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雨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3-29 23:40:11
  • 《雨过小城》
  • 今年的秋雨就像春雨那样缠绵,雨声滴答滴答,静听回荡着轻声细语,亦像小鸟回巢的呢喃问好。

    下雨的夜淅淅沥沥,似针毡、似牛毛、泼洒叶上月下。常说风过无痕,雨却留下该有的痕迹,小城青瓦上、灯柱上、长椅上、街道上,一丢丢、一片片都留下了雨的印记。

    雨过后,霓虹灯的亮更加耀眼,人们随风行走在河边防洪堤上,水汽儿给小城画上一层旖旎的面纱。星星害羞地挂在天空,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点点星光,河面飘动,那斑驳掠过的影儿若有若无。柔和了星星的长灯照亮着前方的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修葺整齐的篱笆、草坪,取代了狂野生长的杂草、矮小无章的小院,使得豪放派的山水画变成了婉约的田园风,唯一不变的是形形色色的路人与阵阵虫鸣,依旧穿行在这倚靠小河的县城。

    夜市的灯火总是昏黄的,微风卷着烟火直涌进我的口鼻,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一路走到风雨桥头,这桥在岁月的洗礼中翻修过多次,但始终贴近着本初的样子。晚上出来散步的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桥上家长里短。广场上的大圆坛前些年移除了,大爷大妈们在在自由得舞动身躯,交谊舞、健身舞,仍然绽放着青春的活力。

    河西的高楼大厦也成片了,汽车鸣笛大呼小叫、红紫黄绿、色彩斑斓,早已与当年黑黢黢的街道,破旧小房有了天壤之别,好在建设没有让道路两旁稻田都消失,在夏天还能看见一片金黄的油菜花儿。

    晚风夹杂着湿润扑面而来,雨后的小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闪着温暖的灯。夜越来越深了,人们慢慢的走回了自己的家,一群群、一团团,都带着小城特有的温润清闲。

    雨后的夜虽潮却未曾寒冷,我独自行走在小城的夜,听风,听雨,看你最美的样子。

  •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色万蛙鸣”出自宋朝诗人刘基的作品《五月十九日大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翻译】

    大风驱赶着大雨泼洒到城市里,乌云相互挤压发出低沉的打雷声。大雨过去了,不知道下雨的龙去到了哪儿,池塘边,草木青翠,千万只青蛙鸣叫起来。

    【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色万蛙鸣”出自宋朝诗人刘基的作品《五月十九日大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翻译】

    大风驱赶着大雨泼洒到城市里,乌云相互挤压发出低沉的打雷声。大雨过去了,不知道下雨的龙去到了哪儿,池塘边,草木青翠,千万只青蛙鸣叫起来。

    【赏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 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 《登大雁塔》
  •     8月2日,雨过初晴,古城西安景色格外清新。早上8点,我乘兴参观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雁塔。

       大雁塔在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当太子时,为追念他母亲文德皇后而建造的。大雁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为安置和保护唐僧玄类从印度取回的佛经、佛像而修建的。塔共7层,高59.8米,连塔基共高64米。从大雁塔介绍中看到,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弯”的诗句。章八元也有“却怪鸟飞平地上,只惊人语半天中”的诗句。由此,可见塔的高耸雄伟了.可是,我想玄奖西游取经17年,行程10万里,又用19年的时间译经75部,1335卷,他的毅力不比这塔更伟大吗?

       从慈恩寺穿过一片竹林,便来到了寺北墙内的大雁塔.塔是四方形角锥体砖塔,每层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供人眺望。第一层南门左右各有石碑一块,右碑是“雁塔圣教序”,左碑是雁塔圣教序碑的“序记”,都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写。迎面拱门上有线刻的佛殿图,是研究唐代建筑形式的好资料.这两处门前吸引了不少的游人。然而,最能吸引人的当然是登塔了。

        我从南拱门进到了塔中心,沿着盘旋而上的扶梯,开始登塔。扶梯上中外游人如织,上上下下,络绎不绝,但却很有秩序.我上到第五层,已气喘吁吁,大汗拌浑了。但我看到一些外国老人还竞相向上攀登,心里就鼓起了勇气,继续攀登。上面扶梯更陡了,几乎是直上直下的。然而,我由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扶梯再陡我还是一气攀到了顶层。这时,眼前忽然豁亮了,心胸顿时开阔了。我顾不得休息,便伏在四面拱门的红栏上极目眺望。南面是无际田原、树林、梯田,像一块块绿毯铺在大地上,还隐隐约约看见农民在田间耕作呢。再向远望,便是连绵起伏的终南山.山顶隐藏在缭绕的云雾里,分不清哪是山,哪是云,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呀。向东西眺望,建筑群和田畴疏密交错,一直向远方伸展。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站在北拱门俯瞰全市的新貌了。你瞧,那笔直的雁塔路像一条银带,越远越高,最后和天接起来了.那数不清的汽车、人群,好像都走在天上的街市似的。这个奇景,不是登到塔顶的人想象不到的。再看,那绿阴丛中,突出的楼群,高低错落,参差不齐,越远越密,一直伸向迷迷茫茫的天边,真像那一望无际的碧波上飘浮着点点渔帆,美丽极了。那白色的烟囱、水塔,散布在楼群中间,但却没有一缕黑烟,给人非常静谧的感觉.其实,我知道,那里并不静谧,工人们正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挥汗为四化而战斗呢.还有那高耸人云,非常显眼的大吊车,也疏疏落落,隐约可见。这幅动人的画卷,过去我只是在画册、照片中看见过,今天,却展现在我的眼底,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啊!我站在那里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

        今天登塔远眺,我才真正看到了古城西安的瑰丽景色,才真正看到了古城西安的雄伟建筑。我爱古城西安今天鼓舞人心的现实,我更憧憬古城西安美好的未来。

        啊!我爱古城西安,但我更爱为建设古城西安做出了和正在做出贡献的千千万万的英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