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开源节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20 05:10:46
  • 《开源节流的典故》
  • “开源节流”,是开发财源节省费用的意思。语出《荀子·富国》

    《荀子》的作者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学者荀况。他在《富国》篇中讲了一些关于国家强弱贫富的道理。他说,若要国家富强,朝廷就要爱护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并积极发展生产,这样,才能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起来;如果朝廷不顾生产,只知滥征赋税,浪费物资,百姓都穷困得生活不了,那么国家怎能不贫弱呢。所以,他说:“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并且说:

    百姓时和,事业得序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百姓能积极利用适当的天时,按照季节次序顺利进行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好年成,这才是经济的根本,是“源”;至于按等级征收来的各项赋税,存在国库里,再多也用得完,那不过是“流”。所以贤明的当局一定懂得体恤百姓,给生产的发展以便利的条件,一方面节省财政开支,一方面更须开发经济来源,并且懂得合理调剂、统筹 安排,兼顾到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所谓“源”和“流”,是以水比喻财政经济。一般地说,“源”,比喻生产、收入,“流”,比喻费用、开支。

    “幵源”和“节流”,两者必须结合,要是只开源而不节流,或是只节流而不开源,那都不可能达到增加积累,充实国库,使国家富强的目的。

    “开源节流”这句运用于财政经济问题的成语,现在已不限于指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它和我们通常所说“增产节约”的含义基本相同。

    与开源节流有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