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报国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9 13:17:25
  • 《国育我,我报国》
  • “爱国”是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也是一个人最高的精神境界。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家孕育了我们每个人,我们内心深处存在着对国家的爱戴与关怀,这是与生俱来的,是永不磨灭的,这样的情感怎能不深厚?

    我们有着爱国之心的同时也应该有着报国之行。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竭尽自己所能去成就伟大的国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和心灵的升华。倘若一个人不爱国,那就更谈不上报国了,这样的人无异于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终难成大器。

    我曾在某网站看到了一段对话,是在一位中国人和外国友人之间展开的。当他们交流到新冠疫情时,外国友人说他们那里的情况十分糟糕,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他看到中国对疫情防治有着不一般的速度和温度时,表示非常的羡慕,对自己国家的情况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叹息。当问其原因时,他说国家每年投放到卫生医疗服务的钱,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流进了官员的口袋,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用到了实处,但这不到百分之十的资金根本无法有效的缓解疫情,所以情况愈加恶劣,最后问他:“你是否讨厌自己的国家?”他回答道:“不,我从不讨厌自己的国家,我只是讨厌统治这个国家的人。”

    看到了这里,我陷入沉思,首先我对这个国家和国家的人民表示深深的同情,同时我十分震撼,纵使国家情况如此危急,可一个人依旧热爱如故,这就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殊情结,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我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国家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条件,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去报效祖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同时也是来自心灵的召唤。

    目前来看,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我国的制造业能力较强,尖端科技领域有待提高。可现如今现代化的科学体系已经较为完善,有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等待我们去解决,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知识。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退缩,而是去正视困难,解决困难,培养一种攻坚克难的品质,一个人如果解决不了,那么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发挥团队的力量,这有助于我们更加直接有效地解决问题。

    都知道读书学习很难,但我们应该坚持,因为我们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走过这条泥泞的路,我们才能在未来成就祖国的辉煌。

    古人云“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我们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提升自己的人文文化素养,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提升了,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才会提升。在闲暇之余,我们可以阅读中外名著,从语言和写作手法中体悟文化之美,我们能以作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感受文化的相似和差异,做到兼容并蓄。我们也应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们的小爱在社会中传递,这样就能塑造出国家的大爱。让报效祖国落实到行动上。

    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了国家的恩惠,我们理当心存感激,人之为人,必须有感恩之心!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将青春与家国联系在一起,让有限的青春绽放出无限的价值。一想到祖国未来的辉煌等待着我们去创造,我们就应该斗志昂扬,奋力前行。

    国育我,我报国!

  • 《爱我中华,立志报国》
  • 我即将步入中学,很意外亲身经历这新冠病毒对全人类的浩劫!更深深地体会到“中国”这一响亮的名词重要地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些歌曲的音符在我心中是那么强烈,那么自豪!

    儿时,爷爷最先教我认识的不是我的名字,而是“中国”二字;姥爷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咱们是中国人,国是大家,家是小家;爸爸教我认识的第一张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妈妈叫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国歌》,当我会读中国、会找五星红旗、会唱国歌时,他们给我竖起大拇指,让我引以为豪。因此,祖国给儿时的我留下的印象是快乐的、是甜蜜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小学,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知道了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每个时代的人们更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句话,在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课文后,懂得了他们有的面对敌人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在革命斗争献出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来之不易。老师还教导我们说:“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我的祖国是勇敢、是坚强的。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从他们身上,更我感受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不畏危险,在生与死的考验中,顽强奋斗,最终赢得了战疫的胜利!这时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是伟大的。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我要以我认真的学习态度,以我拳拳的报国之心,立鸿鹄之志,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努力!

    指导老师:李秋林

  • 《缅济南名士,立报国大志》
  • 追念历史长河,滔滔洒洒,承载的,是傲骨:几代人用坚毅铸造的铮铮铁骨。细雨蒙蒙,轻抚大明湖的寂寞秋萍。波澜不惊,柳绿红。天下第一泉,蜻蜓池上走,戏弄莲头。

    济南名士多,啖得湖上涛与波,饮下湖中暮春韵,泉口一吐便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历下稼轩,声震济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壮志难酬,却心系国家治乱,这难道不是济南人的精魂,中国人的骄傲吗?僵卧孤村,尚思为国,“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心中有国,胸中有民,夜阑卧听,听到的不是风吹雨,而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北固楼上,看到的不是满眼风光,而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逝者如斯,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流年似河,匆匆而过,却仍敢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难道不是济南人的精魂,中国人的骄傲吗?

    济南人是婉约的,婉约中又不乏几分坚强。南宋易安,“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金兵入宋,背井乡离,丈夫病死,命运飘零。她强忍山河破碎,飘絮一般的愁丝肆虐地刮伤她幸福的心。实在忍不住了,就想去双溪乘舟,却又恐双溪舴艋般的小舟,载不动她沉重的心愁,怎能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几觥寒酒道不尽她胸中郁积的块垒,上帝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的悲凉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依旧是坚强的,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苦难的夹缝中存在,珍爱生命,珍重自我,不趋于俗粉胭脂。我爱泉,更爱济南。古木参天,青天碧水,万紫千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我喜欢济南人坚强中的婉约,这是济南魂里不能缺少的部分。

    杜甫有诗云:“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李白来到济南,他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来到济南,他告诉我们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苏轼来到济南,他告诉我们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房玄龄生在济南,成就一代名相;秦琼生在济南,成就一代名将;邹衍生在济南,创立阴阳五行学说;扁鹊生在济南,济世救人,成就一代名医;鲁班生在济南,成就一代名匠……

    先人给我们竖起了精神的丰碑,这是共工也撞不倒的擎天神柱,我们难道不应该紧跟先人的脚步,完成先人的夙愿,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吗?

  • 《同心报国扫除边患》
  •     杀害封建官吏和“忠心报答赵官家”,这本来是互相矛盾的思想,在他们看来,却是统一的。而且这种矛盾而统一的思想,一直贯串在他们的斗争行动里。这和宋江的悲剧思想矛盾—一方面和封建王朝作斗争,一方面又寄希望于皇帝的招安—是相一致的。这种“忠”“义”观念,在水浒英雄的精神面貌里,虽然表现得如此矛盾而复杂,但它却反映了这支农民义军思想的历史真实性和历史局限性。拥护皇帝,反对贪官污吏、土豪恶霸,这正是初期起义的普通农民的思想,这是和小生产者所处的环境的分散性和闭塞性以及保守观念有密切关联的。

        在封建统治下,农民有句俗话,叫做“天高皇帝远”,皇帝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是不了解的。他们身受其害的,是酷吏贪官、土豪恶霸。在他们的心目里,这些酷吏、贪官、土衰、恶霸,并非封建制度的产物,只是个人品质的好坏,而皇帝仍然是好的—“朝廷不明”,乃是“奸臣闭塞”的结果。正是这种“忠”“义”观念的悲剧矛盾,最终把这支农民起义军引上了妥协失败的道路。不过,在分析水浒义军失败结局的时候,也必须看到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民族矛盾,宋江在《满江红》里所唱出的“忠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并非只反映了他个人的思想,实际上也反映了唐末五代以来备受异族蹂躏的人民要求反抗的思想。

        从《水浒》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这种反抗异族侵略的愿望,当然也概括了宋元以来的思想,但它也是符合北宋时期的历史真实性的,尤其是宋徽宗王朝,北宋在辽金异族强邻的打击下,巳经衰弱下去,因此,身受其害的水浒农民义军,有同心报国扫除边患的要求,也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不能由于受招安的结局全部否定它,何况《水浒》作者也并未因此而掩盖受招安的最后悲剧结局。

        水浒这支农民起义军,兼有了妥协、投降和遭到封建统治者残酷镇压的两种结局。既有血的教训,又有血的控诉。这说明了《水浒全传》的作者们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描写了这支起义军的生成、发展、失败的历史—逼上梁山、大聚义、受招安、征方腊、魂聚蓼儿洼的革命的历史悲剧。从艺术形象的真实里,表现出水浒义军的复杂的精神面貌。这就使得《水浒》不仅具有思想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且具有了巨大的历史价值,应该说,这是《水浒全传》的最主要的贡献。

     

  • 《功名难夺报国心》
  •     灯下,翻阅南粤近代的科学史料时,三位科学先驱的名字赫然人目;詹天佑、冯如、谭根。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有卓越成就的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便是其中著名的一位。1903年,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并想争取铁路的修筑权,以进一步控制我国东北。詹天佑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消息一传出,洋工程师们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还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要在那一带修筑铁路,依靠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可谓难如登天。可詹天佑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终于设计出了“人”字形路轨,使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使得帝国主义者对他另眼相看。美国某大学授予詹天佑博士学位;反动军阀给予他高官厚禄。在如此诱惑下,詹天佑爱国主义之心丝毫没有动摇,他对这些利益不屑一顾,坚决拒绝,又肩负起修建川粤汉铁路的重任。

        在20世纪初,同时出现的年轻飞行家冯如和谭根,用自己火红的青春和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祖国的航空史写下了崭新一页。

        冯如少年时代到美国做苦工,后来经刻苦自学,成为机械制造专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激起了他强烈的义愤。他认为要保卫祖国,飞机为“万不可缺之物”01908年,他制成了一架试验飞机。1909年9月,他研制的飞机第一次飞行距离相当于莱特飞机当时飞行距离的3倍,成为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有如此才能,可他“为国家不为功名”。他在科学上获得成就后,洋人以重金聘请他,可是,他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1912年8月,冯如在广州郊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身亡。在弥留之际,他还嘱咐助手;“你们不要为这事故而丧失信心,祖国的航空事业需要你们……”

        与冯如同时代的谭根,出身于童工,可他人穷志不短,在21岁时就制造了水上飞机。就在这一年的万国飞机制造大会上,谭根在菲律宾驾机飞越当地著名的味翁火山,更被公认为“执全世界飞行家之牛耳的人”。

        年轻的谭根成功之后,面对着一条用名誉和金钱铺成的大道,不动声色。他一心一意企望祖国早日富强,立于世界不败之地。

        詹天佑、冯如、谭根,他们不畏艰难,献身于科学,终于登上了科学高峰;他们获得成功后,又赤心报国,不为功名利禄所诱,为世人所景仰。他们向世人宣告;中国人不仅有才能,还很有志气。他们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 《归根报国》
  •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很庆幸结识了著名画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吴冠中教授。他数十年来学中国画、学西画,探索新路,辛勤耕耘,追求生活中的美感。在他的笔下,草木有情,江河有声。北国的早春、南国的烟云、飞流的瀑布、雨后的山村、雪山的杜鹃、江南的小镇...一幅幅祖国山川的秀丽风光,牵动了你对祖国的深情。这位年逾花甲的画家用他的彩笔描绘我们的祖国,是用“扑在土地上,抱着母亲”的心力去创作的。

        吴冠宁教授一九一九年生于江南水乡宜兴的一个农家。四十年代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业师事林风眠和潘天寿。一九四六年考公费赴法国留学。他对我回忆起那段经历说:“抗战以后,我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决心离开被国民党反动派搞得乌烟瘴气的祖国。在绘画艺术上,我又崇尚法国,把它看成是我艺术上的‘舅舅’家。当我踏上西行的海船,心想:我跳出大坑了,远去了,永不归来了。初到异国,我尚感新鲜,但时日一长,觉得即使到了‘舅舅’家,也有时受歧视,不无寄人筒下之感。每当春节和月圆的时候,我就思念棍国,回想起银杳树一下的童年。屈原、鲁迅以及穷乡僻壤中的老母妻儿时来梦中。在国外,我改变了对人生、对绘画的看法。我认为艺术必须在自己的土地里生长出来,为同时同地的人们所了解、珍爱才好。我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教授也鼓励我回到祖国去,扎根在中国艺术的传统中。”

        最近,昊冠中意外地收到一位客居泰国的同乡挚友的来信,信中附了一份三十一年前吴冠中在巴黎写的一封亲笔信的影印件,借以共同回首往事。吴冠中展开影印件给我看,上面写着:“这里的所谓现代艺术顶多装饰了资本主义里的豪家客室,对于苦难灰暗的中国人民岂非嘲笑,家国如此……留学的热梦醒了,我愿回国做一个平凡的人,诚诚恳恳生活,切切实实工作。我深感异国之土不香,异国之花不红,我们非回到祖国去不可……”吴冠中正是在写出那封信后,于一九五0年国庆节前夕回到北京的。

        他说:“我当时住在北京西单的留学生招待所,赶紧脱下西装穿上蓝制服。那时,领导人也穿蓝制服,对我们很亲切,官民平等,我觉得在新中国生活得自在而又愉快。我们还应邀观看了国庆盛大游行。我心潮澎湃,决心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三十年来,我虽然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也有过不愉快和人为的磨难,但是对我当年回国的决定,至今不悔,对我的祖国——母亲的挚爱之情永不泯。”

         吴冠中归国以后,将全部精力化在探讨中、法两国艺术的结合上。由于他扎根于祖国的沃土,因此他的作品,从东方和西方的角度看,近东方;从具象和抽象角度看,立足于具象。前不久,在北京举办了“吴冠中新作展览”。人们见到了象“长城”那样雄伟奔放的大作,又看到如“双燕”那般宁静、简洁的精品。我被一幅题为《根》的画面吸引住了,那盘根错节深扎在祖国大地里的根啊,画家为什么要画它?吴教授告诉我:“隔海的骨肉同胞在寻根,流落异国的亲人要叶落归根。现在有的青年想远走高飞,但我相信他们即使走得很远、很远,还是要归根,会回来报效祖国的。”

        粉碎“四人帮”后,吴冠中焕发了艺术的青春。他一点也不偷闲,带研究生,足迹遍四方,从早到晚,画,画,不停地画。他的丰硕成果见之于报刊,在许多城市展览,还到日本、西德、瑞典及国展出。有位海外朋友因为看到他画的“乐山大佛”之后竟慕名到中国乐山一游。吴冠中常说:“祖国辽阔的大地、壮丽的河山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竭尽全力追求的是用我的艺术来表现祖国的美,倾注我对祖国的深情”。“我探索新路,为的是拿出既为祖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又能为国际朋友所接受的艺术精品来为国争光!”

        同志,如果你见过他的作品,又知道他曾受过巴黎熏风的陶醉,也许会认为他是个留着长发大鬓角,衣着洋气,架子很大的教授吧?其实不然,他为人谦和质朴,有人形容他“天真如儿童,朴素象老农”。记得有一次,我访伺告辞时,他说:“咱们一起走”。随后,他用绳子捆起大型画卷背在背上,跨上自行车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远去了。我目送他的背影,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敬意。啊,祖国——母亲,您那宽厚的胸怀,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您虽没有提供给他们宽敞的住宅、飞快的轿车、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他们热爱您,要用辛勤的劳动装扮您,描绘您,歌唱您,使您越加美丽、富饶,正如敬爱的周总理说过的:生于斯,长于斯,不爱这个国家爱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