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一字师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1 05:46:19
  • 《一字师的成语典故》
  • 【成语】

    一字师

    【拼音】

    yī zì shī

    【释义】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解释:郑谷将僧人诗人齐己《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拜谢郑谷,称郑谷为他的“一字师”。

    【近义词】

    万世先师 一字师

    【反义词】

    【用法】

    作宾语;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郑谷。某年冬天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更好。”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一字就能完美表达出诗词的主题了。”于是齐已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

    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成语“一字师”,用来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

    【造句举例】

    老师将学生作文改了一个字,结果立刻更加形象生动了,学生感激不尽,说:“您可真是我的一字师呀!”

  • 《一字师的故事、来源典故》
  • 一字师的故事、来源典故

    因指正一个字而被敬佩为老师者,称“一字师”,亦称“一字之师” 。例如: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样仅仅改了一个字,却就把早梅之“早”,写得更加鲜明突出了。齐己下拜,时人称郑谷为“一字师”。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六《评论二》引《郡阁野谈》载,张迥少年苦吟,曾作《寄远》诗,有句道:“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 ”拿去给齐己看。齐己为改“虬髯黑在无?”(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龙。虬髯,指颊须。原谓络腮胡子“白了没有”,改为“黑的还有吗”。齐己基本上只把“白改成“黑”,而诗的意趣大增。)张迥遂拜作“一字师”。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载,著名诗人杨万里谈及东晋人干宝时,误作“于宝”,身旁有一小吏指出:“乃干宝,非‘于’也。”杨万里大喜,说“汝乃吾一字之师!” 老一辈革命家“五老”之一的吴玉章也有“一字师”。

    1942年吴老在《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诗中,追述南泥湾历史时写道:“纵横百余里,‘回乱’成荒地,七八十年来,一向少人至;旷野雉兔走,深林虎豹肆。……”后来,有个十六七岁的小服务员对吴老说,“‘回乱’二字不大妥当,虽然加了引号,还是把‘成荒地’的责任推到回族人民身上了。”吴老非常赞赏这一意见,经推敲研究,最后把“回乱”改为“剿回”,使清朝统治者残酷镇压回民而造成大片荒地的历史亊实,得以真实反映。胡华等为纪念吴玉章而作的《鞠 躬尽瘁,赤胆忠心》一文中,谈到这件事,说,“对于这件事,吴老异常感慨,经常讲:中国古人有所谓一字之师,这位小服务员就是他的‘一字之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小先生制”,主张人人当先生而又人人是学生,进行互教互学,以迅速普及教育。他为一所孩子教孩子的新型学校题写了一首风趣的赞歌,是这样四句:“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主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不料有个女小孩提出意见:“大孩主动教小孩,小孩不是也主动教大孩吗?大孩小孩,还不都是小孩?我说就叫‘小孩主动教小孩’吧!”陶夫子一听十分惊喜,连说“好好,你批评得很对呀!”以后,陶夫子常常谈起此事,并且热情地称这个小女孩为“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