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郑板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17:41:47
  • 《关于珍贵友谊的格言、诗句》
  • 1、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4、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5、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6、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9、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11、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1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13、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14、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15、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16、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1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18、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19、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20、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21、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22、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23、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24、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25、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26、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27、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晋)陶渊明

    28、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29、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唐)白居易

    30、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31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32、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3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

    34、一贵一贱交情见。——(唐)骆宾王

    35、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

    36、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37、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38、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3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40、婴其呜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

    41、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

    42、刎颈之交。——《汉书。诸葛丰传》

    43、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44、朋友切切思思。——《论语。子路》

    45、礼尚往来。——《礼记。曲礼》

    4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47、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48、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

    49、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5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51、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52、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王维

    5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54、交情老更亲。——(唐)杜甫

    55、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56、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逊志斋集》

    57、朋友之交不宜浮杂。——《抱朴子。交际》

    58、势力之交难以经远。——(晋)陆机

    59、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唐)高适

    60、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潜

    61、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南宋)辛弃疾

    62、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战国策》

    63、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64、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当代青年谈人生》

    6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66、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西)塞万提斯

    67、事实上,每个人的朋友中都有先进与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怎样去帮助后进朋友,使他进步,切莫跟着他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够朋友”。——谢觉哉

    68、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69、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谢觉哉

    70、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罗马)西塞罗

    71、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印度)释迦牟尼

    72、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萨迪

    73、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罗马)西塞罗

    74、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英)莎士比亚

    75、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伊索

    76、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意)卜伽丘

    77、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英)拜伦

    78、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波斯)萨迪

    79、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黎)纪伯伦

    80、患难识朋友。——(苏)列宁

    81、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英)柯林斯

    82、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希腊)伊索

    83、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希腊)苏拉格底

    84、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美)富兰格林

    85、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五卷书》

    86、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查理士

    87、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俄)别林斯基

    88、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俄)别林斯基

    89、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俄)克雷洛夫

    90、不论是多情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谊。——(俄)普希金

    91、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92、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93、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前苏)高尔基

    94、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95、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前苏)高尔基

    96、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

    97、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英)莎士比亚

    98、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德)贝多芬

    99、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100、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子

    10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毛泽东

    102、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中国谚语

    103、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伊索

    104、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高尔基

    105、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德国谚语

    10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07、真正的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忘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桑弗

    108、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亚里士多德

    10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全诗翻译赏》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译文] 把青山紧紧咬住丝毫也不放松,根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之中。

    [出自] 清 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任:任平。尔,你。 任尔:随你。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5、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译文1: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译文2: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赏析: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又名《题竹石画》,是郑燮在一 幅绘有“竹石”的画作之上,有感而题写的。 “竹石”画上,质坚苍润的秀石矗立在画中,三株翠竹相伴高挺,枝叶生动飘荡。透出一股洒脱的气概。寓意深远,令人回味。

    这首诗一、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其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极强的生命力。

    三、四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者赞美竹石的顽强精神,隐寓了自己的强劲。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 《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     清代大画家郑板,书法也很有造诣,他还担任过知县这样的小官,为人幽默、风趣。一次,有人请他去赴宴,因为那家人家有个老太太过80岁生日。老太太共有5个儿子,这5个儿子都很有出息。郑板桥是当时的名人,有他去参加生日宴会,对主人来说自然是挺光彩的事儿。

        郑板桥高高兴兴地去了。宴会上,大家请他说说吉利话,他痛快地答应了,指着老太太大声说:“八旬老太不是人—” 人家过生日,张口竟说人家“不是人”,客人吃惊,老太太听后,脸就拉长了。郑板桥不理睬别人的的反应,继续念道:“天上神仙下凡尘。” 客人笑了,老太太尤其笑得开心。神仙是长生不老的,她是神仙,能不高兴吗?郑板桥还是不理睬别人的称赞,又指着老太太的五个儿子,说:"5个儿子都是贼—” 主人和客人都震惊了。

        郑板桥不紧不慢地说了下句:“偷来蟠桃献母亲。” 主人和客人都齐声欢呼起来。蟠桃是天上的仙桃,孙悟空就在天宫看守过蟠桃园,并偷吃过蟠桃。这种仙桃,人吃了能长生不老。能偷蟠桃献母亲,岂不太妙了。 郑板桥的4句祝寿词便是“抑扬式”结构,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先抑后扬,即都是“欲扬先抑”式。

  • 《“展起看竹”》
  •     在我的书房中悬了一幅郑板桥的“展起看竹”,画的左下角有一段题文,颇具玄机:“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于独画云乎哉。”这是板桥先生看竹画竹时刹那间的感受,语意空灵,无端泄露了艺术创作的天机。

        郑板桥是清朝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宗师,所谓“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在他的三绝艺术中,我最爱他的竹子。板桥写竹,清奇脱俗,悬之壁上,一室清辉。犹忆儿时家中前庭一进大门第一道院落的左角上,即种了一丛修竹,进出之间,都笼罩在它的萧萧清影中。客舍无竹,只能以墨竹怡神,而我主观的认为竹子是板桥的三绝之绝,所以他的一卷墨竹,我随身携带,朝夕晤对,不免生出情感,郑燮这三竿瘦竹,已在无形中撑起了我的一身嶙峋。

        板桥的这幅“晨起看竹”由卷底右中三分之一地位,挑起三支清翠;中间稍近的一枝伸向左上方,以淡墨没入曦微。右手的一枝才是近景,笔意坚实,节节拔起,愈拔愈细,最后亦以淡笔隐入右侧。竹叶则疏落有致的以三个层次稼纤淋漓地展现在中间偏右的画纸上。板桥先生以哲理玄极,干净简洁的笔法,挥出他的“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所谓“竹中有竹,竹外有竹”。他画的竹子,已超越了艺术境界,而进入了哲学的领域;要求意在笔先,他的著名论说一眼中之竹一胸中之竹一手中之竹,在这幅作品中已充分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一直将这幅“晨起看竹”视为板桥创作中的极品。其实板桥的每一幅作品,章法造型各不相同;不论新竹、老竹、晴竹、雨竹,水乡之竹、山野之竹,均赋于不同的性格与生命,抒拓他胸中逸思,直追造化之神奇.悲鸿先生评他的画:“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可谓允当。

        这幅“晨起看竹”的右下方,以整幅画面四分之一地位分五行题字,以他著名的六分半书法,挥洒出他胸中的创意。板桥自创的以草掺入行楷,歪歪斜斜,忽长忽扁,完全不受传统书法约束的“乱石铺街”的特殊书法,开创了他的怪笔。但这幅“晨起看竹”的题文,却是一气呵成的行书,在右下方一丛沾露的竹叶中,有两片嫩芒,射入字行中,予这三枝修竹以完整的构图,不让这段沉重的题字抢去了露竹的画面。

        纸上的三丛竹叶,以浓、淡和欲无的层次,写出了它们的距离,但竹叶无论翘起或僵下,都有些微的负荷,正是露浮叶上的情景。当你凝神看它,会担心稍一触动,便会有露珠由卷上滚泄下来,板桥能以笔意捕捉到这一刹那的美感,而在画纸上使它永恒,实在是一件旷世的神品。

     

  • 《难得糊涂》
  •     “难得糊涂,这四个字,经过郑板桥用他那副诙谐的笔墨,权七权八地“乱石铺阶”一番之后,它就经常被点缀于一些楼台馆阁了。

        不过,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人们信奉的还是圣经贤传,这四个字虽颇得风骚遗韵,却扶不了正。它真正走时,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大概还是近几年的事。

        当然,“文革”期间这四个字也曾被打倒在地,被再踏上一只脚,好像永世不得翻身了。但即便千只脚万只脚一齐踏在它身上,大不了把它踏扁,而字,无论写在纸上,印在书上,它本来就是扁的,还怕你踏吗?所以看来气息奄奄了,就像那再生草,沾着点水分潮气,它又返青了。

        “四人帮”垮台不久,我去拜望一位老首长,发现他书斋里堂堂正正挂起郑板桥书“难得糊涂”的刻石拓片。我记得此处壁面原是安置着一位伟人的诗词条幅的;现在由“难得糊徐”取而代之,一时间真把我弄糊涂了。这位老首长怎么欣赏起这四个字来?再过些时,这种拓片的复制品便出现在新华书店的柜台上,继而普及到街头的书摊上、地摊上。逢上过年过节,跟春联、年画一齐卖,看来很畅销。时至今日,市场上又出现了“难得糊涂”的瓷质蓝底白字的小徽章,不少年轻人用它作为饰物,别在胸前。所以我说,这几年它竟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名言了。

        人们对“难得糊涂”如此好感,如此向往,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社会真正变成个糊涂社会,我们的男女老幼,个个都变成了糊涂虫?我还看不到这种前景,对此并不抱有优虑。

        大约当我在老首长书斋里发现了“难得糊涂”的同时,我也从新买来的竹筷上发现了一句古诗:“努力加餐饭”。字作焦黄色,火印烙成。这在当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一类的豪言壮语,还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上上下下的报告里,喊得很响,筷子上出现了这句号召“加餐”的诗,未免有点走音变调。然而,谁又不想吃饱肚子呢?谁又喜欢“干一天,不如老母鸡下个蛋”呢?过不多久,包产到户来了!冒尖户、万元户来了!广大农民群众再不要顿顿饭都跟筷子斤斤计较,而可以气壮腰粗,放心大胆地说一句:“努力加餐饭”了。“夫风起于青萍之末”,莫小看筷子头上的这点景观,它体现了老百姓的要求和愿望,并暗示了历史的趋向。

        口口声声喊着“难得糊徐”的人,会是一些笨蛋吗?他们吃了历史的经验结成的智慧果,想糊涂已不可能,于是反而像怀念一去不返的天真幼稚的童年似的说糊涂的如何难得。这将带来什么只有走着瞧,但有一点可断言,而今而后要使他们口服心服,须得棋高一着,老一套的办法不行,因为他们不可能像童年那样的天真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