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古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6 20:02:33
  • 《乐游三国城》
  • 无锡的风景秀丽无比,景色优美,我所去过的古朴凝重的景区就坐落在那儿——著名的“三国城”。

    一到目的地,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远远望去,三国城巍峨壮观,气势磅礴。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高大的城楼,楼匾上面用金色的大字写着“三国城”三个字。门前站立着4位士兵,他们手握长枪,目光盯位前方,仿佛是在守卫三国城,不让敌人入侵。我们随着人流涌进城门,迎面扑来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茂盛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小道旁绿草如茵,盛开的鲜花簇拥其间,耳畔回荡着阵阵鸟语,鼻翼间萦绕着淡淡的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中的仙境。

    不久,跑马场便出现在我眼前,走近看,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没多会儿,激昂的音乐响了起来,《三英战吕布》开演啦!只见,几名将军与十几名士兵冲进场内,士兵们手持长矛长枪,将军们身跨战马,严阵以待,这时,“三英”出现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胯下黑马名“乌云踏雪”;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刘备手拿雌雄双股剑,胯下白马名为“的卢”,可谓气势逼人。吕布也出现了,他手提方天画戟,身下乃“天下第一战马”的赤兔马,双方你来我往,你一棒我一锤,打得不可开交。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交织,仿佛历史的洪流中闪耀的星辰。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搏击,都让人热血沸腾。我仿佛听到了战鼓擂动,感受到了战火硝烟。这是一场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是英勇与力量的对决。最终,三对一,吕布独木难支,败给了“三英”,仓皇而逃。

    接着我又游览了桃园、吴王宫、曹营点将台等。站在一旁的观景台上,我欣赏着周围的风景。放眼望去,桃花漫山遍野,像粉红的海洋。太湖的美景尽收眼底,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里,是英雄们的舞台,是历史的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心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诉说着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故事。三国城,让我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让我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 《我的拿手好戏——拉二胡》
  • 安静的屋子里传来了悠扬的二胡声,古朴淡雅,时而深沉,时而激越昂扬一泻千里,其间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灵巧的手指仿佛是一只琴弦上的芭蕾舞者,右手有力地运弓,时快时慢,时长时短,这个少年就是我。是的,我的拿手好戏,正是拉二胡。

    八岁那年,我开始正式学习二胡。我的二胡老师,正是我的姥爷。一开始,我并不想学习二胡,但是姥爷教我心切,看到他那股劲头,我最终答应学习二胡。姥爷不愧是专业的二胡教师,她耐心地教我手指的停放位置、停放顺序等,我认真地学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打磨、练习,我学习二胡的基础已经打稳了,看着乐谱,我竟然能够准确拉出《欢快的小绵羊》了。

    啊!终于到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记得那年六一儿童节,我获得了上场表演的机会。为了能够大显身手,我做了精心的准备。第一位出场的是小护士,还有神奇有趣的卡牌魔术,眼看就要轮到我了,我紧张万分,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虽然我知道自己已经练得很好了,但紧张的心总是放不下来,怕演砸,怕出丑,怕拉的不好听……听到主持人喊着我的名字,我表面上故作冷静,可实际上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最终,我大吸了一口气,下定决心坦然走上了讲台。我双脚开立,坐了下来,手指调着曲弦,很不幸一上来就弹错了调,我只感觉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落了下来。正当我下意识地准备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笑声时,台下却安静地很,大家都静静地看着我,我的心里仿佛有了力量一般,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深呼吸,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最终,我顺利弹完了那首最熟的曲子。一曲终罢,台下立刻响起了雨点般的掌声。

    通过这次演出,我再一次意识到了好心态的重要性,今后我会继续加强练习,争取弹奏更多更动听的曲子。

  • 《游天一阁作文750字》
  • “悠悠古朴藏书楼,缕缕书香弥久远。”在宁波游玩怎少的了天一阁这个宝地?

    一到大门处,就会看见一块牌子上写着“南国书城”四个大字,下面就是“天一阁”的牌匾。刚一进入大门,就看见一个铜像老人坐在椅子上,留着长长的胡须,戴着一顶帽子,手捧着书,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他就是天一阁的创建者——大名鼎鼎的范钦。这南国书城就是他的家。

    进入一条走廊,廊下有一片小湖,几条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嬉戏玩耍。过了走廊,就来到了“东明草堂”,此处是范钦学习的地方。范钦字尧卿,号东明,草堂是一种自谦的表达。在东明草堂外,还有一副壁画,上面画着一只叫“獬豸”的神兽,这只神兽象征着公平、公正、正直,常常作为御史大夫衣服上的图腾。

    右转进一道门,我们便进入了著名的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嘉庆四十五年,距今有四百多年,它的名字取自“天一生水”。火是书最大的敌人,水可以制火,“天一生水”意思就是水克火,所以起名天一阁。天一阁的楼上为一个大通间,以书橱间隔,传说只有范氏后人一起同意后才能上楼开锁。大文学家黄宗羲是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的外姓人,从此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有选择地向一些大文豪开放。楼下分为六间,每间都有九个藏书柜,都是独立的,书柜门可以两面打开,便于通风。在天一阁的正前方有一个水池,他的孙子范文光在水池上建造了假山,仔细看里面有九只狮子,一头大象与一只乌龟,放眼望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个水池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来灭火。天一阁与范氏住宅中间还有一墙相隔,也用来防火。天一阁在防火、通风、防潮方面真是独具特色。

    从天一阁出来穿过一个小门,我们便来到了范家居住的地方—范氏故居。在这里能看到范钦亲笔写的诗:“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古人对于读书是那么地崇拜,那么地喜欢,作为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读万卷诗书的精神。

  • 《窗外作文600字》
  • 扭头,看向那古朴的窗,我就在屋里站着,窗玻璃套着木头,刷着黄漆,窗台则又是大理石,同抹了石灰的墙一样,是素白的,两者融为一体,别致,我才发现窗子也有人间烟火的韵味,不由得看着它。

    看着,往近凑凑,转而看到窗外的景,窗套着窗外的景,好一副油画,中国,我的家乡,不同凡响的西式油画。小小的窗,给与我的世界,又似乎那么巨大。

    巷子是向着南北延伸的,铺在上面的,是红砖,但并不整齐。上下起伏,好似一股波浪,一股暗红、无声的浪,冲刷那来来往往的人,冲去我那早出劳作的爷爷。日落时分,又要退潮,退回伴着暮色归家的人儿。这土路上的绰绰人影,究竟为何如此难以忘却?那曾粗糙坚硬的路砖,时至今日,又为何如此光滑?

    想把路望到尽头,可被楼挡住了,虽不高,但挡住了往后的一切。这楼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我还没出生吧,水泥的墙面,早已发黑,不再那么光鲜亮丽了,可时光的浇筑,又让它的质地如此坚不可摧。对面的窗子已经发黄,玻璃变得污浊,或许,此时彼时,也有像我一样的人,在窗外徘徊、观望,我看到的,是物是人非的萧条,令我心泛起层层波浪,凄然。

    我又望向邻家的院子,和普通乡下人家一般,院中满是花草,此时已是姹紫嫣红。我不由得勾起回忆,和朋友在奔跑,和爷爷在下棋,和爸爸一起种树,我的童年,像影片一样在脑海中放映着……

    窗外,是我的故乡——横山,是我的回忆,是我的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窗外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 《别样的优雅》
  • 她,似一粒尘土落入茫茫人海。而原始古朴的光,却让她活出别样的优雅。

    ——题记

    一处小院,静谧悠然。

    青砖瓦房,墨绿幽深。

    竹门篱笆,稀疏宁静。

    繁花爬墙,蝶舞蜂飞,诗词中才有的优雅小院,在李子柒这成了真。

    淑节,玫瑰红艳,娇嫩欲滴。她随意扎起飘逸的长发,入园采花。朵朵鲜花摆满了桌面,双手轻轻一拧,片片花瓣散落,那双灵巧的手将玫瑰花做成道道美食。

    九夏,翠绿的青梅一颗颗落入水中,激起水花泛起层层涟漪,她抱来了一个大瓷坛子,将青梅放入其中,酿酒。

    三秋,稻谷金黄,其香远扬。李子柒找来一个大木箱,柔弱的身躯抓起一把把稻谷挥舞,颗颗稻米落入木箱,沙沙作响,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趣。晒谷、选谷、打谷,经过一道道工序,一粒粒饱满的白米饭,出现在餐桌上,瓷碗里。

    岁余,气温降低,万籁俱寂。她将红白萝卜从地中挖出,洗净。白萝卜切后随意晾在树间,红萝卜切出环环相扣却连接不断的环状,挂在屋檐似一盏盏灯笼。她亲手拾一张红纸,剪出精致的花样贴在窗格上,温暖喜气。

    图片

    房前看花,静看花开花落;屋后种菜,生活重拾质朴。收稻、酿酒、种花,是乡野村人的家常生活,可能你觉得很粗鲁很简陋,可谁知,李子柒将乡村生活演绎得优美、雅致。家中的用具,素雅朴实。木桌、粗糙陶器、竹篮竹匾、一把镰刀,无一不质拙,无一不古朴,还带着丝丝禅意。

    春花鲜艳,夏草茂密,秋谷金黄,冬雪洁净。她似空谷幽兰行走于山间,携一缕清香,拾一片落叶,踏一片芳草,看一朝花开,宛若仙境。

    优雅是生活中的质朴,是劳动中的从容,是田野中的意境。如李子柒亲手种下的绣球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如她亲酿的一坛酒,初闻无味,愈闻愈浓,使人沉醉让人着迷。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一份淡泊,造就山野小居;一份宁静,只因醉于自然;一份执着,只因热爱,

    优雅似一阵春风拂面,似一场春雨滋润心田;优雅,不只是物质上的,地位上的,名利上的;她是一份淡泊,一份宁静,一份执着。人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优雅,只要你不被种种世俗所牵绊。

    指导老师:黄芳

  • 《美丽的风雨桥》
  • 我的家乡在通道,通道有一座最美丽、最有古朴风味、最具民族特色的桥,它叫风雨桥。风雨桥与别的桥不一样,一般的桥都是没有顶的,但风雨桥却是封顶的,像一道长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建筑师,都不知道怎样建造,只有中国的侗族建筑师才能建造起来。因为风雨桥全部是用木头做的,没有一颗铁钉,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亭子。

    春天的早晨,风雨桥沉浸在浓雾中,太阳公公露出笑脸,驱散浓雾。这时,人们纷纷来到风雨桥,驻足欣赏美好的春色。只见桥边的柳树姐姐抽出了新的枝条,有的拂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好不欢腾。小朋友们则在桥上玩耍嬉戏,有的在木凳上猜拳,有的在一起玩跳皮筋……玩得可开心了。

    夏天,暴风雨来了,没来得及打伞的人们都跑到风雨桥来躲雨,雨滴打在古老的木板上,把木板打痛了,雨滴都伤心地哭了。酷热的晴天,小孩子们在风雨桥下面踩水打闹,老人们则在桥上乘凉避暑,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太极,……来风雨桥上的躲雨的人们越来越多,桥上好不热闹呀!

    秋天,人们刚从丰收的田野里走来,大家把成熟的果实、粮食晾晒在风雨桥上,有辣椒,有玉米,还有大豆,这里成了丰收的乐园,成了人们喜悦的乐园。

    冬天,大雪纷飞,路面结冰,寒冷极了,人们只能来到风雨桥上,因为这里冬暖夏凉,木制的桥比外面要暖和多了。小朋友从外面带来了雪,在风雨桥上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大雪把风雨桥装扮成一位银装素裹的老爷爷,这座古老的桥就在风雨中保护着我们。

    风雨桥真好,冬暖夏凉,风雨桥真美,龙凤飞舞,她不仅是人行的通道,而且还是家乡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道去处。

  • 《那盏灯》
  • 我的家里保存着一盏古朴的雕花檀木灯,那是我外公最宝贝的东西。它颜色端庄,有着别样的光泽,精心雕刻的镂空花栩栩如生,那锦簇花团上立着的小鸟仿佛下一秒就会开口唱歌,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不已。

    外公闲着没事干的时候总会拿着抹布精心擦拭檀木灯,或是痴痴地望着它,不言不语,末了,起身时发出一声沉沉的叹息。

    我知道他为何如此钟爱这盏灯。外公从小就是一个戏痴,听久了自然会唱。闲暇之余,他常去老门东的茶楼与其他票友一同唱上两出,而他唱得最好的便是《甘露寺》,戏中他饰演的乔国老一直提着这盏灯。

    京胡响处,白须老人提着灯稳步走向台中,微张口,那浑厚而又嘹亮的声音直入人心,在小小的茶楼上方回荡,久久不散。好一句“劝千岁杀字休说出口”,刚开始便赢得了满堂彩。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只见外公面露红光,胸膛高挺,意气风发。此时,他不像是一位六旬的老人,倒似一位精神焕发的青年。

    只是后来,便再没有这般光景了——人们渐渐都不爱听戏了。

    没有人愿意听戏,没有人愿意喝彩,人们都说:“这都什么年代了,听什么戏?”流行音乐取代了戏曲,潮流文化淹没了传统。舞台上的灯光笼在专注于独白的外公身上,显得尤为落寞。

    外公说他不去茶楼唱戏了,他宣布这消息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用手不断摩挲着这盏灯,强扯着嘴角苦笑,末了,嘴里不断地念叨着:“陪我演过好几十场戏了,好几十场了呀……”他的眼神里有遗憾,有不舍,更多的是落寞。

    我知道,外公的灯一直是他的骄傲,表演结束后总有观众争相走入后台想要看看这盏灯——毕竟,做工如此精致的灯太少见了。那时外公总会骄傲地扬起脸,兴致勃勃地说:“这可是我专门请家乡有名的木匠雕的!”那神态,仿佛手里的灯就是自己的孩子。

    如今,那盏古朴精致的灯如同曾经在茶楼受欢迎的外公,也似那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京剧,落了灰,不被人关注了。咿咿呀呀的吟唱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京剧,是孤独地望着新时代骄阳的破败的风雨长亭,无人理解,也无人驻足。

    我呢,向来是知道外公的心意的,便也常常陪着外公静静地望着那盏灯,心中感慨万千,有朝一日,那盏灯是否能再现它往日的光彩呢?

  • 《用爱好去改变》
  • 浸在山间,游在风里,望在水底,古朴的自我泛滥在天地之间,不受局限。我微笑,用爱好去改变。

    杂乱的期末考离去,繁忙紧锁的初三生活,逐步到来,两点一线的日子逼迫着将所有丢弃于脑后,层层嘈杂乱鸣荡漾在耳边,浮现在眼前。今日,心中的迷茫愤怒,如潮涌般无处激发。

    奔跑,逃离......

    我慢悠悠地徒步在细小精细的石子路上,氤氲的光辉从空中弥漫,点点红浪,缕缕洁白的云朵点缀着美丽的洋画,隐隐约约,无力的感慨随着风云渐行渐远。走进丛林,坐下,聆听,久违的温和在心间流淌,缓缓地,一阵阵清脆而又娇小的鸣歌声穿梭、飘荡在树枝旁,打破了那短暂的温暖的寂静。渐渐地,声音小了,碎了,余音缠绕在中空的空气里,久久不散,轻柔如流水,婵媛如暖阳,静谧的小山丘里飘飘然的。

    落日的余晖褪尽了旖旎晚霞的最后一抹酡红,浅绛渐暗,夜仿似半透明的油墨纸,渐渐铺开.....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撒下冰冷的温度,伴随着悦耳的林间小调,悄悄地明亮。手也不抖了,趴在木板上,轻轻地抚摸板上的波澜,由高变低,由底边高,檀木色的板身隐隐散着,飘着,清香如旧的味道,依旧清澈。我站起来,回望木椅,条条余光镶嵌在嘴边的酒窝里,小手插在衣兜里,摇来摆去,月色清幽下,彳亍幽幽的小河边,圣洁早已洗涤了我的心的风尘,冥茫的双目放空在黑暗之中......

    凝望手中波痕的皎月,眼睛缓慢地眨眨,似乎望见了在月下感叹的李白,沫沫对家乡忧愁流露出来;听见杜甫与友人漫游在空灵的水波边,做出属于自己的豁达......

    迷雾浮起,笼罩着整个黑夜,不出一点声音,心也悄无声息地静了......我安静地赏着他,他也偷偷改变着我。

    【王老师点评】

    落日余晖氤氲夜色月霞,心中的自我激荡,用爱好去改变,何尝不是自我改变。语言细腻充满诗意,令人读来陶醉其中!

  • 《兰亭古韵》
  • 在绍兴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园林,地方不大却十分有名,其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千古流芳,大诗人陆游也留有诗云:“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从桂一年秋。”这座园林就是兰亭。

    大人们最喜欢带小孩子去文墨书香的地方,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专门为我安排了一趟兰亭行,之后多次,有好朋友来绍兴去兰亭,他们也喜欢把我带上,渐渐地,兰亭给我的感觉,变得既风雅又亲切。

    羲之喜鹅,兰亭的竹林旁砌有专门的“鹅池”,立了“鹅池碑”以作纪念。每每看到浮在“鹅池”中自由自在的大白鹅,我就禁不住想,喜欢鹅的羲之肯定是个和蔼可亲的人。鹅的姿态很憨,高高的额头上凸起有红色的小包包,红红的嘴巴又扁又宽,小小的眼睛黑亮黑亮的,长长的脖子弯弯的,像一个大问号,它们的身体肥嘟嘟的,着一身雪白的衣裳,走起路摇摇摆摆的,笨笨的很可爱。跳进水池的鹅却很灵活,洁白无瑕的身体浮在水面,粉红色的脚蹼像螺旋桨一样泼着水,自如地掌控着身体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像一朵朵白云游曳在碧水间。据说鹅在水中的形象,给了王羲之书法运笔很大的启示,幽竹、碧水、大白鹅,书法自然说的大概就是这种境界吧。

    兰亭最有名的地方是“曲水流觞”处。“曲水流觞”其实是从西周开始就有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兰亭修葺举行祭祀仪式,约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他们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觞停在谁前面谁就得饮酒赋诗。结果有十一人赋诗两首,有十五人各赋诗一首,王羲之挥毫泼墨,乘兴而书,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植兰,汉时设驿亭而得名,却因《兰亭集序》而天下闻名,“永和九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字里行间,文人墨客兴之所至的真情真性畅汗淋漓,其书28行、324字,章法浑然一体,笔法粗细多变,字形疏密相掺,墨气忽浓忽淡,全篇二十几个“之”字字不同,被赞“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后代很多书法家都学习或模仿王羲之,如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世代名家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现如今兰亭的书法博物馆就收集了很多名家的《兰亭集序》手迹,令人回味无穷。

    园林内有一四角亭碑,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两个大字。同时,设有八角形“御碑亭”,亭内御碑高3丈,宽1丈,正面刻有康熙帝临摹的《兰亭集序》,书风秀美,雍容华贵,背面刻有乾坤帝亲笔诗文《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是罕见的祖孙御笔同碑古迹,可见在康乾盛世,羲之的书法甚被推崇。

    父母亲们最爱带孩子们到临池十八缸处,主要基于这里关于王献之的一个典故。相传王献之秉承父母之命练字,练了三缸水后认为自己的字写得很不错,不想练了,还把自己写得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在他写的“大”字上点了一点,让他拿给母亲看。没想到王羲之夫人看后点评:“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十分惭愧,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所有,哪有天生大家,一切要以勤奋刻苦打根基。

    园内的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整个建筑白墙黛瓦,四面临水,是康熙年间的老建筑。祠内有一方清池,被传为食是书圣的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廊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集序》拓片。廊回路转,这个纪念王羲之的祠堂,清幽雅静,墨香萦绕,有两句诗概括得特别好:“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将书法与自然历史交融相会,荡气回肠。

    我想,王羲之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墨宝,还有一个精神的传承。都说吃饱穿暖了才会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他们却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朝代,珍惜每一个时刻,追求精神的极致,每一天都活得丰润精彩。

  • 《美丽的月河》
  • 我喜欢美丽古朴的月河。

    大大小小的小河布满了月河的每个角落,每个角落的小河上都有一座座石孔桥,一座座石孔桥都静静地倒映在清清的小河水中。每一座石孔桥的拱形桥洞,都与它在水中的倒影连接成一个圆圆的桥洞,在灯光的印照下,像一轮金黄的满月。桥,水,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江南水乡画。

    月河的长街可热闹了。长街是青石板的路,边上不时会有木凳木椅出现。游客走累了,就坐在上面玩玩手机,看看风景。长廊的一边是一间间店铺,店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古玩、饰品、茶具、乐器,以及中国式的布鞋、衣裙等等。各式有意思的小商品吸引了许多顾客,他们在这家店那家店流连忘返,忘了时间。

    月河的花鸟市场更美了。那里有大大小小的各式植物盆景,花花草草从店里面一直铺到外面街上。那里有品种齐全的各类宠物,有全身雪白的兔子、跑个不停的小仓鼠、帅气的牧羊犬、调皮的哈士奇……鹦鹉最抢眼,它全身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还会叽叽喳喳地大声学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许许多多我喜欢的小动物和五彩缤纷的花卉,让我眼花缭乱。

    我爱迷人的月河,它总是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