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西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9:08:36
  • 《读《人间词话》有感》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人生三境界如此划分。以世间最浪漫而热烈的情爱拟喻生活,本身就对生命有着真挚的崇敬和热爱。第一境是浓厚的思念,是望穿秋水的企盼,是生活中必要的人、事、物与目标;第二境是挣扎后依然倔强地坚守,是不悔一路走来的拼搏;第三境是豁然开朗的彻悟,不经意间便得到了生活的馈赠。

    其实,回顾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正是在经历此“三境”么?每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后,在父母和长辈的殷殷期待下成;长大后,为了生活,为了各自的人生目标,努力拼搏,不懈坚守;不管最后成为怎样一个人,也无论各自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成就,到一定年纪后,会忽然顿悟:其实生活本就如此。王国维大师的人生三境界,划分之绝妙,让人叹为观止。这是对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与提炼,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生如诗,天地间自有诗情画意。王国维对于诗词的评析和赏论都收录书中,与其说这是他的作品,不如说是诗评如诗。而《人间词话》中所提出来的“诗词当以‘意境’为上。”不得不说,《人间词话》本身虽然是评论性文章,却仍有意境、仍有境界,这或许也是它经久不衰、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吧。

    读《人间词话》,与单独读诗、读词完全不同。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诗词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仿佛由优美的平仄韵律进入了另一个新鲜的世界。虽然有一些评述过于高深晦涩,有如“雾里探花”般虚虚实实不清,但我在通读之后仍能从中受益,甚至感觉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而其中所说的“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之类的观点,于我而言。也很有启发。它将中西艺术融合,将文学的层次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也是王国维大师自身的一个境界吧。我们作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必须满怀真情,教育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真正实现唐代韩愈《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习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大话,不说套话,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要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要有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在此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必能走进读者的心。

    《人间词话》是女儿推荐我阅读的,我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中国诗词的魅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之匮乏。说来惭愧,阅读《人间词话》时,我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因为不时会碰到不熟悉、不理解的字,得经常借助字典小老师。虽然如此,每每读到特别喜欢的诗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大声地朗读,这时,女儿总会投来诧异的目光。虽然只通读了几遍,特别是读第一遍时,确实比较累,但自我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良好的心态构建都有很大帮助。接下去,我准备尝试背诵里面的诗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在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尤其是语文老师都可以抽时间好好读一读《人间词话》一书。相信,一定也会像我这样收获满满!

    (作者是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小学教师)

    后 记

    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对话。让我们一起品读《人间词话》,用心聆听王国维大师对诗词、对生活独到的理解与感悟,深入感受中国诗词无与伦比的魅力。在静心阅读中,使自身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洗涤,做一名有“境界”的老师。

    薇言微语

    静安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人间词话》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国学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我读《人间词话》,感觉王国维推崇南唐及北宋词,崇尚天然之美,不喜欢南宋的雕琢之美。他对姜夔的评价,在我看来,不尽合理。但《人间词话》毫无疑问是一本有重要价值的词学理论论著。“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

    袁老师在阅读中,不仅读得很“较真”,读出了自己的体悟,而且联想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实在很值得敬佩。她有一种在骨子里的教师的自觉与责任感。读书为用,这是教师读书最大的特点。

    就读书而言,我觉得《人间词话》的有趣一半在书外。此书问世于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的晚清词坛对此书集体保持沉默,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由于胡适、胡云翼等人的推阐发扬,《人间词话》才影响日增。但在三四十年代,一批学者(如唐圭璋、龙榆生等)纷纷撰文,或直接或间接地批评王国维的观点……我觉得,将这些不同的观点比较起来阅读,与读《人间词话》一样精彩!

  • 《美要眇兮宜修》
  • 西风冽,竹声敲雨凄寒切。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瑶华早逗梨花雪。疏香人远愁难说。愁难说,旧时欢笑,而今泪。

    ——《忆秦娥·寒夜不寐忆亡女》

    动人的,不是诗人沈宜修,动人的,是母亲沈宜修。

    母亲在一个家庭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在我看来,母亲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气质。母亲的素质中,性情居于才貌之上。作为母亲,貌可以不美,才可以平平,只要她性情如水,包容宽厚,那么,这个家庭的基本格调就是柔和平顺的,这样的家庭,是普通人等的洞天福地。倘若做母亲的,不仅天赋好性情,而且才华横溢,貌样不俗,那么,她所主领的家庭当真是玉树芳庭,慈亲友爱,人生如此,可云全福。再设若这做母亲的,能与儿女心性相通,精神默契,这样的母亲,简直称得上不凡了。沈宜修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沈宜修,1590年出生在与汾湖叶氏齐名的文苑世家松陵沈氏,其伯父沈璟是颇负盛名的理论家、作家,沈璟侄沈自晋,著有传奇作品《望湖亭》,沈宜修胞弟所作杂剧《渔阳三弄》被时人评为明代以来“北曲第一”,沈自冒著《紫牡丹记》、沈永令著《桃花寨》,沈自南著《艺林汇考》,沈宠绥著《度曲须知》,有人因此用“吴江派”指称沈氏家族,可谓满室墨香,一门风雅。

    沈宜修“夙具至性,四五龄即过目成诵,八岁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不肖弟幼顽劣,争枣栗,辄鸟兽触姊,姊弗恚,以好言解之。”“先大人相顾,诧为不凡。”我一直质疑后天教育对先天性情的影响力是否真如有些人所言那么巨大,以我自己的体会,结合几十年来所见所闻,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性格、情志自出娘胎就已是板上钉钉雷打不动的了,后天学养只能略作修饰,无法彻底改变,所以,性格即命运,我深以为然。以沈宜修而言,不说她的文艺天赋,只说她宽容平和的性格,无疑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最可贵的性格使她在少女时代温雅如玉,端方天成,嫁作人妇后无论沉浮,毫无怨尤,为人母之后言语亲切,姿容慈祥。

    如果说,先天基因赋予了沈宜修成熟稳练的品质,那么,后天学养则可以说锦上添花。大气包容的底色,遍诵书史的练达,让沈宜修沉静似雪,安详如兰。这样一个女子,得遇佳偶,堪称完美了。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沈宜修十六岁,“颀然而长,鬓泽可鉴“,她成了叶绍袁的妻子。十七岁的少年才子叶绍袁,文名著于江南,他们的婚姻被时人叹曰“琼枝玉树,交相映带。”“终日吟哦,不事生产”的叶绍袁,尽管祖上广有田产,终究不善经营,千金散尽。清贫如斯,出身宦门的沈宜修却平静如常,“宁无怨色”。1625年,叶绍袁金榜题名,取为进士,沈宜修“受鸾诰称命妇”,依旧“处之淡然,略不色喜。”宠辱不惊,说的就是沈宜修吧。

    沈宜修生性恬淡,丈夫叶绍袁也是“萧然生平,口不言钱,”“家居杜门,一榻书卷”。两个心性相通的槛外之人索性弃官归隐。沈宜修为叶家共生下八男三女,“生平钟情儿女,皆自训诂”,所居有池亭竹石之胜,闺门之内全工诗词,儿女们风华绝代才情横溢,叶沈夫妇正当壮年,可谓翰墨流芳,其乐融融。他们题花赋草,镂月载云,成为江南大族间一时的风流佳话。特别是沈宜修的三女儿叶小鸾,灵慧早熟,工于诗律,善琴棋,精书画。体质修长,娟好如玉人,十余岁即才名远播。熟料婚前五日,未嫁而卒,年仅十七岁。七日入棺,举体轻盈,家人以为仙去。其大姊叶纨纨归哭过哀,不过两月病发而死,这是崇祯五年的秋天。二姊叶小纨痛作《鸳鸯梦》杂剧,姊妹仨于戏中再续前缘。

    天下的母亲都爱儿女,于物质层面,没有一个母亲不是将儿女冷暖系于心上,但是,能于精神层面上理解体恤儿女,能以悲悯之心度量儿女,这样一种更高级的母爱不是天下母亲都能做到的。

    “女名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余第三女也。生才六月,即抚于君庸舅家。明年春,余父自东鲁挂冠归,余归宁,值儿周岁,颇颖秀。妗母即余表妹张氏,端丽明智人也,数向余言,是儿灵慧,后日当齐班蔡,姿容亦非寻常比者。”

    ……

    《季女琼章传》的艺术价值自不待言,我所动容的,是字里行间浸淫的母女之爱,知己之情。

    “性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沈宜修眼里的小女儿,自有一番清冷出尘之美,这种迥异于红尘艳俗的美,往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也就是说,这种美在有情怀的外人看来,自然不可方物,但在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之间,往往会被误读误解,以为孤僻,以为冷漠。但是,叶小鸾的母亲是沈宜修,所以,女儿的美尽情绽放,无拘无束。母亲笔下流露出的欣赏之意跃然纸上。“性高旷,厌繁华”,心素若纸,性平如镜,这是女儿的情调,而母亲是认同这情调的。

    很多母亲,往往自己的好恶度人,对子女也是如此。在一个大家庭里,性格开朗,热情外向的子女往往更得母亲欢心。她会撒娇,让母亲充分体会到被需要被依恋的幸福;她会玩笑,让母亲充分体会到小人儿的可爱可人;她会表达,让母亲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似叶小鸾这般广漠高洁的性情,其外在往往沉默寡言,波澜不惊,一般母亲是不大喜欢的。还好,沈宜修不是一般母亲,她天性的柔顺平和与后天的博览群书,使她能对女儿的与众不同给与最大程度的理解,并且,不只是理解,不只是仅凭理性,很显然,母亲是喜欢女儿的。“爱烟霞,通禅理”,这一点上,母女是一致的。沈宜修与天台教的关系和对《楞严经》的研读使得她对人生、家庭等各种问题能理智看待,她的诗词作品言禅言理即便不能说是冷眼旁观,也称得上是局外人一样的冷眼审视,这就让她的性情中有了悠游随意的逍遥。而女儿叶小鸾恰恰也是如此,所以母女之间从灵魂深处是一脉相承的。

    “儿鬓发素额,修眉玉颊,丹唇皓齿,端鼻媚靥,明眸善睐,秀色可餐,无妖艳之态,无脂粉之气。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故名为丰丽,实是逸韵风生”。行文至此,母亲对女儿的疼惜已然是无法抑制的了。如果说,作为知识女性的母亲对女儿才华的赞美尚有几分同道之人的惺惺相惜,那么,对女儿清丽容颜的感叹,则完全是发自身心的了。这个从自己身体中分离而出的生命体,这个绝世之姿的女儿身,让做母亲的如何不骄傲?那受之于己身的发肤肌理,那受之于己身的纤指玉容,那受之于己身的修体红颜,令母亲的目光如阳光般洒在女儿身上,女儿沐浴着阳光,女儿的天空一碧如洗,母亲的天空丰盈饱满。有女如斯,母亲也禁不住戏谑:“儿嗔人赞汝色美,今粗服乱头,尚且如此,真所谓笑笑生芳,步步生妍矣,我见犹怜,未知画眉人道汝如何?”可惜,画眉之人无福。

    但是,母亲有福。“作诗不喜作艳语,集中或有艳句,是咏物之兴,填词之体。如秦少游、晏小山代闺人为之耳。”这是诗人母亲对诗人女儿的评价,一双才女,犹如一山二虎,往往不容,即便是母女,但是同为女人,同为才情逼人的女人,其心理之微妙,外人是难晓其利害的。母女的人伦关系让她们血浓于水,才女的敏感细腻又往往令彼此互相对立,举凡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但是,沈宜修母女全然不是这样。我想,这对母女关系的和谐首先得益于母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大风范界定了母女关系的大格局。

    “儿之夙慧异常,当果为仙都邀去耳。或有讥余妄言,效古《长恨歌》之说。呜呼!爱女一死,痛肠难尽,泪眼追思,实实写出,岂效才人作小说欺世邪?”母亲能以仙姝定义女儿,女儿当瞑目矣。只因此番定义已然超越母女之情,那是一对知己间的心意相通,诚如沈宜修所言:“汝非我女,我小友也。”

    “汝非我女,我小友也”,想来这该是做母女的最高境界了吧。古往今来,歌颂母爱的诗文俯拾皆是,我读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母爱”之“爱”究竟何指?以生物本能论,这种母爱举凡天下母亲皆已有之,但是,人毕竟不是单纯的生物体,能与儿女在灵魂深处达到和谐的母亲,又有几人?有一个现象我一直心存困惑,很多身居乡间的农村母亲,生平只事稼穑,未知诗书,可是,她们却多隐忍包容,在对待儿女的问题上,往往大智若愚,尊重儿女的选择,尊重儿女的生活。倒是一些知识分子母亲,总是以自己的人生观干预儿女,以自己的标准评判儿女,我想,归根结底,还是这一类母亲先天不足后天失教的原因。先天不足,指的是她们大多生就悲剧性格,对己严格对人苛刻,以偏狭的眼光看世界,凡人凡事皆偏狭。后天失教就和文化有关了,此一类母亲也许在某一专业领域学有所成,甚至有所建树,但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专业造诣的深厚并不能掩饰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的欠缺,而她们在其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又助长了她们性格中的偏执教条,她们习惯于说一不二,习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被服从被仰视。以母亲的身份将这些悲剧性格带入家庭,强势母亲的阴影笼罩下的家庭成员,鲜能舒畅自在,包括她的丈夫,她的儿女。所以,这种家庭中的母子、母女,往往终其一生也没能走进彼此的精神世界,遑论理解,遑论沟通。

    作为母亲,沈宜修是伟大的。她自己少年成名,才气纵天,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严厉苛刻的母亲,相反,她“待人慈恕,持己平易,下御婢仆,必为霁容善语,即有纰缪,悉洞原其情之所在,故无撄和之怒,亦无非理之谴”。她的温润祥和营造了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她骨子里的浪漫情怀又给素常的烟火生活平添书香,在这种环境中自由成长的儿女们,无须刻意,自然成才。从沈宜修和女儿的玩笑中可以肯出,她还是一个有趣的母亲,这一点尤其难得。多少强势母亲一味强化自己的长者身份,儿女稍有不从就视为忤逆,趣从何来?母亲总是端着母亲的架子,当然也就不会俯下身子顺从小儿女的戏谑玩闹了。

    沈宜修虽然为叶小鸾写下诸多悼亡词,但她对一众子女并无偏倚,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多子女的家庭,母亲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子女有偏有向,那被母亲宠爱的自然不必多说,可是那被母亲冷落的,甚或被母亲嫌恶的,心中的凄凉只有自己知道。在孩子眼里,母亲是天,可是,这片天不喜欢自己,那么,孩子的天也就塌了。当然,随着孩子成年,随着孩子理性看待母亲这个角色,孩子会慢慢自我调整,但是,母亲的偏心绝对是一种伤害,这一点是肯定的。沈宜修不是这样,她有八个儿子三个女儿,但她“生平钟情儿女,皆自训诂”,对子女一视同仁的母亲,是善良的母亲。

    一位天才诗人,一位贤淑主妇,一位仁慈母亲,谁能不爱?谁能不敬?所以,沈宜修去世时,“婢女哭于室,僮仆哭于庭,市贩哭于市,村妪、农夫哭于野,几于舂不相,巷不歌矣。”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宜修,我也是女儿,我也是母亲,作为女儿,我四十年未得母亲欢心,作为母亲,我尚有四十年可做努力,愿你在天堂看我,看我一路修行吧。

  • 《江南逢李清照》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寻梦的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追梦的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这是圆梦的你。

    ——题记

    青青诗林中,漫漫词海里,我们在杏花、春雨、江南的三月里相逢。我手捧一册古色古香的《清照园》,任茶香与书香在空气中交融,与你展开了一场相隔千年的约会。盈袖暗香,伴深秋瘦菊;舴艋轻舟,载万千愁绪。跨越千年,你就像一棵洁白无瑕的玉兰树,在料峭的寒风里,在宋词的花园里,绽开孤傲的花,一枝独秀。

    初见你,还是那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豆蔻年华的少女。透过薄薄书页的字里行间,发现你这个卓尔不群的千古才女竟也“沉醉不知归路”诗中散发出美酒的醇香,是诗词浸透了酒味,还是烈酒点燃了诗情?

    蒙蒙细雨中,我仿佛看见你在藕花深处,撑着一叶小舟,在水面轻盈地荡漾。与你初识在倒映着绿荷红莲倒影的池塘边。那时的你,单纯而热情。

    再见你时,诗风大变,由“婉约”变成“豪放”,你也由“才女”变成“侠女”一首《夏日绝句》惊醒多少梦中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铮铮铁骨,缥缥豪气,令多少须眉为之折腰,自叹不如。你虽为女儿身,诗中却流淌着大丈夫的一腔热血。你如那祠堂前的雕塑,衣裙飘飘却英气逼人。不见了往日的温婉柔情,不见了浪漫的风花雪月,只有那沸腾的热血谱写着荡气回肠的黄钟大吕。那时的你,豪爽而英武。

    最后一次见你,是在“人比黄花瘦”的篱边,多少往事都成记忆的碎片,如春雨一般落进寂静的深潭,泛起几圈历史的涟漪,再缓缓散开,虽然依旧美好但已是夕阳西下,唤不回往日的“东篱把酒黄昏后”的豪饮,只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惆怅。双溪轻漂的小船,已载不动你沉重的愁绪。才见花开,又见花落,再回首恍然如梦。那时的你,人老珠黄,形影相吊。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那是你人生中最惬意的时光吧!亭台楼阁上,与夫婿煮酒论诗,看片片飞絮融入晚霞之中,溪亭日暮,放舟津渡,陶醉其中,忘记了那漫漫归路。

    淡淡红尘随风逝,纷纷时事伴水流,寂寞苍穹之下,你“寻寻觅觅”,终有所获。

    你如一株绽放在枝头的白玉兰,花色已淡,但诗名永存!

    指导老师评语:本文想象力丰富,“穿越”时空,与仰慕的才女相见,了却了“李粉”的“追星”夙愿。本文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分别写了诗人少女时期、青年时期和暮年时期的不同人生的不同诗风。本文文采初显,不仅对李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还间夹着对其人生和诗词的评论。

    文中采用了大量的对偶句、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辞方法,颇有“骈文”之风格。

  • 《自卑来自OUT》
  • 一阵东风一阵西风,潮流一直在变,我却不曾跟上过。

    听大家说什么电视剧、动画片,我一点都不懂,还十分纳闷,那么多名字,小伙伴是怎么记住的?电视机在我家除了新闻联播,几乎没怎么开过,爸妈从不钱买机顶盒,因此,花花绿绿的片子我十分陌生。没事看书对我来说平常,可与同学比,我是个活脱脱的另类,当大家交谈时,我总是被冷落在一旁,自卑啊!

    还有那些高级玩具,我一个也没有。说真的,我觉得那些同学每天攀比着、炫耀着玩具,好无聊,也真是够刺眼的。一到下课,群人围成一圈,有着高级玩具的人自然成了圈的中心,大家会向他借玩具,而他,简直成王。我不这些东西,在班上自然不威风。我认为那些人是奇葩,那些人认为我是奇葩。不过,被冷落的还是我,自卑不已。

    我没有手机,微不会玩,更没有一个微信名,当大家互相叫着微信名时,我都不知道是谁。虽然我也想拥有一个有趣的绰号,当大家在滑动屏幕时,我却只有看的份,又一次被冷落,又是自卑。

    我爱看书,却从来没有看那些风靡一时的玄幻小说,当没书看时, 同学们一大堆玄幻书让我望而生畏,我觉得这些书不健康。同学们老嘲笑我这个不懂那个不懂,自卑......

    自卑来自跟不上潮流,到哪儿寻找一个真正懂我的人?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翻译赏》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瘦”的意思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黯然神伤,阵阵秋风卷起帷帘,闺中的人比菊花还要清瘦。

    李清照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年代:【宋】 体裁:【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此词调首见于北宋毛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劝君对客杯须覆”等句。因据其意,取作调名。双调,五十二字,仄韵。

    ②永昼:悠长的白天。

    ③瑞脑:即龙脑,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④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⑤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⑥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⑦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⑧黄花:指菊花。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在炉金兽中烧完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全片由一个“愁”字统领。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地面薄雾弥漫,天空浓云笼罩,室内香炉里轻烟飘散,这长长的白昼真让人难熬啊!常言道:欢娱嫌日短,苦愁怨更长。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更何况“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词人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借愁句更添愁思,怎不叫人分外伤心!独自一人入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

    下片写思夫的深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无奈“借酒消愁愁更愁”,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字被进一步深化。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沉思默想……黄花、佳人,原应互相比美,然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却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佳节又重阳”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愁绪更长;”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有暗香盈袖”一句借用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意,极写离别之恨.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 “昨夜西风凋碧,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让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

    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关于七夕节的诗句》
  • 怕闻井叶西风到。 ——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复畏秋风生晓路。 —— 王建《七夕曲》

    琅玕碧,影弄蜻蜓。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仙·纤云弄巧》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 ——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 李商隐《壬申七夕》

    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 刘镇《柳梢青·七夕》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徐凝《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天如水,团扇扑流萤。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数声蝉送晚。 —— 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李贺《七夕》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 —— 刘镇《柳梢青·七夕》

    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 谁念西风独自凉
  • “ Thank you for the love you are geving me for the joy you are bringing me .

    But most of all , thank you for bringing yourself into my life.“

    眩目的回忆在现实里苍白,浓烈的思念在狂风里散开......

    千丝万缕的情素还是没能抵得过时间的沧桑巨变.。

    以为可以天长地久义无返顾守住彼此,,以为有他在的每一天都是未来,却从来没想过他的脸庞也会消逝在潮湿的空气中被时光湮没了。

    我站在时间的回廊驻足回首,一路的青涩年华在指间慢慢滑落,然后飘走。悲伤亦或是苍凉却都在坚守中遗忘。

    来来往往的人群忙碌可怜,而我却只能在我的世界里沉沦甚至坠落。但我绝不甘心所以决定微笑,不够灿烂,但绝对真诚。

    时光恣意流淌,它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却让我慢慢长大。我不是个很好的记录者,关于某些人的 某些回忆只能当做一种纪念,将镜头回放。本来告诉自己不要再留恋,可停下笔,却发现眼角湿了一片......

    高二那年夏天,我指着从我们身旁走过的一短发女生对何寻说:“我不喜欢她!”何寻拍拍我的背,表示我顺顺气。她总是走在我的左边,像一杯凉开水那样给我浇灭许多无名火。

    “并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喜欢或者是讨厌的“ 

    何寻微笑着侧过脸和我说。

    真的是这样的么?很多时候的很多人都是被我们忽视的,既不会喜欢也不会讨厌,就是无声无息从我的世界悄悄漏走的。但有些人就注定或是被我们喜欢或是被我们讨厌,很唐突出现然后走进我们的世界里,很霸道地独占一隅,挥之不去。

    我踩着铃声踏进教室踩到门槛的时候我就看见我的座位坐着刚刚我指着她和何寻说我讨厌她的女生。

    “真是 活见鬼了!”

    我在心理咒骂,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苏祉也有这么一天,真是风水轮流转,这等事也转到我身上了啊。我急忙掉头却在门口把发兄,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拉,撞了个正着,他一个趄趔,差点儿就摔倒了。他扭曲的脸,眼珠差不多都要掉下来了的瞪着我吼着:“苏祉,你又捣乱什么,耳朵聋了还是怎么的,凉响了听不见么?目无尊长,竟敢藐视校规,我就不相今天我收拾不了你!给我听着,这学期棂星门前那块地的垃圾都归你所有了,你咋咋的!”我刚想为自己辩解点什么他却又开口了。:“不服气的话我马上打电话叫你爸爸过来,反正我们也好久没叙旧了!”我气结。我张牙舞爪怒发冲冠跟在他后面进了教室。那讨厌鬼还给了我一个30度的标准微笑。我瞪了她一眼然后把椅子拉得很响,用力抽着书拍桌子。全班都用很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发哥瞟了我一眼后开始讲他的课。我一整天就生着气,从我开始说我不喜欢旁边的这个女生开始。

    下课后她微笑伸出手和我说:“苏祉,你好!......”声音好MAN,我怀疑她真的是很BT。我斜了她一眼,收拾好我的书笔,背着书包自顾自离开。她愣了一秒在我后面笑个不停。我扛着扫把提着簸箕三步并作两步下了楼梯。其实我知道班主任的用意的,他也不是真的要为难我,谁叫他和我爸爸是最好的朋友呢。他是希望我能够在棂星门那里潜移默化感染一点文化气息给我爸爸一个交代。

    我下来到楼梯口就看见何寻站在月牙塘边的那棵紫薇下等我了。她的卷发被风一丝一丝抚摩着,脸上被夕阳涂上了一层橘黄挂着依然是不变的微笑。看到我又是扛扫把又是提簸箕的就揄揶我:“又把某某某给起住院了么你?”我给了她一个卫生眼又和她抱怨:“今天真的真的很倒霉很倒霉,中午我和你说我讨厌她的那女生居然稀里糊涂就成了我同桌,你说这什么跟什么嘛?脱她的福这学期我成了棂星门那块草地的保姆了诶。”何寻表示很深切的同情。她就坐在棂星门口的阶梯上等我。我抬头看着她,或许在我心中西施也没有她耐看。有她在我身边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很满足的。我一边挥舞着我的扫把一边把那个讨厌鬼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那讨厌鬼从我身旁的小路走过的时候看到我那样子她笑得蹲了下去。我吼她:“你TMD笑死了算,免得明天我看到你还伤了我的眼睛。”她似乎是没听见还继续笑着,我也懒得理她,努力扫着我的地。   六月的世界满满的都是绿色,绿茵茵的草地上有三棵银杏树直直的拔地而起,白色的树干和绿色的叶子完美绝伦搭配在一起天衣无缝,不像我和和寻,即使都是有着一头骄傲的卷发,即使都出着同一款以纯的白色T恤,但还是泾渭分明,她就是她我就是我,我们永远都不会相似却可以相依,别人眼里我们两个是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像的一对表姐妹,甚至经常的被人叫错却没有人可以改变我们南辕北辙的性格。她温文尔雅,而我乱七八糟。

    终于扫完回家的时候,我很委屈第和何寻说:“我想转到你们班,你就那么狠心把我丢在文科班教室,自己一个人跑去理科班逍遥,行啊你!我在这班真的混不下去了,那里的一切我都讨厌得要命。其实我是不愿意和你分开。”何寻用力握紧了我的手目光达到很远的地方,过了好一会她收回目光嘴角挂着她特有的微笑看着我说:“祉,你应该习惯的,习惯了就一切都会好的。你要学会习惯身边没有相守的人也要习惯身边出现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带给你不一样的世界呢。”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和何寻离得好远,就像北岛说的“你看云时我觉得你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或许在这个夏天的某个时辰,何寻已经悄悄长大了,而我还全然不知。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我一边吃零食一边翻小说,语文老师突然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下面我叫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黑板上这道题。”我不屑地看了一眼黑板,又低下头,反正叫到我的几率极小。“就叫一位男同学吧,肖以,请回答!”坐在我身边的那个讨厌鬼显然也是和我想的一样以为叫不到他,所以一下子惊慌站了起来。我 呆了一秒钟然后转脸看向她,嘴里的零食一发不可收拾喷了出来,粘在他纯黑的T恤上。我不可遏止地笑,顺便把昨天她笑我的仇也给报了。语文老师看见我这样子很生气,她说:“苏祉什么事有那么好笑吗,看你笑的那么放荡?”我当时都听不出语文老师的话有多么可耻,我努力勾着腰站了起来大笑着说:“老师,”我指着肖以,“她是女的!”我说完全班暴笑。特别是肖以笑得比昨天那样子还恐怖。她俯视着我说:“谁说我是女生?苏祉,你能证明我是女生?要不要和我去男厕所验证一下?”我的笑声戛然而止。全班同学笑得更加猖獗笑着。除了我所有的人都知道肖以是个帅哥,就我说他是BT.

    下课后,我还是得扛着扫吧提着簸箕。我拿着扫把在空气中比画着,貌似要把肖以插得千疮百孔。在楼梯口就看见何寻站在老地方,她走过来帮我拿簸箕,她的微笑把正在照射着的太阳光比了下去。“祉,谁敢把你给惹的?你的境界都给逼得崩溃了?记得没有人会那么经意能把你热气的呢,高一那时你逃课去打游戏老班把你骂了半天你还是能低着头偷偷发笑,气得老班都差不多要吐血了,你居然也有被人给气的一天啊?”何寻总是用她温柔的嗓音变相打击我。“别提了,那个肖以,就是我和你说我讨厌她的那个女生啊,他......他居然是个男的。气死我了!”何寻并没有我料想中那么惊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可以做到不露声色了。“哦,这样啊,你就因为这个气着的么?”“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哦,他居然在全班同学面前戏弄我,我......想把他给灭了!”“用得找吗?”“真的 ,我就是看不惯他!”

    六月的时候,茹兰栀子花都肆无忌惮地开了,纯白的花瓣随着风飘啊飘,就那么不安分的静。校园里充斥的满是淡淡的清香。此季如此美好,花开满目缤纷,花落一地芳华。我喜欢在课间穿梭在校园的小道上,去找何寻,我们的教学楼相对林立在花开的小道两旁。有时候我会串上跳下摘一两朵洁白的花嗅嗅,日子不露痕迹想前迈进。

    我 都习惯了苍蝇文字在我书桌抽屉乱飞,没有何寻的日子,我的生活人模鬼样的。直到有一天傍晚肖以实在看不下去强制性把我赶出教室,然后飞快帮我理好杂乱无章的书桌。直到后来我渐渐都习惯了他帮我打理好书桌,并默默接受了他的出现。其实他也没有那么惹人厌的。可能是 我都没有什么朋友,都没有人愿意和我坐在一起,除了何寻之外他是第二个,因为和我坐过的都被我捉弄得遍体鳞伤,却无法对我发气,我可以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他们,看着看着他们就没有办法生气了,但也没有人可以忍受自己一直被欺凌,我的同捉暴质期就只是三天,到了后来就没有人愿意和我坐在一起了。而他是个比我更厉害的角色,我不想弄伤自己就决定和他化敌为友。

    我们班的女生就看不惯我着懒散样。“凭什么我们的肖以要给苏祉当奴隶?”“凭什么那个贱人可以让肖以神魂颠倒?”“她那样子也配和肖以坐在同一张桌子?”......文科班的女生最不好的是女生太多,有太多人莫名就会怒火攻心,。就像我们班的那些,自以为是很漂亮自以为谁都会喜欢她们,自以为所以的人都会围着她们转。都习惯了这种无聊的醋意。

    好象习惯了一个人就会对他依赖,我可以开始允许肖以走进我们和何寻的世界。傍晚的时候他们两个就 坐在阶梯等我扫完地一起回家。傍晚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斜,像是粘到了一起。我看着他们的时候觉得很般配,这样想的时候心狠狠地疼了一下。

    高三高考的时候,学校大门口挂了巨幅对联想是从天而降,鼓励学长学姐们从容面对高考,也给我们后生一点紧张的警告。上课的时候肖以偷偷凑过来在我耳边说:“祉,下课后你和寻两个一人站在一边把学校门口那幅大对联给撕了,然后我加点一把火把它给烧了,你说好么?”我用笔敲了一下他的头,不理他。他又凑过来说:“其实是我们不想高考,高考后就见不到你们了。”我很鄙视地看了他,然后趴下睡觉。

    真的 到我们高三的时候,所有的卷子把我们都压得喘不过气。连以前没有上的晚自习也追上了。所有人都很疲惫。肖以会比我和何寻起得早,给我们带好牛奶和面包保证我们的营养。我们很理所当然接受着。

    到我们高考的六月,天气总是多变,并不知道暴风雨会是什么时候席卷。肖以和何寻突然边得鬼鬼祟祟,我想都是高考压力给弄的吧。

    有一天上晚自习的时候,肖以请假出去,他和我说下晚自习要在十字街那家冷饮店等他和何寻,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我知道他们都不会伤害我。我乖乖点头。下自习后我就真的在那家冷饮店等他,直到很晚他们都不出现,那时我心里想到的就是我被人丢弃了。那家冷饮店关门打烊后我就蜷缩在店门口,我坚信他们会来找我回家。路灯开始熄灭那时,我还以为只是时间很晚了而已,后来车辆都疾驶向各个方向,车的喧嚣刺耳,行人都拼命奔跑尖叫,好象死亡前的声音,直到闪电一闪一闪,我才知道应该要下大雨了,但他们还没来找我,我不能离开,我怕他们找不到我他们会担心,所以就傻傻抱着腿坐在地上。大雨开始袭击的时候我也怕得哭了,但还是倔强着一动不动。

    我记得后来是我们班的书呆子余檬把我领回家的。他看见我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他被雨困住了也才回家

    ,他背着我一步一在积水的街道走着,我有种错觉以为他是肖以,但他和肖 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第二天肖以和何寻努力着和我道歉,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开心,就是忽略了他们,我搬了座位去和余檬坐,她很好也会买牛奶和面包给我当早点。

    大学的时候孝以和何寻不知道我去了哪,但我却清楚知道他们的位置,我们就想三个点坐落在三了城市,像个三角形各在一个顶点。余檬放弃了他的名牌大学陪在我身边。我情绪很稳定,不会像以前那样经常笑,也不会莫名就讨厌人了。

    “祉,我觉得有你在我身边,我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我想永远给你依靠的肩膀。”

    “ 祉,肖以和和寻都很爱你诶......我知道你也很想他们。”

    “祉,我希望我可以给你填补肖以给你留下的空白。”

    很多事并不知道为什么会错过,一帧一帧的回忆残留在脑海洗也洗不出。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是何寻突然晕倒肖以送她去医院了,他们都怕我担心所以没跟我说,那晚上他们在医院和病魔做斗争我却在责怪怀疑他们。

    现在我身边余檬把我当成了宝,我已经不允许自己再让谁伤心了。所以我们都得好好的。

    下一次回去我重新和他们道歉。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怀念我们最美好的当初相见应如初。

  • 《飞鸟夏与森林》
  • 八万里路

    火炬在手中等待

    西风吃完了糖

    丝丝飞扬

    饥渴的大江

    七十年代的伐木工人

    抽烟板脸

    给一条锯

    给一条夏夜知了家的饿锯

    吱吱哑哑——

    新晒绒洒落一地

    做在空城上

    羽毛给飞做祷告

    隐士家的小路

    忙碌

    松鼠掸落最后一缕阳光

    一停下睐

    一棵硕跌落

    一抬头

    冻落一地乌云

    ——09.5.15夜完于汉口

  • 《断雁御西风》
  • 西风之下,落日残霞,孤雁老山崖。我看见悬崖上的马兰,想起了小时候曾经问过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花儿一样独自绽放?”妈妈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你还太小,你不知道我们的未来是在远方。”可是妈妈,这么高的梦想,我真的很害怕。

    妈妈说我的羽翼丰满了,可以不再依靠在她的背上飞回南方了。可我想起了这些天来的训练,当兄弟姐妹们一个个自豪地飞起时,唯独我独自望着远方的火车不说话。我还记得小时候医生告诉我的话:“你的翅膀先天发育不良,不可能在蓝天下飞翔。”可妈妈不相,一直坚持让我练习。我是一只大雁,不能飞对我来说,相当于向我宣告了死亡。

    “妈妈,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天空飞,而不能在地上走?”

    “那不是我们的世界,纵使我们在天空中要忍受高寒,饥苦,可我们始终不能像人类那样生活。”

    “为什么呢妈妈?我们不是都是平等的吗?他们不是给了我们自然保护区吗?”

    “别问了孩子,准备一下,向远方前进吧。”

    可是天空忽然就暗了下来,没有征兆的暴风雨才是最可怕的。族长急匆匆飞来劝妈妈快点走,不然就只能等到下一个年头,可是冬天来了的话我们绝对熬不过这里的寒冷。

    “我的儿子还在这里,我要带它走。”

    “我们还存有一点食物,足够它过冬了,而且它也飞不了,你不能眼光只看到这么短浅,你要知道整个雁群不能因为它而没有了未来。你如果不走的话你就会死在这里,你的其他孩子该怎么办?”

    “快飞,快飞。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的。”我告诉妈妈,希望她能把我放下。

    妈妈没有说话,她摸了摸我的额头,像小时候一样摸了摸我,“你要乖噢,要听话噢,要好好,好好等妈妈回来……”妈妈哽咽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哭,也许也是最后一次。

    风越来越大了,妈妈拍打了翅膀,随雁群离开了。那击打在我脸上的,不知是那云朵的雨水呢,还是妈妈的泪水。

    现在只剩下我一只雁了,我想是时候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了。我看见远方的火车依然在行走着。突然想起若干年前某个清晨我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那笨重的箱子能够走得那么快。妈妈告诉我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天生那么快的,它刚问世的时候,它的发明者斯蒂芬逊被人嘲笑花钱弄出了个破玩意。谁能想到百年之后这庞然大物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呢。

    没有人天生是弱者,只有天生屈服于命运的生活。

    也许我该做出抉择,我该尝试一下,纵使我在逆风的状况下,会摔得很痛很痛。 “咔”。和我想得不一样,我没有摔死。我被一棵树接住了,很幸运的是我只是骨折而已,可是翅膀已经没用了。我成了一只名誉其实的断雁。

    猛烈的西风把树枝吹得呜呜作响。我忽然想起在兄弟姐妹们练习时我望向远方火车的行为:我在跑。是的,我在跑。一只大雁竟然在跑,惹得它们疯狂将我嘲笑。可是这看似无用的事情最终却救了我。是的,谁说大雁就一定要飞呢?我做的没用的事情,在他们眼里看来没用的事情,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坚定了就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吧。就像科学在无形中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那样。跑下去,也许我会活得更好。

    “看,那是什么?”一个小男孩指着山顶,“啊,是大雁,它居然在跑,它没有飞!”孩子的声音吸引了很多大人观看,他们就像在看我的表演,我是舞台上唯一的一个舞者。

    “大雁大雁,不要死不要死。”男孩摸着我的断翅,在我身边哭着。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你又何必为我伤心难过?

    妈妈,我不能等你到春天了。原谅孩子的不孝,可是我已经把大雁的精神传承了下来。当你发现,山崖上悬浮着我的光的时候,那是我对你的思念。妈妈啊妈妈,断雁也能驾驭西风,我等了很久,我也试过飞翔。纵使失去了翅膀,精神世界依旧轻狂。

    我没有看过书,我也不知道生活到底是怎样。但是妈妈,关怀弱者,你教会了我最根本的生活。

    我会在远方好好活着,好好地守护着你的精神。

    你,这西风。我爱你,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