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影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8 15:18:54
  • 《祖国,我为你拍照作文》
  • 我喜欢拍照,喜欢让影像随同记忆一起镌刻于光影中。但为你拍摄照片却让我慎重又惶恐。祖国,我亲爱的母亲,目之所及皆是你,但我该怎样构图,用怎样的景深,色调又应该怎样安排,才能凸显你的美呢?

    光观察不够,你得去感受你所拍摄的对象。——安德烈·柯特兹

    摄影的第一站,我选择了父亲成长的那片土地——湖南常德的那个小乡村。

    黄昏,站在奶奶家的门口,向大堤环绕筑成的极具本地特点的垸中望去,即将收割完毕的田野里,一台小型收割机来回穿梭,进行着收尾的工作。大堤另一边的小河里,鸭子拍打着灰黑色的翅膀轻快地游过,大巴掌似的大杨树叶子随风落下,随着河水向前流去。

    “走,砍甘蔗去!”爸爸一手牵着弟弟,一手拉过我,向甘蔗地走去。走在田埂上,看着地里劳作的人们,我想:虽然已是十月的天气,但秋老虎的余威仍在,他们应该觉得很辛苦吧!“哎,这不是某某家的崽吗?回来了啊!”其中的几位抬起头,热情地跟爸爸打着招呼,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额头上还有着细细的汗珠,但眼睛里却闪着光采。

    “伯,这时候怎么还在做事啊?辛苦啊!”爸爸跟其中一位打着招呼,“哈哈,不辛苦,闲着也是闲着,我家小崽明天要带着老婆儿子回来,我提前把这点活干完,顺便砍点甘蔗给孙子吃去!”他爽朗的笑声仿佛有种感染力,周围几个劳作的乡亲也跟着笑起来。看着这景象,我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将他们的笑脸定格,前实后虚,偏黄色调,咔嚓!

    祖国,我为你拍下了第一张照片,我观察着费孝通先生笔下代表着“中国社会基层”的乡下的人们,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心底的满足与幸福,他们因为你创设的和平、富足的环境而生活美满,内心幸福。

    摄影师必须是照片的一部分。——阿诺德·纽蔓

    摄影的另一站,我选择了我生长的地方——长沙。

    “童心追梦跟党走,红船扬帆歌百年”,2021年,我亲爱的母校——师大附小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在橘子洲头的系列活动。今日独立于寒秋,看湘江北去,再忆当时的场景,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1925年的那个秋天,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就是面对湘江上和眼前一般的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

    我端起相机,镜头里,远处的岳麓山在阳光的映照下,被染上了一层金黄,鸟儿掠过长空,鱼儿翔于浅底。刹那间,百年前的画面与今日交叠在一起,我正准备按下快门,耳边传来一群年轻的声音:“我已经想好了,毕业后去西部支教!”我转过头去,正对上一双清亮的眸子,是一个大哥哥,他正将手搭在同伴的肩上,述说着。阳光又一次落在这年轻的脸上,也许是因为光,又或许是因为他谈到理想时那灵动的眉眼,他略圆的脸庞似乎变得棱角分明起来。我的相机对准了眼前的大哥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恍惚间,蓝天白云下百余师生齐诵的声音也似乎再次萦绕耳畔,我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起,正好成了大哥哥照片中的前景,我也成为了这画面的一部分。

    祖国,这是我为你拍摄的又一张照片。在革命先贤精神的引领下,在闪耀着青春理想的支教大学生的感召下,我这个小小的初中生也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亲爱的祖国,作为祖国的未来,我必将踔厉奋发,不负韶华。

    亲爱的祖国,我为你拍照!此刻的我终于明白,构图、景深都只是技巧,重要的是我在这光影流转中感受到的你的荣光、你的富饶,与其说这是我为你拍照,不如说这是小小少年深刻体会国之强大的精神之旅。伟大的祖国在我心中,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心之所向,皆为盛世!

    (指导老师:刘艳)

  • 《当留个影像变得如此容易》
  • 婚纱摄影搞活动,给70岁以上的老年人补拍婚纱照,艺术照,母亲着实赶上潮流,拍下了几张艺术照,挂在客厅里。

    这月初婆婆80大寿,大妹夫号召兄弟姐妹搜集一下老太太的照片做了六本影集,分送给各家。婆婆回来又去老宅找出来影集,说是把公公的照片也制作一下。

    翻着母亲的影集,有张她年轻时烫发的一张照片,小巧玲珑的一寸黑白照片。姐还记得她烫完发去接我,我呆若木鸡地看了她半天,然后嘴里嘟囔着“是妈妈”才跟她走,和我1998年烫完麦穗头去接我的孩子一样,也是看我半天才确定“是妈妈”,才跟我走。

    我逗老太太开心:上次和老威一起去理发,有一顾客说他习惯找老国营理发店的老张头理,老张走了他又找老王理,老王也走了,他就来这了。理发店老板不乐意听了:你那头还没人敢给你理的吧,理个死了理个死了。这顾客真是不会说话,把我们笑得肚子痛,妈妈也乐了。

    现在先生的理发归我包圆了,他的头发半个来月,二十来天就得理一次,一次十块,他就网购个推子,说让我帮他理,我说理坏了别怪我,他说你理吧,就照你给老爷子理的手艺就行,完了还真成功了,不丑气。

    父亲戎马半生。

    我喜欢他在部队时着厚厚的军大衣的照片,帅气极了。军大衣在军营范畴内专指军队发的棉大衣,长久以来都是最时尚的服装。哥总是很羡慕,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穿,因为部队有规定,只能军人有资格穿。我四年级时转到龙沙小学第一次开的家长会,班上有位同学的妈妈是警察,一身白色制服闪亮登场。我父亲是一身绿色军装低调亮相,当时班上就炸锅了,我和同学着实虚荣了一把。

    我也喜欢看我们的全家福,因为每一张姐都是嘟噜个脸,因为她在和我争怀,争母亲的怀抱,而母亲每张都是把我抱在怀里,她站在边边上小脸紧绷。父亲总是着军装,一脸正气,英姿飒爽。那年代也就没有多少布做衣服,母亲则穿着很难看的肥大的衣衫。尽管我们都是穿的粗布衣服,我捡的姐淘汰下的还打的有补丁的破衣服,可是我每张都是笑得特灿烂。

    我还喜欢的一张,母亲坐于中间,我和姐分别站在她身后两边。当时我十岁,母亲破天荒地给我做件新裙子。姐穿的是牡丹花的面料裙子,我穿的是蓝底白圆点的面料的裙子,一直到现在,我依然钟情于点点衣饰,大概就缘于此吧。好像以后我就没咋捡过姐淘汰下的衣服了,也是缘于我已经和姐差不多高了,而且我比她块头大,已经穿不了她丢下的衣服了,母亲每次置衣作衫都是我们姐妹同时的。当时小不懂事,大了回想哪家不是紧着大的穿,小的捡大的丢下的,那时物质如此,啥都凭票,每家的日子也都大差不差的,富的也富不到哪儿去。小时候家里的冰箱电视洗衣机,坏了还会修几修,现在没坏就想换个更好更大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想回到过去一大家子一台电视造成的争台局面,再也不会有了。还有夏季到来了,一个西瓜父母切好,平均每个孩子几牙分好的局面也没有了,大西瓜切一半,吃不完就扔一半。

    扯远了。

    我更喜欢1984年登上八达岭长城和父亲的合影。11岁从齐齐哈尔归来途经北京转站。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我们需要分道扬镳,妈带他们故宫颐和园,我当时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影响,和爸八达岭十三陵。也从小自卑于我“笨”故我在,考不上什么好大学,怕是没有机会和命运重览皇城根儿。可纵观这后来的35年,以我当年11岁的思维,呵呵呵,幼稚,可笑。

    还有一张父亲1991年做的腰椎间手术,哥在医院伺候,同病房的病号家属临时给哥照的一张,趿拉个拖鞋,叨着个烟头,跟还带稚气的小脸特不相符。人啊,都是在二十多岁时充成熟,真三十来岁可成熟稳重了,再来怀念芳华时的阳光灿烂与激情燃烧。

    老影集记录下岁月,永不褪色,给人以回忆与幸福。

    后来,我们一个个的相继男儿请阁,姑娘出阁的,完了就丢下他们老两口,母亲一句“这一辈子瞎刨朝,啥钱不钱的,啥官不官的,有你们就够了,你们每家都过的好,孩子们都照路数,啥都中了”。听的让人潸然泪下。

    我93年成家后,先生就成了专职摄影师,傻瓜相机,数码相机,再到人手一部手机,有了手机后,他就随处抓拍。再也没有了以前去照相馆,再期待着一周后洗出来。婆婆家当时有部傻瓜相机,就是随便像傻瓜一样噗喳就能照相的那种。我们当时照完相以后把胶卷从照相机里取出来,跑到照相馆,填个单子,隔一段时间去取,胶片也冲好了,照片也都给你拿来了,一个胶卷大概能照36至40来张的样子,一看特高兴,每次都特高兴,今天这种高兴没了,社会太进步了,这也是算是我们个体的精神体会上的损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吧。

  • 《辛亥革命观后感800字》
  •     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11年到1912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100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怎能令人不怆然涕下!

        正如孙中山所说,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尽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少年英雄;电影至最后也落在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下一代人能够过上自由阳光的新生活,这是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能将大时代、大事件归一为小家庭、小悲欢的一部,也是意图用百年前的这宗大事件感化当代人的一种努力。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整部电影的起首,鉴湖女侠秋瑾毅然赴死的过程已经彰显创作者的意图,即想用朴实的生活道理概括那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革命历程。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

        “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她昂起头,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毅然决然走向刑场。沉重的枷锁根本无力使她低头,握紧的双手决不会再向恶势力松拳,黑压压的脚链拖在泥泞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却是义无返顾的。囚链一环扣一环,扣得越紧,封建社会的愚昧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两边站着的老百姓表情个个太过木讷,正如鲁迅那篇《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

        “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捧着与两个儿子的合照,流下两行清泪不染灰尘。张口深深叹息,这是母亲对你们最后的钟爱。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风,吹入你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无惧、无畏,亦无悔。

        欣喜的是,放眼如今,百姓不再如此木讷!中国人民正团结一心,脚踏实地的走在复兴的征途上。世界看得见我们的努力!

        我,是幸福的当代学子,不愁吃穿用度,不愁没书念,不愁没有发展的前途。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地迎风飘扬。我知道,革命前辈们,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在平静祥和的蓝天上爱抚的凝望着我们。我们,必将不辜负战士们的流血牺牲,不辜负父母用劳动汗水的养育,不辜负共产党正确的领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