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王献之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2 15:38:37
  • 《管中窥豹的典故》
  •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其书法与父亲齐名,并称“二王”。《晋书•王献之传》说,王献之还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书房里玩打牌一类的游戏,他在旁观看,居然也能参加意见,偶然还能说出一句内行话来。学生们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也载有这段故事。

    管中窥豹,不可能窥见豹的全身,而只能看到豹身上许多斑纹中的“一斑”。所以,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全部,叫做 “全豹”,而比喻其中一小部分,则谓之“一斑”。

    “管中窥豹”这句成语,有两种用法。一是比喻所见极少,如王家的学生们笑王献之那样:虽然没有全懂,却好像也稍稍懂了一些。一般用来讥笑眼界狭、见识小,和另一句成语“管窥蠡测”的意思相仿。 一是谦称自己的意见不够全面,或简作“管见”。

    举出典型的例子,让人由此推知其他,了解全部,也叫做“一斑”、“略见一斑”或“可见一斑”。

  • 《我敬佩的人——王献之450字》
  • 王献之,古代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王献之,外貌有些特点,耳朵后面有颗痣,头顶有两道疤。

    有一次,王献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竟然让他的父亲王羲之差点儿受骗。

    那是一天的上午,皇帝来到山海关,很兴奋地对大臣说:“这里有山有水有海又有关,让人来题个匾吧!就题‘山海关’三个字。”可是谁来写呢?这时一个随行的大臣曰:“听说王羲之写的字入门三分,可以让王羲之来写。”皇帝听了,连声叫妙。便派人又重金来引诱王羲之。没想到王羲之想都没想就回曰:“不可!”

    大臣回去复命,皇帝这可犯了难,那让谁写呢?当时那个大臣出来,:“依臣之见,可让王献之来题。”皇曰:“谁是王献之?”臣曰:“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皇曰:“快快且去!”臣曰:“遵命!”

    大臣们瞒过王羲之,找到王献之时,已是深夜。大臣对王献之曰:“皇上有旨!命你题写‘山海关’三字,不可懈怠,成后有重金谢赏。”王献之曰:“遵旨。”

    王献之一连写了二三十张“山海关”,没一张满意的。突然想到他的父亲——王羲之。第二天一早,王献之找到王羲之曰:“父亲,孩儿写不好‘华山’两字,您给孩儿写个模子吧!”王羲之给王献之写了“华山”两字。王献之剪下“山”字,又找王羲之,让他写下“渤海”两字,又剪下“海”字。最后让王羲之又写下“雄关”两字。

    王献之真是聪明机智!我很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