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中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04-27 00:38:03
  • 《我最熟悉的人》
  • 要说我最熟悉的人,那肯定是我的大姨。她是位中学老师,长头发,大眼睛,身材高瘦,像个仙女。

    这位仙女最大的魔法就是教我写作文。那天我遇到一个好难的作文题——《甜》。我抓耳挠腮也写不出新意。她就抓抓我的小辫子,问:“依依,在你的生活里,有什么事情像吃了糖果一样快乐啊?”我的脑子里顿时飞出许多事情:追海浪,考满分,做志愿者,和姥姥散步……于是我一一告诉她,她的眼睛弯起来,对我说:“你的生活太甜啦,选一件最甜蜜的事情去写吧。”哦,我恍然大悟:原来甜蜜的不仅仅是糖果啊,还有许许多多幸福的瞬间。

    大姨最大的优点就是坚持,比如健身。她是个重度健身爱好者,跑起步来我都追不上,她每天早晨都跑步,直到膝盖受伤才停下来。现在下班就去瑜伽房,每天一小时,少1秒都不行。看到她一顿两碗饭,我在想如果她不运动,一定是个胖大姨。

    大姨还热爱看书,办公室、车子里到处都是。我有一次去她家,惊奇地发现电视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硕大的书柜,从天花板到地面,一排排都是书。我问:“大姨,你家电视机呢?”她把头埋在书堆里,说:“电视机在抽屉里。”怎么可能呢?电视机那么大,抽屉哪能装得下。我半信半疑地打开抽屉,里面躺着50块钱纸币。我不解地看看她,她调皮地笑道:“电视机被我卖掉了,卖的钱就在你手里呀。”哈哈哈,大姨你可真行。

    除了运动和读书,大姨还有一样也特别能坚持,那就是爱我。她会给我买小礼物,带我出去旅行,她还不厌其烦地辅导我写作业,给我讲古今名人的故事,她总是鼓励我和陌生人交流,不断去尝试各种新奇的事情。她像一个热气球,绚丽又充满能量,带我看更远的地方。这就是我最熟悉的人。

  •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实录》
  • 名师简介

    徐雪华,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第十一届特级教师,益阳市第二批、第三批名教师,湖南省第三届初中青年精英教师高端研修项目培训班学员,现任益阳市赫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

    教学目标

    1.把握游踪,明确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2.学习作者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视角。

    3.感受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体会文字里饱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一滴水经过丽江》是第五单元最后一篇游记,首先,请同学们回顾学习游记的一般方法。

    A:阅读游记作品首先要梳理游踪。

    B:明确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及描写景物的方法。

    C:还要体会作者观景中所抒发的感受,文字里蕴含的情感。

    D:阅读游记作品,我通常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

    师: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二、活动探究

    (一)一滴水的行踪

    师:阅读提示首句写到: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个核心问题:其究竟别具一格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将采用扣段法,我们将紧紧扣住如下两个段落来开展我们的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文章首段与末段,全班齐读。)

    首段: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玉龙雪山顶上。

    末段: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师:以此始,由此终,其间流经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时间词与地名词,梳理游踪。(课件出示活动一内容。)

    活动一:一滴水的行踪

    问题:玉龙雪山顶上——( ? )——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

    A:从玉龙雪山山顶出发,化成水后,经过驿道,流经纳西族村庄,跌入落水洞,沉睡数百年后从黑龙潭冒出,来到四方街前,流入金沙江,奔向大海。

    师:前面介绍得很好,语言流畅。来到四方街前,穿城而过这部分过于笼统,谁再介绍一下。

    B:小水滴来到四方街前,被一架水车扬到高处,跌入玉河,河流一分为三,它选择中河进城,一路欣赏各式店铺,随着浇花妇人的浇花壶投身民居,跳入壶中,顺水流走出古城。

    课件出示:玉龙雪山顶上——驿道——纳西族村庄——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前——水车——玉河——中河——浇花壶——兰花——浇花壶——城外的果园与田地——跃入金沙江,奔向大海

    师:这个问题不难,现在,我要将问题升级,请思考:这一滴水行经丽江途中,时空上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从山顶到落水洞,空间上由高到低,时间上由古至今。

    B:空间上的变化还有从城外到城内又到城外。

    C:时间上由早晨至黄昏,由夜晚到黎明。

    D:空间上不仅由高到低,还有由低到高再到低。因为,从黑龙潭冒出,被水车扬上去,又跌入玉河。

    师:你们看,作者不以人的游踪为线索,而是化身为一滴水来游览丽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A:时间跨度这么多大,行经路程又这么长,文章读来更有吸引力了。

    B:感觉读一则童话故事一般,具有奇幻色彩。

    (二)一滴水的视角

    多媒体出示首段、末段。

    师:文末段两次提到“作为一滴水”,那么,以水的方式流经丽江有何独特的视角呢?

    课件出示:

    1.跳读文章,思考这滴水观景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2.借助语文书P110页“阅读提示”,想想:这滴水一路上欣赏到了哪些不同类别的景观?

    A:2段,俯视山下美景。

    B:10段,远眺古城全貌。

    C:7段,黑龙潭里冒出来,仰视四周,回望玉龙雪山的雄伟壮观。

    D:13段,近距离观赏体验。

    E:城外果园田地里的仰视美丽星空。

    师:收获了哪些不同类别的美景呢?

    A:优美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

    B:感受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C:体验了民居民俗。

    师:回到之前的问题,一滴水的视角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A:观景角度不停变化,可以全方位地展示丽江古城的美。

    B:更好地让我们感受到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

    C:如果从人的视角来写是做不到这点的,我们总不可能上天入地吧。

    (三)一滴水的情怀

    课件出示首段、末段,再次齐读。

    师:试体会“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中“终于”一词的含义。

    A:不容易。

    B:行经路程长,时间跨度大。

    C:境遇很奇妙,你看,一不留神就跌入落水洞睡了几百年。

    D:非常渴望,终于如愿了。

    师:行经路途之远,时间跨度之大,外加各种奇妙境遇,最重要的,是得偿夙愿的激动与幸福。这滴水的各种情感就饱含在作品的文字里。下面,我们就化身一滴水,一起来感受。

    课件出示:

    1.研读课文,自选句、段,赏析写景方法,体会情感。

    2.小组合作、互读互听、以声传情。

    A:课文1--3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轻盈地)落,(缓缓地)流,(好奇地)张望,(大声喧哗着)扑,这些动词写出了水滴不同的形态与情态,也写出了水滴被山下美景所吸引,一路欢歌向下奔流的快乐之情。

    B:我觉得第5段写得很精彩。它具体描绘了落水洞里的寂静、幽深,突出了这趟旅程的奇幻色彩,把水滴的惶然与无奈之情刻画出来了。

    C:第7段,首先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排比的修辞,写“我”从黑龙潭冒出后的所见,之后,又从听觉角度写所闻,那种新鲜与快乐之情充盈文字。

    D:第10段最后两句,前一句排比手法绘景,后一句议论抒发感受,读后,我们会沉醉于这种人文山水和谐共存,相互美丽的意境之中。

    E:14段最后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丽江能让来这儿的人们抛开负重,释放自我。

    F:15段最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掠过月亮比作银匠擦拭银盘,那是一种静谧的享受,那是一种轻柔的爱抚,令人回味无穷。

    师:小水滴怀揣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开启奇幻的生命旅程,一路见证古城的悠久历史,收获令人目眩神迷的美景,体验百姓生活的恬淡,激动、欣喜、幸福之情漫溢字里行间。探究之旅结束,你的探究结论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其别具一格具体表现在:

    A:手法新颖。通篇采用拟人手法,运用第一人称,充满着童真童趣。

    B:构思独特。作者化身为一滴水,通过其奇幻之旅,勾连古今,纵横南北。

    C:写景内容丰富。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浑然一体,展现了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

    D:观景角度多变。可俯视,可远眺,可回望,可近观,可仰视,展现丽江不同情态的美。

    ……

    三、拓展延伸

    师: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阅读又何尝不是一场心灵的旅行。相信你在今天的阅读中充分领略了丽江的美好。请以“丽江之美,美在……”为起句说话。课件出示:

    示例:丽江之美,美在悠远。马蹄嘀嗒,铃声清脆,古老的商队们沿着茶马古道悠然走来;一砖一瓦,一墙一檐,无不诉说着纳西民族独特的民居风采;美丽的银饰,耐人寻味的东巴文字,那是一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经久不衰。

    (学生或酝酿思考,或提笔写作。)

    A:丽江之美,美在多姿多彩。高原上有广阔的草甸,湖潭间有清澈的碧水,森林里有幽静的古道,坪坝上有悠闲的牛羊。

    师:是的,还有江河边劳动的人们,木屋上升起的炊烟,以及清新的空气、流淌的小溪。

    B:丽江之美,美在和谐。依山而建,顺水而居,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字画欣赏,酒吧欢畅,那是古老与现代的和谐。

    C:丽江之美,美在多情。垂柳依依,溪水潺潺,每一块青石,每一条小巷,都是光阴的足迹在寻找;青山悠悠,炊烟袅袅,每一座小桥,每一个庭院,都是温柔的旋律在流淌。

    四、课堂小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正如每个人心中都驻着一位伊人,我们甘愿为之上下求索,我们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丽江梦,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一个静谧恬淡的梦,一个和谐朴质的梦,一个如水般晶莹澄澈的梦!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去逐梦!

    五、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描写丽江的散文两篇,感受其风貌.

  • 《窗外》
  • 窗 外

    广州金山谷中学八年级二班 程星人 指导老师:夏莎

    家乡的冬季是寒冷的,雪花像鹅毛一样缓缓落下,飘遍了整个世界,树木穿上了洁白的衣服,直直的挺立着。——只是树干与树枝绿叶和鲜花不见踪影。在我看来,实有些悲凄。

    一日闲来无事,趴在窗户边闲望,突然望见一支梅花枝趴在我的窗户上,洁白的雪花,覆盖了它的脸庞。使我好似只看见一团雪。那日心情正是郁闷,便生起了恶意,将那枝条一扯。本想将其折断,没想到其枝条不想曲折,便挣脱出来,依旧保持原挺直的模样了。

    白衣被其挣脱时飘散了,梅花终显露出了粉红的原形。其中有花苞骄傲地站在中间,曲卷而柔软的花瓣在周围挺立。底下还有几片小绿叶。借花的庇护而没像大雪屈服它们站在一起,齐心协力。对抗着飘扬的大雪,对抗着生命的轮回。远观夏时在其旁边盛开的玫瑰、牡丹、颜色鲜丽,遭到万人观赏与赞叹。到最后,还不是力尽漂落,与百雪一起飘落至泥土的怀抱,而被天地丢弃了吗?纵有“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何比“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彼时的富贵烟消云散,唯有梅花,才能绽放到最后,才能坚持到最后!一时的富贵何足道呢?只有长久的坚持,才值得拥有、、、、、、

    我看呆了,一时间,思绪万千,不禁感到自己的身体中似有一股激流冲动,失去的信心重新拾起,旧日的勇气重新旧来!一时的胜利算不了什么,只有坚持,咬紧牙关硬撑到最后!郁闷被我忘记了只有勇气和闯劲!一束窗外的梅花鼓励了我,教导了我,启发了我。我也要学习这枝梅花,在雪中,绽放自己的光彩!

  • 《爱我中华,立志报国》
  • 我即将步入中学,很意外亲身经历这新冠病毒对全人类的浩劫!更深深地体会到“中国”这一响亮的名词重要地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些歌曲的音符在我心中是那么强烈,那么自豪!

    儿时,爷爷最先教我认识的不是我的名字,而是“中国”二字;姥爷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咱们是中国人,国是大家,家是小家;爸爸教我认识的第一张图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妈妈叫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国歌》,当我会读中国、会找五星红旗、会唱国歌时,他们给我竖起大拇指,让我引以为豪。因此,祖国给儿时的我留下的印象是快乐的、是甜蜜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进入小学,慢慢学会自己读书,知道了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每个时代的人们更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句话,在学习完《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等课文后,懂得了他们有的面对敌人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胜利,不怕牺牲、顽强斗争,在革命斗争献出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来之不易。老师还教导我们说:“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我的祖国是勇敢、是坚强的。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每当看到电视上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从他们身上,更我感受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不畏危险,在生与死的考验中,顽强奋斗,最终赢得了战疫的胜利!这时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是伟大的。

    使命呼唤担当,梦想照亮未来,我要以我认真的学习态度,以我拳拳的报国之心,立鸿鹄之志,为祖国的未来,发奋努力!

    指导老师:李秋林

  • 《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 在一所中学里,有一个瘦弱的少年。他胆子很小,却拥有证明自己的勇气。他个子不大,心眼可大极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会飞的教室》,看看这个少年最勇敢的一个瞬间。

    这本书是艾利克·卡斯特纳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全书由排演话剧展开,其中《从高空跳下来》这个故事让我很有感触。

    从高空跳下的少年叫邬理,他因为胆子小,总被人欺负,大家不是叫他小矮子就是叫他胆小鬼。但他并不气恼,用宽容和大度对待每一个人。而那次,他实在忍无可忍了——几个男生把他装进垃圾桶,吊在天花板上。

    邬理明白,大家这是在欺负他胆子小个子矮。他不甘受这样的侮辱,从二楼跳了下来,想欺负他的人宣布:我个头是小了点儿,其他的不比你们差!他成功了,对他评头论足的人再也不吭声了!

    邬理根本不懦弱!他只是有些害羞罢了。胆小不是懦弱,不是短板。胆小的人也同样可以出色。平时瞧不上弱者的人,有几个敢证明自己。让别人心服口服?

    是弱者,要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强大。是强者,就更不能欺负别人。

    无论是谁,是农民还是大老板,同样都有自尊心,无论是谁,是瘦小的邬理,还是强壮的马提斯,都同样应该被尊重。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

    指导老师:田娜娜

  • 《赛课随笔|做一棵挺立的树》
  • 做一棵挺立的树

    娄底市第二中学 陈莉

    一棵树,不管环境如何,它的选择只有一个,就是深深扎下自己的根,怀着成为参天大树的梦想,不断伸展自己的枝叶去触碰蓝天。面对风雨,树总是以无言来回答,以成长来回应,用更茁壮的身躯来抵御。

    —题记

    今晚身在常德,一个阶段的工作终于结束,在同伴轻言絮语的甜蜜中梳理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感悟。把这一路的感悟写下,作为对自己的激励,也希望对别人有所启发帮助。

    01、一波三折的赛课

    自走入教师这个行业,对于磨课这件事就一直十分抗拒。因为这种心态,每次磨课总是不太成功。抗拒的原因有二:一是反复磨课实在是件很折磨人的工作。二是对于老师来说,一次又一次的磨课实在是很消耗热情和激情的事。但是因为是赛课,市赛和省赛磨了一堂又一堂,有了点与往常不一样的感受。

    去市里赛课,自己一选定的题是:《宁静与绚烂之美》是《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对照阅读设计。第一次试课并不成功,教研室刘初开主任说容量太大,一课时40分钟肯定上不完。于是建议我上《答谢中书书》。老实说,当时是很抗拒的。一是前一个教学设计我自觉在文本解读上自己觉得是有心得且有特色的探索,比如苏轼与陶弘景两人在人生价值和人生选择的“闲”与“仙”一个对比。我觉得给我一点时间,对设计我还是能拿下来的。二是对于这篇文章,自己一直没有吃透,时间紧张,从换题到重新设计只有4天时间,网上对于这篇文章的资料不够多,文章也平淡,总觉得这篇文章引不起我的情绪,也没什么大的挑战。几次与刘老师的沟通都败下阵来。所有的退路都被斩断,只能背水一战。周五下午搜出了自己能搜到的所有资料,前前后后一百来页,堪比一本小书了。晚上熬夜看完,对作者有了全新的认识,改出了一版设计。第二天把团子小朋友送回奶奶家,又重新改了一版,觉得不尽如人意。重新熬夜把手头所有资料、视频,再看了一遍,改了第三版。周日上午,冒了点新想法,这样停停改改,到周日下午才正式定稿。我想我终究是幸运的,遇上了活跃的学生,课堂进行得也很顺利。虽然有点小小的遗憾,但是还是幸运的获得了去省里参赛的唯一入场券。对于这次比赛,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主任是很有远见的,如果一开始我就听从他的建议,全心全意地准备《答谢中书书》,我觉得那次上课会更加精彩。有时候你想全盘兼顾,往往就会什么两边都不落好。有时候有些弯路是必经之路。有些南墙是必须要撞的,因为只有撞了才会知道真正的疼痛。赛后,刘主任跟我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最大的收获却是只有当机立断,全力以赴,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遗憾的发生。

    去省里参赛更曲折,首先就面临着要换题和重新做教学设计的问题,因为信息传达的不准确,省里的要求是各年级下册,但是当时上面给我的信息却是上册。离正式赛课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时间仓促,可去省里参赛的第一道坎就是选题。这次又再次选择了对照阅读,只是不是两篇文言文,而是两首现代诗。老实说现代诗难上,一是对文本解读的读的把握,解读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诗歌也失去了诗的韵味。二是上得太浅,学生又无法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与美。何况我一向畏惧诗歌教学,在课堂也有意识的回避诵读教学,总觉得无法完全地放开自己。所以选择自己现代诗教学也是希望能借此机会求高人指点突破自己长期以来的瓶颈。前期的设计是艰难的。这两首诗在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实在很少。现代诗可供借鉴的课例也不多。在知网上下载了一百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因为对《长城谣》与《一片槐树叶》的论文实在寥寥,只能下载大量关于这两位诗人的论文、对台湾乡愁诗的相关论文、甚至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同时期台湾代表的乡愁诗人余光中、洛夫、舒兰等诗人的论文。在家整整看了三天。看看、写写、记记。琢磨了第一版教案。周一第一次试课,浑浑噩噩走程序,第二次试课刘老师为我联系了四中的班级,请来了市教科所、教研室、三中、四中的老师替我磨课。这一次磨课,实在是一塌糊涂。因为资料太多太杂,我一直还沉浸在论文对乡愁的深刻解读中无法自拔。现在回想自己一方面无法跳出学术情境,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做教学设计。失败实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最失败的一次也是我数次磨课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在这次评课中,首先是四中的毛金日老师指出可以发挥自身的诵读优势,老实说虽说我虽一直自认我诵读不差,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这方面肯定我,深受鼓舞。然后朱书记提出教师应站在读者的角度读文本。这句话一下就点化了我。我一直站在一个学术研究的角度做教学设计,完全忘记这两首诗的读者只是一群初中生。肖书记则提出了一个更方便可行的思路就是用读引路。后来吃饭的时候,肖书记一再跟我说: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下就有茅塞顿开之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如若面面俱到,可能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吃饭前四中李校长,也是当年我高中的恩师把他这些年在赛课上的经验对我倾囊相授。第一次,我意识到赛课这件事原来并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的事。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回到学校,学校还没有来电,对于课堂很多疑问,自己一时之间也没有梳理清楚。给彭支书打电话,聊了三个多小时,彭支书一语惊醒梦中人。支书问我:“你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呢?”一时之间,我竟然答不上来。作为一堂课,你的教学起点是什么?你的教学终点在哪里?起点与终点之间,学生的收获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修改第二版教学设计。

    周三,去二中磨课。特别感谢二中的教研组长张朝晖老师,我们不过数面之缘,可一见如故。虽然二中也在考试,可是她还是替我联系了班级,还安排了多媒体。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她不断给我出谋划策,给我热情鼓励。二中磨课,比四中好,但仍然是失败的。失败还在于对诗歌分析太多,读得太少,容量太大。二中的老师评课都很中肯,一针见血。刘老师的评课替我打通了一直困扰的地方。就是对照到底对照到何种程度,落在何处最为合适。通过此次磨课,我意识到备课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因为你要先占有大量的资源和资料。可是上课却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因为你要把自己的所思所得中最精华的部分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如此往复,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一直到第七版。每一次磨课都是痛苦的过程,每一次修改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到再重来,从学案,到教学设计,到PPT,常常都是上午试课,下午改设计,晚上或者上完课或者等团子小朋友睡着,再熬夜改学案,做PPT。整整一周都是这样的状态。磨课固然辛苦,但是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思路与框架越来越清晰。我越来越知道我希望的课堂的样子,也越来越知道哪些应该舍弃,为什么要舍弃。如果在备课中我学会的整合资源与信息,那么在做设计与磨课的过程中我学会的是舍弃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不为比有为其实更难。尤其是在有限的40分钟,我要完成两首新诗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对照的情况之下。怎么舍,如何舍就变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到了最后的两次,终于突破了我的最大难关,在规定的四十分钟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最初试课的60分钟到40分钟,对我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与飞跃。最后两天,跟丽毛两个窝在办公室研究、完善课件。我们两个半调子为了诗歌的两段配乐,折腾了大半个上午,感慨英语不好实在是硬伤。但是数次的磨课让我感受到:不在黑暗中煎熬,就不会有迎向光明的机会。最终,我们还是完成了。

    11月18日,常德报到。常德的街道十分的整洁、干净。晚上肖书记短信通知我是第一组六号签。虽然面上平静,可是内心还是很紧张。晚上去见学生,试课件。

    19号赛课,老实说,在会场简直是坐立难安,上完课浑身都是汗,一部分是因为会场的空调,大部分还是因为紧张。严格说起来,这个课并没有达到我心中的理想状态,一是自己本身的紧张,二是几次下来我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教学水平也许还不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这样的高难度课堂。但是冒险也罢,难上也好,最终还是基本完成了任务,拿到了省一等奖。虽然这个一等奖与我自己的要求和预期都还有差距,还没有发挥到最好,但是就像刘主任说的,课堂总是充满遗憾的。只能留待下一次了。

    02、赛后的体会与反思

    教学,积累很重要

    在归程的车上,与丽毛聊天,我们都感慨:“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不觉得,这两年愈发感觉到了积累的重要。语文尤其如此。参加赛课,最大的触动就是如果我们平时也能以这样的态度和用心去对待每一节课,哪怕是每一节公开课,对个人的提升和成长也是十分迅速的。

    赛课,团队很重要

    这大约是我进了省赛的最大的感受了。首先我特别感谢这次赛课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市教科所朱书记,教研室刘主任和朱书记几次下来给我磨课,二中、三中、四中的老师也给我提了许多很珍贵的、受用一生的意见,学校全力支持,王支书深夜十一点还给我打电话跟我聊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语文组的同事给我调班陪我磨课,丽毛童鞋更是一路给我保驾护航。这个荣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与那些兄弟学校比较,他们更成体系。去试课件那天,才发现有许多地方人家来赛课是真正的团队作战,团队中有人专门制作课件,有人专门打磨教学设计,有人专门上课。这倒不是抱怨,只是有些感慨其他地方的这种资源整合共享,协同作战,劲都往一处使的这种状态,实在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上场,心态与自我认知很重要

    上完这节课,张老师跟我说,你如果不选择这样难的课题,课堂会更加精彩。去常德的最后一次磨课,刘老师也说,下次出去赛课不要选择这样难的课题了。当时的初衷固然是想要挑战自己,但现在回头来看,也是存在认知误区的。现在的自己驾驭这样的大难度课堂,其实还不够游刃有余。这种心态说得好听叫敢于挑战,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急躁的表现。这个课最终的不圆满和缺憾也在这里。不是设计不够好,而是我还不够好。我一直都觉得语文的课堂实际上是自我的课堂,同样的设计,不同的人上感受都不一样。上出来的层次和深度都不一样。我们读文本,实际上是在读自己。这种阅读与展示都建立在一个老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体悟的基础之上。我们在表达课文,更在表达自己。我期望将来能有机会让一个更成熟的自己来完整完美的表达这一节课。为了这个目标,我还需更加努力。

    满满的感恩

    一路走来,要感激的人太多,谢谢市教科所肖书记与教研室刘主任、朱书记一路给与的指点与鼓励。尤其是刘主任,不但支持着我的冒险,一路给我指点迷津,每次磨课失败,我特别失落忐忑时,刘老师总是鼓励我。朱书记,每次设计上遇到难题,给他打电话,他总是热心支招,不管我试课多失败,也总是先鼓励我。王支书虽然是教数学的,可是在语文上也很有见地,提出了许多的有新意的设计与解读。彭支书一直是我成长的见证者,二中张老师和廖老师特别热情,在很多方面给我出谋划策,让人觉得心里特别温暖。四中的肖老师和毛老师,特别谢谢你们的鼓励,让我在诵读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我觉得我一直是幸运的,去市里赛课,丹丹雪中送炭给我送来的小蜜蜂,友总连夜替我联系送来了遥控笔。感谢我们语文组的所有同事,尤其是丽毛的一路陪伴。我想感谢那个一直默默努力的自己。走到今天,我努力多少,付出多少,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是一切努力都有意义,都有价值。

    “一颗种子要长成一棵大树,要想长得更高,接受更多光明,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因为深入黑暗的深度才能换来迎向光明的高度。只有一刻不停地伸展自己的高度和广度,才可能领略生命的光辉。” 我喜欢这样的关于树的描述,我期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棵让人仰望的大树,拥有那大树的品格:超然独立,不攀附,不倚靠,在迎向阳光中披洒一身的金光。

    2015年11月23日

    作者补记:

    这是2015年参加完省赛的当晚,在宾馆里敲下的文字,现在再回看5年前的自己,颇觉有几分懵懂和莽撞,很多细节犹在昨日,当年的那份遗憾不甘到今日早已释怀。但是那份对语文教学探索的勇气现在仍觉珍贵,怀念那些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啃教学理论的午后时光,感恩那些搀扶过我的手,也感谢那个一直挑战突破,一直全力以赴的自己。

    2020年6月28日

  • 《另一扇窗》
  • 另一扇窗

    文/ 杨京纽(长沙铁路第一中学C1606 班)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题记

    不知是否还有人记得窗前的男孩和窗外的红玫瑰,一扇窗让他面对雾霭迷蒙的压抑,而另一扇窗如火一般的艳丽美好却让他重拾信心。

    无可否认,环境是极富有感染力的。无论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生机盎然,还是“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的山水画卷,都给人以积极昂扬、愉悦畅快的感受;又或者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渺远孤寂,抑或“春日迟迟,卉木萋萋”的萧瑟黯淡,又怎么不能动人以情呢?

    不同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同的。正如一片郁郁青青的树林和一片枯枝败叶的树林,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而在人情绪激烈的时候,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假如那个小男孩没有父亲引着他到另一扇窗前的话,他也许就要在原来的那扇窗前,嗅着雨水霉湿的味道,永远地迷失在梦境的雾霭之中了。他的眼睛将失去本该拥有的光彩,他的名号也不会被人们所颂扬。是的,我们需要一句“去那边看看”的话语,需要一双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的手。

    希望是不会被断绝的。而打开另一扇窗的手,就是引领我们走向希望的旗帜。正如一块粗糙的大石头,它的南面,面向太阳,细碎的纹路则是岁月的馈赠。它的北面,青苔横生,是蚁兽的乐园。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引领者,带着我们绕到石头的南面,抚摸着它的纹理,告诉我们:这是阳光与岁月赋予它的美好,也是它最漂亮的一面。是呀,美好的事物总是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被人发现,等着睿智的引路人,带我们来感受不同凡响的美,等着它的美去感染更多的失意者、失败者。

    所以,如若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那就去属于你的另一扇窗看看吧——它将带给你惊喜。

    点评

    作者紧紧围绕从材料中解读出的主旨写作:先写环境对人的影响,后阐述引路人的重要性,条清缕晰,用语典雅。

    在前半部分的阐述中,作者从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句入手,将古诗句与自己的感悟巧妙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诠释了环境与人的心境的关系。这样写既彰显了作者的极高的文学素养,又推陈出新、极为简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失为高明的选材之法。

    而在后半部分中,作者承接前文,进一步阐述引路人的重要性。美的风景就在那儿,关键是你要去发现它。作者借用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块石头拥有的两面性)用文学的语言来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发现这些“美”,那就是要去推开另外一扇窗。

    最后,从语言上来讲,作者的文风自然质朴又颇有古典文字的韵味。前部分的古诗引用与后半部分的事例搭配没有一点违和感,可见小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

    小结

    当然,选材的技巧远远不止以上所说的三点。

    比如:我们还可以多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中的热点与风云人物中选择恰当的题材来彰显你的时代感;你也可以独具匠心地对一些反面的材料来加以评析以显示你独到的视角……做到了这些,你也可以平淡从容地面对各种各样的作文题了。

    所以,面对浩瀚如烟的海量题材,只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领悟,我们便能去伪存真,找到真正属于我们作品的“珍珠”,感受于岔路中找到正途、于迷雾中发现光亮的无穷快乐。

  • 《参观黄冈中学》
  • 本报讯(小记者罗轶)8月24日上午,南方+小记者们在黄冈中学新兴学校观摩军训汇演,感受名校氛围。

    活动中,首先小记者们在大操场上观看大哥哥大姐姐们精彩的军训表演,他们个个精神饱满,腰杆挺直,动作有力,整齐划一。接着小记者们跟着老师去会议室进行活动采访。学生代表肖政匡,梁焕婷同学告诉大家做事要坚持。教师代表王升旗老师提出学生要做到读好书,做好人,会生活;陈汉邦老师指出学好数学先要学好语文,再学会等价转换,最后一点要百“练”成钢。校长帅亚成强调了“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然后小记者们参观美丽的校园,在综合楼里看机器人上课,体验VR技术,了解汽车驾驶技术;在学生公寓里,宿舍是干干净净的,床铺是整整齐齐的。最后,小记者们在黄冈中学新兴学校门口合影留念。

    此次参观活动,小记者们感受到了中学校园生活的魅力,激发了对成长的向往和美好期待。

  • 《校园》
  • 我家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校园,叫通海路中学,那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黄色的菊花,红色的玫瑰花,碧绿的香樟树,小小的花坛;也不必说,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总是停落在黄色的菊花上休息,肥胖的蜜蜂总叮在花坛的小花上采蜜,蟋蟀在草丛里轻吟,黄莺在树上歌唱。单是小小的花坛里就有无限趣味。小蛱蝶们在跳舞,小虫子们在捉迷藏。翻开花丛,有时会遇到螳螂,还有蜜蜂,其中也有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就会一把捉住小蜜蜂,把它们的刺拔掉,不让蜇人。男孩子们还会拿来吓女孩子们,我们经常被吓得呱呱叫,有时,胆小的女孩儿还会被吓哇哇大哭,跑去告老师。

    冬天的校园比较无味。雪一下,校园一片白色!堆雪人,打雪仗才能给我们带来乐趣。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我们踩的没了影子,总须积雪用四五天,才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老师不让我们到操场上玩雪,这可怎么办呢?几个男同学就找个借口说:“上厕所去。”结果就跑到操场上去打雪仗,被老师发现后,就要打一次手板,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下子就看到他们在打雪仗。虽然经过一次又一次被打,男同学们还是不长记性,仍然去玩。最后弄得一身湿淋淋的,连鞋子都抬不起来了,因为鞋子里全是雪水,连手套上满是积雪,连头顶上的红色风雪帽,都变成白色的啦!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再也不能校园里玩了,也许是妈妈想让我换一个学校,也许班里的男生太调皮了,也许我要去一个严厉的学校……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通海路中学去玩。再见了,翩翩起舞的蝴蝶们!再见了,肥胖的蜜蜂们!

    小作者简介:任紫怡,12岁,经开区东城小学六年级50班学生。少先队大队部干部;在希望口语之星获得二等奖;在世界舞蹈大赛少儿艺术团体舞一等奖;还荣获第五届湖南省少儿艺术大赛舞蹈项目一等奖。

  • 《有一种自信,是踢出来的》
  • 有一种自信,是踢出来的

    南雅中学初1717 杜浩诚

    指导老师:曾素云

    2014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马拉卡纳球场,万人空巷。

    德国与阿根廷会师世界杯决赛。前90分钟,双方互交白卷,比赛加时到120分钟。

    第113分钟,许尔勒在左路突然加速,连过两人,起球传中,禁区内格策胸部停球,迈上前一步,跟上左脚倒地扫射,球从守门员手指间滑过,应声入网,1:0。

    这球仿佛在马拉卡纳球场投下了一颗炸弹,许久的沉寂在这一刻爆发,球迷站起,欢呼,震耳欲聋。一切在德国队的欢呼与阿根廷队的泪水中尘埃落定,而正是这一刻,热爱足球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种下。

    那夜之后,我便开始跟着班上的足球小将们踢球,一次体育课,我迎来了我的处子秀。本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可以一鸣惊人,哪知却被现实打入万丈深渊。

    第一脚触球很快到来了,当我还在考虑用左脚还是右脚接球时,球却不等我思索,撞在小腿上,弹出半米远,我赶忙上前一步,想用右脚将球踢出,哪知一脚踏在了球上,球一滚,脚一滑,重心不稳,摔倒在地,脚重重的崴在了地上。

    痛苦倒地,久久未能爬起。迎接我的不是关怀与照顾,却是来自对手的冷嘲热讽。

    “就你这怂样还踢球?算了吧!”边说还边把球撩起,秀了几个眼花缭乱的花式动作。周围人的一阵哄笑,或许他说这话并无恶意,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声音刺痛我的神经。困窘中,队友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握着那温暖的手咬牙站起,可下一次摔倒又接踵而至,我一次又一次地咬牙坚持,可嬉笑声也不绝于耳。

    终于,比赛结束了。

    我坐在场边,垂着头,一言不发,任风吹着凌乱的头发,拉拽着我的衣襟,望着依旧传来阵阵余痛的脚腕,我竟红了鼻子,湿了眼眶。球技是强迫不来的,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超过你们的!

    天上余晖照大地,正是男儿练球时!

    放学后,面对空洞洞的球门练习:放稳球,立稳支撑脚,45度角助跑,用脚背内侧抽球,将球射出。射门,捡球,再射......每一次打偏我都会扼腕跺足,而每一次命中都能令我欢呼雀跃;我通过颠球来找球感;练习左脚、右脚脚背正面运球、脚底拉球;对着墙根练习传球,通过结实的墙壁来纠正动作,一脚、两脚到一百脚,两百脚,踢到大汗淋漓,踢到脚跟发软,踢到小腿抽筋,一脚脚地踢在墙上,一次次地鼓励鞭策着自己。

    那时的我小腿总是“万紫千红满是伤。”辛苦的磨练令我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球技已是突飞猛进,足以在班上傲视群雄。

    终于,年级举行足球联赛,我戴上了队长袖标。自信的我已不再畏惧任何对手,在球场上指点江山。球来了,我左脚停下球,见对方防守队员铲上来,一个灵巧的拉球转身,只留下扑空的对手在后面发愣;面对下一个,自信一笑,丝毫不乱,足弓敲个“油炸丸子”,左脚从球上绕过,踩个单车,右脚一拨,哪知他贴得很紧,依旧不屈不挠地跟在身旁,我暗暗心惊,顷刻间,灵光乍现:迈开大腿,故作射门状,他赶忙上前封堵,我心中暗喜,轻轻一扣,只留给他一个望尘莫及的背影。接下来,只剩守门员了,我挪步到他身前,右脚在球前跳起“桑巴舞”,动作扑朔迷离,飘忽不定,趁守门员不知所措之际,一记“四两拨千斤”,球划过一道弧线,钻入球门。耳畔是此起彼伏地欢呼,场上是我忘情飞奔地庆祝。

    当我们高举冠军奖杯,脑海仿佛出现了5年前世界杯上的那一幕。

    对于学生,有一种江山,是写出来的;有一种自信,是踢出来的!

    老师点评:

    足球小子浩诚是有真功夫的,对于足球的痴迷,在中午,在下午,烈日下,球场中,永远有这小子飞奔的身影!

    因为自信主题征文,很多男孩都写了自己在体育上由不自信到获得自信的心理历程。通过写作,浩诚的足球动作描写细致传神,深得《社戏》和《背影》中动作描写训练的诀窍,而且足球术语描写专业准确,这是作者多次朗读修改成长的成果。

    文中有一种气贯穿其中,那就是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体育的力量之美,少年内心的自信之精神的体现。苏辙说:文者,气之所形。我很喜欢文如其人的作品!