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师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3:51:26
  • 《微光》
  • 我常常问自己,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教师”的教育箴言言犹在耳,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我若有所思,亦有所悟。

    在沉沉夜幕的笼罩下,灯火通明的教学楼显得格外耀眼。晚自习快结束时,我终于批改完所有作业,摘下眼镜,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坐在讲台上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们。

    今天刚刚月考完,同学们都有些忐忑,窸窸窣窣的浮躁声音不时打破着自习室的宁静。有的同学在埋头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对着试卷反复转着笔,有的同学只是看着试卷默默地叹气和发呆……其实我的心情何尝不是也像他们一样紧张而又复杂呢?每一次月考不仅是对学生们进行阶段性知识考核,也是对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所以我也和同学们一道忐忑地等待着成绩。

    我翻开教案本,看着自己已经熟络于心的知识点,一遍遍圈过的真题,绞尽脑汁地想着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我在心中默念:“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词是主语,第二个是动词的被动词组……”这样分析句子结构是不是太枯燥了?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才能更有意思呢?我在心里反复尝试和推敲着。教学楼的这片灯光下承载了太多:莘莘学子的青春,殷殷父母的期盼,泱泱中华的未来,都藏在无数个白天和黑夜的付出中。坐在讲台上,我时常觉得肩头上担着重重的责任。

    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开始收拾书包,一个平时英语成绩让我有些头疼的男生突然凑到我身边说:“老师,这次考试如果我进步了有奖励吗?上次月考之后我特意去买了一本高考词汇书,每天晚上都背单词,好几次背到很晚,都在书桌上睡着了!”

    我这才想起上一次月考时,我正好在他考试的考场监考,他看起来很疲惫,连2B铅笔都忘记带了。我帮他借了一支铅笔,叮嘱他好好考试,可是考试时间才过去一半,他就扔下笔趴在桌子上睡觉了,我只好又走近他的座位,轻轻地拍醒他。成绩出来后,他的英语才考了40多分。我察觉到他的状态不对,又找他谈了谈,发现他压力很大,于是陪他聊了一会儿,嘱咐他好好休息,有什么题不会要及时来问我。

    一个月过去了,此时站在我面前的他状态完全不同了,变得活泼大方,积极乐观,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他说是我在他很艰难的时刻给了他关心和鼓励,即使他英语成绩很差也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辅导他帮助他。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因为我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且份内应做的事,看到他的成长,我就像收获了一份惊喜的礼物。我开玩笑似的回他:“有奖励!奖励你一套全新英语试卷!”他连连摆手说不用了,然后背着书包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室。看着那个活泼的背影,我的心情顿时开朗起来。图片

    我拿着教案回到办公室,突然手机上收到了最新传送出的月考成绩,我有些紧张地点开看,跳过了整体的成绩分析,直接去找那个男生的英语成绩。他这次居然考了94分!我真的特别为他开心,或许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来说,考到及格分数算不了什么,可是我清楚对基础差的同学来说,这一定是下定了决心,在许多寂静的夜里,守着台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积累才换来的成绩。

    走出教学楼,我的步伐轻快了许多,我转过头看着教学楼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点点灯光,如暗夜中的星辰,散着光晕,微微发黄,却暖人心田。回想起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

    学习是快乐的,也是枯燥的。这三年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像是顶着难以言说的压力,在黑暗里摸黑前进,学生们燃烧着青春,期待着努力后去往闪闪发光的未来,而老师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生命,只是期望化作春泥化作养分,让孩子们拥有无悔的青春。成长的路上有惊喜,也难免会受伤。师生其实是一起成长、一同前进的,我们不停地探索、摔跤、哭泣,然后擦干眼泪重新回到跑道。老师对学生们细致的关心,学生给老师良好的反馈,都像是黑夜中闪烁着的微光,或许很多年之后,从前背过的知识点会忘记,刷过的题会忘记,甚至月考的失利也会忘记,却会一直记得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都曾彼此依赖,彼此温暖,彼此照亮。

    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教师呢?我突然明白,我应该成为一道光,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汇聚而成的那道光!用我的理想信念,点燃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用我的道德情操,引领他们稳步踏上成长的征途;用我的扎实学识,拨开他们学习中层层的迷雾;用我的仁爱之心,暖化他们心灵中的冰霜。哪怕只是一缕昏黄的微光,任山一程,水一程,只尽力为他们照亮我们共同走过的这一程!

  • 《微光》
  • 我常常问自己,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教师”的教育箴言言犹在耳,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我若有所思,亦有所悟。

    在沉沉夜幕的笼罩下,灯火通明的教学楼显得格外耀眼。晚自习快结束时,我终于批改完所有作业,摘下眼镜,揉了揉疲倦的双眼,坐在讲台上看着教室里的学生们。

    今天刚刚月考完,同学们都有些忐忑,窸窸窣窣的浮躁声音不时打破着自习室的宁静。有的同学在埋头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对着试卷反复转着笔,有的同学只是看着试卷默默地叹气和发呆……其实我的心情何尝不是也像他们一样紧张而又复杂呢?每一次月考不仅是对学生们进行阶段性知识考核,也是对老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所以我也和同学们一道忐忑地等待着成绩。

    我翻开教案本,看着自己已经熟络于心的知识点,一遍遍圈过的真题,绞尽脑汁地想着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我在心中默念:“在这个句子中,第一个词是主语,第二个是动词的被动词组……”这样分析句子结构是不是太枯燥了?用什么样的方式上课才能更有意思呢?我在心里反复尝试和推敲着。教学楼的这片灯光下承载了太多:莘莘学子的青春,殷殷父母的期盼,泱泱中华的未来,都藏在无数个白天和黑夜的付出中。坐在讲台上,我时常觉得肩头上担着重重的责任。

    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开始收拾书包,一个平时英语成绩让我有些头疼的男生突然凑到我身边说:“老师,这次考试如果我进步了有奖励吗?上次月考之后我特意去买了一本高考词汇书,每天晚上都背单词,好几次背到很晚,都在书桌上睡着了!”

    我这才想起上一次月考时,我正好在他考试的考场监考,他看起来很疲惫,连2B铅笔都忘记带了。我帮他借了一支铅笔,叮嘱他好好考试,可是考试时间才过去一半,他就扔下笔趴在桌子上睡觉了,我只好又走近他的座位,轻轻地拍醒他。成绩出来后,他的英语才考了40多分。我察觉到他的状态不对,又找他谈了谈,发现他压力很大,于是陪他聊了一会儿,嘱咐他好好休息,有什么题不会要及时来问我。

    一个月过去了,此时站在我面前的他状态完全不同了,变得活泼大方,积极乐观,说话嗓门都大了不少。他说是我在他很艰难的时刻给了他关心和鼓励,即使他英语成绩很差也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辅导他帮助他。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因为我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且份内应做的事,看到他的成长,我就像收获了一份惊喜的礼物。我开玩笑似的回他:“有奖励!奖励你一套全新英语试卷!”他连连摆手说不用了,然后背着书包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室。看着那个活泼的背影,我的心情顿时开朗起来。图片

    我拿着教案回到办公室,突然手机上收到了最新传送出的月考成绩,我有些紧张地点开看,跳过了整体的成绩分析,直接去找那个男生的英语成绩。他这次居然考了94分!我真的特别为他开心,或许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来说,考到及格分数算不了什么,可是我清楚对基础差的同学来说,这一定是下定了决心,在许多寂静的夜里,守着台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积累才换来的成绩。

    走出教学楼,我的步伐轻快了许多,我转过头看着教学楼还没来得及熄灭的点点灯光,如暗夜中的星辰,散着光晕,微微发黄,却暖人心田。回想起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

    学习是快乐的,也是枯燥的。这三年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像是顶着难以言说的压力,在黑暗里摸黑前进,学生们燃烧着青春,期待着努力后去往闪闪发光的未来,而老师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生命,只是期望化作春泥化作养分,让孩子们拥有无悔的青春。成长的路上有惊喜,也难免会受伤。师生其实是一起成长、一同前进的,我们不停地探索、摔跤、哭泣,然后擦干眼泪重新回到跑道。老师对学生们细致的关心,学生给老师良好的反馈,都像是黑夜中闪烁着的微光,或许很多年之后,从前背过的知识点会忘记,刷过的题会忘记,甚至月考的失利也会忘记,却会一直记得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都曾彼此依赖,彼此温暖,彼此照亮。

    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教师呢?我突然明白,我应该成为一道光,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汇聚而成的那道光!用我的理想信念,点燃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用我的道德情操,引领他们稳步踏上成长的征途;用我的扎实学识,拨开他们学习中层层的迷雾;用我的仁爱之心,暖化他们心灵中的冰霜。哪怕只是一缕昏黄的微光,任山一程,水一程,只尽力为他们照亮我们共同走过的这一程!

  • 《“克”与“千克”》
  • 今天,爸爸要当老师了,他想教我认识计量单位“克”与“千克”。

    爸爸老师从厨房里拿出一台电子秤放在餐桌上,然后又用一个纸杯装了一杯大米。他开启了电子秤,然后对我说:“上课开始了!请你先称出一克大米,顺便数数一克大米有多少粒?”一克大米真的好难秤!我拿着勺子在杯子里舀进舀出,忙得满头大汗,看着电子屏上的数字不断地跳啊跳,我的小心脏也跟着跳啊跳。终于,显示屏上出现了“1”字。“称出来了!称出来了!”我兴奋得手舞足蹈,然后马上拿起杯子,把里面的米全部倒在桌面上,一粒一粒小心翼翼地数着,生怕数漏一粒。整整25粒大米,还挺多的!爸爸老师微笑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接着,他又让我称出50克大米。当电子屏上出现“50”时,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五十克大米有大半纸杯,这下我肯定得数半天了。幸好爸爸没让我数,他说等我学了两位数乘法以后,要算出50克大米有几粒,就不用一粒一粒数了。

    然后,爸爸老师又变出两袋500克,一袋5千克的大米给我看,还让我拎了拎,感受一下它们的重量。我觉得在5千克面前,500克、50克都不算什么,更别说那一克大米了。

    最后,风趣幽默的爸爸老师还给我讲了搞错“克”与“千克”的笑话故事。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克”与“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们。

  • 《读《爱的教育》有感》
  • 读了《爱的教育》受到了爱是心的呼唤,是人间的春风,师爱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爱的越深,奉献得越多,正如一首歌所唱“有爱的世界生命之花处处开放,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时间、精力,我们所期盼的只是学生早日成长、成才,这种爱是高尚的,纯正的。

    读完《爱的教育》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采用的是日记的形式,讲述的是一个叫恩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四年级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这本书说了恩利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也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伙伴们:勇敢的贝蒂,正直的卡隆、刻苦学习的克洛西、爱慕虚荣的瓦梯尼、敢于认错的卡洛斐、受父亲虐待的泼来可西、傲慢的诺卑斯、于助人的西西洛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父子情深”这个感人的故事,故事内容主要是写小学生朱里奥瞒着父亲每晚帮他抄写公文,语言朴实,叙述平实,但朱里奥的懂事与孝顺却打动了我。朱里奥是贫困人家的长子,父亲在铁路上工作但工资很低,他除了正常的公事外,还常常联系一些公文来抄写,每晚,他都要用正规字体抄写几百份公文到深夜。朱里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晚12点过后看父亲上床,就悄悄走进工作间,模仿父亲的笔记开始抄写,就这样一连写了好几夜,父亲却一直没有发现。但朱里奥由于过度劳累和缺乏睡眠,导致他的成绩直线下滑。父亲很是生气,但朱里奥一直没说出真相。终于有一晚,朱里奥在抄写时无意碰落一本书,惊醒了父亲,父亲明白一切,心中充满无限怜爱和懊悔,他抱住朱里奥的头呜咽起来。多么可敬的精神!多么懂事的朱里奥!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帮家里减轻家里挣钱的负担。面对父亲的责骂,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说出口,可他没有,就连父亲责骂他,他也毫无怨言,多么难得可贵!要换成我,肯定受不了,试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却换来责骂,那该有多委屈呀!谁希望一向宠爱自己的父亲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讨厌自己呢?朱里奥的沉默与体谅,实在让我感到!

    有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人爱自己。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一切,便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爱自己,也会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发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的爱的人生。

  • 《青春廊前》
  •  高二了,一不小心就到了高二。看着那些“蓬头垢面”的师兄师姐们来也匆匆、去也匆面的背影时,我的心中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憋得慌。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习惯于下晚自习后独自到操场上散散步,看看那布满了棋子似星星的墨色天空。这天也不例外,从X,Y,Z中挣扎出来,我快步走出教室来到操场,索性跑了起来。凉噢噢的风从双肩掠过,感觉很惬意。跑着跑着,时断时续的“冬—冬—”声传人了耳朵,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借着星辉,我看清楚了一个瘦高个男孩正死命地对着墙角踢足球,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带有自虐倾向的踢法。不知是什么原因使我停了下来,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心想着他应该即刻去找个骨科大夫验验脚伤才是。也许是我逗留的时间太长,引起了他的反感,于是他便停了下来,转过身狠狠地横了我一眼,然后跑去捡那早已滚去很远的足球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连一个月,我都能在操场上看见他。只是我不再停下来,我跑我的步,他踢他的球,这似乎已变成了一种常规。直到有一天,他打破了常规,居然叫出了我的名字。我站定了,带着疑惑的眼神望着他,他弯腰捡起了球,笑着说:“我在(校风》上看到你的文章,起初还以为你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生。”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为我那充满阳刚之气的芳名。每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在心里埋怨老爸一千次、一万次,真不知他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给我取个女性化一点的名字,诸如凌咪咪、凌花之类的,偏偏要取个什么凌昂。他见我没说话,颇有些尴尬。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打趣着说:“难怪你会误会,刚上高中那会儿,我还被卫生委员安排去打扫男厕所呢。”他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笑了。就这样,我俩算是认识了。接下来的日子,一切照旧,他踢他的,我跑我的。偶尔,他也陪我跑跑步,不过还没跑上几步,他就一个人向前疯跑起来,像脱了堰绳的野马。对此,我除了奇怪,还是奇怪,总想探个究竟。

     好在我跟班上的“消息通”赵淇素有交情,在她那儿算是得到了答案。原来他是高三年级的“重量级”人物,不仅学习成绩拔尖,而且球踢得棒,还是一个典型的“早恋”分子。只是他最近“失恋”了,因而心情不好……听到这些,尤其是有关他的“失恋”,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他玩命踢球和疯跑的一幕。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虽说是淡淡的。赵淇还在说,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不少女生,她们围着她侧耳静听,我悄悄地退一了出来,走出一了教室,步履变得沉重。

     挟着早春气息的寒风拂到脸上,感觉有些凉。道路两旁隔年的有的冒出了绿芽,有的伸出了细细的叶片,笑眯眯地软瘫在地上,似正和那散发着芳香的褐色泥土说着绵绵情话;蒲公英的朵朵黄花正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小巧,娇嫩,它们随风摇曳,显得那么可……这时,我才觉察出含笑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晚自习后,我照例去了操场,和往日稍有不同的是手中多了一笺蓝色的纸,上面有我花费了整整三节自习课绞尽脑汁写出的几行字:年轻的故事总是那么难以捉摸风干的眼泪留不住一丝守候回过头来吧,朋友在青春的廊前站定让理想随风一起飞扬递给他的时候,他满面的疑惑,不过还是迅速地接了过去。我嘴唇动了一下,想些什么,可最终没吐出半个字,转身便跑一了起来。很快地他跟了上来,经过我的身边,他轻轻说了声“谢谢”。看着他那重新充满激情的眼眸,我灿然一笑,步子也变得轻松了

  • 《素质教育不要成了空洞的概念》
  •     1995年9月,南京师范大学费教授说:“教育是干什么的,我们民盟讨论过多次,大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人民的素质。可是素质又是什么呢?不能空讲,要有具体内容,我说主要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教育上很重要一条,就是讲做人的道理和规则。现在似乎不大讲这个了,怎么做人不讲了,光教你怎样做一个工程师,怎样操作电脑,怎样考高分,教育变成一个很狭隘的东西了。”

        中小学教育重技能训练,轻个体价值;重智能发展,轻情感内化,甚至取代了人伦教化和人格养成。即便是我们一贯重视的德育,也不过是习惯于用政治教育取代广博、生动的人文教育,如今德育也有被量化的趋势,本无功利的道德也沦为功利化的东西了。分数成为家长和教师评价学生的实际标准,从而迷失了“人”的目标,造成“只有科学,没有文化”的人格分裂。教育越走越窄,它窒息人的精神,扼制人的生机。正像费老所讲“教育变成一个很狭隘的东西了”。教育并不是孤立的,这种教育是和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主义、技术主义、短期行为,以及社会对教育、文化、环境生态等长远建设缺乏重视的意识形态互为因果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师在学生“接下茬”中还可以产生很多灵感,包括新的思路、意想不到的发现等等。

        晚年的费老特别怀旧了,他怀念他的老师,怀念“当时那种使人神往的气氛”。

  •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5200》
  •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全校师生一起观看电影《钱学森》。从影片中,我们不仅对科学家钱学森爷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钱学森生于1911年,享年98岁,是我国杰出科学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著名“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殊荣。

        这部影片,简单明了的阐述了钱学森爷爷光辉的一生。解放前,他在美国求学。学业有成以后,在国外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当他得知了中华人民成立的消息时,这位热自己祖国的海外赤子,强烈的爱国之心驱使他一定要重返自己的祖国,准备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尽一份力。

        可是,因为当时钱学森爷爷已经是一位才学渊博的科学家,对航天科技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使用各种手段阻止钱爷爷回国,并把他关进监狱。在留居美国的科学界人士鼎力相救下,他才获得自由但是还是不允许他回国。从此,他就更加发奋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回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中国政府历经周折,他才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钱学森爷爷回国后,对航天的研究没有丝毫的松懈,更是争分夺秒的抢时间进行科研。当时的中国科技很很落后,科学家也很稀少,他一边进行科研一边从事教学,手把手教学生。为祖国培养了许多科技人才。

        经过他带领众科学家的一致努力,在1960年发射了中国的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单合一”也顺利的完成。那一刻起,中国人终于可以昂起头,挺起胸对着外国人高喊:“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钱学森爷爷是个很乐观的人,东风一号发射成功,东风二号却不幸发射失败。当时,大家都有些灰心丧气。钱学森爷爷却安慰战士们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东二’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咱就给它射上去。”在钱学森爷爷的鼓励和带领下,战士们积极努力工作,我们国家的航天科研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由科技贫瘠逐渐变成了科技强大的国家。

        在电影电影接近尾声时,画面上钱学森爷爷和蒋英奶奶的那段对话,更是感人至深。钱爷爷对蒋奶奶说:“如果你不是嫁给了我,将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歌唱家。”而蒋英奶奶坚定的回答:“在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可以没有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感触很深。钱爷爷的爱国行为,令我感动;他不计个人得失的举动,令我敬佩;他的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令我震撼。他不仅有着爱国的精神,还有着高尚的品德。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当时很落后的祖国。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尽管当时祖国的科研条件很落后,生活水平也极差,但他从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他心里装的是祖国的航天事业,他想得是如何使自己的祖国强大,他想为祖国科技建设和腾飞,竭尽自己的全力。

        钱学森爷爷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他用自己一生,谱写了热爱祖国的英雄篇章。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的行为和他的精神,正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科技人”,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大尽心尽力,推动着我们新一代的“航天人”,向着更高的科技高峰努力攀登。

  • 《解放初期师大附中的儿童夜校》
  •     北京解放那年,我正在师大附中初中三年级读书。由解放区来的育才学校和师大附中合并,校长是郝人初。他请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每当师生进出学校看到新校匾时,都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刚刚解放的北京真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统治与破坏,北京有大批儿童失学。人民政府一时还无力大办教育,就号召举办免费义务教育,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师大附中就在此时办起了儿童夜校,又称儿童补习学校。

        儿童夜校利用附中的教室和设备,教师主要是部分高中学生。学生是和平门、宜武门一带的贫苦儿童。有的是学徒工,白天上班,下班后赶到夜校学习。夜校属文化补习性质,不严格限制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有的年龄已经十五六岁,还在读小学的课程,有的姑侄同在一个班上课。夜校的课程不很正规,主要是语文、算术、常识等文化课。每天上四节课,从下午四五点钟到晚上七八点钟。那时,附中课后的校园很热闹,操场上开展着各种文体活动,可教室内灯火通明,夜校的老师们正在认真讲课,儿童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学习着。

       1950年我在上高中时和一些同学一起到夜校教书。不久我被选为夜校校长。我们白天学习,课后到夜校工作,十分紧张繁忙。那时在夜校工作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社会上动员来的有文化知识的妇女。我除了教学和管理学生外还经常与这些外请教师商量工作。儿童夜校的教师非常团结,工作热情很高。为了教好学生,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许多老师深人班级了解悄况,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家访,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使学生们有可能坚持学下去。当时夜校教师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感人的,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全体夜校教师的努力工作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各方面的成绩不断提高。1952年署假,六年级班的学生大多考人了中学,有的还考上了师大附中、师大女附中、潞河中学、志成中学等有名的学校。当学生们拿着录取通知书向我报告的时候,师生们那种喜悦和幸福真是难以形容。不久,北京市教育局召开了表彰会,奖给义务教师每人一个日记本,在红色封皮上写着“义务教师光荣”六个字,是由市教育局局长翁独健题写的。

        解放初期师大附中儿童夜校这段火热的奉献生活,使我终生难忘,也为我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莫定了基石。

     

  • 《附中教我读书做人》
  •    20世纪最后一年的末尾,我们北京师大附中“老三届”的几百名同学欢聚在母校,共同商讨纪念校庆!00周年的大事。刚一迈进会场的门口,我就看见一位身材瘦小但精神熨铎的老师—杨子坤。我忙跑过去向老师致意,老师亲切地握着我的手,直呼着我的名字。近四十年了,老师的记忆还那样好,真是让我感叹不已。看着他那热情的笑容,听着他那仍显浓重的南方口音,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初中时杨老师教我们的政治课。

        那是1962年,我们上初二的时候,杨子坤老师教我们读毛择东同志的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杨老师年纪轻轻,风华正茂,讲起课来津津有味,只是他的口音实在让我们有些吃不消,并且,《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部伟大的著作,对于我们这些才十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也确实显得深了一些。幸好杨老师不是单纯地灌输,而是引导我们如何去读书,教我们抓住重点,学写读书笔记。尽管我们仍然有些借借佳懂,但是完成作业还是很认真的。写一次,老师就讲评一次,而且是以表扬为主。谁受到表扬心里都乐滋滋的,学习热情日渐高涨。记得有一次老师提到了我,大致是说我对“认清中国的国情,即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个观点进行了分析,有一定的理解,说明用心读书了等等。说真的,何谓“认清国情”,不要说当年,就是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的我,仍然感到难以说清楚。但是当时老师的一番肯定,却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甚至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还有一股莫名的激动。原因何在呢?

        其一,老师教给了我如何读书。经过老师的点拨,我似乎意识到,学习不能只靠听老师讲课,而要学会自己读书。读书时既不能死抠文字,也不能面面俱到或浅尝辄止,而应该抓住主要论点,进行深人思考。可能就是从这一刻起,加之此后各位老师的多方引导,使我逐渐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且受益终身。由于“文革”和其他原因,我没能进人正规大学学习。但是中学时期受到的教育促使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自学,最终拿到了在职研究生学历,而且我自认在学习中没有自欺欺人的行为,因为我要的不仅是文凭,更重要的是知识和本领。每每回想起这些,我都十分感念母校良好的校风,感念杨老师以及各位老师的教海,使我们身离学校后仍能够以社会为大课堂,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成长

        其二,老师教会我如何做人。虽然初中时我并不懂得什么是“国情”,但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中国国情深人精辟的分析,以及杨老师富有激情的讲解,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在附中的几年又不断到工厂、农村和部队锻炼,“文革”的上山下乡,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使我们对国情有了一点了解。由此,考虑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的观点逐渐在我的心中明确起来。虽然我工作的范围很局限,但是“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道理同样是适用的。当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在个人利益方面要付出一定代价,但是在附中时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和务实的精神,却使我无怨无悔。

        风风雨雨几十年,也许杨子坤老师早已忘记当年给我们上的那一课,但是它在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它使我的思想从混沌转向清晰,它伴随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 《张书民先生》
  •     张先生教我们三年体育。当时他刚从师大毕业,十分有朝气。他每天有几节体育课。每节课他都带领学生满操场跑。他跟学生们一起做几十个蹲起、几十个俯卧撑。到下课时我们都感到运动量太大,两腿发软。而他是几节课,课外还要重点辅导学校的专门体育队,可见他的运动量有多大了。张先生喊操声音清脆、味亮,运动姿势优美,且能和我们打成一片,说说笑笑十分随便。他的强项是跨栏,曾破北京市记录。学校年春季运动会,他参加200米短跑,我们班被安排在操场东南侧观看,距起跑线较远。只见枪响后有一人远远冲在最前面,姿势特棒,这姿势只在招贴画上见过。我问这是谁?我校怎能有这等人物?身边的同学说是张先生。这时我才对他的田径水平口服心服了。但当他跑到我们东南侧时,他的运动裤的松紧带儿断了,眼看他的裤子脱落下来,我班同学哈哈大笑,他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裤子出了洋相,连忙用手捂着裤子往前跑,自己也憋不住笑了起来。但还是取得第一名。还有一次运动会,他百公尺跑11. 5秒(当时北京市纪录是我校马纪龙创的11. 4秒)。我们毕业后的几十年,张先生一直在附中勤勤恳恳地工作,后来的校友们都看到了。1983年署假我有事去找张先生,张师母说他在学校里,我看到他家的房子较小,问什么原因,张师母说,分房子的人说了,因为张先生能顾全大局,才把这房子分给了张老师。看来张老师做到了“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雷锋这句名言。等我到学校找到张老师时,看到他正在大热的太阳下,领着学校的田径队在推铅球,这时不便打扰他,我站在远处观看,当时他已是近六十岁的人了,还不时地给学生们做示范。这种辛辛苦苦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学校体育的精神,实在感人啊。张先生不愧是全国金质奖章获得者,是我们永生的学习榜样。现在张先生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家住在香山附近,还经常爬香山,骑车去学校,身体倍儿棒,听到这些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