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朝花夕拾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6 00:52:59
  • 《我的“朝花夕拾”》
  • 一棵古树,一把竹椅,伴着夏日蝉的鸣叫,一个故事悄然拉开了帷幕:“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石庙里用功……”随着长妈妈抑扬顿挫的语句,听着跌宕起伏的“美女蛇”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活泼可爱的迅哥儿坐在绿树荫下,聚精会神地听着长妈妈讲故事。时不时点点头,应和着。这幅温馨亲切的画面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小时候,外婆也经常给我讲一些小故事。当雨点敲响玻璃,外婆总会将我搂进怀里,和着窗外的雨声雷声给我讲“龙王”的故事。“好久以前,有一只龙王住在天上,它看到懂事的孩子,就会下饼子给他吃;它看到不听话的孩子,就会把他带走!”“轰隆隆”一声雷鸣,响彻天空,我吓得边往外婆怀里钻,边大喊:“呀!我……我最听话了!我……我不要被抓走!外婆救我!”外婆便会笑呵呵地说道:“好!我们家可可最乖、最懂事了!”我便又是给外婆捶背,又是给外婆捶腿,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最听话了,对不,外婆?”外婆也会乐呵地回应道:“对、对,龙王肯定会下饼子给可可吃!呵呵呵……”

    现在,上了初中的我已经好久没和外婆见面,也好久未听过外婆讲这些小故事。刚刚踏入初中的我,就感觉到了如山的压力。每天一睁眼是习题,一闭眼是错题,在这样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和好友疏远了,与同学冷淡了,就连跟家人也好久未曾一起看过一场电影,一同散会步。我多怀念以前和外婆的点点滴滴,与朋友的件件往事……而鲁迅的童年时光,不正是我所向往的吗?在百草园里,“我”可以尽情玩耍;下雪天,“我”可以在广袤的雪地里捕捉小鸟;无聊时,“我”还可以逗弄先生。他是那样无拘无束,是那样毫无压力。

    “咔嚓!”一声开门声,啊!是外婆来看我啦!我激动地喊着外婆,一头扑进外婆怀里。那天晚上,我依偎在外婆怀里,静静地听着。窗外,是宁静的夜;屋里,外婆的声音缓缓响起:“好久以前,在天上有一个神仙……”

  • 《读《朝花夕拾》有感》
  • 鲁迅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朝花夕拾》是在风烛残生的岁月下写的。我读了鲁迅先生这本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感受到了鲁迅在回味自己一生的漫长的路途,回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也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受益匪浅。

    在《狗。猫》这篇文章中,鲁迅写了非常讨厌猫。因为他的隐鼠不见了,长妈妈说被猫吃了,从此鲁迅就非常讨厌猫。实际上是讨厌那些当时欺压老百姓,做坏事的人,也就讽刺了那些令人讨厌的人。

    五猖会时,是鲁迅渴望的一个节日,但是那天却被逼去念书,那是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制。父亲被庸医治死,说明了当时草菅人命人命的实质。

    再看看我们国家,从武汉爆发疫情开始,全国人民纷纷自愿投入到支持武汉的战疫中,有些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也要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民。我为我们国家这些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人感到由衷地敬佩,骄傲!

    《朝花夕拾》这本书使我收获多多,我会好好学习,也做个正直,善良的人。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篇)》
  •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1)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和求学的青年时代,迷信却仁爱的阿长妈,严谨朴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现在普遍为人所知的人物。我们清楚地知道阿长妈喜欢摊着“大”字睡觉,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知道藤野先生与“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形象大相径庭,“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他叹息鲁迅不再学医,他是真心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个“希望”使得鲁迅更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我们也是如此。

    鲁迅在文中赞美他们,没有歌功颂德,而是还原他们最本真的一面。我看到了鲁迅笔下情感丰富、心地诚挚的阿长妈、藤野先生,不过对于我,他们再怎么真切,最多只可算是书中人。而对于鲁迅,这些平凡之人都是他生命簿册中最浓重的几笔。他的敬意和感激,从每一句话里流露出来,细节是那样清晰,人物从回忆里走出来,从纸上竖立起来,变得有血有肉,袒露着真实性情。这样的情感不是普通人能企及和完全吸纳的。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鲁迅先生从不掩饰好人们的瑕疵。宽厚的阿长妈讲话、睡觉时令人讨厌的声响、姿势,加上她恰巧又是个愚昧迷信的文盲,这些劣处并没有被掩藏,而是大方地摆在读者面前,与后面的‘三哼经’对照着看,着实被阿长妈感动了一把。的确,人是多面性的,较为完整的人才能打动人心。鲁迅自身也一样,激昂斗士的形象下,仍有一颗细腻的心保存着所有温馨的回忆,这些不多见的回忆又提升了鲁迅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写评注的老师才会说“《朝花夕拾》让鲁迅得以完整”。

    其实我们无法彻底体验鲁迅先生本人所有的想法和感情,就像旁人也无法真正挖掘出我们自己的内心在想些什么。能做的,只有尽力理解,置身于从一段段朴实机敏的文字中找到真相。

    说到完整,像一栋房子,回忆只是屋顶烟囱的部分,大块的实体砖瓦还是他那些广为人知的犀利带着讥讽的文风。

    人们常说鲁迅是一个批判、揭露现实的文学家。这两个词说来容易,要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勇气、执着和怀疑的精神。医术特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是两个标准的反面人物,前者的名气或许不及后者的响,但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类人到今天还时常出现在眼界内。你我一定都碰到过类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且还招摇过市的人,尽管心生厌恶,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己就好。鲁迅不是“懒惰”的人,一方面,“名医”间接害死他父亲,另一方面那股与生俱来的正义感促使他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我们的心在得到共鸣的同时,也惭愧于平日里的漠然无衷。

    看到“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这话套用得有几分黑色幽默不说,还把矛头指向某些中国传统的“虚伪”的孝道,一针见血。我记得自己当初读到这片文言文时,并没多大感受,不曾想到这一跪一答竟已成了虚招式。也许我也该对习以为常的事重新抱有怀疑的态度。

    触及“名医”等接近上层的人的软肋,又对传统起了疑心,说三道四。鲁迅拿起笔,就好像搬起一块大石头,往平静的浑水里扔去。溅起的水花给我们自己染上了污点。这么说不对,不是染上,而是本来就有,水这一溅,才变得清晰起来。人人都似乎穿着肮脏的外套,自然有人不满,批评鲁迅,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谩骂一切,却提不出自己的主张。我反对这种说法,《朝》表现出的鲁迅,就是他原原本本的模样,从这原模原样中我们看到了浑水中洁白的莲,浑世中清醒激昂的鲁迅。如刀刃般锋利的言语也好,不留情面的嘲讽也好,都是为了唤醒糊里糊涂入了浑水,还全然不知的众人,跟牢骚、怨气又有何干系。主张,我想在当时,迫切需要的不是什么作家,什么主张,而是像鲁迅这样,有人情,眼界清晰,并甘愿为国家战斗的勇士。

    在看清无数黑暗的事实,长时间愤慨疾呼后,鲁迅并没有丢失童年或者其他时候遇到的纯良之人,而这些人,这些回忆,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恐怕正因如此,他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除了对“批判”的一腔热血外,还有那些正慢慢模糊的美好印象——这一生同样不可缺少的东西。

    比起战斗的勇士,做个拾花者或许更为长久,拾起自己和世人们曾经遗漏的落花,珍藏起来,交付给每一个活在当下的我们。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2)

    《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3)

    晨曦刚至,植花于园。暮色降临,拾起散落的花瓣,聆听着花语,回忆着童年……那本书依旧静静地卧在书桌上,我已牢牢记住了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朝花夕拾。

    著书者是鲁迅。他一生只有一部散文集,便是《朝花夕拾》……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种感觉,一听到有人提起鲁迅,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跳出一幅画面——鲁迅先生抽着烟斗,愁容满面。是啊!他一生都在为革命奉献心力,我也一直以为他的生活中只有愁苦。

    但书中的一篇散文让我彻底改了观,让我永远记住了那个美丽的令人神往的百草园……

    从前,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物,可能从小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才能有这番救国救民的决心。但不曾想,鲁迅先生幼时也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能想象先生幼时也是一个调皮蛋,偶然翘课溜到百草园里,听着油蛉低唱、蟋蟀伴奏,偶尔又按住斑蝥的后脊,捉弄它们,常常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仰望蔚蓝的天空。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知道会被寿镜吾老先生发现,会被训斥,却依旧“我行我素”,把学习抛之脑后,只顾着玩,在百草园里尽情发泄童真。

    开始读来我都不相信,这还是鲁迅吗?此番的天真烂漫应该出现在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人物身上吗?后来转念一想,不论如何,每个人终究有童年,那是一个人最为欢乐自由的时光。那时无忧无虑,懂的少,阅历也不丰富,少年不识愁滋味,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牵挂,也不会面临什么逆境。

    现如今,不知多少人在感慨时间飞逝,青春一去不复返,想再回到过去,然而世上没有时光机器。这些回忆,我们也只能作为美梦来度过了……

    我想鲁迅先生是为了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宝贵的回忆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失去了再去后悔。

    童年对于我们而言,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如今,望子成龙的父母越来越多,有的孩子还没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就为孩子排满了课程。为了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扼杀了他们真正的兴趣,这样做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学习固然重要,但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是更加重要的。童年一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度过。试想,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劳碌大半生,可以在晚年时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是人生一大趣事啊。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4)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5)

    翻开鲁迅的《朝花夕拾》,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从我的眼前缓缓掠过。在这字里行间,我仿佛体会到了些什么、感悟到了些什么……

    早晨的落花,傍晚拾起,人到晚年来回忆青少年的往事,又该是怎样的情怀呢?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就像是茫茫书海中不起眼的一粒沙子,但它所散发的光芒却影响了整个中国。

    《朝花夕拾》中所描绘的封建社会的场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大相径庭,但它却写出了对当时那个时候封建社会的强烈憎恶,鲁迅犀利的文字并不含蓄而是一剑指出当时社会的腐败。细细读来《朝花夕拾》,发现它是通过许多巧妙的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情的。而每一个情节,甚至于一个极其细小的让人几乎无法发现的小情节都蕴含着极深的道理。

    《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写作艺术。

    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擅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看着《朝花夕拾》,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我。以前的生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每天听着鸟儿脆耳的鸣叫声,闲暇时间还经常可以去小溪、湖泊中拿上几块扁平的石头打水漂,喜欢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周末,总是要找蓝天白云、绿水环流、绿树成荫的地方,好不痛快!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

    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爱憎分明的鲁迅以战士的激情来写文章,永恒的生命力会给读者更多的精神动力,这就是《朝花夕拾》最大的魅力吧!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6)

    课本里经常出现鲁迅先生的文章,它们都出自《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所以这个暑假我读了这本书。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就是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的收录。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也写了许多关于儿童时代的趣事。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仿佛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些不同。鲁迅在自家的百草园中与昆虫做伴,上学后在书塾的后院里嬉戏,这让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当时生活的快乐。

    《朝花夕拾》中,给我影响很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阿长是鲁迅家给他请的保姆,这个乡下人的要求很多,生活很不检点:总之在私底下对别人指指点点;给鲁迅讲长毛的故事来吓唬他;还害死了鲁迅的隐鼠;睡觉摆人字形,差不多要要霸占整张床铺……但就是这样的阿长却给鲁迅买了他最想要的《山海经》,满足了他的愿望。

    这本书她甚至不认得是什么名字,却趁回家的时候买了。这使鲁迅对她的不满全都消除了。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委实不易。鲁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

    一个孩子因为一本书就满足了,他的这份童心与天真在现在可能很少见了。现在的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变得很成熟,成人的世界吞噬了他们。父母的职位,家庭的富裕程度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而自己没有,就会向父母伸手要,好与别人攀比。每周的零花钱一个比一个多,花起钱来绝不迟疑……这些孩子们却没有想过父母赚钱是多么的不容易,每周的零花钱是父母在岗位上辛苦工作的来的。我们要做的是关心父母,而不是向他们索要东西。当我们换位思考时,会发现自己做了多么不该做的事啊。

    所以我们还是保留一份童真,不与别人攀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们童年的回忆将会是美好快乐的。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7)

    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先生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先生。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朝花夕拾》

    读书笔记(8)

    是他,让我回忆童年;是他,让我精神焕发;是他,让我留恋难忘。他,就是我国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革命家——鲁迅。

    他的作品数不胜数,有《彷徨》、《呐喊》、《朝花夕拾》……他的文章抑扬顿挫,他的文章留连忘返,他的文章针针见血。最令我感兴趣的,非《朝花夕拾》莫属。

    《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一日,写完于广州。这本书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书共有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的语言都是清新、朴实,亲切感人。

    本书原名叫《旧事重提》,但鲁迅觉得不太优美,于是将它改为《朝花夕拾》。这个题目带露折花,色香好了很多。这本书都是鲁迅回忆童年美好时光而写下。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

    这篇文章是鲁迅回忆自己在童年时,在百草园的美好时光。这篇文章多次用了景色描写,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一句话就用了景色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草园的景色优美与神奇,表现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回忆。这篇文章还加入了《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一份神奇的面纱。幼时的鲁迅受此影响,天天等待着美女蛇的出现,等待着老和尚给他一个神奇的盒子,但是终究没有出现。这实在是太天真了。

    这本书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童年回忆,如《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等等,都能体现出鲁迅幼时的天真可爱,和他对幼时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这本书中,鲁迅写过一句话:“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它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心想:我也从记忆中“抄”出一篇文章来吧!于是我便绞尽脑汁,想把过去的记忆全部掏出来,看看有没有童年趣事,但没有。他的技艺真高!

    让我们去探索鲁迅的童年美好时光吧!

  • 《《朝花夕拾》读后感750字》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晚年作品,但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全是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经历。在晚年时回忆幼年的经历,可能就如书名般,清晨绽放的花朵直到黄昏才去采摘,可能她就失去了清晨绽放时的芳香与艳丽。但夕阳斜照在花瓣上也别有一番韵味,她身旁若有若无的清香照样可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鲁迅先生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可能是犀利的,他的作品也采用了大量讽刺的写作手法。作为他为数不多可以让我们感受亲切的文章,仔细品读这本经典,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出先生那真挚的感情。不妨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一幅幅安适且充满童趣的画面,不禁让人嘴角微微上扬。在这里,没有他平时的犀利,只有对童年的追忆。

    读鲁迅先生这部作品,就是在了解他藏在心底深处的那份童真,那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五猖会》中,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赛会的期待---这盛大的赛会特别有趣。我那天特别激动,可这时父亲却说,若背不了书,就不允许去观看赛会。鲁迅先生当时的描述是:“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先生当时的心境---急切、焦躁、期盼以及向往。由此也可想象出当时社会的老旧思想,对孩子天性的压制。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先生心底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三味书屋中,虽有先生的严格教导,却还是耐不住童年好动的性子。

    《朝花夕拾》与《野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草》主要是在阐述内心的矛盾与彷徨,是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思想碰撞。而《朝花夕拾》是一幅世态图与风俗画。

    读完《朝花夕拾》,惊叹于其中言语构思的巧妙,憎恶着那个社会阶层地位的残酷。鲁迅先生的文章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封建与迂腐,更加体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指导老师:曾鲤

  • 《读《朝花夕拾》有感750字》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或许是辛苦的,或许是快乐的,但它都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部分,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无忧无虑,不用在意任何事情。

    《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写的一部散文集,这里面写了鲁迅的童年和他的青年时期,有委屈难过,也有快乐感动。同时也告诉了我们青春不复返,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保存它。

    《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虽然藤野先生是个日本人,但是他处处都很关照鲁迅,会将鲁迅的讲义给修改订正完善,也会在生活上帮扶独在异乡的鲁迅。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而歧视他,而其他的日本同窗只会因为鲁迅考的成绩太高而去贬低他,认为他是抄的,所以鲁迅在后面的学习中就更加的奋发图强,势必要学有所成为祖国效力。在回国之后,当鲁迅回忆起这位最公平的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感激与敬佩之情。

    可谁的童年会一直甜蜜下去呢?鲁迅的父亲在鲁迅童年时因病去世,读了《父亲的病》这篇后,对于鲁迅的父亲的去世,我感到愤愤不平,因为那些江湖庸医为了钱净开些没用的药村,就这样,鲁迅父亲的病一直治不好,而那些江湖庸医却赚得盆满钵满,最后,在鲁迅父亲的病恶化的时候,他们却只轻飘飘的说一句:这位先生的病已经病入膏肓了,我也没有办法了。他们的眼里尽是名利与金钱,从不在意病人的死活。更让人气愤的还在后面,在鲁迅的父亲死后,那几位江湖庸医,竟然还风风光光的,收获了那名利与金钱。那时的社会风气是有多恶劣啊!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里,我们同鲁迅先生一起追寻他的童年,他的童年里有政府的压迫与同学的歧视,还有那么恶劣的社会风气,但是他依旧能够为国效力,用笔去医治那些已经麻木的人们。由此一对比,在新社会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们没有理由去抱怨,应该更加的奋发学习,天天向上!

    指导老师:曾鲤

  • 《读《朝花夕拾》有感》
  • 这一场逝去的生命轮回中,我们寻觅的到底是生活中的底层逻辑,还是天命使然的心理意义?也许都不是,只是想在山海苍茫中,感受生命的群星演绎。

    《朝花夕拾》为鲁迅先生所著,是其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这本散文描写生动有趣,感情真挚动人,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先生真挚的感情。其中写到了很多鲁迅身边亲人好友的一生,他们的生命似烟火在夜空中绽放,成为群星中的一颗。

    北极星的温情

    我认为长妈妈是鲁迅一生中最温暖的人。她热心善良,朴实又热爱劳动。每当我在书中看到她的故事,总会有一层细腻的温柔从心尖溢出。在看到她与鲁迅相处时,我总会不禁想到我的姥姥。我的姥姥和长妈妈很相似,任劳任怨了大半辈子,即使现在老了,也还是停不下手中的活。姥姥特别关心我,总是想着给我们最好的。依稀的记得有一次,我只是随口跟姥姥提了一下我很想吃奶糖,姥姥便顶着中午最烈的太阳,到几个街区外的批发市场买了一麻袋奶糖。那几个月,我吃奶糖都快吃吐了,但心里却是止不住的甜蜜。我暗暗心里发誓:长大后我一定要孝顺姥姥,也给姥姥买好多好吃的。尊重和孝顺老人的思想种子深深在我心中埋下。时间不经意从指尖流逝,我也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长成一个初三的大姑娘了。然而一则新闻下的一些评论却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现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而那些本该受尊敬的老人,却逐渐遭到一些年轻人的嫌弃甚至谩骂。他们的做法实在令我感到不耻,那些养育我们给予我们温暖的老人,不应该因为一些冰冷的数据而受到不公。他们温暖着我们如同夜空中的北极星,常亮于地球的北端,默默地照亮着漆黑如墨的夜空。

    北斗七星的指引

    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期的教师,他是一位严格细致却又不失耐心的人。他的出现让在日本学医的鲁迅弃医从文,好似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为迷茫的学子指引着方向。思绪回到现在,我们的老师何尝不是如此?中考已然提上日程,紧张的气氛随着春风吹入初三学子的课堂。因为疫情的影响,授课进度已经慢了很多。老师站在讲台上,焦急的跟我们讲着没有讲完的内容。我总是能看见办公室常亮的灯,无论我来的有多早,回的有多晚。老师好像不需要休息似的,总能在学校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看到老师们辛勤的样子。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就好似我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我们一片迷茫的人生中,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他们的生命各有不同,却做着平凡而相同的事——教书育人,而他们的生命终将会使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更加明亮。

    《朝花夕时》把每一个人物都描写的相当细腻,每一个生命在鲁迅的笔下都发出绚烂的星光。有人说,人的一生都在翻山越岭,跨越大海,向满天星辰寻找独属于自己的星辉。所以,我们更应该跨越山海,向着星辰,成为星空中独一无二的新星。

  • 《《朝花夕拾》精读课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走进鲁迅的求学之旅,感受鲁迅求学的青春力量。

    2.对比鲁迅的三次求学,了解其对鲁迅人生的不同影响。

    3.探讨鲁迅的思想变化,理解其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意义。

    教学重点:

    走进鲁迅的求学之旅,感受鲁迅求学的青春力量。

    教学难点:

    探讨鲁迅的思想变化,理解其对自己人生成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近年来,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所谓“研学游”,便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今天,就让我们在鲁迅博物馆这个站点开启一场关于《朝花夕拾》的文学之旅,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出我们的研学主题:鲁迅,行走的青春力量。

    2.何为青春力量?

    出示:

    青春力量即正能量,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二、研有所思

    那我们在研学之前,先回顾一下鲁迅人生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请大家看:

    课程一:请猜猜句子所描述的人物是谁。

    出示:

    她,没有文化,迷信,粗俗,又好事,但心地善良,尽力满足孩子的愿望。(长妈妈)

    他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创办“三味书屋”的老先生。他极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温和宽容,严而不厉。(寿镜吾老先生)

    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一视同仁的态度,给了在日本求学时的鲁迅温暖,也给了鲁迅持续战斗的勇气和力量。(藤野先生)

    他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违背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让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鲁迅的父亲)

    此人表面淑良,实则两面三刀,心术不正,是伤害少年鲁迅的“流言家”。(衍太太)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内心是痛苦的、悲凉的。他是一个满腔激愤而又倔强、正直的人。(范爱农)

    课程二:请用一两句话说说鲁迅和他/她的故事。

    预设:

    ①藤野先生。他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他培养了鲁迅在医学上的严谨品质,也是一个没有民族歧视、有大爱的人。

    ②长妈妈。年幼的鲁迅想要一本《山海经》,可是他的家人都不给他买,而长妈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保姆,却给他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③寿镜吾先生。他温顺宽和,他有一条戒尺,也有罚跪的规矩,但是不常用。在我们犯错时,通常都是瞪几眼。

    三、学有所获

    1.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刚刚我们猜的那些人,说的那些事,其实都可以成为《朝花夕拾》的研究主题,但今天的我们要着重探讨鲁迅的求学之旅,一起感受他求学之旅中的青春力量。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目录,回忆篇目内容,找出鲁迅三次求学所在的篇目。

    预设:

    分别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这三篇文章中。

    2.那我们先来看看鲁迅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请大家默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圈点勾画,结合文本,说一说你在这一段求学之旅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感受到了鲁迅怎样的青春力量?

    出示:

    在这段求学之旅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鲁迅,从文中 便可以看出。

    默读要求: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

    预设:

    ①“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我看到了一个懂礼的鲁迅,礼仪从鞠躬开始,就像我们每次上下课时,都要向老师起立致敬一样。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我看到了一个尊敬老师的鲁迅,直接的表述,侧面的评价,在鲁迅这里,尊师,是刻入骨髓的优良传统。

    ③“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我看到了一个好学好问的鲁迅,从“很想”“详细地”两个词可以看出鲁迅的求学好问,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求。

    ④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我看到了一个勤学的鲁迅,一个“只”字看出鲁迅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终于”一词看出鲁迅是一个对自己有严格要求的人,他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

    故事延伸: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3.通过品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尊敬师长、勤学好问的鲁迅,这是少年鲁迅带给我们的青春力量。同时,我们也习得精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那就是:找关键句,感知人物形象;抓关键词,品析人物形象。

    四、旅有所感

    1.既然如此,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琐记》选段及《藤野先生》全文,合作交流:请以研学导游的身份介绍鲁迅在南京和日本求学的经历,品析字句,让我们继续感受鲁迅求学路上的青春力量。

    示例如下:

    大家好,我是导游小欣,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他说:“对于中西学堂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从“不满足”中,可以看出鲁迅是好学上进的。

    预设:

    ①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他说:“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见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在鲁迅先生眼里,雷电学堂的生活是乌烟瘴气的,且他要离开,说明他是一个对学业有追求的人。

    ②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他说:“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鲁迅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地阅读书籍,还关心时事。

    追问1:你们知道《天演论》是一本什么书吗?

    出示:

    《天演论》,是英国赫胥黎原著,由中国严复翻译。它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

    追问2:严复为何要翻译这本书呢?

    出示:

    当时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船坚利炮,使得中国的羸弱暴露无遗。严复联系中国的实际,翻译《天演论》,向人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种的警告。严复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

    追问3:你说鲁迅为什么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因为他开始有了思想的萌芽,他觉得中国当下的时局是落后的。

    追问4:所以当老前辈严肃地对他说“你这孩子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时,鲁迅是怎么做的?

    出示: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挎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不顾老辈的阻拦与反对,他不断地阅读书籍,关注时事,这是一种探求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意识。

    ③鲁迅在日本学医时,最幸运莫过于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藤野先生,他和一些清国留学生一起来到日本,但是这些人只顾玩乐,不爱学习,他对他们很是鄙视。接下来他便从东京到仙台去学医,在仙台他遇到了藤野先生。他虽然穿衣模糊,不拘小节,但是对待学术很严谨,也很照顾他。他为鲁迅添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当日本同学诬陷他考试作弊时,他还和鲁迅一起去诘问干事。

    追问1:为什么鲁迅在日本学了一段时间,又不学了,这难道是厌学了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播放视频)

    追问2: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是啊!你看到了国人的封建思想,你看到了国家统治的腐朽,你看到了国人的冷漠与麻木,鲁迅又何尝看不到呢?所以,他说——

    (播放视频)

    五、行有所成

    1.所以,他在日本求学时,弃医学推文学了。我们一起回顾鲁迅的三段求学经历,比较一下,鲁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我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一口气读下去......

    ——《琐记》

    ③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藤野先生》

    2.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去三味书屋读书是被动的,到南京求学是主动的,到日本求学时,便开始思考学习的意义了。所以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弃医从文,而他的弃学其实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求学,因为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而学,同学们想一想,他到底为什么而学?

    出示:

    他是为 而学

    预设:

    他是为改变国人思想而学,他是为救人而学,他是为国家而学......

    (可以引导学生谈到珍爱生命,疫情突如其来,国家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谈到“无数的人们和远方,都和我有关”,大到国家的快速发展,小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永怀一颗悲悯之心。)

    3.他的选择其实是人生的选择,是国家的需要,更是一种时代的担当,这种担当与责任是他带给我们的青春力量。同学们,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鲁迅吗?

    4.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正如大家所言,这个时代的我们,离不开鲁迅。因为他所做所言,依旧直击人心。

    出示: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5、结束语:同学们,鲁迅先生从童年走来,经历少年、青年,由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逐渐成长为拥有一个“底层立场、历史视角、当下关怀和未来眼光”的思想者。愿同学们如他一般拥有作为华夏儿女的使命和担当,不断地追逐光、成为光,向阳而生,自强不息!

    六 、研学作业

    鲁迅博物馆将要推出“朝花”系列文创产品,何为文创?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创意+产品。请大家结合如下要求,制作“朝花”系列的文创产品。

    要求:请结合鲁迅的成长历程写一两句自己的感悟置于各类产品上,不超过50个字;还可结合内容绘制、刺绣、雕刻相应的图画。

  • 《寻花之旅——《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课》
  • 教学目标:

    1.掌握《朝花夕拾》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2.运用跳读法,了解《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3.感受鲁迅的成长,懂得珍视与重视生活

    教学过程:

    一、任务内容

    一天,柯南在家中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写到:亲爱的江户川柯南先生,我们老板最近陷入了困境之中,他听闻鲁迅先生在遭遇艰难的时候借助一朵极其珍贵的“花”走了出来,现委托你在一天之内帮助我们找到它。

    二、追寻线索

    柯南正在思考,一个神秘人发来了消息。

    神秘人:你们想找那位先生留下的“宝藏”,只有真正的有识之士才能拥有,证明你的能力,才能得到一部分线索进入下一阶段。

    1.神秘人的考验(一):说说你对鲁迅的了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请翻开下列卡片,获得神秘人的提示。

    提示一: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提示二:1926年3月,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提示三:1926年8月,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因为倡导新思想被校内守旧派排挤和针对。

    提示四:《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全集共10篇内容。其中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

    2.神秘人的考验(二):谜题

    神秘人:你的表现证明了你有能力踏入这一场“寻花之旅”,想要得到鲁迅先生的“花”,请解开下面的谜题,获得下一步线索。

    谜题:鲁迅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

    答案:“鲁迅”是他1918年5月在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

    获得线索:此地无银三百两→(Two,One)

    二组第一位同学的课桌底下藏有一个信封。

    信上写到:温馨的童年用一生回望,沉重的童年用一生告别。

    三、分析线索

    柯南:太好了,锁定目标花的范围了,但是《朝花夕拾》有十万多字,我们只剩下半小时了,有没有好的办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寻找?

    毛利小五郎:你可以先阅读目录根据一定顺序整理出来。

    1.关注目录,归纳整理(目录管窥法)

    (课件出示书本篇目)

    柯南:现在我们已经将《朝花夕拾》以时间和空间顺序进行排列。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毛利小五郎:现在我无法帮你,你可以求助场上最英俊且睿智的人。

    老师:我可以帮助大家,但是需要大家完成两个挑战,每项挑战成功后,你们都将获得助力。

    恭喜你获得技能卡片——“跳读”

    卡片介绍:

    跳读方法:主动舍弃、有意忽略、选择阅读。

    跳读角度:外貌描写、环境描写、引用、语气词等。

    2.挑战:完善鲁迅的童年相册

    鲁迅先生的童年相册有一部分欢乐场景缺失了,请你以《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为例,在《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和《五猖会》中运用跳读法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划线相关内容,同时将批注填入我们的任务清单。小组合作将相册场景补充完整。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趣的场景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挑战完成:恭喜大家完成老师的两项挑战,领取到线索卡片,请同学们将手中的卡片放到黑板相应的位置。

    四、还原推理

    1.读小引,回看标题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

    “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表面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2.找到花朵

    柯南:现在我们推理一下整个过程。

    委托人老板的困境......

    大家手中的线索卡片......

    “温馨的童年用一生回望,沉重的童年用一生告别”这句话。

    再加上《朝花夕拾》的内容。

    走出困境的花儿到底是什么呢?

    (花儿=珍贵的回忆)

    五、柯南的话

    柯南:《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童年到青年的故事,除温馨的回忆之外还有理性的批判,包含了鲁迅先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大家一定要仔细去阅读哦!

    六、柯南的下一个任务

    A、从《朝花夕拾》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人物,并说明理由。

    B、选择《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搜集写作背景相关资料,细读文本,探究鲁迅的内心态度。

    C、选择《朝花夕拾》中的某一事件,说说鲁迅从中得到了哪些成长?

  • 《读《朝花夕拾》有感700字》
  • 傍晚,我放下手中的这本《朝花夕拾》,就深深陷入沉思中。

    《朝花夕拾》,最初叫《旧事重提》,带有回忆的意思,是鲁迅先生童年的生活,还有对生活的嘲讽,也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集之一。书中收入10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一一鲁迅。”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读完之后,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我的童年也有许多记忆犹新的事情:记得我上三年级时,春天阳光明媚,我去城南公园放风筝很开心;夏天天气炎热,我去市体育馆学游泳好凉爽;秋天秋高气爽,我躺在草坪上沐浴阳光好愉悦;冬天大雪纷飞,我和外公做雪人、打雪仗好快乐。那是我最喜欢最难忘的一年,让我回味无穷。

    是啊!回忆能让人反省,从中忆苦思甜,而更加努力,最终成为成功者;回忆能让人开心,从中暂时忘记现在的烦恼、残酷、痛苦,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歇一歇,从而更好地成功;回忆能让人心酸,从中懂得珍惜,而更加珍惜现在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从而更加努力,把已经失去的东西夺回来。而回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了回忆中的酸甜苦辣来形成一股无形中推动我们的力量,我们才能从失败中找到通往成功的路线。

    现在,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与鲁迅先生那个时代相比,我们是无比的幸运。我的童年已经渐行渐远,留下的也只是回忆,虽然儿童时期的梦也各不相同,如果细细品读《朝花夕拾》,感受童年的天真烂漫,或许也让我开始去寻觅童年的时光。

    【家长点评】这篇读后感,小作者简单明了的概括了《朝花夕拾》的内容,并且能够联想自身的童年抒发了自己的感悟——回忆童年,怡然自乐的趣事。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引领我们去寻觅和感受童年的美好时光,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 《读《朝花夕拾》有感》
  • 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它就是《朝花夕拾》。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他是这样的大胆,敢于批判,勇于反对,看似赞美的句子实际上是在辛辣的嘲讽,见解独特,开创了我国白话小说的先河,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

    读了这本书,我对书中的人物感受最深的是阿长。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的劳动妇女,但她热心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没有心机,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一生平安。我很喜欢阿长,她会讲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她很和蔼,很大方,还有衍太太,我也是对她印象深刻,鲁迅先生对衍太太的描写表面上是赞美,实质上却是嘲讽和不满,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妇人。这种人是最令人们厌恶的。

    这本书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文章是《五猖会》。鲁迅先生在小时候那么向往五猖会,父亲却要求他背书,使他一点也不快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经历,鲁迅先生真切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认为家长们真应该看看这篇文章,听听我们孩子到心声,反省反省自己。

    鲁迅先生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给予深深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爱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佩之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努力呢?

    让我们一同拾起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花瓣,了解旧中国的弊端,并为了中国更加强大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