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牛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3-29 15:36:48
  • 《那一次,我成功了作文600字》
  • 牛顿说过:“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的成功。”在我的身上,这一句话得到了验证。

    在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起了一个大早,闲来无事,见爸爸妈妈还未起床,我便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来做一次早餐,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我回想起妈妈做早餐的样子,她先从冰箱里拿出几个鸡蛋,用鸡蛋用力地敲向桌子角,鸡蛋上立刻出现几条裂缝,再将双手移动的平底锅上,轻轻一按,一个鸡蛋小人就从它们的家中落了下来。想到这里,我马上有模有样的干了起来,但却是一阵车忙脚乱。(如:打鸡蛋时,把鸡蛋壳打入了碗中,立刻眼疾手快地挑了出来。)

    还好,前面的事情还算一帆风顺,但是到了开起小火准备煎的时候我却胆怯了,生怕那红通通的火焰烧到我的手指头,打了几次火却一次也没有打燃,而然我却越来越害怕了。但时间却一点不给我面子,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好像在对我说:“你的时间不多了,放手一搏也可以呀!”但我还是不敢。

    “儿子,冷静下来,不要看火苗!”这声音,比夜莺唱歌还要好听,我或然开朗。眼一闭,心一横,手往下用力一按向左一转,一串火焰迫不及待地冲了出来,我打燃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没忘记正事,赶紧把打好的鸡蛋液放到里面。“滋滋”的声音顿时充满了整个房间,鸡蛋的清香也迷漫在家中。一会儿的功夫,我的早餐做好了,这时转过头,发现爸爸妈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还异口同声地说:“你成功了!”

    对呀!这正是牛顿说的话,在我打不燃时,其实离成功不远!

  • 《天庭会议》
  • 牛顿朝正在观星的伽利略跑去。

    “嘿!伽利略!听说天庭要开会议,商议是否消灭人类呢!”

    伽利略惊得直接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说:“真的吗?那我们得立刻去说服他们--”

    “还好张衡发明了高空飞行器,叫上爱因斯坦,快走吧!”牛顿忙说。

    (四人缓缓升上天空)

    爱因斯坦说:“哎,我说张衡,你这飞行器是不是有点小啊?”张衡往上望了望,说:“爱因斯坦,别说话了,省点力气,高空缺氧。”

    (天庭会议已经开始了)

    宙斯阴着脸缓缓走上天台,对众神说:“人类已经严重破坏了地球,我决定消灭人类,各位有什么看法呢?”

    嫦娥第一个举手赞成并提出抗议:“自从人类探索宇宙以来,我们月宫一日也不得安宁,只能暂时停留在漂浮宫,而我的爱宠玉兔,在一次迁移中不幸被人类的卫星击中头部,至今仍未醒来……”说着,嫦娥的眼眶红了。

    海神波塞冬说:“人类不停地朝海里排放污水、投放垃圾,海里的生物也怨声载道,面临着生存和灭绝的危机!”

    地神该亚也说:“没错,人类罪大恶极,大地满是垃圾,他们乱砍树木,我的土地满目疮痍!”

    宙斯说:“有人替人类辩解的吗?”

    “我!”伽利略跳了出来,“我身为人类一员,知道你们说的是事实,但人类也并非十恶不赦,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做地球的守护者了!恳请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对!--- 给他们一次机会吧!”张衡、牛顿和爱因斯坦统统站了起来。

    宙斯说:“好吧,既然这样,那就给他们一次悔改弥补的机会吧!众神同意吗?”

    “同意!那我们就期待人类的表现吧-----”

  • 《乒乓球对决》
  • 一个乒乓球砸在我头上。虽然我不是牛顿,砸中我的也不是苹果,但我也像被砸中的牛顿一样,脑袋里灵光一闪,只不过牛顿想到了万有引力,我想到了和妈妈打乒乓球。

    来到乒乓球场,我和妈妈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我把乒乓球一扔,然后用球拍一推,球向妈妈飞去。妈妈没有接住,可妈妈也不是吃素的,她把球往桌上一扣,球弹了起来,飞到半空中。唉,都怪我身高不够,没接住。于是我拿起球拍再次向妈妈发起猛烈的攻击。就这样你来我往,比分打到了9比9。谁输谁赢?就看这最关键的一分了。妈妈的球飞快地向我飞来,我没反应过来:球撞在球拍上,然后会掉到地上?NO!NO!NO!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乒乓球又被弹了出去,与球网擦肩而过,掉在桌子上又弹了起来,但是妈妈没接住。耶!我赢得了这场对决的胜利。

    第二场的对决还在继续,我们打得热火朝天。爸爸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把我的快乐定格在这一刻。

  • 《桃子变软了》
  • 生活中处处有发现,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那么你猜猜我发现了什么呢?如果猜不出来,那就让我慢慢告诉你吧。

    一天,爸爸带来了几斤桃子回来。我特别爱吃桃子,所以立刻拿了一个洗了洗就咬了一大口。唉!这是什么桃子,怎么这么硬。老爸听了说:“这桃子一定没熟透,你把几个苹果放进装桃子的袋子里,不几天桃子就会变软了。”“真的吗?”我问道。老爸说:“不信的话,你就试试嘛。”我按爸爸说的去做,把几个苹果放进了装桃子的袋子里,并把袋子口系紧了。

    过来几天,我打开袋子一模,哟!桃子果然变软了。我高兴地拿了一个洗干净就咬了一口,汁水立刻从我的嘴角流了下来。好甜呀!真是太神奇了。

    我上网查找原因,原来苹果含有一种叫做乙烯的生长激素,催熟是乙烯最主要的作用。它对果实成熟有显著的效果。这下我对桃子变软恍然大悟了。

    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就会有所发现。

    (指导老师:徐大任)

  • 《科学家的故事100字》
  • 1.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2.斯蒂芬森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发明家。

    此后,他致力于研究火车头的构造。1814年,斯蒂芬森制造了一辆能够在井下替代马车的火车头,它被命名为“布吕歇尔”号。1821年,他开始建造英国第一条公用铁路,从斯托克顿到达林顿。两年后,他建立了英国第一家机车厂。

    在这座工厂里,他的儿子罗伯特研制出一辆名叫“火箭”的机车,它自重4.3吨,载重40吨。这辆“火箭”式列车时速达到30千米,给崛起的英国中部工业区的交通进行了一次革命。1830年9月15日,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正式开放。铁路沿线站满了观众。

    3.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 《像牛顿感谢苹果一样》
  • 在英国的一棵上,一只熟透的苹果不经意间落下。没有落到地上,而是砸到了牛顿的头顶。由此,牛顿便领悟了万有引力。所以,如果没有苹果,人们就恐怕还是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是走在地上,而不是飘在空中。

    ——题记

    六年级的下半学期,由于马上将面临小升初的统考,老师每一天都带领我们加紧复习,于是我们的每一堂课都面临的是一份份试卷。一个夏天的午后,教室里的空气又闷又热,电风扇尽管开到了最大限度,却还是吹不走一丝闷热。我打了个打哈欠——真困啊,只不过第一节课,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不知道它们打了多少回合。不一会,老师抱了一打卷子推门而入。天!又是“每日一考”啊!我把头“咚”地垂到桌上,真想趴着睡一觉,可为什么在我最“神志不清”是的时候偏偏要考试?!

    我努力睁大眼镜,望向讲台上的老师,哎?她的身影怎么开始模糊,并且摇摇晃晃的啊?一打试卷不知何时传到我桌上,后面的同学用笔杆戳我后背:“喂!怎么不往后传啊?”我打了个激灵,赶紧把卷子传给了她。低低下头来看自己的卷子,是一份阅读题,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又开始跳舞了,我顿时发晕,猛地扇了自己一巴掌,才又清醒了,文章的内容是牛顿通过被苹果砸而发现了万有引力。昏昏欲睡的我一边在卷子上不知所云一边想:现在要是能够有个苹果砸在我头上就好了。可惜不可能啊。

    渐渐地,我的头越来越沉,脸基本贴到了卷子上,手里的笔几番掉落,就在我已经不省人事快要睡着时,突然感觉头上悄无声息地被某种力量狠狠敲击了一下。我的脑袋腾地清醒了,刚刚困倦的感觉霎时间烟消云散了。我的第一反应是:真的有苹果来砸我了!可一抬头,却对上老师那有些责备的眼神。看来,刚刚的那一下。。。。。。天哪!竟然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而老师什么也没说,用眼神示意我赶紧做题,便转身离开,并没有批评我。而我则是神志清醒地答完了整张卷子。

    苹果的坠落砸醒了牛顿,而老师的一巴掌打醒了我,。我不但悟出了问题的答案,并且悟出了:有的时候,一件小小的事物或举动,能将人从困倦中叫醒,也能使人从迷茫中真正大彻大悟。我感谢老师的一巴掌——像牛顿感谢苹果一样。

  • 《多思出成果》
  •  牛顿是世界上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在他发现“万有引力”后,有的人认为他有什么“秘诀”。但牛顿说:“我一气直在想、想、想……”或许有人认为他的脑子一定很聪明,其实不然。

     那么,牛顿到底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呢?很值得我 们深思。 从牛顿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多思是何等重要。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就是说凡事应该用脑想一想。迪生小时曾被认为是“低能儿”,但他却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五岁的时候,就想为什么鸡能孵小鸡,而人却不能; 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而人却不能?诚然,这些疑问都早、已得到解决,但在当时,一个小孩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那是多么不简单I正因为他能这样,才成了世界上的发明大王。这不就俄到了他成功的“秘诀”是多思了吗? ,.“学而不思则周”,古人的这句话也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把生锈的钢刀,如果不动它,那它永远不能 1变得锋利起来,相反会越来越钝。但是如果你不辞辛苦磨砺它,它就会变得锋利起来。人的脑子也是这样,只有勤于思一考,才会聪明起来,否则,再聪明的脑子也会变笨的。踌「有的人惯于吃现成饭,懒于思考,结果取得的成绩甚微。哪么,在遇到疑间时,应怎样去思考呢?古人日:“三思而后誉行”,就是说,遇到间题时,要反复思考,认真推敲,千方百计去解决它,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看不懂,就要去请教别人,有人好问,固然很好,但是不假思考的好问是不能提倡的。前人不是说过“懒于思索,是钾力贫乏的原因之一”吗了事实告诉我们:多思出智慧,多思出成果。知识的窗子只有在思索中才能打开,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在思索中做出成绩,献给大有作为的年代,献给无限美好的未来!

  • 《一张小小的纸》
  • 一个苹果

    世上有两大“苹果伟人”,一位是牛顿,因为被苹果砸了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有一位在咬了一口苹果之后发明了苹果手机,他就是乔布斯。当我们普通人看到苹果时会想到什么?只不过是吃而已,而他们却开创了人类的历史,成为世上的伟人。很多人都想成为伟人,可他们没把握住苹果掉下来的机会,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机会是容易遇到的,但是也很难抓住。但得到机会的人因为抓住机会而改写历史,而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张纸

    一张薄薄的纸又能做什么呢?也许是做一张作业本里的纸,又或者被遗弃在垃圾箱里。但是一张纸,也有许多功能。它能让人在上面写出风格迥异的字,记录要做的事;它能变成丰富多彩的日历,记录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能让人画出创意非凡的画,记录最美的色彩。我也有一张纸,不是什么珍贵的纸,只是我在家里找到以前写过的一张纸,上面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但是上面有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那是上幼儿园时刚学写的字,上面的字,似乎把我以前的记忆勾了出来,它好像一张有魔力的纸,记录了我小时候的开心,难过,把长久的时光压缩进去,久久地保存在我的脑海里。

    一张小小的纸,却能让人拥有美好的回忆;一张小小的纸,却能让人永难忘记。

  • 《“勤能补拙”说》
  • 人们大概都知道物理学家牛顿是赫赫有名的,似却未必知晓小时候的牛顿竟是一个笨拙的儿童。据说他刚生下来时,只有几斤重,天资不足,大脑迟钝。家人都认为他没有什么发展,可谓“拙”矣!但是,出乎人们的预料,牛顿终于以发现三大物理定律而蜚声科坛。如果说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使牛顿从“低能儿”一跃为著名科学家,那就是非凡的勤奋。 马克思主义者承认人的先天禁赋有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常常是人们能否成才的一种不应忽视的因素;但是更需要强调的是,人们能否有所作为,决定因素却根本不在先夭,而在后天的勤奋与否。

    马克思说过,搬达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与猎犬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特别强调了人们从事工作所产生的“鸿沟”之隔,完全是后天所造成的。因此,天资差一些的人,完全不必为“笨拙”而自暴自弃,只要坚持奋发勤学,就一定能弥补先天之不足,变笨拙为聪明。 在源远流长的中外成才史上,勤能补拙的事例俯拾皆是。我国清朝有个著名的学者叫郑板。他在小时候念书时,总是显得比同年龄的儿童笨拙。别人背书一遍就会,他背了三、五遍还是丢三拉四,但他不甘气馁,利用别人玩耍的时间,在屋里背书,一遍,二遍,直至四、五十遍,直到背得滚瓜烂熟,才肯罢休。后世之人向来乐子称道郑板桥文采横溢,画笔 生,殊不知他的成功秘诀也在“勤奋”二字。

    当代著名数今家华罗庚,曾经连中学都没“及第”,也可算“笨拙”者。但是,他靠勤奋自学,终于跻身于数学权威之列。怪不得他慰藉地说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的自身经历恰恰成了勤能补拙的证明。 然而,我们中间有些人,总抱怨自己“天资不足”,或者自暴自弃;或者精神不振,心不足。这些人应当也完全可以冲破“先天笨拙”的思想禁锢,那就是把勤奋精神真正付诸具体的学习工作之中。如果我们真正象牛顿、华罗庚那样,,奋发勤学,持之以恒,那么定能逐步驱散笼罩在心头的“笨拙” 的阴影,而“聪明”之神一定会降临到我们身边。不能不指出的是,有不少人,一味埋怨自己“先天笨拙”,却不愿通过勤奋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境况。这种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实在是一种懒汉思想,决不能用“先天笨拙”来为自己辩解。清人彭端淑在《为学》一文中指出:“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所谓的先天的“昏,,与 “庸”所束缚,只要“力学不倦”.就能成为“自力者”,成为有用之才。同是“先天不足”者,其勤奋与否’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由此可见,可怕的并不是世间确有“先天不足” 者,而是这些“先天不足”者后天不勤奋。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万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的定律。是物体(质点)间由于它们的引力质量而引起的相互吸引力所遵循的规律。

        离心力概念—向心力概念—引力平方反比思想—离心力定律—向心力(定律)—引力平方反比定律—万有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万有引力定律.

        伽利略在1632年实际上已经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关系的思想.牛顿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离心力定律,但向心力这个词可能首先出现在《论运动》的第一个手稿中。一般人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来的。根据1684年8月-10月间牛顿写的《论回转物体的运动》一文手稿中,牛顿很可能在这个手稿中很可能第一次提出向心力及其定义。定义:我把将一个物体推或拉向可看作一(力)中心的任一点的力称作向心力·从离心力概念向向心力概念的转变,是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重要步骤.

        万有引力与相作用的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是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过渡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必要阶段.·牛顿从1665年至1685年,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眼中离心力—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概念的演化顺序,终于提出“万有引力”这个概念和词汇。·牛顿在《原理》第三卷中写道:最后,如果由实验和天文学观测,普遍显示出地球周围的一切天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与它们各自含有的物质之量成比例,则月球同样按照物质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另一方面,它显示出,我们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样被太阳的重力所吸引。由于这个规则,我们必须普遍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赋与了相互的引力(gravitation)的原理。因为根据这个表象所得出的一切物体的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的论证……".

        牛顿在1665—1666年间只用离心力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因而只能证明圆轨道上的而不是椭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在1679年,他知道运用开普勒第二定律,但是在证明方法上没有突破,仍停留在1665—1666年的水平。只是到了1684年1月,哈雷、雷恩、胡可和牛顿都能够证明圆轨道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关系,都已经知道椭圆轨道上遵守引力平方反比关系,但是最后可能只有牛顿才根据开普勒三个定律、从离心力定律演化出的向心力定律和数学上的极限概念或微积分概念,才用几何法证明了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