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更多

一件小事

2023-03-28 16:06:47 秦凛 字数: 点击: 标签:一件

导读:我是含着泪批改完这篇作文的,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写这篇文章写得痛哭流涕。不错,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这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懂得反思自己、回报父母。当自己的行为酿成失误的时候,孩子是那么的痛心,让人跟着又是难过,又是欣慰。难过,是因为孩子都应该快乐,他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难过。欣慰,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作文从来不应该只是作业,它关乎生活、心灵、情感。

一件小事

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初一 秦凛

今年国庆节,我跟父亲母亲一起,回到了乡下奶奶家。

和往年不同,今年车子的后备箱里,不是满满当当的水果、保健品等礼物,而是三箱透析液和两个储物箱。两个储物箱里,一个装着整整洁洁的被褥、衣物,另一个装了一瓶消毒液、一个恒温箱,一盏紫外线灯,一个医疗箱。我和妈妈的衣服用一个背包装着,放在后排座的角落里。

通过写后备箱与往年的不同,来告诉读者父亲需要做透析的事实,这样的处理很得章法。

父亲今年得了尿毒症,每天都要定时做透析,否则不利于有效排毒。他每天都是按分钟计算透析时间,一点也不怠慢。透析需要十分干净十分卫生的环境,所以紫外线灯也要定时开关。

今天早上,父亲做完透析,母亲告诉我今天去外公家为外公庆生。我可高兴了,以至于临行前,母亲叫我去开紫外线灯,我都像飞似的,轻飘飘地上了楼,轻飘飘地拔掉一个插头,又轻飘飘地接上紫外线灯,然后又飞似的下了楼。

这一段写“我”的动作,三次用到了“轻飘飘”这个词,没有让人觉得重复,倒是感受到了一个孩子单纯的快乐。而且,这几个“轻飘飘”也给下文揭示的自己的失误埋下了伏笔。越是用了“轻飘飘”这个词,越是让人为孩子感到心痛。因为,我们不知道在父亲生病之后,孩子也要背负多大的压力。

十月的秋天别有风味。收割后的稻秸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荷叶收拢她宽大的裙幅,悄悄地露出裙边金色的褶皱;荷塘里,间或还有一两只遗落的莲蓬;山边的小道上,铺着厚重庄严的地毯,那是枯松针的“杰作”,是绿叶对根最后的情意。

这一段的景致,写得多好啊。沉重与美好,在生活中并排站立。无论是成年人还是中学生,都能够感受来自生活的压力。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生活它终究还是会给我们最美好的东西。

外公家里热闹非凡。外公的朋友们有的吹唢呐,有的拉二胡,有的敲锣打鼓,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唱京剧,有的唱越剧……整个村子都欢腾起来了。到处都是笑脸,到处都有欢乐的气息。我和表哥们砍了一根竹子,做了一把弩,玩得不亦乐乎。

这一段里的快乐与热闹,写得也十分生动。如果说,前面所写的风景,是大自然的快乐,那么,这里所写的人群的快乐,就是社会中让人动情的风景。

可是吃过午饭,我们不得不跟外公告别,因为快到父亲做透析的时候了。临别之际,外公一遍一遍叮咛爸爸,要他多注意身体,一定要按时透析。

一听到“透析”,我猛地打了个激灵。糟了,我接紫外线灯的时候,是不是把加热透析液的恒温箱插头给拔了?我越想越紧张,支支吾吾地告诉父母。母亲一听就炸了,要不是她在开车,肯定会把我打死的。父亲温和地说:“小事,没关系,没什么大碍。”母亲安静下来了,可不知不觉,我的泪水却涌了出来。

对三个人物的描写,简练、准确、生动、有力。母亲一听就“炸了”,父亲温和地称之为“小事”,而“我”则哭了。母亲的“炸了”,是脾气秉性使然,更是关心关切使然。父亲的解释,则明显是为儿子推脱。所以,有了“我”的泪水。一家人反应各异,却又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彼此的爱。

父亲的透析推迟了半个小时;

父亲因为水肿重了四斤。

小时候,外公教我一首童谣:爹娘疼崽路路长,崽疼爹娘扁担长。那时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不,我疼爹娘比路还长。”一边说,还一边把手举得老高。

其实我一直想给父母爱,长过世界上所有所有的路,可是在生活的细节里,我为什么会那么疏忽?为什么接灯的时候,我没有多看一眼,没有多想一想?

这首童谣,引用得非常好。要让自己的作文意蕴深厚,不妨学会引用童谣、诗词、典故等。这种引用,一是要恰当,二是要适当处理,比如进行解释、申发等等,就像本文这样。

每次回到家,门口都有一双摆好的鞋;每个周末,校门口总有母亲熟悉的身影;做作业时,背后父母亲无言的关切……只要父母亲在,我的心就那么安定。仿佛在他们的世界里,我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而我的心里,在向往另一个世界,渴望挣脱怀抱,渴望飞得更高、更远、更辽阔……

结尾两段的对比,写得不错。父母的世界里有我,而我的心里却忽略了父母。这是一种成长中的反思,很能打动人。不过,最后一段写开了,却没有往回收,要往回收一收。就是下面的这层意思:

我的心,总是想着要装下更高、更远、更辽阔的世界。其实,这里应该有父亲、母亲的一席之地。心中装着父母的孩子,走再远的路都不会觉得孤单。

周东飞老师点评

这篇作文堪称佳作。作者通过写自己对父亲透析设备开关的疏忽,反思了“爹娘疼崽路路长,崽疼爹娘扁担长”的普遍现象,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要在自己的心里装下父母的决心。整篇文章叙事脉络清晰,写景别有风味,写人言简义丰。通过童谣的引用,阐释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深刻道理。文章内容丰厚,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唯一需要小作修改的是最后一段,这一段里说“我的心向往着另一个世界”,放出去了,却没有及时收回来。既然父母的心里全部是孩子,那么孩子在向往全世界的同时,难道不应该装下自己的父母吗?全文想要表达的,其实就是孩子的心里也要装得下父母。所以,这一段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上学路

导读:你也天天上学放学,你有没有想过写一写自己的上学路?这位“小学四年级大姐姐”写的上学路特别棒,不但有“盛开的月季花墙”,还有一个暖到融化的老爷爷。小学四年级,为什么是大姐姐?看到后面你就知道了。

上学路

北京西城育翔小学四年级 张穆涵

每天上学,当我坐上电动车的那一刻,都会有一种甜蜜和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春天,阳光和煦,姥爷让我站在电动车前面,看着马路上盛开的月季花墙,闻着阵阵暖风吹来的缕缕花香。冬天,电动车逆着风前行,总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寒风吹来,姥爷让我躲在他身后,我紧紧地抱着姥爷,拉着他的腰带,姥爷的体温把我的小手暖得热热的,我感觉我是多么的幸福啊!

被这位暖心的姥爷暖到了:春天让外孙女站在车前,是要她充分地领略春光和花香;冬天让外孙女躲在身后,是要她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一个老人,未必是在思考之后做出这番安排,他可能只是出于爱,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这份爱,被小作者观察到了,体会到了。在这里,“甜蜜和幸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那么真实、那么具体的温馨感受。

每天放学后,即便人再多,我都能第一眼认出姥爷来,对着他微笑摆手。姥爷会为我准备些零食,每天的食物都有所不同,有神秘感也有紧张感,如果姥爷哪天没带,我还有些遗憾和失落呢!天热时有冰糕有酸奶,天冷时有烤红薯有竹筒粽,吃到嘴里真是甜蜜无比。放学路上,我常搂着姥爷,和他交流着一天发生的事情,有时边交流着边亲吻着姥爷的脸庞。

第一段写的是上学的路,第二段写的是放学的路。同样的路,同样的甜蜜和幸福。不过,作者还是变了“花样”的。上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春天和冬天“我”乘车位置的不同,来写景写情,让读者感受到“我”的幸福。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写姥爷在放学时会带给“我”琳琅满目的零食,以此来写放学路上的甜蜜。最后一句,写“我”搂着、亲吻着姥爷,让人简直有点“嫉妒”这祖孙两人。

每天行走在这条路上,看着路两边树上的叶子,从发芽,嫩绿,翠绿,再到变黄,掉落,我才发现,其实我和姥爷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4年。每天我都看着这条路,走过这条路,我在长大,这条路也在变化。我从一年级的小豆包长成四年级大姐姐,这条小路也从过去拥挤杂乱的小街道改造成充满纯正北京味的小胡同。未来我希望我学习越来越好,这条上学路也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吧!

谁说小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从4年来树叶的几番枯荣,作者感受到了岁月流转的脚步。时光流走,“我”在长大,“我”和姥爷日日走过的这条路也在改变。作者的结尾是向上的,希望“我们一起变得更好”,这符合小孩子蓬勃向上的心理特征。

在这里,老师也想提供另外一种供参考的结尾思路:前面两段所写的都是“我”和姥爷的上学放学之路,在结尾的时候,可以写这条路,但姥爷也不必退出我们的视野之外。“我”在长大,姥爷呢,作者有没有留意到姥爷有没有变化?或许姥爷的身体是非常强健的,看不出四年来有什么不同。但我们都是可以想见的,随着一个孩子的长大,那个每天接她上学放学的人必然会慢慢变老。当这篇文章的结尾,祝愿了“我”,祝愿了路之后,也拿出笔墨来,祝愿一下亲爱的姥爷吧。

看到“四年级大姐姐”这个词的时候,老师不禁微笑了。在大人看来,四年级的孩子还小的很呢。可是,在一个四年级孩子的眼里,自己比起一年级时可不就是“大姐姐”了嘛?这样的成长感受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最为真实的。

周东飞老师点评

孩子能够在学校命题作文之外,自己写随笔,难得,难得。不过,这也是作文写得好的孩子的一个共同特征:他们不会把作文只看作作业,而是把作文看作是一个可以表达自我情感和思考的载体。自由自在地写作,写出自己对生活的体察和感想,这是最好的超越。周老师一直想在作文方面提出一个“超越”的概念,就是我们的孩子、老师、家长,一定要把写作的目标订在比作业、考试更高的层次上。求乎其上,至少可以得乎其中。

可能也是因为自由写作的原因,这篇文章不是很长,但是写得可圈可点。“看着马路上盛开的月季花墙,闻着阵阵暖风吹来的缕缕花香”,作者笔下的上学路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羡慕。但这还只是一个较低的层次,真正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一条铺满了亲情的上学放学路:“我”的上学路不是一个人走,还有姥爷会来接送。春天,姥爷让“我”站在车前嗅花香;冬天,姥爷让我藏在他身后取暖;而且,每天都会有零食伺候。这是姥爷对“我”的好,而“我”则能第一眼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姥爷,还会搂着姥爷亲吻他的脸庞。

路再美,也美不过祖孙亲情的美。这种美出自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刻画,那么真实自然,那么天真无邪,叫人为之神往。所以,如果说到立意和中心的话,这就是最好的立意,这就是最漂亮的中心。那么,结尾一段的方向,还应该沿着亲情这条线继续往下走。4年叶枯叶荣,“我”从一年级小豆包长成了四年级“大姐姐”,姥爷一直是那个春天让“我”站在车前、冬天把“我”藏在身后、每天带给我零食的姥爷。“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却也希望姥爷停留在这种美好时光里边。

——这跟目前作者的结尾思路稍稍有些不同,供参考。

注意文章详略

     上面这篇文章,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吃药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了事”。水到渠成,点明了文章中心,避免了就事说事,使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深度。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作者在文章布局上构思巧妙,注意了行文之间的前后照应。文中有两处伏笔,可以说是小作者的匠心。一处是文章第二段提到了“外婆的风湿性关节炎”,看似闲笔,但为下文外婆要吃药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另一处是文章第四段交代“我”是个电视迷,“一旦看起(电视)来,任何事情就都不放在心上”。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后文所酿成的大祸,也就顺理成章,而不感到突然。
    总之,文章详略分明,层次分清,是一篇好作文。
    在记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写人,不能只写事不见人,要多想一想在这件事中“他”或“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不能只满足于事情发展过程的叙述,要着力于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刻画,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我们一起来分析下面这篇例文在这方面的描写。

以小见大

    其实,生活中多的倒是看来平淡的小事,而人的精神、品格、风貌,也经常地大量地表现于时待小事的态度上,“于细微处精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写作的规律也恰怡是“以小见大”。《买鱼》的作者在取材上显然注意到这一点。在练写这篇文章时,我想她是不大会感到“无米”之苦的。

   有了“米”,得看“巧妇”加工制作的本领了。《买鱼》的作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就这个“级别”来看,她算得上“巧妇”中的一员。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把这个看来平常的材针撷取来,说明她有眼力,能不拒生活之小。在材料的加工处理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表现出一定的“心计”。

    首先,作者注意到材杆的提炼。文幸的提炼功夫主要在立意上—立意要明,开掘要深。买鱼这段经历显然才动了作者的心,这个材杆所显示的意义也是多方面的:老院长时出差战友家属的体贴,时寒风中排队买鱼孩子的关切,平易近人的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精神,等等。应该说,衬这个材料任何一个方面的肴力表现,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作者却把文章的意旨立定于一个老干部在看来徽清的小事上,严于律己,毫不苟且,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这个发尤点上,使文章具有I更深广的意义,使人物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还注意到以“意”为尺度,恰当地剪栽,做到不枝不茎,详略得休。更可喜的是在亨件的自然发展中,作者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有。u地添加了一些“小擂曲”,使纵的叙述和横的开拓自然地联结起来,把相当单薄的材料处理得较为丰满,且为下文作T锅垫。比如,听到蓝伯伯的问话,我联想到听妈妈说他提职后一直不肯掇进院长楼的事啦,妞妹二人关于蓝伯伯从前在部队是什么官的议论啦,妹妹骄傲地扬扬头,叙说“他待我可好啦”的经历啦,都不是等到之笔这些穿擂和甘于人物衣着、神态的某些细微处的着力点染,都把这位老干部可亲、可敬、可责处,活脱脱地匀画出来了。这是“于细橄处见精神”的又一体现。

  在结构的安排上,文章采取了顺叙的平直方法,但读来却不觉得单调乏味,原因是有一条贯穿始终、起伏游荡的“感情主线”:春节前买鱼的急切,望着长队的扫兴,想到除夕之夜可能吃不上鱼的心酸,盼着找到熟人的希望,见到蓝伯伯的喜悦,欲开口又不好意忍的为难,听到蓝伯伯主动代买的心花怒放,直到发现蓝伯伯也在排队并且排在最后的惊诧、理怨和失望,感情的波澜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我心里蓦地一热,眼晰也模糊”的满腔激情,夏然收篇,使读者跟着作者一起,经历了一场虽然算不上排山倒海却相当猛烈的感情“风波”,并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这样的结构安排出乎自然,也显示出作者的心力。

   语言朴素,不事雕饰,无大语病,琦话大致切合人物声口,也是这篇记叙文的可取处。

    稍感不足的是,院长排队买鱼部分的处理嫌略,缺乏必要的侧写和烘托。院长立于风雪中排队,买鱼的本院职工或家属竟毫无反应,也有些不合情理。如果能在这里增添人们的举止、议论,哪怕是几句插话,几个动作,甚或人们的表情、眼神的些许匀勒,都会使这个全文的重点场面得到开拓,主题进一步深化,人物形象更丰满些。看来问题也出在“细微处”的照顾不周上。

    如果说写记叙文有什么“窍门”的话,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也许该算作一个吧?

 

制作叶脉书签

    一张叶脉书签就是一件好看的艺术品。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书签夹在书里,也可以把它当作装饰品挂在家里。下面我就教你制作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

    首先,准备好做书签的树叶(可以是玉兰树叶,白果树叶,枫树叶,桑树叶或其他柔软的树叶),再准备好小锅(最好能把整片叶子平着放进锅里)、小摄子、小刷子、针、彩线、剪刀、肥皂等工具。

    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先烧开一锅水,再把建国牌或漓江牌肥皂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煮化,然后把自己选中的叶子放进肥皂水里煮一个多小时,直到叶肉完全脱落为止。熄火之后,用镊子把脱了叶肉的叶子从锅里夹出来,并用小刷子把叶子上残余的叶肉轻轻地全部刷掉,此时树叶就只剩叶脉了。再把只剩叶脉的叶子放入一盘滴了颜色的清水中浸泡一两个小时,使它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取出来晾干,在叶柄上穿上彩线,最后把它夹在大书中压平。一张精美的叶脉书签就做好了。

    这种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是爸爸教给我的,我已经做了好多漂亮的叶脉书签了,欢迎大家到我家来参观欣赏。





作文点评

    小作者写的也是树叶书签的制作,但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小作者亲手做了许多叶脉书签,懂得制作叶脉书签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制作叶脉书签的准备工作和制作过程写得清楚明白,而不是照搬照套书上的写法。

“免费墨水”

    这个学期,我们班出现了许多新鲜事。有一件最受称赞的新鲜事,就是老师讲台上的“免费墨水”。

    这得从头说起,那是开学以来,班里有的同学在家里没有把钢笔墨水打足或是忘记打墨水了,影响了同学们完成课堂作业。对这件事,细心的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了让全班同学好好学习,努力完成课堂作业,班主任罗老师用自己的钱买了一瓶墨水放在讲台上,供大家使用;盒子上写有“免费墨水”四个字。当同学们没有墨水时,拿着钢笔跑到讲台上吸足墨水再做作业。自从有了“免费墨水”解决了同学们临时缺墨水的困难。老师无声的行动提醒了同学们要养成每天把学习用具准备好的习惯,渐渐地没带墨水的同学少了。

    “免费墨水”只是对同学们免费。那是老师用自己的钱从商店里买来的,对老师来说,是不免费的。全班同学为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向老师致敬”这是全体同学的心声。同学们决心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关怀。





点评:老师自己花钱买墨水供学生使用,这是极其平常的事。然而本文小作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因小见大,并挖掘其深意。这篇短文正是通过“免费墨水”这件小事,写出了老师的无声行动对学生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井赞扬了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这一高贵品质。

 

标签:作文我是妈妈一件孩子这篇小事含着批改导读
相关作文
令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令我 感动 的事情有许多,可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那件事情。 那是一个炎热的 夏天 ,我和奶奶到姐姐家玩,妹妹也来了。大人们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打纸牌,都在忙。姐姐在上初一,妹妹才上三年级,两人学习成......

一件珍贵的工艺品

小朋友,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你见过用贝壳做的《龟兔赛跑》的工艺品吗?我家就有一个,它是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送给我的。 这个《龟兔赛跑》的工艺品用的材料很简单,只有贝壳和蜗牛壳。瞧那骄傲的小兔......

上学路

导读:你也天天上学放学,你有没有想过写一写自己的上学路?这位小学四年级大姐姐写的上学路特别棒,不但有盛开的月季花墙,还有一个暖到融化的老爷爷。小学四年级,为什么是大姐姐?看到后面你就知道了。 上学路 北......

《小事情》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目,小作者会打开思想的闸门,会有很多材料涌上心头。像这样的作文,看上去很好写,能写的东西也很多,但实际上是不容易写好的,掌握不好很容易落入俗套,泛泛而谈,写成介绍......

文章简评

这篇文章,作者根据不做一件伤害别人的事这一中心思想,将马蜂窝的位置和捅马蜂窝的原因写得比较简略,捅马蜂窝的过程和我对马蜂的认识过程写得详......

“一件小事仿写”作文点评

《一件小事》仿写 作文点评: 文章从结构、主题,到人物、悄节都有明显的模仿《一件小事》的痕迹,倒叙中用许多事与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深浅进行对比,找的惭愧自责之情的流露,在帮助一位老大娘 的事情上,用民警......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在我的脑里是永远抹不去的。 那是初秋的一个下午,吃过中饭后,我约上好友张春良一同上山去采蘑菇。路上,张春良说:东凯,一会儿到了山上,你去东坡,我去西坡,谁发现了蘑菇就喊一声。......

我后悔的一件事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在我的脑里是永远抹不去的。 那是初秋的一个下午,吃过中饭后,我约上好友张春良一同上山去采蘑菇。路上,张春良说:东凯,一会儿到了山上,你去东坡,我去西坡,谁发现了蘑菇就喊一声。......

写作六要素

这篇习作,作者通过骑车这件小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骄傲,否则,就会吃亏、上当、闯祸。 作者先交代了为什么要骑车:因为爸爸为自己买了一辆天天盼、夜夜想的野马牌自行车。这样好的自行车当然要在......

《处处关心不是爱》点评

这篇文章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谈起。事情不大,一位女 教师 因担心孩子在家受委屈而放弃了学习机会。由这件拳写成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分析是无法办到的。 分析是从这件事情中找出蕴含的道理来。这件奉包含这几层意思......

不满意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