当今社会,明星们即使品行恶劣,只要有高颜值就能刷爆不少人的朋友圈,收获大批量的粉丝。

    追星要理智,最重要的就是选对崇拜的对象。有些明星固然是不错的,只要他们的品质行为足够优秀,颜值就只是附加条件;而有些明星却只有颜值,其他一无是处,不得不说,这种明星的粉丝,一定是很肤浅的。真正值得追的“星”其实有很多,比如陈更、彭敏、雷海为……他们没有哪个颜值特别出众,但更没有哪个是徒有外表。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小黑马”陈滢更是令人惊叹。他是我们的同龄人,甚至还比我们中的一些人要小;可是他的诗词储备量足以碾压我们所有人。那些沉迷追星的同学们,你们不妨想想,真正的明星就在你们身边啊!你们还有什么理由沉湎于那些徒有外表的明星之中呢?

    追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追得理性,追得有水平。这样,你才能够真正进步。

  • 《桃之殇》
  • 这几个月,春天,来得稍迟了些。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理性与情感之间的抗争,我终于还是不得不放下了手中酸涩无味的经书。我不愿错过那漫天的桃

    在那方净土,有一片只在我梦中出现过的桃花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仿佛真的有一种身处桃源的感觉。

    由于前些时日天气的转冷,使得春的潮流姗姗来迟。不料“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所有即将呈现在我眼前的,便是那一尘不染的粉红天使。

    不禁有些嗔怪自己的定力,无奈又实在禁不住春的诱惑。远望那桃林清泉、高山村庄,那些深深锁住人眼球一点一点将人拉近的大自然给予人类之美景,试问又有几人能够匆匆走过而不投来惊艳一瞥呢?

    梦境中的花园越来越近了。

    我要感谢上天让我看见如此壮观一幕:几阵狂风将桃吹得花枝招展,片片花瓣漫天飞舞。昨晚明明见到的满树桃花,现在都成了天降之珍宝,像一场粉红色的。雪越下越大,风将桃花片片卷起,雨又将它们投入溪中,溅起一串涟漪。可那溪水却又静得像块石头,任凭桃花刻下一条条波纹。

    正所谓“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过去桃树下的窃窃私语,到了空剩伊人独酌;曾几何时不知疲倦追着桃瓣奔跑的少年,时过境迁,竟然伸出手就能折下一段桃枝。叹一句物是人非。忙于不知为何的奔波,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之后终于看到人性之间的丑陋与黑暗,最终满是伤痕的少年垂手立在树下,为桃花之殇默哀,为那逝去的仙灵祈祷。

    当桃花在眼前凋零,从盛开到空荡荡的枝桠,竟然泪流满面,像一个无知的孩子。我终于看到了人生的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大概,昨夜的一切,都破碎成梦了吧。好不容易熬到春的来临,竟然在生命中最绚烂的时刻没有承受得住狂风暴雨而夭折,这未尝不让人心痛。

    可就在此时,我看到一丝新意——那光秃秃的枝头,却多了一个苞芽。这难道是…预示着一种希望与不容停息的念?

    没有陈旧的退场,又怎会有新的进化。

    少年,站在一无所有的桃树下。

    这仅仅是个开始。我自言自语道。

  • 《理性生活在文艺社会中》
  • 这是一个文艺的社会,这是一个理性的时代。

    若说红楼未完,海棠无香乃生活中两大恨事,那么我认为这第三件恨事就是要在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之中分出个高低上下来。生活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她的包容。文艺青年追求诗意人生,感性而纯真;知识青年钻研学术领域,刻苦而严肃。那么,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理性的活在文艺世界中。

    抛开人文主义的科学是不道德的。没有一颗善良之心的研究者终究会走向灭亡之路。我们无数次的被生化危机的惨痛后果吓退,一番思考过后得出的结论便是那是没有人文素养引导的科学。人文素养是领导科学研究方向的重要指引。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带着袁农平在杂交水稻的领域披荆斩棘,不断开拓;一颗向往未来的心,引领霍金在宇宙空间里拜托病痛折磨,自由翱翔;一颗崇尚发达的心,吸引高琨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那根小小光纤,造福世界。他们是理性的吗?作为严谨的科学家,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是最耀眼的文艺家?谁能抵赖是他们把对未来的美好构想拉到了现实中?

    另一方面,那些丑陋不堪的事实也在警醒着我们------日本惨无人道的生化武器试验、一战中哈伯提出使用氯气的残忍提议。是一味追求科学进步发展而完全忽略社会需要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你能想象吗,那些心肠冷酷,是非不分的人掌握了那些最尖端的科技。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同时,失去了科学支持的人文主义往往会成为形式主义。人人都有一颗慈悲之心,但若是只会如唐僧一般不断把自己的道理简单重复出来而没有任何行动,得到了永远只能是白眼与不屑一顾。人们会怀疑你的真实目的,会不再相你的道理,即使他们都是正确的。至此,所有的善意都像是孤魂野鬼一样随风漂浮,再无定数。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的善意,无法付之现实的理想,要他又有何用!

    社会是由人来组成的,只要是在世界上生活的人类,都避不开人物主义这一话题。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理性的思考,运用你的精神就尤为可贵。这样的生活,是最值得我们去品味去享受的。不会因太过感性而轻易上当,也不会因过分理性成为人人厌恶的书呆子。世界是文艺的,它有山,有水,有日月星辰,有江河湖海。而人就应该也必须是理性的产物,我们有大脑,其中又有严格的分区,所有的功能都是井井有条,从来不会相混。这样的一个你,难道不应更加追求理性吗?

    是人文主义让生活更加美好,是科学精神让生活更有意义。

    文艺的在生活中放歌,理性的探寻音符成曲的奥秘;文艺的在生活中起舞,理性的分析动作连缀的规律。

    理性的活在文艺世界中!

  • 《你以世界为眸》
  • 提及科学,萦于脑海的词汇总离不开“理性”与“未来”;若言及人文则反之,“感性”与“人性”是它的标签。而我们的生活则是科学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共融体,如同翠蔓同枝,枝杈相绕不可分割。

    诚如我们日常对这两个词汇的印象,它们确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面。而存对立便存统一,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文,其立足点都是相同的,那便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以显微镜发明的故事答复质疑他火星科研项目的修女,光学器件的制造看似与瘟疫疾病的救治风马牛不相及,可显微镜的发明却成为医学进步的里程碑,成功为瘟疫治疗寻找到了突破口。所以造福世界的方式有很多,解决饥饿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赠与金钱与粮食,而对宇宙太空的探索却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此二者虽立足点不同,而目的俱是为造福人类付出努力。

    由此观之,唯有以关注当下之姿着眼于未来,才可真正造福于人类,造福于世界。

    观长城绵延万里,长龙蜿蜒盘踞好似图腾煌煌,昭示着华夏文明圣火千年不灭,是整个地球于宇宙中最为耀眼的记号。这长城由血汗铸就,曾燃千万烽火以抵御外族入侵,保得国土完整,万民长安。此中蕴含的先人智慧与华夏民族的坚韧为世所惊,是以成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亮色。

    古有贤者知为人君者当远目,故修筑万里长城使江山平定海晏河清。或有时人不解,只当君王暴戾,若以修筑长城之资财济民可得多少颂圣之词,却忽视了个中最为重要的因由——扶民济世固然重要,可唯有此后百年社稷根基稳固,黎民才可真正远离战乱之苦,坐享当世太平。

    科学的观念与人文主义的交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手段。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深受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以“自由、平等”为仰,坚信着民主与共和的崇高理想。纵使平生坎坷不曾展眉,又饱受耳聋之痛,他仍然走在反封建求自由的路上不言放弃,因为他深知封建制度必将被一种更为科学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封建独裁者的刀俎无法伤害到他向往着科学理性的社会制度的灵魂,他琴键如刀直入封建主义者的心脏,一曲《第九交响曲》惊才绝艳,如自由之水浩浩汤汤,又似革命者灵魂深处的声声呐喊。那荡涤灵魂的乐音唤醒了万千封建牢笼中的困兽,他们揭开黑暗之幕,为被教会与封建皇权奴役了百年的德国赢得一个更为民主科学的社会。

    科学与人文决不可偏信一隅。若只重视人文丧失了理性,社会必将失去其公正性与道德尺度;而若只重科学,不重视人文关怀,则世界将成为冰冷的杀戮之地。

    公元前五世纪兴起的智者学派开始意识到人对于世界的作用,而非全部寄托于对神的膜拜信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观点。这无疑是人类思想的一大进步,而在人文思想的发展历程中,这本该是进步的思想却渐渐偏离了应有的轨道。当有一天人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人们过于遵从自己的本心,理性、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便大大降低,甚至不值一提。于是犯罪事件激增,道德被打着自由幌子的作乱之人践踏,社会一时混沌不堪。缺乏了科学指引的社会失去了共同的原则与标准,必将引起社会的混乱、文明的破坏

    而二战期间核武器带去的鲜血又使科学与人文的辩论推至顶峰。随着科学的逐日进步,核武器以可毁灭万物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这无疑是科学的胜利,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若用于战争中可轻易得胜,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必为世界主宰。一时人心惶惶,研发核武器成为世界大潮。在可毁天灭地的武器面前,人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与不堪一击。于是当核武器炸开的血雨洒落的时候,眼泪早已无用。万千无辜生命的消亡使因斯坦等有良知的科学家当即反对更高层次的核武器的研发,然而到底无用,氢弹接着问世,人之生命仍悬一线。科学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束缚,也亟待人感性的爱与关怀。

    而今昨非今是都付笑谈,智者学派过了火的个人主义被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所取代,唤回了人们对于理性科学的关注与认知;核武器的应用也被人文主义所约束,各国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生命为重,彰显人文关怀。这是社会进步之必然,历史的车轮隆隆而过,踏过所有盛世荣光与烟尘纷扰,驶向未知的、仍需探索的未来。

    社会仍在发展,生活仍将继续,愿以世界为眸,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科学发展与人文关怀皆放心上,前方开正盛,必是极妍风光。

  • 《三色金的真谛》
  • 科学家不懂救世者的人文情怀,救世者也无法理解科学家的理性追求。但当这两者遇上了生活这位哲人,便会碰撞出美丽的火。如环环相扣的三色金,彼此独立却又缺一不可,唯有紧密相连,这份美丽才会完整。

    朱光潜说过:“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尊重生命、排除杂念的出世精神,毫无疑问彰显着救世者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就好比三色金中的玫瑰金。玫瑰金一般温馨的颜色,正是救世者悲天悯人的真诚所积淀出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以她的人文情怀温暖了印度,感动了世界。她一生都致力于解除穷人的贫困,向弱者伸出援助之手,是她的人文情怀。力量虽小,但“蝴蝶效应”却在每个人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她在生活中播种了人文的种子,等到这种子萌发、生长之后,世界就因此多了几分绿色。玫瑰金粉红色的光芒经过时间的洗礼历久弥新,但是,总觉得少些什么。

    如果说人文情怀使人的精神富足,那么科学则填满了人生理上的饥饿感。培根曾经说过:“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馈赠给人类生活。”科学这门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可以使相隔万里的人们面对面交谈,更可以冲破地心引力,去感受外太空的神秘。屠呦呦这位令人尊敬的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实验室里熬白了青丝,最终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解救出了无数被病痛折磨的人。她对科学的追求,最终换来的是病人重生的曙光。如三色金中的黄金,珍贵、灿烂、永世长存。但是,只有黄金,未免有些过分奢华了吧。

    把人文的种子播种到生活中,把科学成果服务于生活中,如此才算完美。生活,就好像通透又典雅的白金。只有白金为底,玫瑰金增色,黄金修饰,一枚三色金戒指才有了完整的美。白金般的生活,是支持,是包容,是辉映,更是无形的纽带,孕育着人文,实践着科学。

    人文、科学、生活,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走在生活的道路上,品一壶人文好酒,乘一辆科学快车,才能触手可及三色金完美的光芒!

     

  • 《生活中的理性与感性》
  • 一次公义的裁决令人拍手称快,一场心的募捐令人倍感温馨,一次冷酷的狼孩实验令人群情激奋,一种封建迷的崇拜令人歇斯底里。

    大千世界与百态人生给我们生存提供了不同的处境,我们只能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用心思考、周旋才可以得到最好的出路。

    最近几年,发生在公路上的一些爱小动物人士怒拦运狗运猫的大卡车事件层出不穷。我不禁纳闷,即使他们拦下了一大卡车小动物帮它们免去一死,但这么庞大的数目又将安置在何处?那位无辜的卡车司机只是老板雇来的临时工人,他的损失谁来买单?还有因此堵塞了的公路又会耽误多少人的宝贵时间?站在理性的角度,这种行为幼稚且无知,仅凭一腔对猫狗的热爱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爱狗爱猫不应该是以这种方式宣告体现。而从感性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士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不希望这些猫狗被送进屠宰场,他们认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就应当好好保护它们,因此不得不波及到了人的利益。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一直颇受争议的话题:为科学献身的小白鼠,为了适应当代科学的发展的步伐,科学家们不得不每日专心研究科学技术,做科学实验来造福人类,这个也让一些激进的爱动物人士拿出来忿忿不平,更有甚者还在抗议,试问如果不让这些繁殖速度快、易养的小白鼠来帮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又哪来资本去照顾关心比我们更加弱小的动物呢?

    遇事就拿出不忍与温情,这样真的好吗?人不能遇事就易感性,太感性了往往容易陷在美好的童话里,感受不到生活给我们的酸甜苦辣,只会沉溺于事物表面现象,被自己单纯的情绪所蒙蔽。

    再来说说关于“狼孩”的实验吧,很久以前有位国外的科学家宣称为了研究人类的行为活动为人类探知谜团,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与外界隔绝,只是每天送去食物维持他的生命,阻止他与外界接触,就这样十年后这样一个可怜的小生命从人彻彻底底变成了一只没有情感与行为能力的野兽,并且他的身体状况远不及正常人,没过几年就应病死去。这种理性让人发指。过于理性只会泯灭人性,让人变成冷漠无情的机器。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纠结于是是非非,正是我们无法真正拿捏好感性与理性的度,自身的情感又不足以丰富到指导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理性也无法完美地帮我们排除万难。

    在我看来,感性偏隐深、温情,理性更智慧、冷静。这两种处世之道就像万物阴阳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无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它往往会使人变冷漠无情,而无理性的感性亦是迷茫的,没有理性的指引只会让人变得无知且疯狂。我们只有正确地找准解决问题的角度,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待困难,兼顾理性与感性,在公义面前品味感性,在温情之中坚守理性,以此来感悟生活带给我们的大智慧。

  • 心于感性,至于理性
  • 善良的修女质问科学家,为何不去关心正在挨饿的地球上的孩子,却将大量精力、物力投入到外太空的研究上。科学家的回答告诉世人,他在追求能为人类带来光明未来的真理,其效益远高于救助几个孩子。那位睿智学者的贡献,是一份执著和心血,是对未来的承诺和期盼。反之,善良的修女只看到眼下,看到了身边正在忍受苦难的孩童。忽然心中涌起阵阵感动,修女看的不远,却无比真实,她所贡献的正是那一份真实的善良。

    看过一部电影,有一个片断尤为印象深刻。发达的科技造就了自能机器人,在一次拯救落水者的行动中,由于判定女孩的存活率低于男人,便在男人焦急的嘶吼中放弃了女孩鲜活可生命。愧疚的男子开始思考,这些登峰造极的机器,真的可以带来幸福么?当冰凉凉的机器冲洗了那份本真,那么一切就都失去了意义。真理带不来感动,极尽精巧的机器,也无法真正让人活得多彩,看过很多类似题材的书刊,在人的智慧攀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后,所有的问题便都回到了对人性的剖析上。人文的消失是惊人的快,不知不觉中便丢掉了那份善良,我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感性的环境中。

    悲天悯人也好,展望未来也罢,都基于同一个目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幸福。为了这个美好的心愿,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在努力,但追求到了最后,当心中的未来来临的时候,却有种幸福抓不住的感觉。人们的幸福不一定要生活得多舒适、多方便,但人们的幸福永远基于那份淳朴天然的情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的确该有人提醒,不要忘了最初时的单纯和温柔。

    走在长长的旅途中,既要时刻铭记起步时的初衷,也要有一直坚定不移地追求梦想的执着。欢乐的小溪拒绝了儿、地和湖水的邀请,永不停留才汇入江洋,只有追求,才能带来未来。与科学的长远相比,若一味地陷入当下的环境而无力远望,人类社会也无从进步。就好像匹克威克的旅途,永远有那么多好玩的事物,但没有一样能使他驻足。然而,匹克威克的传奇故事,不是他一个人的,更多的是得益于有趣的同伴们。一个人无法跋涉遥远,成长的道路中,总有不经意的鼓励与感动,或许是教会夏洛蒂•勃朗特读写的那位善良的牧师,或许是拯救正欲投河的拿破仑的路人,又或许是支持帮助诺贝尔的兄弟们。在探索和奋斗的时刻,需要关怀和温暖。

    人文情怀,是求善求美的执着。中国古代,重“礼”和“仁”,更是将人性的至善发扬极致,尚礼、尚法、讲伦理、讲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是代代创造的,声声不绝的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原动力。在生活中,表达是怎样的呢?是冬夜里温暖了朱自清的灯光;是徐志摩一曲告别母校的诗歌,又是冰心心中亮着的小桔灯。而往博大了讲,那是一句“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是关注世人,关注社会的悲悯,是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赞歌,有了这些一丛丛点亮的灯火,生命便顿时鲜活起来了。

    而科学精神,多表现于儒家那种格物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让人们求真求实,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沉淀下了勇往直前的气魄,处事不惊的态度,坚苦卓绝、不屈不挠的美德以及果敢的探险精神。科学精神即求真求实,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普勒的天体定律,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和牛顿的力学定律等等。在他们脚印踏出的大道上,人类文明走的格外长远。而在小处,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起的是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诚实不欺,明白是非,坚韧顽强,勇于冒险,一切都是由科学精神分化出来,点缀生活。

    时至今日,更是要具备人文情怀与科学的精神,苛求学业,成事业。论语中,既有“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也有“朝闻通,夕死可矣”。追求真善美的全部是人类世界的基础。无科学则无文化,而无人文则无民族。在两种精神结合并发扬之后,民族文化才有前途。

    轻步出口,眼跳远方,手弄青草,鼻嗅香,生活就轻快而活跃地蹦跳到生命中了。想一心向着远方,却无法不留意身边的风景,想心无旁骛地追求梦想,但抵不住双手掌心的温柔,生活就是这样,不会阻碍飘向窗口外的视线,但会包裹住蓬勃的身心,追求的是真理,而真正让人活着并活的多彩的是那一份人文的关怀。

    在把握着那一份悲悯的人文情怀的同时,追求科学的精神。我想,生活就是这样,心于感性,至于理性,便丰富而精彩了。

  • 《少了谁都不行》
  • 科学与人文,前者重理性,而后者则重感性;前者关注物质层面,而后者则重视精神层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足,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科学与人文,我们的生活无论离了其中的哪一个都不行。若无科学,人类文明将停滞不前,甚至于倒退,我们也将无法享受到科技为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若无人文,我们的生活将变得索然无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将变得单调乏味,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义?科学与人文,我们的生活哪个都离不开。

    我曾听闻:在德国一个被瘟疫所困扰的小镇上,一位伯爵在竭尽所能帮助那些为瘟疫所困的人的同时,还资助一位发明家进行研发。尽管他的做法遭到他人的非议与埋怨。但他不为所动。最终,发明家的发明——显微镜,大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从而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

    倘若该伯爵没有那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恐怕小镇上会有不少人死于瘟疫;但倘若他没有关注未来、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恐怕瘟疫还要在世界范围内横行很长时间。人文治标,科学治本,只有标本兼治,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但科学与人文,无论太过侧重哪一方面又都是不行。若太过侧重科学而忽视了人文便难免在精神层面有所缺失。当今社会上,高能力低道德的人还少吗?他们或是有着出众的才华,或是有着杰出的本领,但却没有高尚的情操,不仅不用他们的本领或才华造福人类,反而以此危害他人、危害社会。这样的人终究会得到他人乃至全社会的唾弃。

    但若太过侧重于人文而忽视了科学,便难免成为中看不中用的绣枕头。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不也是有很多吗?他们大多空有光鲜的外表而胸中却无半分学识;他们大多空有千万句甜言蜜语却不懂半句诗词歌赋;他们大多只懂得花天酒地之道但一旦面对问题便变得手足无措。这样的人,又怎能对社会、对国家作出贡献呢?又怎能造福于人类呢?

    科学与人文于生活而言,便如同水一般,过少则旱,过多则涝,只有当二者均处于一个最恰当的位置,并达到完美的平衡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关注未来、造福人类的精神;人文是一种情怀,一种关注当下、悲天悯人的情怀。科学与人文,我们的生活少了谁都不行。

  • 《让理性之光照亮生活》
  • 18世纪的欧洲,一场激进的启蒙运动掀起思想的波浪。启蒙思想家高举科学与民主,其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日益纷杂的世界,或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我们要追求什么?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未来,需要一种精神的护航与引领。所以,重提启蒙运动中的崇尚科学、人文在今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科学,狭义上讲,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系统知识,自人类诞生以来,科学的知识体系就在不断地扩展,涵盖自然、社会、思维等诸多领域。广义上说,科学的内涵还包括一种“吾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真理至上追求,以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客观事实为准的精神品质。这是科学知识的升华,更意味着科学知识的延续:以不变的科学精神去探索未知,从而创造新世界。因此,科学实质上包括探索、发展的全过程。

    无论是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息时代的来临,还是关于三维打印机将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一直为我们带来更为方便且不断优化的现代生活,除了优化生活所平添的快乐体验外,我想我们更应该挖掘科学的深层魅力,那就是科学家身上的普遍品质:他们眼神中所透出的敏锐与坚毅,以及一种超然的平和。敏锐意味着他们从未丧失创新,坚毅体现着对于真理的守护,而那一份平和,便来源于他们对世界更为透彻的分析。当一位位科学家实现科学历史性突破时,我们为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应该被他们身上敢于突破的科学精神所感染,并将这种精神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

    总之,科学为生活提供物质享受,更为生活带来精神追求,理性精神能点亮我们的生活。

    人文,意味着以人为本。总体上说,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悲悯众生的人文情怀,《西斯廷圣母》中眉宇间洋溢着慈爱的圣母则是“画圣”拉斐尔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文情感表达。

    温总理曾说:“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幸福,是一种生活的滋味,更是人文主义的最终目的。尊严,在生活中便意味着要发现自我价值并引起足够重视,这也是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莎士比亚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作品中无不散发着人文的灼眼光芒,他告诉我们,要勇敢地追求现世幸福,重视自身。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重视“人”的价值所在,并用这种人文思想来反思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总之,人文创造品质生活,直指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如光一般照亮生活。

    “知识就是美德。”苏格拉底显然忽略了从科学知识转变为人文素养所经历的漫长过程,但他的话所隐藏的科学与人文的微妙关系耐人寻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而资本主义的进步是基于科学的不断超越。两次思想运动中的人文精神又为近代科学家牛顿等大胆质疑,推翻谬论提供了思想来源。可见,科学为人文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人文又推动科学的扩充与延伸。因此人文思想是以科学所包含的理性思维作为基础的,它并非纯粹的感性。

    在国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当代,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常引发我们的反省,我们缺少了什么?其实,我们缺乏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崇尚科学、人文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支持,未来生活将是一片混沌。

    以人文情怀把握幸福生活的尺度,用科学知识丈量未来生活的长度。

    让理性之光照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