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几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3 19:32:14
  •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650字》
  • “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让我魂牵梦萦的家乡。我坐着电动飞车,看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街道上,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家乡有着“花城”的美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散发着清新气味的五颜六色的花儿。花丛之间隐藏着循环喷水机,水喷洒到花瓣的水滴在光的折射下,闪烁着宝石般的亮光,多余的水会一滴不剩的流入对面的水池,机器又从池子里倒喷回去。正值炎炎夏日,我走在街道上,凉丝丝的,香喷喷的,十分清爽,仿佛穿过御花园一般。白天,花树的枝叶仿佛一片绿色的屏障,挡住了耀眼的阳光;夜晚五彩缤纷的彩灯伴着飞瀑,折射着七色光圈美轮美奂……

    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一直都是我们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而二十年后我的家乡这些困难迎刃而解。交通工具使用可再生资源,不仅速度快,还无噪音,零污染。聪明的科学家在城市下方建造了核心动能发电站,将生活垃圾运给核心动能发电站,经过处理转化为动能。既解决了能源供给、城市垃圾处理的难题。还有利于地球的持续发展,一举多得,是不是不可思议啊?

    正在我沉浸在家乡巨大变化中时,恰巧碰到了表哥魏子焯,开着3D 打印的汽车去郊游,我也跟着上了车,听他说这种汽车无尾气排放,太阳能充电,可随意变换造型和颜色,并且还会识别人体所需,提供各种事物。原来每辆车都配备了有机食物培育仓,能够快速培育出各种有机食物,真是太神奇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每个地方都透漏着现代化气息!

    二十年后的家乡,真让人流连忘返啊!这份热爱和向往,让我决定更加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 《观《千古风流人物之李白》有感》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题记

    灿烂长河,明月皎洁,白衣飘飞,一壶酒,一柄剑,游历天涯海角。一生醉卧花间,品千万佳酿,留下诗篇万首,叹为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李白对自己前程的期望;“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是李白对侠客向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正是这样一个人,酒入豪肠,取得月光,引入剑气,吐出了半个盛唐。

    叹他惊为仙人,本该得君重用,却只为随行;叹他才情卓越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帝王却经不住那人枕边风;叹他因安史叛乱,报国之心热烈,时运不济沦为阶下囚;叹他天下大赦,重获自由,呤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己老难成志;叹他一生之颠沛流离,万分不如意……只留下名动天下的华美诗篇。

    看诗如看人,这万千浪漫诗篇,正如那白衣清酒执剑良人,宛如贪恋红尘的月上仙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一生经历太多挫折,却从未放弃,他用自己撑起了盛唐之风。他是人间的谪仙,终会归月去。李白宛如一颗彗星,带着仙气撞入那大唐盛世,却只如一味泪砸入历史的长河,惊起点点波澜,不过是浮生大梦一场……

    何为仙?李白也,叹、叹、叹……

    指导老师:王娟

  • 《润物春雨》
  • 窗外不知几时,小雨又星星点点地飘落下来。打开窗子,聆听小雨在歌唱,嘀嗒嘀嗒,好动听,好优美,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让我想起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王叔叔。

    王叔叔在我们镇是一个深受辖区村民喜欢的人,一身正气,待人热情,工作有担当,被群众亲切地誉为“普法路上知心人”。聊到他,同事和辖区村民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听爸爸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他要负责辖区几千人的基本信息数据统计上传工作。刚到我们村那会儿,面对一些不理解的村民,他有些无所适从。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一户村民核实家中的人员是否有变动,没想到该居民不仅拒绝配合,还蛮不讲理,当时他感觉非常委屈,没想到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事情竟然无法完成。后来在老村长的指导下,他有所领悟,通过从一个认识的熟人入手,总算采集核实到了相关信息。自此之后,他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只要碰到村民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同时他还在村里的信息栏中公布了自己的个人电话。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渐渐地,辖区村民也都愿意和这个满脸堆笑、热情大方的小伙子打交道,家里有了什么事也愿意对他说,现在他和辖区村民打成一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也成了他引以为荣的事儿。

    王叔叔的热情,不仅表现在对待村民的态度上,而且时刻帮忙化解村民家中的矛盾。听妈妈讲,一天半夜,他接到一名群众打来的电话,说自己喝醉了,老婆不让他进家门,希望叔叔帮忙解决。无法安睡的他立即拨通了其妻子的电话,通过一番劝说,总算让这名醉汉进了家门。还有一次,他在一个小区外面的门卫室遇见一位垂头丧气的老奶奶,通过交谈了解到,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老太太的儿媳和女儿不愿管她。于是,他找到老人的儿媳,通过劝解和开导,调和了一场家庭矛盾,一家人又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晨当听到第一声鸟啼,他就早早起床了;中午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埋头工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件又一件琐事不计其数,用去了他很多的时间,有时甚至连节假日都放弃了。作为一名基层普法工作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算不算屈才?面对这个问题,他总是毫无怨言。平凡的琐碎,有时关乎着大局的稳定;矛盾的激化,有时会引起更大的问题。这句话他总是挂在嘴边,成为了支撑着他努力工作的巨大动力。每个社区都不出问题,社会就多一份平安,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一直是住在他心里的中国梦。

    呀!我现在明白了一切:原来王叔叔把辛苦藏起,是为了给大家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不正是那来无影去无踪的春雨吗?他默默地滋润着,默默地奉献着。

    一个淘气的小雨点飞到了我的脸上,打破了我的回忆。我不禁高声朗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毕业树》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这首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在随之到来的春季,在随之到来的植树节,在随之到来的三月十四日。空气特别凝重,因为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三四个月了,也许将来可能会相逢,但更多的只是一声声的再见和告别。

    随着领导们的培土,学生代表浇水,莞香树慢慢地站了起来,回想至今,刚来到东华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连最基础的叠衣服都不会,常常因为内务做不好而苦恼,有的事情连阿姨手把手教我都手足无措。

    接下来是校长发言,一个个字像黄河流水一般吐出,让我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转眼之间,铿锵有力的话停了下来,但心还在怦怦直跳。

    最后便是宣誓的环节,那几句话也是那么让人激动,我们种下的这一棵毕业树,不仅是毕业树,还有希望和理想。我们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我们不再是小孩时回到母校,亲自“看望”当年这棵承载着理想和心愿的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从小升初再次起航!让我们伴着莞香的期待,期待心愿实现之时,将拥有更好的明天。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那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我心里也一直重复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定再来!

  • 《君王几时晓,谁人负离骚》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我读离骚中,最让我入目的两句。大概这是屈夫子穷其一生,都一直在挂念着的吧。战国纷乱,民亦多艰,可夫子又何曾未想过能为百姓做些什么呢?今日读离骚,我望的不再是一个曾于梦中遥不可及的巨人,更是一个一心为民却无可奈何的凡人。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可笑楚王,可笑妒女,一时的昏庸,落得个满世的荒唐,夫子他有魂啊,却被这庸君,被这怨女之气所迫害,夫子他有心啊,却看得百姓至此乱世,犹如刀割,夫子他有念啊,却念不到有如此下场,无法救百姓于水火,负了苍生,负了自己。可纵使如此,他即便溘死以流亡,也不愿随了这浊流啊!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害了他的,难道是他这一身的清白,这内心的馥郁芳柔?难道是他仅仅为民的执著一念?贪官庸吏笑他自命清高,笑他不识抬举,就连他的姐姐亦如此说,“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可见夫子的作风,于当世而言,是如此的艰苦,却又如此的高尚。他无法去让众人接受自己心为民所系之情,而自己也亦不可苟同于那些成日寻欢作乐之徒,于是,他便处处受人排挤。“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他的眼中,这世俗的浊清是辨得清的,可遗憾的是,人们却早已善恶不分,更是到处充满嫉妒。夫子的为民思想,我想至今是一直受用的,只可惜他生不逢时。恨只恨他超前于古,他走得太快,所以人们憎恶着他的脚步,他走得太偏,所以人们都疏远着他的身影,他走得太正,所以人们嫉妒着他的身形。

    我始终忘不了那个纵身汨罗的怀古柔情,仿佛现在看去,依然有个晨度白水河的身影,他游历春宫,折了琼枝继珮的样子我还记得。仙云雾绕,他从天宫落到凡间,带下了几许清香,可他终是没算到,这世间的浊,已容不下他的清了。“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为什么这样美好的品格,人们却置他于一世的污浊。凡间让他活得太累了,所以夫子回到了天上,他本该属于那里。只偏偏为了一个念想,下却了凡间。你为何要趟这趟浑水啊?天上不好吗,用飞龙为马,车上装饰着美玉和象牙,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可你却还是来了,来到这本就容不下你的俗世。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归兮,归兮,夫子终是走了。你可曾忆起,我在梦里见你,你又可曾记起,曾说为了天下为民,而今笑称儿戏。你是失望吗,是无奈吗,或是被世俗早已摧残得体无完肤?只可惜你看不到如今,国家富强了,百姓也幸福了,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但你的思想是活的,是活在我们心中的。如今,夫子尚且安好?待我将这中华之佳话,与你在梦中诉说,可好?

    大概你在天上是看得到的,如今的中华大地,正被社会主义的光芒滋灌着,而我们这一代,还将会把这一价值观延续下去,夫子,你当初为民费尽心力,如今,也该是终有所偿了。

    谁人负离骚,只恨,无缘今朝。

  • 《拾石记》
  • 不知几时爱上了石头。

    雨过天晴,漫步到河滩,横七竖八的石头便映入眼帘,有的陷在泥里,有的平躺着,裸露的部分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河边的小石子,光洁亮丽,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还不时地享受着河水的轻抚。望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我兴奋得像个孩子,捡了这快,又看看那一快,左一块,右一块,不一会儿,手里就捧满了,走到河边,找一处干爽的地方放下,再去捡,来去三、四趟之后,就蹲在石堆旁,一块一块细看,先洗净泥沙,有意思的,就不停地在手里转方着看,看石质、看形状、看颜色、看意境。大多经不起细看,一堆石头,能挑上一两块,就算很幸运了。

    这是些小河,近年来,河边的采砂场随处可见,岸上的石头日见其少,转悠半天也拾不到几块,不过,去的次数多了,带回来的石头也多起来。起初,丈夫好奇,也常和我一快把玩,后来,一见我抱些石头回来,就皱起眉头,我只好偷偷地往回带,可有时,他皱他的眉,我带我的石头,他也奈何不了我。

    别以为我懂石头,说实在的,一点都不懂。我只觉得,石头是大自然孕育出的精灵,随便一块石头,就承载了大自然上千年的沧桑变化,一块精美的石头,更是隐含了大自然无数次机缘的巧合。多少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水冲,大自然犹如一位能工巧匠,煞费苦心,用漫漫岁月才雕琢出一块精美的石头,集日月之精华,聚天地之灵气,蕴含着了大自然无限的神力。《红楼梦》有一首题画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也道出了石的魅力。

    拾石的最佳时机是周末,如果是雨后初晴,那就更妙了。丈夫外出,无扰;家中无事,有闲,如此,便可以在河滩上信马由缰了。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水而下,走了一程又一程,总觉得奇石闪闪的灵光在招引着你,你一路寻寻觅觅,直走到荒无人烟,浑身乏力,两腿酸软,才兴尽而归。至于能不能拾到中意的石头,那就不强求了。倘若,真得了一块精品,就会把玩不已,什么饥饿、辛劳,早已散到九霄云外了。

    拾石的乐趣,不只是捡到一块价值不菲的石头,更重要的是一次次身心的放逐与锤炼。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堤上,杨柳披拂,桃花、杏花竞相开放,美丽的水鸟,时而在水边嬉戏觅食,时而一跃而起,消失在遥远天际,你也如脱笼之鸟,沐浴着春光,在水边徜徉、寻觅。夏天的傍晚,夕阳映照,凉风习习,潺潺河水,波光粼粼,当你准备回家时,坐在水边,一边清理着鞋上的泥沙,一边目送着河水蜿蜿蜒蜒,流向远方,心里盛满了惬意。即使冬天午后,暖日融融,在河湾的水边或几块巨石的罅隙里,你突然发现那么一抹嫩绿,让你眼前一亮,心头便涌动着春的喜悦。说真的,对我来说,拾石就是一次次游历,一次次探险,充满了变数,有无限的趣味。当你在那偏沟野岔,无路可走时,几块落石,几个隐约的脚印,或者峰回水转,眼前又有了新的境界;当你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将要懊恼时,突然眼前一亮,如获至宝,内心又雀跃不止;当你为刚才丢掉的一块,有点后悔时,忽然发现手里的一块也不错;当你面对一块稍大美石,留恋不已,却又无法带走时,你又会自我开脱,欣然离去……

    拾石,当然也有尴尬的时候。一个女人,在空旷的河滩上、乱石中、烂泥里,东瞅瞅,西瞧瞧,孤魂野鬼似的游来荡去,常招来惊疑的目光,有好事者竟跑来观看,好在我根本不去在意。如果走在路上就不同了。一个小镇,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谁不认识谁啊!当你两脚泥水,一身泥巴,手里捧着几个石头出现在他面前时,知趣的只招呼“转了一圈啊!”,不知趣的,偏用怪怪的眼神瞅着你,追着问“你抱个烂石头干啥?”这时,我“哦……哦……”两声,便仓皇而逃了。

    石,在一般人眼中,确实是块石头,而在拾石人眼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是上苍赐予人类之瑰宝。人与石相遇、相知、相守,是一种莫大的缘分。石,离尘索居,安然沉睡,等有缘人来唤醒;石之旖旎风光,隐秘暗语,等有缘人来解读。石因人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人因石得到了快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只因有石,想开间奇石店。在老街的某人角落,不招摇,不繁闹。有点古旧,有点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还有那么,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方石,赏到无言。

    只因有石,越来越喜独坐在绿苔滋长的窗前,赏一方闲石。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

    作者简介

    山月,女,麦积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闲暇时喜欢旅行。

  •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 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注释】

    ⑴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⑵君:这里指词人的妻子。一说此词为妻子思念丈夫。江楼:靠在江边的楼阁。

    ⑶暂满还亏:指月亮短暂的圆满之后又会有缺失。满,此指月圆;亏,此指月缺。

    【翻译】

    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可恨你就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刚刚圆满就又缺了,等到明月再圆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下一句及全诗的意思》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古诗作品《题临安邸》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注释】

    1、题:数

    2、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3、邸(dǐ):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4、休:暂停、停止、罢休。

    【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漫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鉴赏】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慢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表达了当时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不满与谴责。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译文] 什么时候能够退休,当个平民,过悠闲的日子。只要对一张琴弹奏、对一壶酒饮酌、对一片溪云观赏就可以了。

    [出自] 苏轼《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

    行香子:词牌,双调,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

    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石中火,语出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而过。”梦中身,《关尹子·四符》:“知此身如梦中身。”

    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

    陶陶: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

    译文:

    夜气清新,尘渣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杯中斟满美酒,仰望夜空,遐想无穷。想这世间之人追求名利,不过都是徒然劳神费力,万物宇宙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更是短暂,须臾即逝。

    虽有文才却无赏识之人,倒不如远离官场,归隐田园。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个愿望,每日间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

    赏析:

    此词或为宋哲宗元祐时期(1086-1093)的作品。词中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

    起笔写景,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尊,独自一人,仰望夜空,遐想无穷。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对人生的感叹。看破了人间红尘,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为之辛苦劳神不值得。上片的名句,是最后三句:“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隙中驹,从“白驹过隙”化出,指时光无情飞逝;石中火,也是描述生命稍纵即逝,火在石中燃烧,不可能长久,只能是瞬间闪烁;梦中身,意指人生恍然如梦。“梦中身”,并非苏东坡创造,庄子早有人生如梦的感叹,那个蝴蝶梦,便是对梦中身的诠释。白居易《疑梦二首》中,有“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两句,相距千年的诗人,诗心相通。此词下半片,是苏东坡在孤独中倾吐的心声。“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似乎是悲叹怀才不遇,但接下来,却不是进一步发牢骚,而是寻找到解脱的方式。如何解脱?抛却心里的所有世俗烦恼,“作个闲人”,面对行云流水,弹琴饮酒,宠辱皆忘。上片“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对下片“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对得工整而有情趣,前后六个意象,情境完全不同。如果说,此词的上片是为人生的浮光掠影和匆忙叹息,有些焦灼不安,下片却是一个潇潇洒洒的转调,脱离了喧嚣烦乱的尘世,转入洒脱悠闲的境界。

    以前见到有人评论这首词,说苏东坡表现的是消极遁世,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批评,其实可笑。诗人的焦虑、郁闷、愁思,都可以化为浪漫的诗意。这不是怨天尤人的哀叹,而是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千百年来,多少人读着这些美妙的诗句被感动,被共鸣。诗人的心灵,犹如一片清朗的夜空,容不得浊世尘埃,所以才会有星光月色洒落人间。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全诗赏析及注释翻译》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