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现实主义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09:09:13
  • 《《石壕吏》教学设计》
  •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篇现实主义叙事诗代表作。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反映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官吏的残暴蛮横,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信息技术)

    1、【预习作业一】提供101朗读音频资源,学生提前朗读诗歌,正字音。

    2、【预习作业二】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请你说一说。

    小结:预习过程中,同学们产生了一些困惑,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石壕吏》。

    设计思路:收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学情为导向,调整教学设计,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问题,探讨解决。

    二、温故知新,初读全诗

    1、大声、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思考:二者在体裁、语言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预设】《春望》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而《石壕吏》是古体诗。

    ①韵脚可换韵,用韵灵活;

    ②句数无限制,可奇可偶;

    ③字数无限制,可多可少;

    ④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等。

    2、请找出《石壕吏》的主要韵脚。

    【预设】i、u、en

    【屏显】压韵明显的句子

    小结:可见,相较律诗,古体诗用韵更加灵活。

    3、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压这几个韵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读起来很低沉;很压抑;像哭一样,更能表现老妪的苦、作者的悲。

    【屏显】在抒发愤懑、忧伤的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脚。

    小结:可见,韵律,不仅可以加强诗歌的节奏感,还有利于情感的抒发。此诗用韵之巧,机到神流,难怪《唐宋诗举要》中如此评价《石壕吏》:“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

    4、生齐读,感受韵律的节奏感和其呜咽凄绝的情感效果。

    5、师相机范读几处呜咽悲凉的句子。

    三、再读全诗,感知大意

    1、请大家结合注释,感知大意。给诗歌加副标题,概括故事。

    《石壕吏》,一个 的故事。

    【预设】《石壕吏》,一个悲苦的故事。(情感)

    《石壕吏》,一个有吏夜捉人的故事。(人物)

    《石壕吏》,一个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故事。(时代背景)

    ……

    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你从哪里发现的?请你依据对诗歌的理解,读一读这个句子。

    故事情节,可从人物形象、思想主题、思想情感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

    小结:《石壕吏》,一个……的故事。(小结学生的思考)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诗歌,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多角度概括故事。

    四、品读全诗,感悟情感

    《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感受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请同学们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老妪的生活境遇。

    【预设】“苦”

    老妪之“苦”,“苦”在何处?试联系诗歌进行分析。

    【预设】①“投”、“捉”、“走”、“看”,四个不同的动词,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②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怒”与“苦”可以看出。

    句式对仗;身份对比;标点符号(感叹号:加强情感);程度副词。

    ③“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古代十五充军,可见兵役对百姓残害之深。

    (例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例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④“存者且偷生……”两类人的苦。

    ⑤“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有泪有声为哭,有泪无声为泣。

    2、想象情景,补充吏言(信息技术)

    这首诗标题是《石壕吏》,却只有老妪在说话。石壕吏说话了吗?

    【预设】“吏呼一何怒!”

    有人说老妇的“致词”全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请你想象补充石壕吏“呼”的内容。

    石壕吏:

    (家有男丁否?)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尚有他人否?)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

    (室中是何人?)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一定有他人!)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汝家必出人!)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展示】①完成学案,拍照上传。

    ②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特点。

    【点评】点评要全面。你能不能用动作、神态表现出来。

    提问:为什么要省略吏者的话呢?

    【预设】内容上,不仅能体现语言的精炼,还有利于情节安排的详略得当。

    结构上,则起到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的效果。

    小结:这是一种“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

    2、背景拓展

    无疑,吏者是残暴的,老妪是凄苦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也说道:“‘夜久语声绝’二句,泣鬼神语。结句尤难为情。”

    面对如此苦难的老妪,诗人为何一言不发呢?

    【预设】战争的残酷;课下注释①

    【补充】视频资料

    看了这段视频,你捕捉到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哪些信息?

    【引导】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一提到战争,我们都会想到正义的一方和叛乱的一方。杜甫是唐朝的小吏,他肯定希望这场战争早点结束,镇压叛乱,这是他爱国的一面。但他亲眼目睹到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惨景,他又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悲天悯人”的情感,这是他忧民的一面。而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尤以“三吏”“三别最为突出。(体会诗人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诗人有着浓烈的忠君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诗人又亲眼目睹民生之疾苦,国危民难何抉择,爱国怜民难两全。)

    五、捕捉细节,续写故事(信息技术)

    故事的最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分别之际,老翁与诗人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运用人物描写手法,大胆想象,捕捉细节,续写故事,100字以内。

    【预设】略(展示学生练笔,请学生读一读)

    小结:同学们的练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老翁分别的情形,老翁的凄苦伶仃,诗人的悲痛欲绝跃然纸上。

    总结:郭沫若先生如此评价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诵读全诗,在字里行间领会“诗圣”杜甫的不唱高调,不避苦难,不走过场,感受他的从容与慈悲!

    【分层作业】

    基础生: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

    巩固生: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

    ②自主学习《新安吏》,完成“一米阅读”测试题。

    提升生:

    ①背诵全诗,上传背诵视频。

    ②自主学习《新安吏》,完成“一米阅读”测试题。

    ③自主学习“三吏”另外两首诗歌,任选其一背诵。

  • 《读《名人传》有感》
  • 《名人传》是由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这其中记载着三位在不同领域有着重大成就的艺术家坎坷的一生,他们在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生活排斥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够直面现实,与命运作斗争,在人类文化、艺术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

    书中被作者罗曼·罗兰尊称为英雄的三位分别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思想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这三位虽在各自领域中堪称“巨人”的存在,但却被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的深渊。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饱经磨难的历程,全靠他们巨人般的坚强性格。

    读完整本书后,我为三位天才悲痛的一生感到惋惜,更被他们身上的英雄气质折服,在残酷现实的压迫下,在疾病缠身的躯体中,他们以自己卓越的天赋、独特的思想、坚韧的意志于黑暗中大放光彩。

    再反观现在的自己,既没有遭受贝多芬那样的不幸,也没有像米开朗琪罗一样孤单、贫病,更没有托尔斯泰的临战经历。我的人生比起他们来简直是一帆风顺,可我现在却碌碌无为整天无所事事。渴望着成功又不愿为之奋斗妄想着一夜成名,急于求成,不愿脚踏实地。对名校的向往不比任何人要少,付诸的努力又是那么不足。

    我现在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不是光凭天赋能够一步登天。就算有再高的天赋,如果不能够经受住磨难的洗礼也无法取得成功。所以要想成功先要有忍受痛苦的精神,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然后努力获得走向成功的能力。

    我想,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会成天幻想,不会再嫌苦怕累。我会与深远的苦难对抗,从现在开始,努力朝着自己的信仰出发,自觉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保持初心,勇往直前!

    指导老师:皮丹

  • 《巴尔扎克的故事》
  • 巴尔扎克是法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于1799 年5 月20 日出生在法国西部的图东城。他的父亲是个金融家,在政府做官,母亲比父亲小32 岁,对子女漠不关心。所以,巴尔扎克从小就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还经常受到母亲的呵斥。

    8 岁那年,巴尔扎克被送到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读书。这所学校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进行体罚。巴尔扎克那时候正是调皮的年龄,经常不守规矩,比如排队行走时,他有时走得慢,有时又走得很快;上课听讲也常常走神发愣,所以他挨打的次数特别多。老师看他长得比较胖,学习成绩又不大好,就骂他:“这个孩子整天呆呆的,又懒又笨,简直不可造就。”

    巴尔扎克在家里受到冷淡,在学校里又受责难和鞭打,无处诉说,渐渐地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幸好,他认识学校里的一个图书管理员,那人对他非常好,经常把他叫去,问他有什么困难,还为他补习功课,他对巴尔扎克说:

    “你要是喜欢看书,就来找我,我借给你。

    “太好了。我以后会常来借书的。

    从此,巴尔扎克就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看。虽然年纪小,可他读书的兴趣很浓,哲学、历史、神学、科学……什么书都要读一读。对文学名著,他更是不释手。教师都没有看出来,这个看上去很笨的学生,实际上有着极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巴尔扎克读书的速度很快,他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死读,而是注意抓住书里的中心内容,着重理解对于书里的人名、地名、对话、故事经过,他都记得非常牢固。

    就这样,少年时代的巴尔扎克虽然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被学校责罚,可内心世界却十分丰富。他掌握了许多知识,为日后从事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智慧悟语:没有家庭的温暖和长辈的鼓励,在家庭和学校都放弃了巴尔扎克的时候,他却抓住了一道学习的曙光,灵活学习,贪婪地吸收知识,并最终在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贡献。而我们有父母的殷切期望,有老师的耐心教导,有宽松的学习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学习的时光呢?

  • 《鲁迅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
  •     鲁迅的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流产的资产阶级的维新与革命,没有摇动顽强的封建奴役制度,更没有摇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力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活的死水中,很少有起来“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坟•论睁了眼看》),流行着的卑劣习惯,却是“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同上),对于麻木的一群,是一切“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侗上)这种漂浮着愚昧和怯弱的“瞒和骗的大泽”阻绝中国民族进步的大路。为着要打破那包围人民大众的阴冷和黑暗,为着要冲破逃避现实和隐瞒现实的传统恶习,鲁迅高举了现实主义的火炬,他大声叫出来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正视现实的战士,是跟一切“逃避现实”、“屠杀现在”、“超时代”的反动势力势不并立的。凡是厌恶现世的人们,“都是现世的仇雄,池们一日存在,现世即一日不能得救。”(((华盖集•杂感))实际上,那些厌恶现世的人虽能妨碍社会的进步,然而决不能阻住脚史的车头。他们的空想只是证明了自身不能免于没落的命运。鲁迅斥责了那些“屠杀现在”的复古妖孽,同样也攻击了那种超时代的反动空想。超时代其实就是逃避,倘自己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必然地要走入那一条路的。身在现世,

        怎么离去?这是和说自己用手提着耳朵,就可以离开地球者一样地欺人。

        (《三闲集•文艺与革命》)在论及“第三种人”时,鲁迅同样斥责了他们的超现实、超政治的空谈,他说: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 《共产主义精神》
  •     在我们当前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强大的开掘力。它不回避矛盾,而是勇于在错综复杂的真实的矛盾描写中,着力挖掘人物的意志力,向上力,追求力。不少成功的典型人物身上都闪耀着革命理想的光辉。《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极“左”思潮造成的农村生活的痛苦真实。大队书记李铜钟面对全村老少断粮七夭,命在旦夕的严峻考验,将个人安危置于脑后,率领群众从国库“借来”救命粮,最后献出了自己的主命。他心中装的是千百群众的身家性命,身上闪耀着将自己的一切献给群众的共产主义精神。这难道不正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崇高理想的实践吗?

        此外,还要看到,理想和现实既是矛盾的又是可以对立地统一起来的。由于旧制度下的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对立,造成了旧时代的文学中,或主要属于现实主义一类,或主要属于浪漫主义一类。但是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理想和现实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创作者身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因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可以统一起来。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的“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在理论的规定_上正是要求在创作中把革命理想和革命现实辩证地统一起来,在革命发展中去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绘现实及其发展趋势,塑造艺术形象。在革命的“两结合”创作方法指导下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革命的理想既不是英雄人物的几句豪言壮语,也不是令人神往的奇丽幻境,而是鲜明而浓烈地融化于现实的革命发展的艺术描绘之中。例如,高尔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俄国一九0五年革命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必然胜利的发展趋势,从自发的工人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这些斗争一经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必然会造就出千百万无产阶级的自觉战士。他在《母亲》中,将这种对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通过巴威尔和尼洛夫娜等典型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出来。《母亲》中表现出的革命高潮必将到来,千百万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必将出现的革命理想,主要不在于巴威尔的法庭演说,而在于对巴威尔等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描写中,在于对母亲等革命群众一步步觉醒的描写中。《红旗谱》、《红岩》、《乔厂长上任记》、《高山下的环》等优秀作品都有这种表现革命理想的特点和方法。

  • 《读《警察和赞美诗》有感》
  •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警察和赞美诗》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听来可笑,却又令人心酸的故事:失业者苏比饥寒交迫,为了能到监狱中过冬,三番五次地故意犯罪,却一直不能如愿;而当他听到赞美诗,内心受到震动,想重新做人的时候,却无辜地被警察抓了起来.戏剧性的结尾出人意料,像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木刻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比的遭遇正是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失业者的共同遭遇。因此,小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它使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是非不分、善恶棍淆的本质。

        小说中有许多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例如“两个侍者千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摔在人行道上,路旁的警察仅是笑了笑,就走开了”与“匆匆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女士过马路,免得她被车撞着”两处描写.苏比被打,警察根本不予关心,为什么?因为他是个穷人,而穿着晚礼服的女士很显然是上流人物,苦察才殷勤地为她服务。警察对待两种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跃然纸上。这些细节描写使我们看透了警察的警服和皮肉,看到了他媚富欺贫的灵魂。这个貌似文明的警察是多么虚伪啊组作为那个社会法律的执行者,警察的行为是不足为怪的,因为那个社会夭夭宣扬的就是富人的“高尚”和穷人的口卑劣’然而,它却使我们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的虚伪性:它是为富人服务的法律,在他们那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根本不存在的。

        苏比受到赞美诗感化后,正想改邪归正,可这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遨捕了他.在这个社会中,犯罪可以逍遥法外,而无辜者却要遭到法律制裁,这和我国封建社会中“窃国者侯,窃钩者诛”简直异曲同工。可以说这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

        我们还可以往更深的一层思考,设想一下苏比究竟有什么出路.他失业了,生活来源没有了,面前只剩下两像路:一种是去偷去抢,靠损害别人来养活自己:另一条是活活饿死。苏比的善良使他不愿走第一条路,而他又不甘心冻饿而死,于是他想出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假犯罪,真坐牢,在有充饥之物的监狱里避一避无情的风雨。多么可怜啊:可惜的是,苏比设计的道路依然走不通,他想堂堂正正做人时,

        “文明’替察马上露出了狰狞的面孔,把他的最后一点希望击得粉碎.这就是小说为我们揭示的现实。

        小说的题目《馨察和赞美诗》,也有十分深刻的讽刺意义,警察维持着富人物质世界的秩序,赞美诗用欺骗的语言和“美妙的和声,统治着穷人的精神世界。对苏比这样的先业者来说,坏听赞美诗的劝导,挺而走险就要在精神上堕入地狱;而当他再一次被欺骗、企图去追求上帝的时候,又掉进了人间的地狱。这就是那个社会中劳动者、失业者的命运。

  • 《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
  •     在文学艺术的传统中,无论现实主义还是积极浪漫主义,以至于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结合,作为艺术的方法或者流派,虽然有长期的艺术经验发展的历史,但文学艺术毕竟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创作方法,什么样的流派,都抹不掉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所谓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神的结合,也都必然带有它的时代的阶级的内容。即使是艺术表现手法也不能不受特定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作家的世界观所制约。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虽然尽全力把封建时代革命农民的力、勇、智的理想品格,用夸张的幻想形式,集中表现在神魔英雄典型孙悟空的形象里,但孙悟空的叛逆行动,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终究不得不屈服于“紧箍一咒”。尽管《西游记》七回以后,又从另一些精神品质上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魔人物的光辉形象,但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却没有能沿着叛逆的神魔道路贯彻到底。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对于封建礼教、封建科举制度,以至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腐朽,未尝没有深刻的剖析,猛烈的抨击,甚至预感到它的没落,这使得他们的伟大作品在繁荣的清朝盛世,却唱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挽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历史和时代条件的限制,以及曹雪芹、高鹗吴敬梓的世界观,却不可能帮助他们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找到悲剧命运的根源和明确的社会出路。一曲“悲金林玉的红楼梦”,不过是“都只为风月情浓”的还泪宿债,一部荣宁贵族的兴衰史,在作者的笔下,也只是“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的所谓“食尽鸟投林”的宿命归结。而不荀同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儒林”,其所谓大儒或真儒的“外史”,也只能是复古幻梦的渲染。他们的现实主义在追索生活现象的根源时,最终仍然逃不脱无可奈何地在违反生活真实的幻梦里寻找出路,使他们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不得不涂抹上一层宿命的阴影。

  • 《两“玉”的悲剧结局》
  •     在现实主义文学方面,我们的长篇古典小说,也有着优良的传统,但代表这个传统的,并不是《金瓶梅》那种近于自然主义、只有逼真的丑恶生活细节描写却缺乏崇高思想内容的作品,而是富于理想的现实主义伟大杰作《红楼梦》和《儒林外史》。

        《红楼梦》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峰,它的完整的艺术结构,突出而众多的典型性格,真实、细腻而又高度精炼的艺术描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把《红楼梦》的主要倾向看做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不一显必须否认这部作品在某些方面或者说它在一足程度仁也表现了积极浪漫主义艺术方法的特点。这首先是指的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封建阶级的叛逆者形象的创造。张炯同志在他的《也论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一文里所下的断语:“至于把贾宝玉和林黛玉也看成是两结合的形象,那更是完全忽视艺术方法的具体特点的说法。

        贾宝玉和林黛下的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乃是现实逻辑发展的无情揭露。他们的性格在封建社会趋向崩浪时期的典型环境中,是十分典型的。是的,作者同情他们,在他们的反抗中也寄托有作者的理想,但曹雪芹最终只能含泪为自己的主人公唱出内心的挽歌。”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如果所谓“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乃是现实逻辑发展的无情揭露”。

        所谓“唱挽歌”就不是古典小说中“两结合的形象”和“忽视艺术方法的具体特点”的根据,那么,这个根据是不充分的,而且是和张炯同志认为古典小说“两结合”的典型作品《水浒》英雄的“性格”和“结局”相矛盾的。因为既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乃是现实逻辑发展的无情揭露”,不是“两结合的形象”,那么,为什么“施耐庵尽管创造了一百零八位如此众多的英雄,建立梁山水泊这样的世界,而终于不能不忍痛地摧毁了自己的理想世界,写出英雄们不可逃避的悲剧结局”,就是两结合的作品,就创造了两结合的形象呢?要知道,那梁山英雄下层人民的反抗者李逵、武松、鲁智深,最后不得不走向妥协投降的命运—不仅跟随宋江投降去征服其他义军,双手染满了阶级兄弟的鲜血、而且从“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到武松的最后出家,鲁智深的只想“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以至于李逵连这些也得不到。而难免死于‘御赐欣洒”,这也是“悲剧性格和悲剧结局,乃是现实逻辑发展的无情揭露”,也是“唱挽歌”。就这些所谓“现实逻惰发展”来说,李逵、武松、鲁智深和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命运,没有什么不同。更何况《水浒》情节的宏大的悲剧结构,就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军的所谓“现实逻辑发展”最充分、“最无情”的揭露。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    片面地强调现实主义,把浪漫主义看成和现实主义不能相容,或者是有意无意地贬低浪漫主义传统的意义,其结果必然是妨碍我们全面地吸取文学艺术遗产中的一切优良传统,批判地分析、继承它们的艺术经验。更何况在我们的优秀的文学遗产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又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渗透、互为一体地融合在艺术形象的创造里,特别是在杰出的文学作品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尽管结合的程度、表现的形式都有所不同,但却很难用一种艺术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一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一方面固然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根据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从当前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提出这个方法来的”。一方面也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

       因此,这个艺术方法的提出,不仅给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开辟了一个百花齐放、广阔自由的天地,也为全面地吸取文学艺术遗产中的一切优良传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重大准则。

        自从毛泽东同志提出这个艺术方法以后,经过周扬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中全面地阐明了这个艺术方法的性质和特征,现在已经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强烈的反应,也促进了文学研究工作的日益活跃。最近看到《文学遗产》上所展开的关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向题的讨论,很有启发,也想从学习中做一些初步的探讨。当然,运用这个准则全面地分析、研究遗产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及其发展、结合方面的艺术经验,不是我力所能及的,我只想就古典小说艺术方法的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 《现实主义题材文章》
  •     有位青年作家说:我写东西,不愿意别人给我设丑禁区,但我对我自己是有禁区的,有损于美的东西,我是不写的。

        这话说得好!

        常说,现实主义道路广阔,题材无禁区。这个题目太大,理论性太强,请理论家们多发表意见吧里我只是觉得,从许许多多创作实践来看,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写呢?

        为了揭露、控诉林彪、“四人帮”,把那些血淋淋的刑罚和刑具都摆出来,这样好吗?美吗?

        为了揭露、控诉林彪、“四人帮”,写父子二人在同一个时候,先后强奸一位女青年,这样好吗?美吗?

        有一部稿子,作者为了强调地主的罪恶,写一个老恶地主每次都把痰吐在丫头的嘴里,地主一咳嗽,丫头就张开嘴去接,丫头的嘴成了地主的痰孟。有一部稿子,为了揭露一个资本家的奢侈生活,写他爱吃一种,“八宝鸡”。原来我以为是用什么八种佐料做的鸡。其实不然,而是养九只小鸡,先宰掉一只,让尸体腐烂生蛆,给活着的鸡吃蛆。这样一只一只宰掉八只,剩下最后一只,据说这样喂大的鸡,肉最鲜嫩。因为它是吃八只同类尸休生的蛆长大的,所以名曰“八宝鸡”。还有一部稿子,作者具体描绘了强奸老妇人的方法。

        现在我一想起这些内容就觉得恶心卫我们能这样写作品吗?这样写,好吗?美吗?这样的稿件,这样的内容,当编辑的,只好发挥他的作用—挡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