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及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5-01 12:15:48
  • 《幻想的一天》
  • 未来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是一个及其爱幻想的人,可365行中却没有幻想家吧!

    听妈妈讲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爱幻想,有一次我跟妈妈在聊天,我就跟妈妈讲其实我是“土加里番”星球的“王子”因为国家战败就先把我安全送出土星,我在天空中选啊选!看到了美国,仔细观察,一看没什么指望,我又飘啊飘来到了中国,一看这个国家不错,又在选一个合适的落脚点,这时我便发现了我现在的妈妈,所以就投在了她是身体里,成为了她的儿子,这时妈妈笑的肚子都疼了,我又继续对妈妈说:“你可对我好点,等到我们国家打仗胜利的时候,他们会来接我回去过好日子的”。像这样的幻想在我身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每次都能把妈妈逗的开心无比。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心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心总会想未来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科学家们能给人类造出多少奇怪的东西呢?有没有一种耳机带上就可以听懂动物的语言,让人类与动物可以交谈,有没有一种天梯可以直接通往月球,让我们看看月亮是圆是弯。快、快,快来看啊在也不会车来车往,拥堵成队,事故满天飞,而都是飞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我也希望科学家们制造出一种长生不老丸,让所有的人都不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人到一定年龄就用神奇的天梯送往别的星球,而我们却可以通过神奇的网络可以和极乐星球的亲人们视频,想到这些我喃喃的笑了,如果妈妈知道我这些想法,估计又要笑话我了.......

    未来有多远,这一切未来真的能发明出来么?呵!呵!呵!原来都是我的幻想啊!

  • 《家(十)》
  • 仙桥村及其周围都是崇山峻岭,像梅山,塔子山,叉子山,毛狗尖,马屁股山,三教洞,乌龙洞等围绕在周围,这一片地方是全县春季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的首选景区。

    这里山顶岩石陡峭,各得其态,山上植被繁茂,郁郁葱葱,山下溪水潺潺,鱼儿掠影,池塘清澈。零星村庄,楼房傍山而居,在树林间若隐若现。弯蜓小路蛇行于田野山林间。

    春季兰花芬芳,清香扑面,杜鹃艳红,连成一片,远眺山间樱桃花、杏花、桃花等山花斑斓,近处各种花儿点缀着山里春天的色彩。落叶林发芽吐新,常绿树镶嵌其中,争相吸取大自然的养份,鸟儿相互鸣叫歌唱。

    夏天这里是避暑养生的好地方。走在山间林荫小道,清风抹面,泌闻花香,看松林间松鼠跳跃,品山林野果,享天然氧吧,观云起升腾,宿山村民宅,沐纯朴一民风,远都市喧嚣。

    秋天板栗咧开笑脸,露出殷红的果实,诱惑你的肠胃,橡栗戴着盔甲,开始红透了脸。走在繁阴的林间、田野,时而会有野鸡、野鸭的遄飞,野免的奔逃,还有可能碰到成群的野猪仔见到人后呼嗤呼嗤狂奔,在脚下的草丛中还可能迷藏着美味的松菇,在茂密的树林间有可能看到悬挂着的野生猕猴桃。

    冬天若是万里雪飘,银装素裹。邀三二知己,登山远眺,看北方平原苍茫,观南边的银峰叠翠,眼界开阔,洗尽人生惆怅。

    这里中药材丰富,如桔梗、细莘、白芨、灵芝、百合、柴胡、夏枯草、山楂、复盆子等分布于山林沟壑田野之中。

    在仙桥村部附近,距乌龙洞不远有两条岭狭长蜿蜒陡峭,相依相辅,在两条岭中段岭上山岩突然突出巍峨。如仙人刀削斧斫与对面相呼对应,相距不到50米,像是座正在搭建的桥。被当地人称它为仙桥。

    关于仙桥,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两位大仙来到这里,被这儿怡人的风景、舒适的环境所吸引,想把这里作为他们修仙炼丹的地方,打算在这两岭之间造一座桥,如果桥造好之后,这里将成为世外仙境群岛,周围将化为汪洋大海。

    一天夜晚,两位大仙开始行动,他们要在天亮之前完成这座桥的全部工程,不然等天亮被人发现就建不成了,他们的行动和意图被土地爷爷发现,土地爷爷不忍让这儿安居乐业的人们被汪洋大海所吞噬。半夜正当两位大仙正在忙碌架桥时,土地爷爷装公鸡叫,周围的公鸡也都叫了,两个大仙一听想快天亮了,己经完不成剩下的工程,他们失望的走了。不信你到那山顶岩石上还可以看到仙人留下的脚印呢!

    仙桥中学就座落在仙桥崇山峻岭边。

    1982年暑假期间,三里坪高中合并到双椿铺高中去,要抽调一部分高中老师去,我是第二次调令被选中的,但然婉言谢绝。因为我刚刚转为正式教师,舍不得离开生我养我的热土,更舍不得公社及学校领导对我的教育、培养和无私帮助。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领导送去慰问金、购粮证以及粮票,没有各级领导的资助,我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也舍不得广大学生家长对我的厚爱和赞扬。

    :

    当年新学期开学前夕,公社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将我调到仙桥中学任教,并且担任教导主任的工作。一是那时学校教学条件差,二是教学质量低,三是学校距离我家近(二三里路),好照顾家庭生活,我觉得是我大显身手的好地方。我满怀信心地接受了公社领导的合理安排,愉快地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三坪公社呈狭长形, 解放初期东片顾畈和仙矫合办一所小学,小学在仙桥富农汪春台家的房子里。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每个大队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学,可是东边这四个大队距离公社有二十来里,学生上初中到三里坪初中学极不方便。

    1967年,公社决定在东片建一所初中,原来的仙桥小学校太小,太偏僻,已经不能胜任了。于是公社领导召集四个大队干部召开协商会议,研究,讨论选址问题,选来选去,最后统一思想,决定在顾畈大队小稻场小队一荒山的山坡下建校址。这片面积有二十多亩,环境优美,前面还有一条何,左面有一口小塘,塘下还有眼深井,对将来学校吃水、用水都很方便,是学校选址的理想之地。领导们在现场拍板决定下来。

    四个大队领导回去,立刻召开群众会议,发动群众建校,人民群众为了孩子能上学,全力上阵,说干就干。四个大队合理分工,筹集资金,投工投料,用了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片初级中学。至于学校命名,四个大队领导一致同意延用仙桥作为初中的名称。仙桥初中因此而得名。

    1982年8月28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步行来到仙桥中学,我一走进学校大门,就受到曾昭鑫校长的热情接待,他非常高兴地欢迎我的到来。一间住室兼办公室安排得有条不紊,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板凳和床铺安排妥当,正等待主人的入住。

    我在学校转一圈,看了一下学校的基本校园设施建设。学校大门正南,大门前是学校操场,操场两边一南一北用大石块压着两个篮球架。大门西边有六间房,三间是一年级(二)班教室,教室西三间是男生住校宿室。大门东边是三间女生住校宿室,东边院墙连着三间食堂。中间一排九间,从西到东是一年级(一)班三间,二年级三间,三年级三间。最后一排十二间老师住室兼办公室。厕所在西院墙边,厕所边有一小池子。所有的房子都是土坯墙,小瓦盖。当年是简陋建设起来的,年久失修,一遇狂风暴雨屋里都得用盆接着雨水,真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屋里还滴滴嗒嗒下个不停…

    学校四个教学班,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和三年级各一个班,连校长在内十二个老师,教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学校教室设施简陋,课桌是用水泥做成的预制板,放在古墓砖砌成的墩子上,再在上面用红漆涂抹成红色。冬天里学生们的手放在冰凉的水泥板上,手被冻得红肿,有的学生手甚至溃烂,看到这一切我很纠心。教学仪器除了上级配发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外,其他几乎为零。

    当然走进仙桥中学以后,首先要写工作计划。安排总功课表,和老师分工功课表,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个人教学计划。教师分工是件棘手的事情,分课时,有的老师无法胜任。有的学科,例如,初三物理、化学,初二动物,初一两班地理,这些冷门课程,只好我一人担当。我一人代五个课程,并且每星期都要组织教研组老师检查各科任老师备课,听课,检查老师批改作业,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开会总结上周工作,布置安排下周工作计划,所有文件和表格都要由我刻蜡板,并且还要亲自复印好。我每天总是忙碌充实地努力工作,但我无怨无悔,而且我感到忙碌充实是一种快乐。

    1982年12月12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光荣的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降临到我的身上。记得当天下午在三里坪卫生院召开党支部大会(因为文教、卫生当时是一个支部),蔡瑞银支部书记首先介绍我的事迹后,叫我把《入党申请书》宣读一遍,再经过全体党员讨论。当大家都举手通过时,我内心激动万分,心潮澎湃,托今追昔,感憾万千……

    1965年我商城高毕业前夕,我为入团的事,从商城一中到商城高中的学习期间,我一共写过十二次“人团申请书”,虽然我品学兼优,但是由于出身不好,从而把我拒之在外,始终未能如愿,我伤心地哭了……从1980年到1982年在三里坪高中教书期问,我一共写了六次“人党申请书”,今天终于事如心愿,当时由于太激动和无比的高兴,我又哭了……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年中招考试中,仙桥初中李峰等十一名同学考上商城高中,在全县乡村初中学校中成绩是最好的。学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重视,常常有不在我们校招生范围内的学生往我们学校转。

    每次有领导来学校,曾昭鑫校长和我常把他们领学校转一圈,让他们看看学校条件的艰苦,学生们的不易,经过多次与公社和县领导申请、协商,上面分几次下拨了学校教学设施改造资金。从1982年秋开始到1986年秋,仙桥中学经过三次改造,后排教师宿舍改建为青砖小瓦起脊房,前二排教室和学生宿舍改建为红砖红瓦起脊房,课桌板凳置换焕然一新。

    看到同学们在新教室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事情 ,学生们专心的读书,老师舒心的上课。我的心也放下一些。

    同学们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厚望,在之后几年的中考中,取得很好成绩,考上中师、中专的就有不少,像冯爱梅,陈功国,刘怀涛,刘怀清,余祖云等等,考入商城高中,上石桥高中的更多。

    好成绩为仙桥中学博得了美名,有很多不在我学校招生范围内的附近的学生争着往我们学校转,那时两个一年级每个班都七八十学生,二年级八九十学生,三年级七八十学生,教室里学生坐的满满的。

    1984年2月,三里坪公社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将我妻子彭邦桂安排到仙桥中学食堂帮厨,主要收师生餐票及做些力所及的杂活。工资跟民办教师一样待遇。我从心里非常感激各级领导对我家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和无私帮助,使我加倍工作,来回报各级领导对我的关爱。

    我在仙桥中学工作期间,有位学生家长,他有三个孩子,都在仙桥中学读书,直到毕业,从未交书杂费。有一天,他来到学校找到曾昭鑫校长交谈,要给学校放场电影,以此来抵交书杂费。曾校长听后心情非常高兴地说;“这样的好事,真是求之不得啊!”于是曾校长找到我商量,他说;“放电影时请四个大队领导来吃顿饭,你看行吗?”

    我说;“一,请领导来吃饭,那开支可不是小数目;二群众从四面八方过来借桌凳,你能不借;三,校内的花草树木会被踩踏得不成样子。我认为宁可不要书杂费,也不能放电影。”曾校长听我分析和意见后,低头沉思一会儿说;“你的想法很正确,那就不让放电影了。”

    1988年10月25日上午10左右,黄为老师在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打蓝球争抢蓝球时,有位同学不慎被撞倒,跌倒在压蓝球架的大石尖上,疼痛难忍,不能起身行走,当同学们架着该同学往寝室送时,我正坐在在初二班后面听曹寿宝老师讲物理课,我看到后,沒有跟曹老师打招呼,立即跑到寝室问明情况。发现该同学在床上大声呻吟痛苦状,豆粒大的汗珠湿透了衣服,我轻轻摸摸右侧肋骨下方,他顿时尖叫一声,胀疼难忍,当时我认为是肠子断了,我妻子听同学们说后也赶到寝室,马上我从住室找来竹薄,两根木棍,绑好后放上一床被子,叫来七个上体育课的同学,将他抬上。黄为老师和我共九个,大家轮换着抬,超小路上公路,拦上一辆汽车很快送到河风桥医院。刘院长问清情况后,马上找来注射器,向肋骨下方扎进去,再拔出来,是一针管紫血液,他惊呀地说;“不好了,是脾破裂,赶快进城到县医院做手术!”说过随后给其打一针止血药水,临走时刘院长还不忘嘱咐;“头不要用枕头枕着,一免大脑失血。”

    因为当时已快到十二点,下班了,要救护车也来不了。于是我们马上抬着上路,如果能遇上车的话,我们可以坐车进城,当我们急急忙忙地赶路,刚走100米,发现后面来了一辆大货车,我们一招手,师傅停车了,同学们都高兴万分,车门一打开,原来是三里坪街上的许明师傅。他问清情况后,立刻让我们上车,货车一路奔驰到县医院急诊室。急诊室的医生同样方法用注射器抽一管紫血液,他皱着眉头说;“情况十分危急,赶快住院!”他一边跟我说话一边在住院单口上写了三个“急”字,并在后面加了三个“!”号。时间就是生命,我只带了50元钱,在河风桥医院用去7元,没有交压金,也顺利住上院。

    我很快地办完住院手续,在办理开刀手术时,医生跟我说;“你愿意在做手术单上签名吗?”我爽快地回答;“我愿意!”于是他把开刀手术单交给我,让我仔细地读一遍。我把做手术单从前到后认真阅读一遍,上面写着有六条意外死亡的可能性。当天做手术是宋医生,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敢担风险吗?你是他什么人?”我说;“他是我学生,我是学校领导,为了救命我愿意担风险,也敢签名。”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我的名字。

    当其推进手术室,我方才想起他父母,他父亲开货车,他母亲做缝纫都住在丰集街上,那时既没电话更没手机。忽然我想起我妻二哥彭邦达在丰集街道羽绒服装厂当厂长,于是我用公用电话打给他,请他帮忙转告其父母,说其儿子在县医院住院。

    他父母知道后,马不停蹄赶到县医院。当他们急忙赶到手术室门外时,其进手术室快二小时。我们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着,一个小时后,有个医生走出手术室,问;“请问哪位是伤者父母?”我说“这二位就是。”医生对其父母说;“由于伤者流血过多,时间过长,恐怕下不了手术台,请你们二位家长·作好思想准备。”其父听医生这番话后,顿时痛哭流涕。他母亲更是要跳楼,被我拉住,我们在手术室外煎熬地等待着,期盼该同学早些平安出来。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终于等到晚上八点多钟,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室豁然打开医生们将其推出,我们蜂涌而至,看见其正处于昏迷状态,一只手上挂吊针水,另一只手上吊着血袋,浑身冰凉,我找来六个吊针瓶子,灌满热水放在病床周围,其母亲坐在床上,把儿子的双脚搂在怀里取暖,看着这些,我眼含泪水。这时候我才想起送该同学进医院来的七个学生,每人给三元钱,叫他们买点面吃,再步行回去。直到等该同学苏醒后,我们才去买块烧饼吃。

    第二天一大早,黄为老师的父母和妹妹带了很多营养品和鸡蛋,赶到医院,看望手术后的该同学,安慰他,希望他早日健复回学校上课。

    该同学住院手续办妥之后,我方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去,一边走一边思索着昨天所发生的一切,越想越怕。因为该同学是从河凤桥中学转到我校来学习的。,其父母把孩子交给我管、呵护和辅导,如果出现万一,那可怎么向其父母交待呢?我想着想着,不由得一股心酸涌向心头……

    当我回到学校,学校校长李久翔、老师们和同学们却围拢过来询问该同学的病情。我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请你们放心,该同学手术顺利、成功,正在县医院治疗和观察,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回校上课,谢谢大家的关心。”这时校长李久翔和班主任朱明义再也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离开学校,到县医院去看望他们的学生。

    该同学一个星期回校后,更加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决心初中毕业报考信阳卫校,想当一名白衣天使,为人民救死扶伤。果然,该同学的梦想没有落空,在1991年的中招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上信阳卫校。三年的卫校学习生涯,他格外努力肯干,刻苦学习,注重各种实验和实习,又以优异的各科好成绩顺利毕业。

    由于该同学的各科成绩突出,被选送到信阳地区医院(现中心医院)同位素科工作自今,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铅研孜孜不倦的学习,又拿到了医科大毕业证书,其妻在信阳一所中学教书,儿子上初中,已在狮河区买了一百多平米的套房,父母也都接到信阳做小生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其乐融融。

    仙桥中学地处山区,本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在八十年代未,周边的老百姓到了晚上依然是用煤油灯照明。

    每天晚上,初二的少量住校生和初三大部分住校生,在晚自习学习和全校的早自习中,学生们都只能用台灯或蜡烛照明。想想1959年我在商城一中读书时就用上了电灯照明,附近的河凤桥街在七十年代也用上电灯照明,仙桥中学身处山区落后了好几十年,作为学校领导看到同学们现在还在用煤油灯照明,我心里很是愧疚。

    我心中一直考虑学校用电照明的事,有一次李久翔校长组织老师们开会,我在会上提到学校用电照明的问题,老师们说三里坪乡是穷乡辟壤的地方,交通不便,我们学校不在公路沿线,离高压线路较远,没有巨额资金架设高压线,连附近的群众都是用煤油灯照明,那我们也只能用煤油灯照明了。

    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忽然,我灵机一动心想;“我不是教物理课的吗?懂得电的知识,我们经常到生产队打米机房,帮助师傅用机器发电吗?”大脑顿时豁然开朗,如果学校买一台柴油机带动发电机不就可以发电了吗!还不需要太多的钱。想着想着,高兴得我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我就抽时间跟李久翔校长提出我的想法,李校长皱着眉头说;“柴油机发电,可以是可以那资金从哪里来呢?”我说;“我们可以多方筹集资金,上公社申请,请求公社和县里下拨一些资金,再请四个大队看筹来一些不?再不够我们可以组织学校老师、学生捐款”李校接着又说;“如果用柴油机发电,开动机器发电还得需要请一位电工,那工资又是个问题。”我胸有成竹的回答;“我可以胜任,不必请电工的,不用着急电工工资问题。”李校长很高兴的对我说;“那好,那好!过两天我就去跑跑资金问题。”

    学校领导经过二个月多方筹集资金,终于筹到近五千元人民币。于是我就请来了两个师傅,一个是李开华师傅,另一个是李开贵师傅,二位都是郭窑陶瓷厂发电工人,又都是我校学生的家长,这样一来事情好办多了。他们俩先实地察看学校的场地环境,做了精细地核算,要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第二天我同他俩一起就从双椿铺供销社买来柴油机、发动机、电线、电灯、电棒、开关、保险丝等材料。他们两位师傅住在学校,在老师们的配合下,经过三天的奋战,我们仙桥中学在八九年下半年开学之前真的用上了电灯照明,开学后师生们看到教室里灯火辉煌,雪白的电棒把教室照得像白昼一样,师生们无比喜悦的心情涌上心头,奔走相告,附近村民争先恐后跑来观看,不停点头称赞。

    看到学校电灯亮了,晚上在漆黑的山村是一片闪亮的风景,我打心眼里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校师生们的捐助。这样可喜的变化,使学生们更加如饥如渴、孜孜不倦的学习。

    每天早晨我五点起床就开始发电,天大亮再关掉,晚上黑了就又开始发电,直到9:30方才停止。阴雨天气我也会去发电照明,来弥补教室光线的不足。特别是到了冬天,天寒地冻,晚上发电到下罢自习还要发一会儿,等到学生睡了,方才停止,先得机器水放掉,以防温度过低受冻结冰,胀裂机器,而且还得备两瓶热水,因为第二天早上开机得用热水。

    有时温度太低机器很难启动,我就叫来三年级的大一些的学生或青年教师帮摇机启动,有的学生在摇机过程中,摇把打滑,手臂碰撞到机器上碰破了皮,鲜血直流,但他们无怨无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爱着学校的一切,也爱着学校所有工作,做到尽职尽责,无怨无悔,至于补助,不存在这种说法,不过是能者多劳而已。我想起了富兰克林的名言“懒惰像生锈一样,比勤劳更能消耗身体”。

    2015年,我也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网络平台,我不仅学到许多新知识,而且也给我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方便和乐趣。这几年我被邀请加入七、八个群。前年我的仙桥中学学生楚克宝邀我加入了《仙踪记忆》这个老师、同学微信群,群里有我那时一块儿工作的李丛国校长、朱明义老师(现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黄为老师、张帮国老师、饶德炳老师、徐奎银老师。其余全部是我教过的学生。

    有了这个神奇的微信平台,我好像又回到了三十多前的课堂,仿佛又看到同学们那一张张天真活泼而又可爱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快乐!我认为在微信群里有时发红包和抢红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只要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地玩,愉愉快快地笑,高高兴兴地谈,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满足……

    以下,是我和部分同学和我的聊天记录;

    徐升鸿(女)同学说;“您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好教师,记得师母身体不好,您面面俱到,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实在让人敬佩!”

    李功成同学说;“您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向您致敬。您也是幸福的,子女事业有成,您身体健康,宝刀不老,仍在发挥余热,给我们年轻一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林承杰同学说;“不计酬劳,乐善好施是您一辈子的品质,同学们爰戴您,我也一样。”

    郭凤鸣同学说;“林老师,我很敬重您,林老师心态好,年轻态,思维特敏捷,愿您身体更健康!”

    刘长芝(女)同学说;“林老师,您教育有方,是位好爸爸,也是我们的好老师!愿您永远保持年轻心态,身体一直棒棒的!”

    宋仁坤同学说;“林老师,每天第一个去发电为同学照亮书本的人,我们同学也有很多去帮林老师您去摇那很重的柴油机,林老师辛苦了!”

    谢言同学说;“林老师,您不仅在生活、学习上给我们亮光,主要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一直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大道!林老师,您真的太客气了!总爱发红包,我都不好意思抢的。林老师,您是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同学们都敬重您,林志鸿、林志君很好地传承了您的志愿,您年轻的心态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在我们感到累时就想到您!”

    ……

    当我看到或听到同学们发自内心给予我很高的赞誉时,不由得勾起我回忆他们八十年代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个个都能发愤读书,顿时,我心里涌现出一阵阵的感动,酸楚和愧疚……

    作者简介:林承金,男,1947年生,河南商城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教导主任,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商城县华兴国际酒店里当仓库管理。闲时喜写字,记录生活,陶冶情操。

  • 《尼采名言 悲剧哲学家尼采简介及其名言集锦》
  • 尼采名言

    1、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2、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4、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

    5、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是这些人当中受过教育的,而且是为了这些人才接受教育的。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这个理由把做人和做事的最佳理由打倒了!---我们的群体本性如是说

    尼采名言

     

    6、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

    7、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

    8、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

    9、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

    10、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

    11、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

    12、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

    13、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

    14、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

    15、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16、“噢,我真贪婪!在这个灵魂里安住的不是忘我精神,而是贪求一切的自我,似乎要用许多人帮他观察和攫取的自我,要挽回一切的自我,不愿失去属于他的一切的自我!”“噢,我贪婪的烈焰哟!我多么愿意获得再生,变成一百个人呀!”谁不能以自身体验理解这位谓叹者,谁就无法理解求知者的激情。

    17、哪里缺乏意志,哪里就急不可待的需要信仰。意志作为命令的情感,是自主和力量的最重要标志。

    18、你们根本不明白自己经历之事,像醉汗在生活中奔波,跌倒了,从阶梯上滚下去了。所幸,你们因为沉醉反而未受损伤。你们的肌肉无力,神智不清,便不象我们觉得阶梯上的石头如此之硬!

    19忠告:你是否旨在博取声望?若是,这信条务请记取:自动放弃名誉,要及时!

    20伏尔泰!人类!白痴!真理和追求真理有点难办,如果弄得太人性了---只是为了行善而追求真理,我敢打赌,那将一无所获!

    21、若不是在通向知识的道路上,有如此多的羞愧要加以克服,知识的魅力便会很小。

    22、鄙薄自己的人,却因此而作为鄙薄者,尊重自己。

    23、要填饱肚子,是人不能那么容易的把自己看作上帝的原因。

    24、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因此而变成怪兽。如果你长时间的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25、“哪里有知识之,哪里就有天堂”---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毒蛇都这样说。

  • 《端午节的诗句及其习俗》
  • 端午情怀

    石榴染红了五月,栀子醇厚的香气袅袅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缕缕清香,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了。只记得儿时的端午,母亲要煮一大锅粽子和鸡蛋,并把菖蒲和艾蒿插在门框上,用雄黄在我额头上画个王字。然后把鸡蛋灌在用采色丝线织成的网兜里,挂在我的脖子上。我不知道这些是为了什么,母亲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端午那一天是不要上学的,私塾的老夫子也被请来吃饭。席间他自然要对我夸奖一番,此时要算母亲最开心了,频频给先生斟酒,连说:先生辛苦。

    随着年岁的增大,慢慢接触到一些关于端午的传说,和一些文人描述端午的诗词。比如文秀的“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汤显祖的“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踏初回”;李静山的“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才逐渐知道端午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诗人的节日,而且喝雄黄酒,插菖蒲和艾蒿的习俗也已流传久远了。说明母亲的话: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没有错。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里人过端午的气氛就渐见淡薄,农村也只知道这一天要包粽子,已很少有人提到屈原了。如今端午已被定为法定假日,不知道节日里还有多少人会想起当年这位不识事务的楚国三闾大夫。我在想,屈原出生的秭归,处于大山之中,2000多年前,他目睹着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满怀豪情壮志,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他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殿。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乘。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烛照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烛照着峡江的惊涛骇浪,也烛照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离归州古城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桔林,桔林中掩映着一片仿古建筑群。陆游笔下“江上荒城猿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中的屈原祠就在其中。但这已经不是原来的屈原祠了,因修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宋元丰三年的屈原祠行将淹没,政府按原貌将它迁建于此。如今三峡工程蓄水后,屈原祠将随同归州古城永没江底。一座新的秭归将易地重建,屈原祠也将搬迁。屈原祠数度搬迁,说明虽经几千年的岁月流逝,并没有冲淡国人对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和崇敬。屈原的精神仍将回荡在神州大地,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爱国的先驱者。端午这一古老的传统仍将延续,端午的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也将延续,并赋于更多的现实意义。

    又是一年端午节了,物是人非,孩提时代盼望端午的心情早已不再。但那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依然使人浮想联翩。忽然想起唐人殷尧藩关于端午的那首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的意境,不经岁月沧桑的洗礼,恐怕是很难体会得到的。在这个节日里,愿大家都有个好心情!

    满江红·祭屈原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节为何要喝雄黄酒?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设雄黄酒以饮宴祈雨,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人们还喜欢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涂在小孩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

    然而,现代科学证明,雄黄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眼用雄黄酒,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所以,饮雄黄酒这一习俗,确应改变了。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兼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 《生活及其所需要的》
  • 尤肯达修女那饱含人文情怀的质问以及施图林格博士那理性而充满科学精神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思考,也将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了我面前:科学与人文,怎样服务于生活?

    换言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

    人文与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在我看来,就是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思考关系,最终是要投入于实践,走向生活。

    人文情怀活跃于我们的生活每一处。小到随手的帮助他人,大到公益慈善,无不是人文情怀深藏其中。可以说,人文情怀密切了人与人的关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间接地改变了世界。也可以说,人文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怀饱含着丰富的与和友善,能温暖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力量。14世界西方那场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于此有很多相似,爱与善,人性与自由,解放了生活在压抑的中世纪的人民。而人文精神重视现世追求,关注当下,注重人性的理念也是我们流传至今的。

    如果说人文精神代表的是感性,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的体现。理性的思考,对自然现象的追问,是科学精神的基本。有史以来,科学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忽视的。古希腊有严谨的学者对世界、对人生发出思考。古中国有观星者夜观星象,记录山河。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进展。一次次的工业革命令生产力飞跃,直接推动社会变革,历史发展。一次次小小的发现,终究汇成江河,一举震惊世界。可以说,若无科学的进步,人类仍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追求着最基本的生存与温饱。对应人文精神的关注现世,科学的目光落在了未来。因而科学探索是一个过程,无法预知,但它的作用却不能被否定。

    而无论科学怎样改变世界,人文如何丰富精神,我们的追求从未改变,那就是幸福的生活。

    幸福生活是我们向往的,把它说成是我们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也不为过。无论是尤肯达修女关注当下的人文情怀,还是施图林格博士表达的关注未来的科学精神,其最终目的都是反馈于生活,造福于生活。

    可以说,人文与科学殊途同归。

    因为生活就是一切。只有生活才是一切。

    那么生活需要什么?生存与温饱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曾经人类为之奋斗的动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我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早已不是简单的温饱可以满足的了。房子、汽车、手机等等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对生活的要求。这需要科学的力量,也只有科学的进步才能满足人类不断生长的欲求。可以看出,科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精神更是尤为关键。

    但同时,一些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世界上仍有许多人无法满足温饱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于那缥缈的科学研究是不是不够合理?为何不更加关注当下,关注弱势的群体?

    这是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矛盾的体现?

    事实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本来就是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我们所学哲学里所谓的唯物辩证法也说事物的矛盾是相对的。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前面提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使生活更加美好。当科学取得了进步,也能促进人文事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多少人是直接或间接地被这小玩意儿拯救的呢?而你每一笔资助他人的善款,是否也能打造出未来的科学家呢?

    我想既然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都有利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那么与其说是人文与科学的矛盾,不如说是当下与未来的矛盾。

    我们曾提出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为了调和当下与未来的矛盾。是关注当下,还是展望未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减缓一点发展的速度,留下一片碧蓝的天空?我们是应该帮助更多贫苦的人民,还是应该大力促进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行?我未能解出答案。这也是一个需要每一个人都深思的问题。

    由此可见,人文、科学都是服务于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他们存在矛盾,又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元素的缺失都会令生活黯然失色。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人文情怀丰富精神世界,用一颗真诚的心、善良的心去观察世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同时也要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收获物质生活的富足,眼光时刻望向未来的世界。也不能忘记时刻思考,因为没有真理或者答案是绝对的,只有时常思考,才能走出正确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服务生活。

     

  • 《扮戏的丑恶姿态》
  • 中国反动剥削者及其走卒们(所谓“阔人”、“上等人”、“正人君子”之类),惯于提倡各种反动的复‘古思想和守旧精神,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守这些,他们只不过是拿这些作为欺骗和禁锢民众的符咒。鲁迅揭穿了这种虚伪的鬼把戏:“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正是中国的“做戏的虚无党”的卑劣特点之一。

    他们自觉地用扮戏的丑恶姿态来欺骗群众,遮掩自己的卑鄙醒艇。但是因为民众被麻醉太久了,不容易看穿他们的虚伪,于是被他们所利用的“传统的权威”压迫得不见天日。撕破他们的伪装和假面,打翻那蒙蔽大众耳目的畴统的权威”,这正是一切民主主义者最重要的启蒙任务,鲁迅正是最果敢地执行这任务的殊勋者。鲁迅正确估计了封建意识形态对于人民的危害作用,但他深信反动统治者要依靠野蛮的精神统治来维持自己的剥削制度与压迫权力,是决不可能的,理由是,他们“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这正是一切反动统治者不能补救的遗憾。正因为人民大众不尽是自甘居于奴隶地位的,所以“阔人的天下一时总难得太平。”鲁迅对中国人民并不绝望;他热烈地相信凭着人民大众自己的“猛志”与“实力”,是一定可以冲决统治者所设的天罗地网,颠覆“阔人的天下”的。“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自觉的人民大众“总是踏了这些铁茨黎向前进”。大人老爷要想熄灭那燃烧在大众头脑中的反叛思想,岂非枉费心机吗?但鲁迅认为黑暗的逆流阻力太多,唤起民众的觉醒和敌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进步分子有系统地坚忍地进行艰巨的改革事业。

    他说:读史,就愈一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所说的国民性的改革,就是在粉碎反动统治者的精神牢狱的战斗中,创建民众自己的意识形态,来代替腐败社会的“精神文明”,这是一个艰巨的启蒙事业。当时他认为依靠中国的固有文化,决不能执行这种事业,因此只有输入西洋文化的血液,才能疗救中国民族的精神败血病。

    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夜,就曾指陈:“国民精神之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 《火炬计划》
  •     面对世界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兴起,我国提出了“863计划”和“火炬计划”。"863计划”的全称是“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纲要”,因为是1986年3月份提出来的,又称“863计划”。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发展计划,主要是跟踪世界高技术研究,并选择一些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领域,力争突破。“火炬计划”则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计划。 先是在1983年10月,中央指出当今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当时,国内的上百名高级智囊人物被组织起来,研究世界新技术革命与我们的对策。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由此,制定了包括发展高技术及传统工业技术进步在内的8项对策,确定了我国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方针和战略。 “火炬计划”的设想当时已经提出,它同“星火计划”一起,双管齐下。总题目是依靠科技,振兴中华经济。一方面,让科学技术深人农村,发展乡镇工业,这是“星火计划”的任务。另一方面,在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建立高技术、新技术产业,这是“火炬计划”的任务。“星火计划”于1985年正式提出,并目‘开展得比较顺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火炬计划”却没有出台。 然而,科学家们对于推迟发展高技术的利、害看得比较清楚。他们觉得,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出发,无论如何要发展高技术,“有一点与没有一点大不一样”。于是,1986年3月. 王大}tT、王淦昌、陈芳允、杨嘉挥等几位科学家联名给邓小平写,建议发展高技术。这就引出了一段国务院组织200多位科学家,共同制定一个代号为“863”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纲要”的历史。 "863计划”从1987年开始实施。这个计划根据我国的 经济实力,组织少量精干的科技队伍,选择某些对国民经济建 设可能发生重大影响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力争有所 牢砒_我们冼择了牛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

  • 《古代小说戏曲的后花园情结及其意蕴》
  •     众所周知,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东方式的哲学观对文学的创作及其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其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以孔孟为渊蔽的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共同组成影响古代作家创作的核心因素。在这种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和模式化的特征。作为这种特征的载体,各种模式和类型又各自包含着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内涵和意蕴。这其中固然有刘彦和所谓“世情”、“时序”的反映,例如唐朝之诗,宋朝之词,元朝之曲,秦汉之文,明清之小说。也有古代知识分子固有审美意趣的积习沉淀。例如采菊东篱,才子佳人,但无论前者抑或后者,均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及内在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众多模式中,其源远流长,作品众多而受到文学批评家的搭配以视。事实上。这佳人种批评自明、清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顶峰时期便已出现了。小说巨匠曹芹曾在他的《红楼梦》里借贾母之口对“才子佳人”这一模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说他们那男的必定是个才高八斗的穷秀才,那女的则是知书达礼的千金,偶尔相见,却将家教宗法抛诸脑后,便去跟人私奔。同到后来,那男的却又必定高中状元,一家团圆。曹雪芹在非议这一模式的同时,也对这类小说的作者及其创作心态、动机表示怀疑。今人于天池先生也曾指出这一模式“无非是‘私订终身后园,多情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这样的千篇一律的故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多得不胜枚举而又“千篇一律”的作品里,无论其时代背景如何变幻,是太平盛世,抑或是国破家亡;又无论其人物如何变易,是张君瑞和崔莺莺(《西厢记》,抑或是铁中玉和水冰心(《好述传》);更无论其情节铺排得怎样巧妙离奇,在绝大多数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戏曲小说里,其情节的敷演均与后花园这一场景有重大关系。陈世英中秋之夜于后花园抚琴,“感动娄宿”救了月中桂花仙子一难,以至引出一段人神之间的“宿缘仙契”(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韩飞卿九龙池上初见柳眉儿,勾动“春心之意”,方才有后花园的一场好戏,又因有后花园的一场好戏才成就这一段姻缘(乔孟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裴少俊亦是于后花园中认识他那“一个好姐姐”李千金,“后花园权做武陵溪”,“成就了墙头马上”,并于后花园内金屋藏娇,一住经年(白朴(《裴少墙头马上杂剧》)。至于张君瑞之跳墙会莺莺,杜丽娘之春睡梦柳生,更与“花园”密不可分。尤其是《杜丽娘慕色还魂》一剧,杜丽娘因后花园而触动春心,又因后花园而与柳梦梅梦中相会,死后葬于后花园中,最终又在后花园中还魂与柳生相聚,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部展示汤显祖“生可以死,死可以生”情至论的著名杂剧里,后花园这一意象无论在作品结构、情节、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

        显而易见,作为在“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戏曲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后花园不仅是“才子佳人”模式的重要一环,而且逐渐衍生,抽离“才子佳人”的主旨园囿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和审美愈趣的文学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后花园”情结。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后花园情结的典型反映,而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后花园情结的最集中表现。几乎整部中国封建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都在大观园这个古代封建文化的最大后花园里上演。

        正如“才子佳人”模式揭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某些思想和审美倾向一样,后花园情结同样包涵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后花园情结进行深人的考察和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文学和美学的价值。

        日本环境心理学家相马一郎和佐古顺彦在具论著中指出“人从物理的环境中选择息,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了心理学的环境。一人的行为取决心理学的环境为什么能够从物理环境中作为一种刺激而被人类选择,和怎样被人类判断和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作为作品主题表达的关键和情节的主要依托,后花园这一场景(意象)具有迥异于一般场景(意象)的物理环境特征及心理学环境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后花园的地理位置、景观特点,以及情节特点等方面。

        中国园林艺术历来发达,是世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自上古黄帝的“囿”“圃”至汉代之“苑”,自魏文帝曹的芳林园至清代圆明园,诸如此类,多不胜数,皇家园林以其规模宏大,占地广阔,故一般处于郊外,相对独立。如秦始皇筑秦宫,跨渭水南北,“覆压三百余里,隔天离日”。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谓之日“郊园”。至于私家园林,大者不过数里,如大观园,从荣府“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小者仅只一亩半亩。故而私人园林多紧依房舍住宅,而且多位于主厅正堂之后,因此有“后花园”之称,本文所指,亦就此类私家园林而言。陈从周先生称为“宅园”。

        后花园不仅藏于正堂之后,而且往往与书房,客舍等相连,而在作品中,书房客舍正是落拓秀才的主要活动场所。《西厢记》中,崔夫人一家于普救寺“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而崔莺莺每晚于花园内烧香,不过“开了角门儿,将香桌出来”,两者显是紧密相连,不过一墙之隔。张生亦考察研究过“这个花园和俺寺中合着”,在先住处时,“也不要香攒厨,枯木堂。远着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正是为以后“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跳墙赴期伏下一着棋子。白仁甫《墙头马上》,裴少俊将李千金洛阳带回家中,“只在后花园中隐藏”他自己则“每日只在后花园中看书”,如是者七年,居然没有给父母发觉。究其原因,除了仆人隐瞒外,还须归功于后花园地利之便。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陈世英上朝取应,寄居叔父洛阳陈太守府中,在书房中安下,“温习经史”,而“元来书房就在后花园里面。花木清幽,颇堪居止”。正因此,陈世英温习之余,方有夜吟之兴,弹琴之心。引得桂花仙子有私凡之心。

        很显然,在作品中,后花园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点为作品人特提供了优越而合理的活动场所,并在很大程度上使情节的顺畅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作品中其他场景所欠缺的。

        不仅如此,基于后花园大多位于正厅主堂之后的位置特点,所以相对于封建家庭内的其他场景,后花园显得比较安全。众所周知,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历来是受束缚的,至明清二代,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推行,禁锢更严。《明史》所收的节妇、烈女传比《元史》以上的任何一代至少要多出四倍以上。《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上学略迟,就被腐播陈最良数落教训:“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盟、漱、栉、笋,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就连《西厢记》中红娘这样一个小小丫环,也会以“男女授受不亲”“非礼勿视,非勿听,非礼勿言,勿动”等“先王之道,周公之”责斥张生莺莺因偶出闺门,则被夫人责之“岂不自耻”。可见,在封建社会,未婚女子少年几乎没有可能在酒馆茶市等公共场所发展情,就算在私第的厅堂之上,亦难若登天,因为这些场所景是封建道德势力强大之处,相对而言,深藏于厅堂之后的后花园则相当“安全”。在这个宽阔的游玩之所,代表礼教尊严的父母长辈一般在宴客赏花时才偶尔一到,要比厅堂清静得多。可以说,后花园相对安全这一特征为作品情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充分条件。“欲望要求外界最大限度地提供出满足其欲望的机会”。在当时而言,后花园无疑是绝好的这样一个机会。

        后花园在物理环境上的另一特征是景致优美。花园本就为游赏玩乐之所,故园中亭台楼阁,木花,莫不精心安排,以期有图画之美。试看以下数例: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后花园环境对作品氛围的渲染以及对作品主人公的默化和启迪。

        在后花园情结中,人借助于园这一场所进行活动,在另一方面,园又以其独特的内涵左右着人的思想及行为。如果说,后花园的位置和较为“安全”的特征为自由情感的发生提供了客观环境的话,那么后花园的优美景致,树木花草则是这种情感的催化剂。在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的传统自然观里,万物的兴衰枯荣均具有浓重的人格化色彩,而在秀才小姐眼中,作为自然替身的园林景色无疑是这种人格化自然观的一种具体展现。后花园里的花开花落,月缺月圆,燕子成双,蝶儿作对,不可避免地给予他(她)善感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憾,鼓励和引导他们追求自然、健康的爱情。《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内陈世英寄居叔父后花园内,本拟温习经史,却见“金风浙浙,玉露冷冷。银河耿耿,浩月澄澄”,感慨“是好一片蟾光,着小生对此佳景,怎好便去就寝”于是吟诗弹琴,引出一段风流公案。《西厢记》崔夫人食言,将张生与莺莺“兄妹排连”,莺莺月夜园中见:“云敛睛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而生出“离恨千瑞,闲愁万种”,“他做了个影儿里的情郎,了个画儿里的爱宠。”悲叹:“月儿,你团圆啊,咱却怎生?”这是典型的“以我观物”,物化人情。至于《牡丹亭》里,后花园自然景物的渲染,启迪作用达到了极致。杜丽娘之由生而死,死而复生,全在于倾慕柳梦梅;而得见柳生,又在于后花园春梦;之所以有春梦,又在于偶见后花园“蛇紫焉红”,春光烂漫而勾动春心,引出一段思绪:“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_后皆得成秦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笋,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在这里,后花园的景物直接引导、启迪主人公向往自由爱情,追幸福的健康情感,并在情节的推移中催促这种思想情感的发展和成长。在整部作品中,后花园的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场景,而是上升为自由和爱情的启蒙者。

        张世君教授在论及《红楼梦》的庭园意趣时曾指出,作品的主旨是表现“静态美”并归纳为“庭静”,“景静”,“人静”。其中庭静指家庭之平静,景静指景物之优美,人静指人物之温文。我们在这里套用,改装一下,用以概括后花园这一意象的环境特征:园静,指后花园之位置静僻;景静指景物之优美。后花园的这些环境特征至为重要,因为“人从物理的环境中选择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了心理学的环境;人形成心理学的环境是通过感觉器官和大脑的作用来实现的”,而“地理环境又以人的经验作为媒介,为人们提供出心理学环境,行为环境,而人的行为发生下行为环境之中”。显然,后花园的各种地理环境特征在与人物的经验,修养等各方面的认识进行分析,融合后,形成了和谐、协调的心理学环境,引导人物的行为,而最终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后花园情结。

        前面曾经提到过,在后花园作品里,后花园是故事情节的依托,这是后花园情结的基本情节特点。当然,这里的所谓依托乃是指其在作品情节中的份量而言,因为在不同的作品里,关于后花园的场景描述多寡悬殊,相差甚远。多者如《牡丹亭》,《惊梦》一出几乎全写后花园,至于《红楼梦》自十七回大观园筑成,元妃省亲之后,绝大多数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大观园中,多达数十回。少者如(李太白匹配金钱记),写韩飞卿为寻柳眉儿误人王府后花园,不过短短数行文字。但是,长者固然在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短者亦往往是情节的纽带,衔接的关键。假若韩飞卿没有误人后花园,自然不会有后来的误会和喜事;陈世英不于后花园弹琴,则桂花仙子如何有“私凡”之心?在众多作品中,《红楼梦》是体现后花园情节特征的典型。在小说中,大观园的空间布局是对应小说故事情节的坐标系,成为情节依托的载体和连接情节的媒介,小说的故事情节推进几乎一一对应于园内的亭台楼阁,既互相独立,又各自联系,组成作品完整的情节网络。

        由于深受后花园环境特征的影响,后花园式的故事情节呈现出另一个特征:情节的理想化和浪漫化。在大多数的后花园作品里,作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情节,简化内容,凸出理想,淡化困难。以至在这类以宜传自由爱情为主的作品里,作为障碍的封建家长等人物的形象显得单薄无力,而这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显然并不相符。此外,大团圆的结局也是理想化的典型表现。至于男女主人公的相爱,也具有较浓厚的浪漫色彩,不论是张君瑞与莺莺,还是裴少俊与李千金,还是韩飞卿与柳眉儿,几乎无一例外,全是一见钟情,刻骨铭心。浪漫化的特征还表现在一些作品的神鬼情节上,《牡丹亭》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杜丽娘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充满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

        后花园的环境特征和情节特征互相联系,互为依存,共同组成了后花园情结的外部表征,考察和研究这些表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人把握后花园情结的深层意蕴。

  • 《《新论》的特殊性》
  •     《新论》是从作品的实际出发,把《红楼梦》及其创作过程,作为经过典型概括的文艺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特别是由于作者对文艺学的基本理论较为熟悉,兼以对历史和行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因此,他不是孤立地研究《红楼梦》中一个一个的具体间题,而是把它们放在时代的三棱镜下,和当时的社会思潮联系起来,既把握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能结合曹雪芹的独特的经历,看到它们中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新论》有关《红楼梦》创作的三个“特殊性”的论断,就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感。对前人的和对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新论》的作者也是尊重的,他不轻视考证,但却力求把考证和阐发《红楼梦》的思想意义结合起来。那怕象《论(红楼梦>早期抄本的回前诗和回末诗对》这样的题目,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单纯的文字考订工作,而是善于从那些诗句的用事用典中,区分不同的作者,理出曹雪芹的思想脉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第三,《新论》的写作持续了十八年,自然和十年动乱的阻隔有关,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谨的。据我所知,梦溪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很注重资料的搜集和考证。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研究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新论》中不少文章,完成资料的准备工作写开始写作,时间上往往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这都说明了作者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而《新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也正是在充分占有资料并多方面地参合印证和融会贯通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的,是有关作者的《红学三十年》。这篇文章目前在文艺界的部分同志中间引起了争论。我以为,不同意见的争鸣是好事。而且只有开展争鸣,才能把红学研究引向深人。但是,实事求是地看,在《新论》的十七篇文章中,《红学三十年》确是一篇力作。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看作“红学”研究的简史,作者广泛涉猎了二百年来评论《红楼梦》的各种派别的著作和观点,并做了言简意核的概括,评价得当,力避过去的那种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而是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各种红学派别产生的背景,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成就和局限,尽量给以科学的、公正的评价。对新旧红学,以及“四人帮”统治时期受到干扰和破坏的红学研究,都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的态度,并注意从学术思潮发展的角度总结经验教训。这种摆脱了偏狭的研究和探讨,也是《新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我想,作者的努力,自会得到学术界的公允评价。

        我和梦溪同志相识,是他的《探春新论》刚刚发表的时候,那大概是一九六三年的夏秋之交,当时他还在大学就读。岁月匆匆,转瞬间已过去十八年了。梦溪同志的学术研究的兴趣是很广泛的,史、论,作家、作品,都有涉猎。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他在本书《自序》中淡到:“现在新的领域的另一个项目正在强烈地吸引着我”,因而,他对《红楼梦》研究“准备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希望,这也还只是“暂时”吧。正如他自己所说:“红学研究的天地是极为广阔的,有许多未知领域,尚需有志于此的朋友们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今天的红学研究又的确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那么,《新论》作者在从事新的项目的研究的同时,何妨仍同红学界的同志们一起,共同探索那翻未知领域”呢?作为本书的最早的读者之一,寄有厚望焉!是为跋。

  • 《历史新时期》
  •     《赤橙黄绿育篮紫》,这小说题名的禽念及其丰富的内朴实.也就是作者对色彩斑斓 的现实生活的诗的概括。可见,对一个熟悉生活的作家,短暂的迷惘和徘徊,可能是虚假 的枯竭,但如果作者不能对生活与性格进行深人的开拓和探求,走轻车熟路,也难于便每 一篇作品都出现“这一个”。蒋子龙的一些成功之作,特别是标志着所谓“开拓者”家族 发展序列的霍大道、乔光朴、车篷宽以至解净的生活与形象,虽反映了“四化”建设者激 情浩荡的伟大气魄,但它们却又内蕴着各自不同的个性生命。如蒋于龙自己所说:“力求 一篇作品一个样儿分,以使生活的矿藏变成多样化的产品。然而,对于每一个在发展道路 上努力探求的作家,这又毕竟是必须不断为之奋斗的理想。蒋子龙作品里的多数人物,也 包括某些主要的人物形象,虽富于生活气息,并具有一定的.概括意义,却并非都巳达到 不可重复的“这一个”。较早的 《进攻的性格》里的朱石,如果也算做“开拓者”·家 族的一员,那就只能算做一种生活气质的胚胎,还缺乏形:象和性格的丰满与鲜明。即使 是霍大道,也巳在《机电局长一天》里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在《乔厂长上任记》里,作 者虽努力想从知人善任的领导才干等方面,给这位老局长性格作另一些侧面的补充,以新 读者的耳目,但霍大道J探印在人们脑际的,仍是那机电局长奋战的一昼夜。至子那位使 “开拓者”家族出现集聚中心的某省工业书记车篷宽,也是未来管理机械工业的副部长, 在领导岗位上、改革热潮、中,被写得很有勇气和胆识。老骥伏杨,志在千里,在他的形 象里,闪耀着老一代为“四化”献身的精神光芒。他作风,朴实,行为豁达,又不讲情面 ,他既敢于大刀阔斧地破除除;规陋浴,撤换思想化、不称职的千部,那怕是自己的直系 ·亲属,又敢于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车篷宽的形象里,的确可 以说是集中了朱石(《进攻的性格》)的朴实和克己、应丰(《狼酒》)的忠诚与刚直、高盛 五(《人事厂长》》的千练和无私这些属于“开拓者”家族共同具有的精神品质。但是, 作为“开拓者”的“这一个,它留给人们的印象,却并不一定比那几个用笔不多的人物个 性鲜明,更不及霍大道、乔光朴那样的性格突出与丰满,也缺乏他们在读者心灵中造成的 那种精神冲击的力量。

        蒋子龙在《小说的灵魂何在》一文里曾说到他近年来的创作,“是围绕着‘权’字在 做文章.‘权’带来许多其他问题,围绕着‘权’许多人的灵魂变得赤裸裸的。找到了这 个角度,我就写了一批作品,有人称之为开拓者系列。我很愿意将这系列完成。我认为当 代人的命运,特别是工业战线,是与权力、职务、升降绞在一起的。因此,我取这样一个 角度看人。”

       作者如此观察和把握我国历史新时期生活矛盾的特点,应该说是捕捉到了目前开拓“ 四化”新局面的现实的脉搏。因为在这交替的时代,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工业管理体制的 改革,都改革者的开拓,而他们之能否发挥“开拓”作用,又确实和“权力”佼关,即 使是坚持改革的掌权者,要贯彻改革的愈图和措施,也还是要不屈不挠地冲破形形色色的 阻力,才能有所作为。稍一示弱,或许还要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有暂时 的失败。恰如《悲剧比没有剧好》的主人公之一的呼从简所说:“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依 靠一个好的沐制,一套好的制度,一个单位能否振兴,很大程度取决于那个单位的掌权者 。”我们党所以如此重视各级领导班子的调整,不也正是为了适应现阶段的客观吗?蒋子 龙这种对现实的卓识渗透在他的几部著名的中短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