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京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5:51:42
  • 《京都游记》
  •     不知为什么,我凝望着诗碑,脑子里总闪现出十年动乱中周总理那艰难的身影,不禁勾起一番遐想:“那时周总理是否也会产生50多年前那种探索心情呢?他老人家临终前是否也见到了一点光明呢?假如周总理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啊……”日本友人中原千惠女士不知何时来到我身旁,她郁赞叹声“周恩来先生真伟大里”唤回了我的梦幻,她接着说下去:“毛泽东主席能干出那样的丰功伟绩,都和他的力量分不开呀广能从日本朋友的口里听到如此评语,也算难能可贵了足这时,一位日本游人正在谈论诗碑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吉村孙三郎的情况,把我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原来这位]02岁的长者,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之后,为了纪念对中日友好曾经做过杰出贡献的周总理的业绩,才出面和日本的友好志士共同发起的树碑美举。西野先生自言自语地说:“日本人民都很感谢他”.我赶忙补充说:“中国人民更是感谢他”。吉村孙三郎老人这一创举,的确意义深远,从那时起,岚山已被赋予中日友好的新意,这里不仅成为中国来访者的必到之处,也吸引着五大洲的和平友好人士前来瞻仰。由于雨湿路滑,我们虽然未能攀登岚山高峰,但也领略了“到近处突见一山高”的意境。午间,到渡月畔的岚山饭店吃中饭,这里环境清幽,服务周到,游人三五成群,陆陆续续进店用餐,略事休憩结帐离去,前后不过半小时,却给人留下舒适惬意的印象.无疑,这些旅游设施都为瞻仰周总理诗碑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岚山不愧为加深中日友谊的纽带。

        日本古城京都,中日友好的历史渊源久远。日本天皇自8世纪迁都至此(名曰平安京),至1869年再次迁都东京为止,前后莫都1000多年,曾多次自此派出遣唐使团来我国进行文化交流,两国贸易关系一直延续到满清闭关锁国为止.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的经济基础,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当时吸引着各方有识之士前去探索兴邦之策。为中华之崛起而奋飞的青年时代的周恩来同志,也正是这时候到日本留学的。文化古城历史悠久,雪泥鸿爪堪寻觅,启迪后人奋进情,而为中华人杰树碑纪念的那位日本百岁老人的名字,也将与诗碑一起受到人们的尊敬.

  • 《古城寄深情——京都游》
  •     夏成行的当代工人杂志社代表团,

         去访日期间几乎成了幸运的友好使者,预想的参观项目超额完成,因为我们不仅代表着杂志社的20多名同志,也是朽万读者的代表。

        出发前,老早就想去京都岚山瞻仰周总理的纪念诗碑,借以追溯他老人家早期的革命行踪,来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6月25日,天从人愿,一大早,日本友人西野正夫先生,放弃了自己的公休日,不辞辛苦地驾车前来迎接。我们穿过大阪的繁华街道,开上高速公路,约摸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京都了.这是一座模仿我国古都长安修建的古城,街道似围棋盘一般方方正正,只见贯穿市区的东大路上,等距十字交叉着一条条的街道,自一条至十条次第排开,日本的历史名胜二条城,就在二条的尽头。为了节省时间,按照向导的意图先参观了这所世界闻名的日本古建筑。二元御殿,俗称日本国宝,是300多年前德川幕府时期,大将军的官邸,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有屋33间,各室壁画工笔精细,衣松如云,孔雀似锦,均出自当时的青年名画家狩野探幽之笔.其中大广间二之间内,通过一套艺术品,还原着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召集各落大名宣布大政奉还(天皇),从而结束德川幕府265年统治的历史时刻,犹如真人实体一般的人形,自东南至西北雁翅排开,俯伏在地,聆听着大将军的训示。参观者猛一抬头,往往真假难辨,还以为闯入禁宫了.。

        自二条城出来,一心想着岚山,木觉车窗外已经浙浙沥沥落起小雨来。车沿大堰川徐徐前行,岚山脚下的龟山公园已在眼前,轿车驶进停车场,我们披衣撑伞直奔周总理的诗碑而去,在一片新成林的空地间,用石头垒起的筑台上,稳坐着一块马鞍形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廖承志同志亲笔书写的周总理于1919年4月5日偶成的自由体诗.我默默地绕行一周,反复地背诵着那首诗,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诗名:雨中岚山。诗文是:“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近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到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这首诗,道出了22岁的周恩来同志那饱蘸优国优民之情的激烈壮怀。也许,这就是两个月后带着“国亡无日”的优愤心情回国后立即投入伟大的“五四”革命运动的宣言书吧?是的,他当年一踏上祖国大地,就发起组织了夭津觉悟社,以实际行动唤醒学生和民众的觉悟,用马克思主义来根本改造旧中国,不就是这个探索的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